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福禄乡防疫故事:村支书的战疫身影

时间:2007-01-11

村干部防疫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连日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福禄朝鲜族满族乡各村的“当家人”纷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方村支书宣传协调“不含糊”

“年前看就意识到这次疫情挺严重”,平时爱看的四方村支部书记赵君华一直关注疫情进展,大年初二就组织村两委成员开会,研究疫情应对措施,在全乡率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曾用于宣传秸秆禁烧的车载宣传广播改用于“防疫宣传”,配合村大喇叭到村屯边缘地带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宣传。因四方村所处路段特殊,处于公路沿线首位,里面还有3个村,这给村口设卡检查登记外来车辆增加了难度,赵君华积极想办法,与其他三个村村干部沟通,了解各村每日因特殊情况必需外出的车辆,各村分别在群内发公告规劝村民无特殊情况禁止外出,有紧急情况4位村干部及时联系互通有无,此外,详实记录“防疫值班日记”也是赵支书防疫工作的重要手段,“日记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每天防疫工作都干了什么,也能监督在岗人员认真值勤。”

四方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防疫值班日志

四方村支书赵君华(左二)在村口检查车辆

四方村支书赵君华在村内张贴防疫公告

成德村支书微信群里“唠”防疫

“从明日起,棋牌室,麻将厅等一切娱乐或经营场所停止营业......望全体村民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重要提示,自1月11日起,我村如有从武汉或途经武汉......必须与村两委成员联系”“大家注意了啊,从现在开始,咱们村所有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允许进村”除了每天村广播中播放的防疫公告,成德村支部书记李树山的“60”秒语音方阵和通知文字成了村里防疫的“最强音”,没有出奇博彩的话语,简单朴实的“唐僧”式劝说让村里百姓对疫情防控家喻户晓,“村民有的不在乎,不往心里去,就得勤着说,勤着通知”,一次次不厌其烦、推心置腹的劝说筑起了村民思想防疫的第一关,相关防疫政策也由此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响应。

成德村支书李树山(右一)在村口防疫值班

成德村支书李树山在村内群发防疫消息截图

高峰村支书便民服务为群众“代购”

“蒲公英颗粒再来一盒”“我的快递到了帮取一下”高峰村微信群的代卖、代取信息陆续不断,“我们要求村民没有特殊情况不外出,需要买米面油药、取快递的在微信群里告诉,由村干部跑腿办理”高峰村支书韩跃奇说。自1月30日村里严防外来人员进出后,村民需要买菜、药品、取快递等就列上清单发到村里群,由村干部统一到市里采办,这样满足了居家群众的生活需要,也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人员流动,保证了疫情期间村民的安全。“大奇(支书韩跃奇)做的很到位,帮我们买东西,生活啥都不愁,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国家政府工作,不串门不聚会”村民们纷纷表示。

高峰村支书韩跃奇为村民送物资

高峰村村民在微信群发送代购物品截图

高峰村支书韩跃奇(左一)在村口值班

东新村支书当好一线防疫“勤务员”

东新村位于福禄朝鲜族满族乡境内丹阿公路沿线,按照“外防输入”的原则,穆棱市成立由公安、交警、公路管理、卫生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检疫检查站,负责对鸡西方向入境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监测体温,为方便执勤人员休息,距离检查站最近的东新村村委会成了临时“服务点”,东新村支书郭守成主动承担了为检查站的提供后勤服务的任务。“上午领导来研究设卡位置,下午相关单位就进驻,防疫是大事儿,咱不能耽误市里部门工作”小太阳、暖风、热水壶、方便面、火腿肠......郭守成利用中午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把能想到的生活物资全部买齐了,既要做好村内防疫工作,又要照顾好执勤人员的生活,身兼两任,郭守成忙得有时顾不上自己吃饭,“防疫就是责任,何况咱是党员,这是义不容辞的”。

东新村支书郭守城(左三)在防疫检查点看望执勤人员

东新村支书郭守城(左二)在防疫检查点

巨丰村支书筑起防疫红色堡垒

巨丰村支部书记张文阳今年62岁,是全乡年龄最大的支书,1987年入党党龄32年的他工作为人始终秉持任何时候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理念,此次防疫战斗中,他率先带领四名村两委成员加入防疫一线,发表倡议书,倡议村内党员积极分子加入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共吸收志愿者14名,其中党员5名、积极分子3名,有多名在八面通镇内居住的党员也积极报名,但考虑来回路途便利问题和安全问题,张文阳婉言谢绝了,只吸收了村内居住人员加入志愿队伍,18人的防疫巡防队党员、积极分子占比约达到70%。作为老支书、老党员,在防疫值班中,张文阳率先垂范,三班轮岗制,他总把晚班留给自己,“晚上冷啊,我就把五点后的晚班留给自己,剩下的白班他们来”,党员志愿者邹成云看不下去了,把自己的货车开到村口检查点,主动换下支书值晚班,“我的车暖和,支书年龄大了,已经连续好几天熬夜了,这样下去不行。”村支书带领党员共同构筑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红色堡垒”,亮出了党员使命担当的“底色”。

巨丰村支书张文阳在夜间值班

巨丰村支书张文阳在乡防疫群上报疫情防控志愿者名单

广太村支书严守“关隘”不封爱

每天清早和夜晚,在广太村村口都能看到村支部书记王长松带着“疫情防控检查”字样的袖标值守的身影,为了保障村内240多户农民的安全,王长松积极落实上级科学设卡的防疫要求,在全乡第一个竖起警示牌,设置劝返点,严守村口“关隘”,做到非本村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本村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外出。村口的路封住了,但作为村干部的对百姓牵挂的心没有封,特别是对村中的贫困户、低保户,王长松利用巡防排查、值班之余探望关怀,村里贫困户赵建英71岁,担心赵建英年迈不了解疫情,王长松多次到家为他讲解疫情知识,叮嘱老人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广太村有一名从武汉回来的大学生,王长松第一时间与之联系详细了解其行动路线和健康情况,王长松以老党员身份告诫这名大学生党员,“关键时期要有觉悟,居家隔离,不要回村,每天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什么事儿及时联系我”,此后王长松每天通过电话询问学生情况,目前该学生已经度过了14天隔离期,无发病症状身体状况良好。

广太村支书王长松在村口防疫值班

广太村支书王长松在村口拉起警示牌

福禄朝鲜族满族乡16个行政村3个村小组4个森工林场1个乡直社区,130余名乡村干部、村医与100余名村民志愿者一道,坚守在宣传、排查、防疫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阻击疫情,与卫生院医护人员、派出所民警等众多逆行者共同筑起基层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福禄乡防疫故事:村支书的战疫身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身影 大力量——记防控疫情一线的贵阳志愿者

小身影 大力量——记防控疫情一线的贵阳志愿者

疫情,防控,梁志伟,村民,唐莉,宣传,人员,志愿者,知识,阻击战,白泥村,一线,修文县,力量,肺炎,群众,车辆,工作,工作队,都会,贵阳,实际行动,党员,值守,护士,村干部,松村,村支书,村里,武汉

2019-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击疫情 济宁高新区这个村有支过硬的“党员先锋队”!

抗击疫情 济宁高新区这个村有支过硬的“党员先锋队”!

党员,村民,村里,疫情,颛孙,先锋队,防控,大伙,村支书,知识,群众,友芳,张明武,24小时,爱心捐赠,党员干部,外来人员,小家,微信,第一线,身影,药皂,宣传,统一,微信群,春节期间,村民们,没有一个,冯贞,李科

2013-11-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线故事一个村支书的防疫日记

“疫”线故事一个村支书的防疫日记

村民,日记,疫情,街道,宣传,防控,新场村,基层,妻子,孩子,村里,村支书,爸爸,电话,我们村,疾病防控,俞永,内治,得多,张艳,陈楚,责任编辑,俞高,武汉,呼吸道,口罩,党员干部,书记,一线,乡村

2009-05-20 #短篇故事

身边的新时代故事|村支书们的“党校”是啥样?

身边的新时代故事|村支书们的“党校”是啥样?

干部,村支书,老支书,就应该,土办法,自然就,区的,孙志平,姜亮,尚昆,徐壮志,林嵬,杨金,王晓飞,这个村,党校,农村,濮阳市,所学,学员,学生,学院,支书,才能,新思路,是非,西辛庄村,编辑,脚本,视频

2009-04-01 #故事大全

安稳的村落 神秘的村支书 经典的“孝德”

安稳的村落 神秘的村支书 经典的“孝德”

孝德,村民,郭家庄,小故事,文化,刘加,村子里,村支书,巨峰镇,生活,态度,故事,都会,人们,书记,作用,方法,村支部,氛围,鸡汤,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和公,和光荣,本可,使者,中生,金光路,成一,口耳相传

2019-03-30 #小故事

一名基层村支书的防疫故事

一名基层村支书的防疫故事

疫情,防控,周梦,村干部,一线,力量,基层,当家人,村民,贡献,老百姓,编辑,阻击战,坚守在,一定能,我们相信,带领下,最终胜利,在这些,在看

2014-06-06 #故事会

党员故事:年轻的村支书

党员故事:年轻的村支书

张高,村里,党员,共产党员,党组织,部队,书记,家乡,一身,老人,村民,道路,建设,影响,老党员,小儿子,张寨村,张富,李普,路修好,里人,和二,士官学校,好的,一腔热血,丈夫,下雨天,山东,儿媳,做好事

2017-05-25 #故事大全

“两代村支书 一颗小番茄”的故事

“两代村支书 一颗小番茄”的故事

番茄,玛特,口感,寿光市,大棚,村民,于家村,书记,品牌,日本,中国,中农网,产品,国家,山东省,潍坊市,气候,糖度,老支书,高品质,影响,寿光蔬菜,打造成,王乐义,鲁中,于家,栏目组,集散中心,季风区,冷暖气

2009-06-2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