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直到春暖花开”——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时间:2007-01-23

武汉肺炎医护人员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8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战的逆行者。疫情面前,他们的选择令人动容。

一场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战役正在进行。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涌现。

1月22日,医护人员宣誓成立突击队。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铁娘子 落泪: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从医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 铁娘子 。武汉发现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 严丽说, 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穿上隔离服,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坐诊10到12个小时,是坐发热门诊的常态。 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明显费力。写病例也会变慢。

1月5日,严丽发现自己发烧了。 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 严丽说, 非典 时,她还年轻,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成了那个 说 的人。

所幸严丽患上的并非新型肺炎。退烧后第三天,严丽返回工作岗位。 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孩子的承诺,严丽提交了休假申请,获得医院批准。疫情严峻,但考虑她是肿瘤患者,开过4次刀,长时间连轴转没有休息,科室建议她按原计划正常休假。

20日,严丽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 去机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 严丽说, 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备注: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报名一下就报满了。 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有医生写下这样的申请书!

1月22日,医护人员宣誓成立突击队。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呼吸科女医生:不告知丈夫写下请战书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这样写道。

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以来,她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所行所思。

周日夜班 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凌晨5点到上午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

张旃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暴发前已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根据她的记录,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经精心诊治,大都10到14天明显好转出院。此时,专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

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为戴上后呼吸没那么顺畅。周二白天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但无其他症状

繁重工作之余,张旃不忘结合临床思考。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更多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请战书。

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一步分检,这样可减轻其他医生负担,病人也可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 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备注:人民医院已组建起3组共35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治梯队。全院人员放弃春节休假,专家团队和应急救治梯队人员春节期间随时待命。

1月22日拍摄的加入突击队的呼吸内科副教授周琼。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隔离病房里的 拄拐大夫 :把对女儿挂念压在心底

饶歆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9年,负责重症隔离病房的工作。

数天前,他的脚崴了一直没有好,7天前他来到重症隔离病房工作。在被问起为什么不休息时,他说: 这么紧要的时刻,怎么能休息呢,岗位上要有人啊!

在他看来,隔离病房工作与普通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无异,但防护服加大了工作难度。比如,对一个体重75公斤的病人翻身,平时需要3 4人,在这里则需要2倍人力;对患者穿刺插管,视野严重受限,没有高超技术无法完成

脚崴了一瘸一拐,他就柱上拐杖上岗。他单脚受伤,同事们却称他为 双拐医生 。

原来,为了防止将病毒带出重症隔离病房,病房里所有物品都不可以带出。为了方便,他在隔离病房里放了一根拐杖,上班时用。隔离病房外也放了一根,下班后用。

饶歆有一个7岁的女儿。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后,他好多天见不到女儿,工作间隙经常想女儿。但他知道,虽然严密防护,但病毒传播途径并不清楚,他怕自己成为 传染源 。 爱她就少见她。 饶歆说。

备注: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参战,只有两三天时间,各种设施完全配备到位,中南医院托管的发热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22日晚10点正式开诊。中南医院近百名专家到该院坐诊,当晚接诊百余位发热患者。夜渐深沉,人们睡去,而医务人员的战斗仍在进行

最美面罩姐姐 :现在是一秒也不能停

疫情发生以来,病例数在持续增加。最近几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在500人左右,高峰时达800人。发热门诊经过两次扩充,面积已扩大到原来的五倍。

就诊人数剧增,医院也增派医护人员。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慌和长时间排队情绪不稳定。发热门诊护士喻银燕和同事们挨个对患者进行疾病科普,维持秩序。讲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在发热门诊,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长时间在防护隔离下,喻银燕汗水蒸发成水珠打在防护面罩上,被网友称作 最美面罩姐姐 。

疫情暴发使发热门诊短时间聚集许多病患和家属。她也碰到过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不理解,甚至责难。她虽觉得委屈难受,但从不因此影响工作

大家都没怨言,只想把病看好。我觉得再累也值得,如果以前我们说忙得一分钟都不能停,现在我们会说忙得一秒都不能停。 喻银燕说。

备注:当听说医院的病人要被转送到红十字会医院集中治疗,需要医护人员过去时,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纷纷主动请缨参战。报名参战的名额,一会儿就在护士长这里报满了。内科30多名党员组成了抗击新型肺炎党员突击队。护士长王伟仙理解大家的选择,她说: 越是危险时,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 (记者黎昌政、廖君)

新华微评:没有什么比公众健康更重要

七部影片退出春节档,原定的庙会全部取消,培训、托育机构暂缓线下服务 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各方面果断采取措施,体现了责任、展现了担当。 人是第一位的,没有什么比公众健康更加重要。取舍之间,彰显以人为本的温度。关键时刻,当有非常之决心、非常之举措,为所有爱护他人、尊重生命的行为点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直到春暖花开”——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携手战“疫” 贡献兵团力量——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抗击

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携手战“疫” 贡献兵团力量——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抗击

救援队,兵团,武汉,医院,方舱,国家,医学,队员,工作,客厅,摄于,队员们,杨涛,妈妈,防护服,患者,疫情,王甲,医护人员,救治,第一附属医院,刘畅,一线,力量,口罩,图片,影像,护目镜,病区,江汉

2016-07-10 #经典故事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11-12-11 #长篇故事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您们,医护人员,全国人民,医学专家,武汉,一线,叔叔,病毒,阿姨,最值得,刘智明,李文亮,李兰娟,黄钰,钟南山,作者,人群,中国,冠状,时间,医生,小学,名字,地方,团圆饭,奶奶,家门,孩子,安危,家人

2014-08-25 #小故事

阳光保险向武汉一线医护人员 各省支援医护人员及家属捐赠每人50万保额保险

阳光保险向武汉一线医护人员 各省支援医护人员及家属捐赠每人50万保额保险

疫情,医护人员,一线,阳光保险,工作,医院,张维功,服务,防控,全体,肺炎,阳光,新型冠状病毒,国务院,人员,家属,武汉市,物资,融和,全国人民,为客户,工作者们,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习近平,李克强,一直以来,党中央,第一时间,阳光保险集...

2019-03-24 #短篇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丈夫,医生,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武汉,请战书,留观室,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应急,救治,危重症医学

2020-05-10 #经典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丈夫,医生,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武汉,请战书,留观室,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应急,救治,危重症医学

2020-05-28 #故事会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丈夫,医生,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武汉,请战书,留观室,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应急,救治,危重症医学

2020-06-12 #短篇故事

给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给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一线,武汉,医护人员,疫情,病毒,肺炎,医生,钟南山,非典,护士,战役,舅妈,防护服,祝福,新型冠状病毒,此致敬礼,先锋,人类,军医,前方,您们,医院,天使,安危,我国,时刻,时候,爷爷,第一线,病人

2020-07-03 #小故事

途家向武汉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宿 “一线人员非常需要休息”

途家向武汉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宿 “一线人员非常需要休息”

疫情,民宿,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订单,防控,武汉,提供免费,指挥部,升级,政策,全市,房源,武汉市,范围,工作,周先旺,爱彼,马伯庸,工作人员,新闻,专业,医院,房东,携程,日期,机场,武汉地区,湖北省,社会

2013-03-2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