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时间:2020-09-24

关于小时候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不能忘却的纪念

鲁迅的故乡绍兴是一座近海的小城市,土地肥沃,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盛名。在绍兴城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像兰亭、鉴湖、大禹陵等,鲁迅小时候,常常随家里人去游玩。

鲁迅的祖父广置良田,设有许多商号。他家的大宅院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绕着铺着石板的天井就来到大厅,大厅前挂着高高大大的匾额,上面写着 德寿堂 。厅前的两旁立着两根圆柱,上面有一副对联: 品节详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鲁迅出生后,家里渐渐不像以前那么红火,但还有四五十亩水田,一家老少不愁吃穿。

鲁迅家里有一个女工,她一年到头照顾着鲁迅。这个保姆,家里人都管她叫 阿长 ,而鲁迅总是亲切地叫她 长妈妈 。长妈妈的脸色发黄,身材不高,却很胖,是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唠叨,她明白许多礼节,还会讲美女蛇的故事。她十分疼爱鲁迅,每到除夕的时候,她总是帮助鲁迅把那些压岁钱红纸包一个个放到枕头底下,又把一个福橘放在鲁迅的床头,以祈求来年的鲁迅有个好兆头。

有一天,鲁迅跟长妈妈说起喜欢《山海经》里的故事。原来,鲁迅在童年时就很喜欢图画书,他听远房叔祖讲,有一部绘画的书,叫做《山海经》,这本书非常好看,里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 这些神奇的传说深深地吸引了鲁迅,他非常渴望读到《山海经》,但始终没有买到,长妈妈把鲁迅的话记在了心上。

隔了一阵日子,长妈妈风风火火地从老家探亲回来了。她来到鲁迅的房里,神秘地说:

哥儿,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东西?

是泥人儿?

不是,你看! 长妈妈像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包扎整齐的纸包裹。

哥儿,是有图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长妈妈大声地说。

什么?真的是《山海经》,共有四本呢! 鲁迅高兴极了,想了很久的人面兽、九头蛇、三脚鸟、一脚牛 都出现在面前。他早就听说过的一个没了头的古代神话里刑天的故事,画书里也有。画书里画了刑天 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 执干戚而舞

从这件事情以后,鲁迅对长妈妈格外地敬重。认为别人不肯做,或是不能做的事,长妈妈却能够做成功。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啊,鲁迅这样想。这套四本的《山海经》画书,是鲁迅最早接受别人赠给的纪念,他把它看作是最心爱的宝书。

后来,长大了的鲁迅离开了绍兴,开始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的时候,长妈妈不久便重病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鲁迅非常难过,他想起长妈妈送他的绘画书《山海经》,想起与长妈妈在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于是,鲁迅便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的文章,来纪念这位仁厚慈爱的保姆。

独角兽对比目鱼

12岁那年,鲁迅离开家乡,到全城着名的私塾 三味书屋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古文书。私塾的老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他是个非常正直、质朴、博爱的人,他痛恶帝国主义,从来不用外国货,在教育学生上,他还是遵守私塾的老一套,每天教给学生的就是死板地背书、听书、写字。对于天资聪明的鲁迅来说,这些课程他学得都非常轻松。

这一天,塾师寿镜吾上课。在课上提出了一个 独角兽 对课题,老先生说: 大家都想想,谁想好了举手回答。

不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独角兽应对一头蛇。

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

不妥,应该对三脚蟾。独对三,角对脚,兽对蟾。

教室里的学生唧唧喳喳很热闹,学生们都纷纷举手回答。这时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不同意刚才两位同学的对法:

应该对九头鸟。独就是一的意思嘛,独应该对九;这角嘛是名词,名词对名词,兽正好和鸟相对。

寿老师听罢这番回答,又摇摇头。

老师,对 比目鱼 为妥! 鲁迅站起来说。

老师先是一愣,接着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让鲁迅坐下,大声对学生说: 比目鱼,对得好!

刻着 早 字的书桌

少年鲁迅不仅聪明勤奋,而且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在三味书屋上学后不久,鲁迅的爷爷在一场科举考试中因替亲友行贿,触犯了法律,被逮捕入狱。鲁迅的父亲因为着急上火,不久就得了一场重病,躺在了床上。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就和母亲一起担起了探视爷爷、照顾父亲和弟弟的重担。他每天要去接医生,经常到药铺抓药。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经常拿着母亲给他的东西送到当铺里、换了钱给父亲治病抓药。每天他都往返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这一天,当他忙妥家里的事儿,赶到三味书屋时,老师已经上课了。站在门外的鲁迅非常为难,他既怕老师生气,又怕耽误课程,犹豫一会儿,就硬着头皮敲门进了教室。看见迟到的学生,老先生是满脸的不高兴,他停下正讲的课,问道:

你怎么才到呢?

鲁迅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道:

先生,我去药铺给父亲抓药,耽搁了一会儿,就来晚了。

无论什么理由,作为学生,迟到都是不妥的。今后应以此为训,你坐下吧。 老先生严厉地说。

鲁迅坐下后,没有埋怨老师的批评,他想:先生批评得对,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不能原谅自己,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误上课。为了记住这次迟到的教训,鲁迅就在三味书屋自己书桌的右上方,用小刀刻了一个 早 字,以 早 字来告诫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迟到,要勤奋,要遵守私塾的纪律。

从此以后,鲁迅起得比从前更早了,他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赶紧背起书包,匆匆地向三味书屋走去,没有再迟到一次。鲁迅就是凭着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勤奋好学,在全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这件事,鲁迅始终没有忘记。许多年以后,他还告诉身边的亲人,要记住这个 早 字。

直到今天,在绍兴三味书屋纪念馆里,还摆着鲁迅当年用过的那张书桌,桌上那个刀刻的 早 字,还依稀可辨,它向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讲述着少年鲁迅的这段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鲁迅小时候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20-06-13 #故事大全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20-06-13 #短篇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07-03-28 #经典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09-11-08 #故事会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17-09-04 #小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17-12-25 #故事会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16-01-30 #故事大全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11-04-18 #短篇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关于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中国人,日本,藤野先生,影响,周福清,仙台,鲁迅先生,中国,事件,学堂,思想,解剖学,看电影,俄国,作者,匿名信,同学,成绩,民族,进化论,精神,著作,题目,周树人,周伯宜,周作人,弘文,许寿裳,弃医从文

2017-10-3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