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组文物讲述抗疫故事

时间:2007-02-12

这组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五分钟,但是信息量满满,由六位考古所研究人员为大家以图文并茂和口述的方式讲解了六组珍贵的文物

提示:本文共有 9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玉人

盘 图片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3月17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线上视频的方式,从以往出土的文物中,挑选出六组有代表性的器物,以文物述疫情,提醒大家抗疫期间的注意事项,并送上美好的祝愿。

这组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五分钟,但是信息量满满,由六位考古所研究人员为大家以图文并茂和口述的方式讲解了六组珍贵的文物。首先进入大家眼帘的是匜和盘,这是一组盥洗用具。上面带流的是匜,用来浇水;而盘,在下面接水。这说明在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要用流动的水来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第二件文物是一件我们甘肃出土的陶质熏炉。这件器形,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一类熏器——博山炉。器盖与器身相似,线条通体流畅,饰彩绘,器表有三角状镂空。内可以添置香料,用以避秽、驱虫,以达到清洁之目的。同时,它可颐养性情,有利于身心健康。是古代居室文化的必备之物。第三组是两件出土于甘肃宁县石家墓地的甗和鬲,甗和鬲是古代用于蒸煮食物的器物。“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倡导大家食物要经高温蒸煮再食用,拒绝野味,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我们相信在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之后,可以起到一个较好的预防效果。”讲解员补充道。第四件文物是彩绘木六博俑(古代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博戏),这是一件汉代的彩绘木质六博俑。人俑是两位家人跪坐对局,神情自然、蓄势待发,显然正在悠闲自得地进行对弈,恰似

在享受居家的美好。讲解员俏皮地讲解道:“当前正值新冠疫情的决胜时期,希望大家不聚集、少聚会,安心居家、减少出门。”第五件文物是一对玉人。这对玉人为一男一女,头部带稽,面部刻有胡须的是男性,旁边一位是女性。古人在有重大事件的时候会向神灵进行祭祀,祈求得到神灵的帮助。这两件玉人代表着与神灵进行沟通的巫祝。讲解人说:“今天,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刻,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更不靠什么神灵鬼怪。这两件玉人也象征着像钟南山、李兰娟等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第六件是长乐未央瓦当,瓦当当心饰一乳钉,双界格线不穿过当心,当面四格界篆书“长乐未央”四字。“长乐未央”是汉代常用的吉语之一,意喻平安如意,长久欢乐。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也是此次视频讲解人之一的侯红伟告诉记者:“此次选出的这些文物,就是为了在抗疫期间,提醒大家要注意消毒,洗手等习惯,疫情期间安然居家,用文物为一线抗疫人员打气,并送上美好的祝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组文物讲述抗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组文物讲述抗疫故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组文物讲述抗疫故事

文物,疫情,玉人,神灵,好的,彩绘,上美,一线,器物,方式,记者,视频,讲解员,长乐未央,食物,提醒大家,是古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这两件,病从口入,侯红,内可,华静,喻平,安如意,巫祝,文并茂,李兰娟,钟南山

2009-11-17 #长篇故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组文物讲述抗疫故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组文物讲述抗疫故事

文物,疫情,玉人,神灵,好的,彩绘,上美,一线,器物,方式,记者,视频,讲解员,讲解人,长乐未央,食物,提醒大家,是古代,这两件,病从口入,侯红,内可,华静,喻平,安如意,巫祝,文并茂,李兰娟,钟南山,副研究员

2020-06-12 #长篇故事

“第三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

“第三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

甘肃,玉器,研究,玉文化,论坛,遗址,黄河,黄河文化,故事,王荣,王辉,陈国,副所长,复旦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代玉器,博物馆,副教授,来源,玉料,透闪石,交流,考古,深入挖掘,对我们,青年学术论坛,新发现,学者,中指,价值

2012-07-25 #故事会

文物故事:故宫文物南迁

文物故事:故宫文物南迁

文物,故宫,南迁,故宫博物院,马衡,故宫人,古物,南京,乐山,瓷器,石鼓,日军,重庆,院长,上海,国宝,木匾,马彦祥,鲁壁,工作,故宫文物南迁,故事,列车,专家,中线,书画,北平,安谷乡,寓公,峨眉

2020-06-09 #小故事

镇宁文物故事——不可移动文物

镇宁文物故事——不可移动文物

水井,镇宁,遗址,文物,古道,官寨,天主堂,旧址,渡槽,钟鼓楼,陆瑞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犀牛洞,历史,合葬墓,城关,城墙,安顺市,大桥,山寺,烈士,杨柳,水库,白马水库,粮仓,遗迹,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永垂千古

2009-02-23 #小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动起来 敦煌修水文物互展那些背后的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动起来 敦煌修水文物互展那些背后的故事

敦煌,修水,文物,汉简,画像砖,陈寅恪,亮点,文物展,苏惠,展厅,精品展,研究,丝路,人民,博物馆,历史,敦煌学,文明,记者,余昌,敦煌博物馆,浔阳晚报,在修,历史文物,修水县,先生,情况,文献,精品,门户

2008-11-06 #经典故事

红色文物收藏家:让文物讲述长征故事

红色文物收藏家:让文物讲述长征故事

罗小龙,新华社记者,红色,文物,红军,李任,于都,打草,草鞋,谢金,红军长征,事业,博物馆,苏区,长征,文物收藏家,中国青年网,文物收藏,长征故事,金荣在,忆父,龙是,中发,将家,老乡家,靓度,中国网,博物,于都县,中央苏区

2020-05-28 #故事大全

“文物医生”修复时光伤疤 讲述修复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物医生”修复时光伤疤 讲述修复文物背后的故事

孙雯,壁画,工作,土壤,文物,教堂,墙体,介质,铜鼎,文物修复,医生,博物馆,总工程师,时光,本报记者,病人,王玉婷,文物修复师,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厦门,人们,人类,位置,光彩,动作,墙皮,小时,工序,斗鸡眼

2019-01-2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