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色彩幻觉与彩虹奥秘丨色彩的历程

时间:2007-06-23

黑白灰色调或许不那么明显,来试试寻找海滩落日下那只消失的海鸥吧?00:36是不是很神奇?这是博主Zach King关于色彩幻觉的小短片,展示了他日常魔术中利

提示:本文共有 58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嗨,朋友,你知道颜色会骗人吗?

不信?来眼见为实一场吧。

黑白灰色调或许不那么明显,来试试寻找海滩落日下那只消失的海鸥吧?

00:36

是不是很神奇?

这是博主Zach King关于“色彩幻觉”的小短片,展示了他日常魔术中利用颜色进行欺骗的一些原理。

色彩的神奇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从牛顿通过三棱镜发现七色光以来,人类对于色彩的特性和原理一直进行着持续的探索。

如果对色彩的理论和历史感兴趣,不妨看看下面这本书。

《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德] 亚历山德拉·洛斯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2020年6月

超完全色彩知识手册,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出品,300年的色彩研究与应用,设计师和艺术工作者必备。

正如书名所说,讲述了18世纪以来的色彩探索与应用,既有详实的资料、丰富的知识,也有颇具趣味性的小故事。

下面就跟知美君一道,从色彩漫漫历程中的有趣小故事们看起吧。

01

从工业主义到印象主义

19世纪后半叶,随着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1840年生产的便携颜料盒。

1841年,美国画家约翰·戈夫·兰德发明了可以挤压的管状油彩。

这种储存颜料的方式很快在英国流行开来,并由温莎牛顿公司进行了改良,在颜料管的顶端添加了螺旋盖。

管状颜料的诞生看似简单,然而在此之前,画家在创作之前不得不费时、费力地准备颜料,并把颜料装在由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子里以备使用。

管状颜料具有方便携带、易于使用的特点,它的出现对画家的作画方式和作画场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改变了法国的绘画史。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等一批画家走到室外,开始将光线作为绘画的主题。

这些在户外创作的画家通常下笔很快,以期捕捉并表现转瞬即逝的光影效果。

例如克劳德·莫奈以大量描绘睡莲和干草堆的相同主题的作品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景物在一天不同时间及不同光效下的外貌。

这幅1874年创作的《坐在长椅上的女人》色彩鲜艳,笔触写意,是典型的印象派风格。

得益于当时颜料制作工艺的发展,印象派画家可以用市面上新兴的颜色丰富的人造颜料精确地将他们的所见所想表现在画布之上。

虽然他们在创作时所依据的色彩理论不乏争议,但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色彩趋势。

02

走入黑暗:关于美的科学

德国化学家米歇尔·尤金·谢弗勒尔是19世纪末欧洲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色彩理论家。

他在1839年出版的色彩图集中以多个椭圆形展示了深浅不一的灰色,并将这些椭圆形排列成花朵形状表现色彩和谐。

他曾做过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化学教授沃克兰的助手,而后者发明了多种颜料和染料,镉黄就是其中一例。

之后,谢弗勒尔接替了沃克兰化学教授的位置。

19世纪20年代,哥白林挂毯厂聘请谢弗勒尔调研该厂的染色剂质量,并解决编织挂毯色彩不够鲜艳的问题。

经过调查,谢弗勒尔意识到,问题并不在染料质量上,而在于彩色羊毛的编织和排列方式。

△这张插图展示了基本的色彩交互原理。

正是从此处得到启发,谢弗勒尔制定了色彩的“同时对比法则”。

这一理论成为继牛顿光学色彩理论之后最重要的色彩理论,对设计、绘画、科学、建筑及制造等不同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谢弗勒尔1839年出版的色彩图集中的插图,由他绘制的含有小折页的72等分色轮图。

与其他色彩研究者不同,谢弗勒尔关注的是人眼如何感知色彩,而非色彩本身的物质特点。

“当同时观察相邻的两种颜色时,它们将互相衬托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德] 亚历山德拉·洛斯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2020年6月

03

从科学到艺术:色彩理论与印象派诞生

谢弗勒尔的理论对19世纪晚期的许多画家,特别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画家将染色羊毛的色彩应用转移到画笔和画布上。

这其中,尤以法国画家乔治·修拉对色彩与光学的融合技巧分外着迷。他认真研习了谢弗勒尔及其他学者的色彩理论,甚至摘抄了其中的部分内容。

最终,修拉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其标志性的点彩法(或分色法),即以细小的纯色笔触在画面上紧密地排列,组合形成完整的作品。

不过,修拉更愿意将自己的绘画风格称为“色光主义”。

通过研究修拉的作品及其存世的调色板,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对光学非常感兴趣,作品中的风景及人物都凸显了光线与色彩的变化。

比如在著名的《阿涅尔的浴场》一画中,修拉就结合了光学理论与色彩表现。

修拉的调色板反映了他在上色过程中有条不紊的方法。

例如在修拉使用过的一个方形调色板上,他从调色板的顶端开始,由上到下整齐排列着深绿色系、红色系和黄色系颜料,每种颜色都混入了不同比例的白色,展现出同一颜色明度的变化。

作为明度参照,每种颜色的下方都有一块白色颜料。

调色板上的颜料排列整齐,呈现出精致的几何美感,这也是修拉作品的一大特色。

修拉于1890年绘制的《海景》。

他将谢弗勒尔的彩色圆点转变成了点彩技法,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谢弗勒尔的光学色彩理论。

在这幅1890年绘制的《海景》中,修拉尝试以纯色布点的方式实现光学混色。

他甚至在画面中添加了画框,并呈现出印象派画家的一贯特点,即舍弃黑色。

画面中面积不大的深色区域完全由不同颜色混合而成,而其作用也是为了衬托画面中央的明亮区域。

04

文森特·凡·高:绚丽的色彩世界

19世纪很少有画家像文森特·凡·高一样以如此执拗的态度对待色彩,同时对色彩理论进行积极探索。

凡·高绘画的高产期正值大批新型人工合成颜料涌入市场的时候。

这些前期调配好的管状颜料有些很便宜、有些有毒,还有的化学性质并不稳定,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颜色十分鲜艳亮丽。

借助凡·高存世的调色板,我们可以一窥他的绘画风格:调色板上大画笔的笔触痕迹清晰可见,颜料并不按顺序特定排列,画家在调色板上就完成了大部分的调色。

在选择颜色时,凡·高并不遵循写生对象的真实色彩,而是依赖自己的直觉——也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或主观感受来描绘周围的世界,而非还原真实面貌。

他曾购入夏尔·勃朗于1867年出版的色彩理论著作《艺术法则:建筑、雕塑、绘画》。

勃朗的理论颇具批判性而发人深省,他认为色彩是艺术创作中一个难以驾驭的元素,阐述了色彩的互补性和对比效果。

凡·高很明显受到了这一观点的影响,在他1886年前后创作的多幅代表作中,我们看到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之前的作品偏写实风格,色彩黯淡,而之后的作品极具表现力,用色也完全脱离了写实主义。

在短暂的余生中,凡·高一直保持着对色彩的热情,狂热而迅速地创作了大批极具鲜明特色的作品。

凡·高于1888年创作的《自画像》展示了他的色彩观点。在大胆的蓝色和橙色互补色相互映衬下,色彩比现实中更为鲜艳生动。

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凡·高直接将纯色挤到了画布上,通过不断地涂抹和混色,最终将不同颜色糅合成一幅精妙的作品。

凡·高通常在开始作画之前就已经对作品如何用色有了明确的计划,此外,他还常常对某些颜料的特点发表评论。

他认为白色和黑色都称得上是颜色,而且“它们的对比就如红色和绿色一样强烈”。

在评价著名的绘画主题——星空时,凡·高这样说:

“在我看来,夜晚的颜色要比白天丰富得多,包含最为浓重的紫色、蓝色和绿色。

如果你仔细注视空中的繁星,会发现它们有些闪耀着柠檬黄色的光芒,有些闪耀着粉色、绿色或勿忘我蓝色的光芒。

这样说来,描绘星空绝不只是在蓝黑色背景上画些白点那样简单。”

《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德] 亚历山德拉·洛斯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2020年6月

05

调色板为鉴:艺术家的用色习惯

调色板可以如镜子一般,折射出画家的绘画风格及个性特点。

通过凡·高的例子,我们发现通过研究调色板不仅可以了解当时市面上流行的颜料和画材, 还可以一窥画家们的用色偏好。

有时候,调色板还可以洞察一件杰出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与在颜料盒中排列好的色彩相比,调色板上的颜色排列更具个人特色,可准确地反映画家在绘画时如何即时调配色彩。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调色板

在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调色板上,我们看到他将几十种预先调配好的颜色整齐地排成了3列。

此处展示的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调色板,其上的颜色很明显按照严格的顺序排列,展示了呈微妙变化的色调。

通过这样整齐的色彩排列,可以推断画家在创作时就如何运用色彩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德拉克洛瓦以善于调配新颜色而著称,他也非常乐于探索不同色彩组合所产生的效果。

在1850年的日记中,德拉克洛瓦将调色板称为他的“艺术灵感之源”,“那些整齐排列在调色板上的、鲜艳而对比强烈的颜色,就足以点燃我的艺术激情”。

他这样排列颜色很可能并非出于实际创作的考虑,而是给自己提供一组视觉样板,以便参考。

埃德加·德加的鲜艳调色板

此处展示的法国画家埃德加·德加的调色板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在绘画时轻轻地卡在臂弯处。

埃德加·德加的调色板虽不如德拉克洛瓦的排列整齐,但也独具美感,调色板右侧大量的白色颇为引人注目。

德加通常被视为印象派代表画家,他也确实和很多印象派画家都是朋友。

然而德加不仅像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热爱室外创作、关注稍纵即逝的光影和印象,他还倾注了大量精力研究和模仿早期大师的绘画技法。

德加以刻画台前幕后的芭蕾舞者而著称,这些芭蕾舞者通常以特别的姿态出现,沐浴在明亮的光线之中。人物形象的轮廓是模糊的,从而使画面增加了动感。

颜色在德加手中成为微妙而有力的工具,为画面注入了别样的氛围与亮度。

这块调色板展示了德加颇为随意又不乏规律的调色方式:

油彩的排列显然是明确、有序的,而德加的调色过程则颇为随意,调色板上经过调配的色彩呈微妙的对比。

调色板上最显眼的颜色就是白色,而大量白色的运用也是德加作品呈独特的光亮感的原因所在。

卡米耶·毕沙罗的肖像画调色板

法国印象派画家卡米耶·毕沙罗的调色板非常与众不同,这似乎是画家对调色板概念的一种有趣诠释:

承载着形象化艺术的绘画工具本身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

毕沙罗将木质调色板视为画布,并没有考虑将调色板上的指孔或弯曲处变为构图的一部分,而是直接在上面绘制了一幅乡村图景。

卡米耶·毕沙罗的调色板就是他对色彩排序的一次尝试。它使我们了解到画家将纯色排列在画板边缘的使用方法。

画面中,广阔的蓝天下农民正驾着车在田间劳作。

不过,他也考虑到了调色板本身的功能属性,在画板的顶部和侧面挤了几坨颜料,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白色以及棕紫色,还有绿色,几乎与树冠融为一体。

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约1878-1880年),毕沙罗正在钻研自己的绘画风格,仅用少数几种原色、间色及白色创作。

所以虽然这幅作品并非正式作品,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毕沙罗的色彩选择和运用技巧。

虽然这幅在调色板上创作的作品颇为另类,但实际上毕沙罗的做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潮流,即艺术收藏家委托画家绘制或从画家手中购买调色板,作为投资或装饰之用。

这幅作品是受巴黎一位餐厅老板M. 拉普拉斯委托创作的,拉普拉斯向毕沙罗支付了50法郎,这甚至超过了毕沙罗小幅油画的常规价格。

毕沙罗还因此兴奋地写信告诉了克劳德·莫奈(^_^),只是不知道莫奈是否也受委托创作过类似的作品。

勒布伦戴着草帽的优雅自画像

将视线转向稍早之前的18世纪,我们会发现当时的画家非常关注对写生对象精确而带有象征意味的描绘。

在伊丽莎白·路易斯·维热·勒布伦于1782年创作的《戴草帽的自画像》中,我们看到画家在画面中自信地展示了她创作所用的画笔和调色板。

画中人物的姿势经过了理想化处理,装扮也非常时髦,虽然连衣裙颇为松垮朴素,但耳环与衣服高级的面料却暗示着她是一位富有的成功女性。

这幅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打磨,散发着优雅之感。

画中调色板上的颜料排为整齐的两行,她的很多作品都有调色板上的蓝色调。

勒布伦的作品不仅技法娴熟、极具品位,画面中的各种颜色也巧妙地互相呼应:

调色板上的粉色同画家衣服的颜色相呼应,而草帽上各种花草的颜色则几乎与调色板上的颜色完全一致。

06

保罗·塞尚结构化的自画像

仅仅在100年后,保罗·塞尚就在1890年创作的《拿调色板的自画像》中用调色板如实反映了他所偏爱的颜色。

与勒布伦的自画像相比,塞尚的作品颇具未经修饰的粗犷之感。然而这幅作品又是如此鲜活有力,生动表现了迈入19世纪后期艺术领域激进的新思潮。

在其多幅作品中都有非常突出的绿色调阴影,绿色占据了调色板上包括上缘在内的大部分区域,很明显塞尚在调色板上调配了颜色更深的绿色。

他在作品中用到的这些绿颜料很可能是毒性极强的翡翠绿和铬绿。

除此之外,在调色板主体呈现棕色和赭色,还有小块的黄色和红色颜料分列两端。

塞尚笔下非自然的色彩极具表现力,而对画面结构及稳定感的关注使他形成了与同时代印象派画家不同的绘画风格。

在这幅作品中,塞尚就展示了大师级的技巧,通过对线条和色彩的有力控制,使画面中的人物与调色板构成了强有力的视觉结构。

画中人物笔直的姿态、画框的边缘、调色板的水平线以及调色板和画架构成的对角线都增加了画面的稳定感。

其中尤以调色板的位置最为特别,与画架及画的边缘构成了完美的直角。

塞尚将调色板完全面向观众,使它看起来仿佛一幅画中画。

这个调色板既可以视为画家的艺术宣言,又如护盾般为画家提供了保护。

07

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

《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

[德] 亚历山德拉·洛斯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20年6月

超完全色彩知识手册,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出品,300年的色彩研究与应用,设计师和艺术工作者必备。

权威、高质量的色彩普及读物

与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出版,是一本色彩知识专业普及书。

不同于色彩具体应用或色彩心理学等著作,这本书从本质上解析人类对色彩认知的改变,在各领域的影响与发展,涵盖了300年来人们对色彩的研究、应用的经典理论、作品和潮流。

视野开阔,覆盖面广,是了解色彩不得不看的一本经典著作。

实践案例多,讲解有趣生动

书中融合了色彩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案例,详细讲述了18世纪以来,科学家和色彩理论家们关于色彩理论的探索,以及色彩在人类艺术和生活等领域的非凡影响。

图片丰富而清晰,适合所有设计工作者

书汇集了200多张高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涵盖绘画作品、图表、照片等不同类别,生动、立体地展现了色彩本身的美及其带来的视觉享受。

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适合家居、时装、纺织、音乐、产品、建筑、平面设计师,以及所有色彩爱好者阅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色彩幻觉与彩虹奥秘丨色彩的历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炫色墙衣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彩虹的七种色彩 每个色彩都有一个故事最新doc

炫色墙衣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彩虹的七种色彩 每个色彩都有一个故事最新doc

一个故事,彩虹,色彩,颜色,种颜色,紫彩虹,简介,客厅,领域,可适用,主题内容,文档模板

2020-07-26 #短篇故事

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彩虹眷村

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彩虹眷村

日月潭,先生,垦丁,摩托车,古城,小绵羊,童话世界,台湾,台币,眷村,打卡,游客,码头,高雄,玄光寺,阿嘉,伊达邵,海角七号,龙猫,彩虹,太阳,味道,大块,大巴,大自然,大街,小吃,差距,感觉,恒春古城

2020-04-21 #经典故事

色彩的故事:彩虹的所有颜色 外加brown

色彩的故事:彩虹的所有颜色 外加brown

颜色,彩虹,色彩,种颜色,牛顿,幽灵,家族,光谱,汉语,英语,理查德,故事,三棱镜,约克,褐色,鬼魂,黄酒,释义,马恩列斯,美国家,英语国家,中共中央,编译局,人们,区别,口诀,国王,和黄,差值,怪物

2020-07-26 #故事会

彩虹色菜肴 丰富的不仅是色彩 更是营养!

彩虹色菜肴 丰富的不仅是色彩 更是营养!

虾仁,蔬菜,做法,保鲜膜,营养,道菜,饭团,原材,料酒,菜肴,胡椒粉,翻炒,虾肉,一起来看看,什锦虾仁,色彩缤纷,仁和,仁放,图中,麻粒,好的,来吧,非常美味,天气,一顿饭,上铺,免疫力,地方,卖相,加入适量

2017-02-06 #短篇故事

彩虹落地的色彩 走遍西藏才把他找到!

彩虹落地的色彩 走遍西藏才把他找到!

三色湖,黄湖,传说,黑湖,湖面,雪山,湖泊,历史,湖水,湖畔,一湖,三湖,大海,大鹏,尼泊尔,山峰,岩石,工匠,当地人,水深,湖滩,溢流,石山,绿树,美景,边坝县,金湖,依山,于清乾,傲云

2015-12-10 #故事阅读

色彩艳丽 质地坚硬 被称之为“遗落凡间的彩虹”的宝石

色彩艳丽 质地坚硬 被称之为“遗落凡间的彩虹”的宝石

碧玺,颜色,特征,绿色,色带,温度,红色,黄绿,常在,色色,学里,宝石,双色,单晶,压力,浅蓝,晶体,彩虹,富镁,密度,成分,感觉,暗褐,水热法,深绿色,淡蓝色,电气,玫瑰红色,电气石,紫色

2020-02-18 #经典故事

人生就像一条彩虹 充满了五颜六色的色彩

人生就像一条彩虹 充满了五颜六色的色彩

人生,个人,于心,才可,就必须,情绪,情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辈子,随缘,阳光,生活,沿途的风景,中来,孤鹭,路欣,齐飞,所望,这就是人生,夕阳红,冯唐易老,云卷云舒,与子偕老,不变,一生,东西,中风,夕阳,品格

2014-05-15 #故事阅读

夏季就要玩色彩!元气满满的彩虹色 才能配上这个五彩的夏天!

夏季就要玩色彩!元气满满的彩虹色 才能配上这个五彩的夏天!

颜色,橙色,元气,夏日,梅子,印花,设计,中选择,姐妹们,最适合,上衣,版型,牛仔裤,绿色,黑色,女孩们,这一套,个性,上身,下半身,同色系,女孩,短裤,季节,短裙,穿着,红色,饱和度,彩虹色,整个人

2008-04-3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