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人物 吴瑜:北大10年——十年一觉燕园梦 青春无悔是男儿下

时间:2020-08-25

关于青春无悔的名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1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原标题:人物 吴瑜:北大10年——十年一觉燕园梦,青春无悔是男儿(下)

本期,89级技物系的校友吴瑜继续做客“未名湖是个海洋”。自由的生活、认真的老师、丰富的资源、多彩的业余活动,燕园十年,十年虽久,但不曾有一天虚度。

北大的生活是自由的,就算自由到“九三学社”(早上9点起,下午3点起)的地步也没人管。但北大的生活又是极度紧张的,我早上五四操场跑步回来就是早餐和一天的外面生活,背着饭盆和全天的书籍及作业。

当然,我们这一级人少,86级在我们入校前又毕业离校了,所以第一年和第二年基本上上自习都有座位。三四年级以后,学校的在校学生总数多了,图书馆和教室占座位、抢座位逐渐成了一道风景。很多人占了座位又不去,所以老师同学怨言很大。我本人后来发明了一个得罪人的招数,结果还比较奏效。就是早早赶到已经被占满座位的教室里,把前两排用于占座的书本全部收到讲台上,自己大模大样地坐个好位子。毕竟不占座的同学来得早,陆陆续续前两排就坐满了。结果占座的同学一来,基本上找不到自己的书本和所占的位子,也只好悻悻作罢。

大学本科的几年里,总体感觉技术物理系的专业和基础课非常枯燥,但现在走过来了,觉得也很有趣。我们的四年专业学习,跟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等差不多,完全按照纯物理专业的标准来。《普通物理》要学2年,按力、热、电、光、原子物理的顺序学习,《机械制图》也需要上一个学期,《数学物理方法》要学一年,还要学习四大力学课程,再有就是若干门核物理核技术的课程以及电子学、计算机等的课程。庆幸的是,这些课程我都还算比较顺利。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数学物理方法》和《量子力学》以及后来研究生阶段的《高等量子力学》。由于学习比较认真努力,我的《数学物理方法》可以达到满分的水平,这样《量子力学》和研究生阶段的《高等量子力学》的学习就比较顺利了。四大力学里被抓挂科的同学不少,而我算是一个幸运儿。

北大的老师是认真的,也是可爱的。我敬佩每一个老师,他们的音容笑貌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但物理系的龚镇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我们的实验课由龚老师牵头上,第一堂实验理论课和思想动员课更是非龚老师莫属。实验课的动员课上,龚老师还给我们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我们。当时91年元月份正好赶上老布什发动“海湾战争”,“隐形飞机”的概念和“精确打击”的全新的作战模式活生生地展现在中国百姓和军人眼前。龚老师特意举例说明隐形飞机隐形的秘密其实在物理学家面前并不神秘的道理——无怪乎在飞机外形和表面设计上让雷达波无法反射回来就行。现在看来,当我们国家20多年后也有了歼 20隐形飞机的时候,再看他的推断竟然全是正确的。

在北大里学习,相比很多兄弟学校的一个优势是讲座非常多。我最感兴趣的是知名科学家做的讲座。本科阶段印象比较深刻的讲座是杨振宁先生的一次群论的讲座和李政道先生参与或主持的2次讲座。其中有一次,北大授予意大利物理学家威廉 奇吉吉教授名誉博士学位的时候,李政道先生正好做主持人,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介绍奇吉吉教授。也可能是在国外时间比较长的缘故,碰巧有一个中文词汇李先生要译成英文,他就问旁边坐着的一位满头银发干瘦的长者,这位长者告诉李先生后,李先生很虚心地直接用这个词汇表达英文中的意思。也是缘分吧,那位干瘦的银发长者,后来居然成为了我硕博的导师,他就是我国加速器物理学家陈佳洱先生。

当然,北大学生在生活上也是活跃的,各类文体活动也特别多。我本人喜欢活动筋骨,但花大量时间踢足球或打篮球又感觉时间被消费过多,所以一般是早上2000 3000米的慢跑加单杠和双杠等对力量和柔韧性有好处的练习就不再参与体育活动了。结果组织篮球赛、足球赛时自己没有任何特长的不足就体现出来了。记得一年系里组织88和89各班的篮球赛,89级安排我、黄祖桥等几个同学上场,地球系89的苏向阳来给我们当教练。我本人柔韧性还可以,身高不高但好像也比场上的大部分88同学高一点点。结果由于我系89同学都没有练习过,我们被88各个班的师兄们狂虐。苏向阳告诉我们要做好联防,多年后我看了一些篮球比赛,感觉他们说的真有道理,印象里88级同学联防做的相当好。经过军训体能的训练、进北大后每日清晨的体育锻炼,在同88级的友谊赛里,我这个从小笨笨的人居然也作出过1个人2次运球连过5人的记录。这说明,凡事只要坚持,总归有效果,但任何事情必须要常接触、常思考,才有可能做得更精深、熟练。

北大民间音乐活动相当的丰富多彩,自己作词作曲的同学也很多。技物系88级的巴特尔等人后来也成了职业的歌星。很可惜,我嗓子不太好,也不会弹乐器,没法象俄语系刘杰和无线电系郭学彬同学那样跑到女生楼前弹小夜曲,否则也不至于长时间孑然一身了。

我隐约还记得90年在军校时,恰逢世界杯比赛,力学系龙翔等同学大半夜的还偷偷爬上四楼看球,让我们理解了球迷的执着。龙翔当年英语的口语就顶呱呱,没想到他对看球这么上心。当年马拉多纳带队的阿根廷人和拥有克林斯曼的德国人最后碰撞给了我很深的印象。94年,恰逢又一届世界杯。当年正好是本科毕业季,第一场在学一食堂看,后面就蹭地球系裘伟光寝室放在楼道里的60元钱的黑白电视。我个人对于足球的理解也开始有了些,但每次我预测夺冠的队基本上都是亚军。

本科时代我所在的寝室至今也难以忘记,因为它的号码是315,是维权号码。印象最深刻是过生日请同学喝啤酒、吃花生米、嗑瓜子。因为我们女生少,所以过生日基本上就是班上一些男生11点熄灯后坐在寿星佬的房间喝啤酒、聊天,没女生什么事(好像也不是没她们的事,两个女同学会出现在聊天的话题里)。这是我感觉集体存在的一次盛会。毕竟同学有时候很多理念都不一样,但这一天晚上大伙儿都会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到半夜12点。这也是技术物理系89级同学独特的一种庆生方式。聊天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对时局的看法,也有对学校的不同意见,也有谈恋爱的感受,等等,总之是我大学时代很幸福的时光。

很快,五年的本科阶段在痛并快乐着的努力中结束了,很多同学都踏上了新的征程。而我,也因为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和由于对未来的极度迷惘,还要再在北大度过5个春秋。

由于彻底熟悉了北京城和北大的生活与学习节奏,硕博的5年尽管很辛苦,但感觉快乐总是多于本科阶段。英文课,几个外教都特别喜欢我,我把听说读写都变成了口语课,积极地在课堂发言,努力阅读和思考。外教们在圣诞节给我的贺卡是最特别的,尽管我给他们的贺卡很普通。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感受到,你只要积极认真,总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了让学生做得更好,北大开始大范围鼓励学生硕博连读,因此我在北大的第7个年头没有拿硕士就转到了博士生阶段。这时候,真的困难来到了。陈佳洱先生和方家驯老师的课题组一方面在承担1MeV O+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研制,同时陈先生还给我提了一个分离作用的RFQ加速结构的全新任务。仗着北大几年的基础,我在承担设计电极、电极加工等诸多任务的同时,向着一种全新的加速结构研究进发了。

现在看来,当时的题目确实有些难度。由于有了几年的编程、计算、实验的基础,我的新结构设计很快就可以进行粒子的加速模拟了。但,最初的结果令我头皮发麻。因为计算表明加速的效率很低。这时候已经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了。陈先生当时担任校长,所以基本上已经没有时间找我,而我由于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也不敢主动去找他。我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也担心自己的计算会出现问题,所以我用很多现有函数进行跟踪计算,发现计算的过程竟然全是对的。这说明程序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在如何解决加速效率上下功夫,也就是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溜走,我的思路竟然完全凝固了。夏去秋来,问题竟然被我拖到了9月末。整整5个月,我的课题居然完全无解,而最终的无解对我的博士毕业是很不利的。记不得是10月1日还是10月2日了,一个亲戚正好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他那里玩玩儿。我无心去放松,但也解决不了当时的问题。后来索性彻底放松了自己,干脆,就出去几天又如何?也是天对人的眷顾,在踏上火车车梯的一霎那,我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回来后,果然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最终到了99年,由于论文的创新性好,我的博士论文答辩相当顺利。

从此,10年的北大生活结束了。带着梦想,带着更多的憧憬,我离开了我爱的北大和爱我的北大,进机关、做博士后、进高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在科学院做博士后时,我带领课题组建成了单个粒子微束装置,仰仗着博士后阶段的工作,我后来评教授也非常顺利。如今,我已经有几个发明专利授权,在能源、材料等领域有了自己的产学研合作的方向,可以独立地开展研究和思考了。我感觉尽管中学阶段扎实的学习会有些作用,但北大10年才是真正打基础的10年。想想自己,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尽管燕园10年也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总体上是快乐的和进步的。我衷心地祝愿自己能够尽快在教学和科研中作出更多更好的成绩,以此来回报北大,回报社会,回报恩师。

本文摘选自《80年代之北大记忆》(主编:阿忆)

吴瑜,男,1971年出生,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89年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94年 99年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期间主要从事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研究工作,与导师陈佳洱院士合作提出分离作用RFQ加速结构的设想,答辩委员会认为该项工作很有创造性。02年3月份担任单个粒子细胞显微精确定位辐照装置(简称单粒子微束装置)研制组的负责人以来,在3个月内圆满地完成了静电加速器的全束线出束,之后的3个月内实现了微米量级孔径瞄准器后的出束,04年该装置获得单个粒子微束,并通过验收。这台单粒子微束装置是国内的第一台,能将辐照生物细胞或材料的粒子束斑缩小到微米尺度并能对辐照的粒子进行定量计数。由于它具有精确计数和准确定位的特性,因此在生物学、材料学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前景。目前主要从事纺织、材料等相关研究。开设有《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科技与军事》、《诺贝尔奖专题选讲》、《核技术概论》、《诗词中的信息、智慧与哲理》等通识类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物 吴瑜:北大10年——十年一觉燕园梦 青春无悔是男儿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太原五中成功举办“首届‘北大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公益讲座

太原五中成功举办“首届‘北大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公益讲座

历史,讲座,老师,历史故事,学生,中学,太原,全宁,中学生,故事,能力,五中,发现问题,例子,博士,大学,普通人,文献,知识,问题,生活,中国高校,孙博,潘海东,科素,齐聚,高级教师,兄弟连,北京大学,最本质

2011-08-19 #短篇故事

北京大学“燕园”名字的来历

北京大学“燕园”名字的来历

燕园,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校园,名字,司徒雷登,代名词,北大,陈树藩,春熙苑,专业,世人,主人,勺园,地址,土地,地方,大学,更早,校区,沙滩,校长,红楼,部分,为什么不,中国高等教育,到今日,本来是,并逐步,岁月沧桑

2009-06-27 #故事大全

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

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

学校,夏晓虹,宿舍,妻子,北大,一楼,同屋,筒子楼,张鸣,黄子平,19楼,房间,教师,沙发,小红,晓虹,畅春园,钱理群,钱铭怡,阎步克,中文系,房管处,校园里,主人,公寓楼,午休,单车,原因,同事,同龄人

2011-10-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安北站吴瑜:7年累计服务1万名轮椅旅客 平凡的小事“不平凡”

西安北站吴瑜:7年累计服务1万名轮椅旅客 平凡的小事“不平凡”

吴瑜,旅客,服务,轮椅,锦旗,时间,次列车,重点,怎么能,感谢你们,刘涛,才让,秦姝,工作人员,后吴,和精,西安,消息,中央,候车厅,列车长,列车,北站,回复,寄件人,大伙,大事,客流,客运,小事

2007-01-25 #短篇故事

北大“开学第一课”:重温抗疫历程 铭记时代使命

北大“开学第一课”:重温抗疫历程 铭记时代使命

北大,开学典礼,沈宁,郝平,医疗队,新生,疫情,北京大学,和民,世界,医者,国家,学子,情怀,燕园,时代,根基,进程,青年,救治,人类发展,余人,扎得,魏梦,马晓,谢欣颖,钟南山,新华社,中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07-12-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为北大山鹰社山难勇士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为北大山鹰社山难勇士

山鹰社,登山,北大登山队,小羊,学生,时候,生命,精神,队友,荣誉,一种精神,北大,下了山,专业,军团,学校,山鹰,成功率,感情,旋律,故事,时刻,校园,老队员,理想,燕园,率性,翅膀,经验,队员

2020-07-03 #长篇故事

喜报|我校王增光老师荣登《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封面人物

喜报|我校王增光老师荣登《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封面人物

学校,教师,王增,小学,先生,老师,作文教学,杂志,校长,青年教师,国际学校,新作文,中国,上海市,师训,总校,所学,教师队伍,沈飞,燕园,躬耕,发展,北大,学校师资,新教学,周国正,德智,张民生,程郁缀,郭文革

2017-01-17 #长篇故事

从天津一中考入北大 她说高三虽有些“混乱” 但也充满挑战!

从天津一中考入北大 她说高三虽有些“混乱” 但也充满挑战!

北大,北京大学,刘子,成绩,未名,老师,燕园,挑战,二十中,中考,同学,大学,梦想,高三,戎子,高三一年,在我,交集,从那时起,初中,学子,国旗班,学堂,学生,学校,学长,愿望,意识,时间,湖光塔影

2020-02-2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