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时间:2020-09-07 23:48:01

相关推荐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原标题: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国家的名字。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怎么定的呢?周朝国号究竟是什么含义?《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三国演义》更是家喻户晓,读者对其中不少人物的名字都耳熟能详。三国的主体文字(隶书)刚刚从小篆中脱离出来,很多意义都还是本字的原始意义。先说说名与字取自古书。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瑾”“瑜”都是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就有“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一句。另外,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就是云由龙所生,风由虎所造,如果赵云的哥哥叫赵风的话,那也就是赵子虎了。亦由此可见,名与字是有关联的。 。

外号最初见诸先秦史籍《吕氏春秋 简选编》:“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先秦以后的史籍记载人物的外号逐渐增多。《三国志》所记载的人物外号就有百余个,涉及人物数一百余个,或一人一号,或一人数号,或数人一号。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天下崩乱,群雄并起,英雄辈出,每个豪杰都抒写着自己可歌可泣的篇章,时至今日我们对他们的事迹和名字都耳熟能详,即使三尺童蒙也有自己喜欢的英雄。三国群英们都有响彻寰宇的名号:如吕奉先,关云长,甘兴霸,曹孟德等。东汉末年的乱世,是一段狼烟四起的历史,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中有的还有“绰号”,最广为流传的便是“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可惜刘备得到了卧龙、凤雏二人,却也没能“安天下”。

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的意思;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忠诚与智慧的代表人物。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数次北伐,最后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被后世尊为“武庙十哲”,与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并肩齐坐。

关羽字云长,有羽翼才能飞上云端;外号“美髯公”、“关公”、“武圣”。《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武圣”关羽,也许是《三国演义》的过分吹捧,也许是关羽太过傲气,导致很多人喜欢黑关羽。但是千古“武圣”,这名号是好得来的吗?关羽的主要战绩:1、解白马之围,斩颜良。2、兵绝北道:周瑜与刘备一起攻打曹仁所守的南郡将近一年,曹魏阵营的将军却没有一个来救援的,为什么?关羽挡下了乐进、徐晃、满宠、文聘等等3、镇守荆州。4:、威震华夏:关羽北伐,曹仁不敌,关羽自江陵突进五六百里,围了襄阳,又把曹仁围在了樊城。前去救援的于禁庞德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五子良将另一人徐晃不敢独当关羽,驻军原地不断找援军。眼看关羽兵锋离许昌不远了,曹操想迁都避关羽锋芒。所有三国武将中,只有关羽被陈寿用了这四个字――“威震华夏”。

张飞字翼德,有“翼”方能“飞”。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多被塑造成武艺举世无双的猛将。在三国各大战将武艺排行榜中,吕布永远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但是吕布武艺虽高,人品却不太好,反复无常,在《三国演义》中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

夏侯渊字妙才,渊及妙有精微深奥之意,另学识渊博,才能亦妙;

夏侯惇外号“盲夏侯”,因在征伐吕布时被箭射伤左眼,所以人们以“盲夏侯”来区分夏侯渊、夏侯惇两位夏侯将军。但是,夏侯惇非常讨厌别人这样称呼他,所以“每照镜则怒,辄扑镜于地。

孙权字仲谋,权为变通的理念,而谋为计策,多变而能谋,另权谋有多变、深沉的谋略;

孙坚字文台,台本台,是底座、根基,有根基才能坚固,孙坚绰号江东猛虎。这只猛虎在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初期,可以说是威震江湖。此猛虎就是孙坚,孙坚在快出生的时候就有异象,而且还是两种异象,一是他家的祖坟上漂浮着五彩云气,吸引四面八方的人都纷纷跑去看热闹。二是孙坚母亲又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的肠子从肚子里掉了出来,然后绕着吴地,把吴地都圈了起来。第一个景象倒是十分美好,这第二个梦就有点吓人了,所以孙坚的母亲梦醒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跑去问一个邻居老太太,那老太太却说:“不要怕,说不定是好事呢。”不久以后孙坚就诞生了,这小子长得很快,在少年时便露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越来越表现不俗。孙坚儿子的名字取得比较有政治倾向,他的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就是按照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

孙策在《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孙策作战骁勇,颇有其父孙坚之风。孙策的武艺也是东吴少有的一流猛将,曾和太史慈大战百合不分胜负,只可惜死于仇家暗杀。古代以竹简记事然后连编成策,策通册,而符为标记、记号,另虎符可领兵,策有驾驭的成份,有兵符方能策兵

刘备字玄德,备引申为全面、完美。玄德是高深、幽潜的德性。《书·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孔传:玄谓幽潜,潜行道德;“刘皇叔”刘备的绰号最多的是源自于其当初织草鞋的岁月,许多出生高于刘备的诸侯们喜欢拿这个“梗”来嘲讽刘备,例如“织席编履之夫”、“村夫刘备”等等,还有一个绰号源自于刘备的面相特征,也相当的出名,“大耳贼”算是属于刘备的经典绰号了。

姜维字伯约,维是系、拴,保持之意,而约是缠束、束缚,管束之意,意思接近。姜维外号“幼麟”,指正在成长的麒麟。姜维智勇双全,罗贯中认为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诸葛亮死后掌兵二十余年,十余次北伐,但最终也是独木难支、功亏一篑。当初诸葛孔明北伐的时候,姜维被自己的人怀疑,于是他最后归顺了蜀国,并被诸葛亮器重。后来待到同是掌管军权的费祎去世后,全国的军权就由姜维一个人独掌。姜维自称是天水麒麟儿,麒麟是吉祥的象征,更是对清风俊逸的人才的一种赞扬。而这个幼麟指的就是姜维少年就有施展抱负,为国家做贡献的才能。

曹操字孟德,操和德都是品行,故有德行、操行;作为三国时期的枭雄人物,曹操在当时有多少人褒扬就相应有多少人贬损,关于曹操的绰号,可谓是有专门的文人撰写辱骂,较为经典的有“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赘阉遗丑”、“白脸贼”等等。

周瑜人称美周郎。此人常被看作三国第一美男子,史书记载其姿颜俊美,而且精通音律,性度恢廓,气度不凡。而且除此之外,还知兵多谋,堪称一个全能型儒帅。赤壁一役,“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诗词中的潇洒劲,真是令无数英雄都折腰。

郭嘉字奉孝,推崇孝行,故得以嘉奖;郭嘉外号“鬼才”,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只可惜命运短暂,年仅38岁便不幸去世。

陈琳字孔璋,琳与璋都是美玉。何进字遂高,进,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可引申为出仕、晋升。遂,成功、顺利。遂高,有顺利晋升的意思;

许褚字仲康,褚为贮藏、储存,康为丰足、富裕,丰富可由储存而来。许褚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外号“虎痴”,武艺绝伦,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深得曹操信任。曹操曾与马超会面,马超看见曹操身旁站着一人,非常威武,便问“曹公之虎侯安在?”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而视,马超没有敢轻举妄动。在三国演义中许褚曾经与典韦、马超大战,均不分胜负。

庞统字士元,统与元都有头、为首的意思;庞统号凤雏。与刘备一同入川,为刘备夺取益州献计三条,刘备取其中计,一路势如破竹。但庞统在进攻雒县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司马微外号“水镜先生”。作为当时的名士,司马徽不仅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而且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堪称三国时期第一猎头,因此受到世人的敬重。当然,司马徽还有一个外号——“好好先生”。

马超之帅跟赵云和江东孙策周瑜等也不同,马超是西凉人,属于少数民族血统,具有异域之帅。被羌族人誉为“神威天将军”,可见马超这种帅,不仅是面容之帅,更有身上展现出的英武。

王朗堪称被骂死的经典,但是能被“诸葛村夫”骂死也能让其千古留名了,其绰号有七个,“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无耻老贼”、“谄谀之臣”、“断脊之犬”、“二臣贼子”、“厚颜无耻之人”。

刘表字景升,表是古代直立于地面,用以测量日影计时的标竿。景即日光,景升就是日影在缓慢升起,隐喻高升,如日中天;

华歆,曾任魏国御史大夫、相国等职,因其酒量特大,“至石余而不乱”,被人称之为“华独坐”,华歆还与邴原、管宁并称为“一龙”。

此外,在三国这个战火纷飞的紊乱年代,呈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不只有骁勇无前的武将,还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而在三国谋士绰号甚为有趣,如郭嘉,外号“鬼才”,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一致中国北方立下了勋绩;无言谋士徐庶:上圈套进曹营一言不发,道不同不相与谋。徐庶除了“无言谋士这一绰号”之外,也有网友表明,其还有一个绰号,人言“单福”,意旨大富大贵之命;荀彧,王佐之才 荀彧早年就被人称为有“王佐之才”,跟从曹操二十余年,为曹操将内政打理的只是有条,向曹操引荐了郭嘉、荀攸、戏志才、钟繇、陈群等重要谋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司马微,外号“水镜先生”。作为其时的名士,司马徽不只通晓道学、奇门、兵书、经学,并且为人清雅、学问渊博,有知人之明。假如不是他向刘备引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就不会有三分全国的局势。总之,人物外号虽不能全面反映其真实面目,但可以从某一个侧面管窥人物个性、品行及外貌。因此,研究、评价历史人物不应忽视人物的外号。

一、刘 备

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但他志存高远、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虽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却靠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从一个卖草鞋的变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1、刘备字玄德如何解释?刘备的备还是很基础的意思,准备预备的意思.玄德是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书·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孔 传:“玄谓幽潜,潜行道德.”《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两仪.” 李周翰 注:“玄德谓潜行道德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陛下玄德格天,圣母徽仪应地.”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当然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不过三国乱世,冠而取字并不是一定遵循,曹冲、孙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经有,而取字据说始于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汤,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汤。还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名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现在我试以三国人物的名与字说说名与字的关系。

名字是一个人的象征,也能左右一个人的性格。你比如一个叫商的,你就会联系到他可能从商,而他,也可能因这个名字而喜欢商业;而一个叫力的,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有点肌肉,而这个人也可能因为这个名字苦练肌肉,就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所以,一个人的名字是很重要的。而且,有了一个好名字,甚至可助一个人一臂之力你信不信?三国的刘备创业之初,连个老窝都没有,只有东奔西走,偶尔“做点小买卖”,还是到处跟别人借钱(借兵),但是,别人也肯借给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汉室后裔的身份,还因为世人都认为他仁义,这个认知,一半是别人的宣传,一半,则源于他的名字。刘备,字玄德,皇室后裔。玄德两字怎么解?老子《道德经》里有很好的解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说句题外话,《道德经》是世界翻译语种第二多的书籍,这更能看出人们对他包含的哲学知识的认可。而第一是《圣经》,人们认可它更多是源于宗教信仰。那《道德经》里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生而不有,即养育却不霸占,不支配,这是为人父母的高级境界。为人父母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一半是为了家族荣耀,一半是为了养儿防老,虽然大多数都口口声声是为了后代好,但说白了都是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自己后代出息了,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脸面,甚至,许多人还把自己所谓的“过来人”的经验强加给孩子。其实,这样的父母爱孩子都是打了好几个折扣的,甚至是爱自己更多。所以说,为人父母,很少有人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即做了事情,却不居功自傲,体现的是无私和心态的平和。毛领袖打胜仗的至理名言戒骄戒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得势的时候不要太猖狂,要沉下心来,不能只顾着仗势欺人,要懂得把控自己的情绪,稳定心情,看清局势。长而不宰,表达的是公平。你滋养万物却不随便主宰他们,而是公平处之,就如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一样。这反映到现实,就是你当老板,能和下属和平相处,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主宰者一般。然后,最后几个字“是谓玄德”,就是说做到上面几点,就是高深莫测的道德啊!所以说,刘备的名字,真是非常给他加分,人们一想到他皇室的身份,然后听到民间他仁义的传闻,又看到“玄德”这俩字,自然而然就能想到《道德经》的这句话,也自然很容易认可刘备是个有大道德的好人,自然愿意帮衬。那名字有没有影响到刘备的性格呢 ?可以说是有的。《庄子》里也讲到了玄德二字,"其合缗缗(min,二声),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这就有点“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若闷”的意思了,从刘备寄身曹操篱下的隐忍可见一斑。

《汉语大词典》释玄德为:“指潜蓄而不着于外的德性。”此正暗合《三国志·先主传》所谓“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然而,“玄德”和“备”是什么关系呢?读清人桂馥学术笔记《札朴》卷三“蜀先主名字”条,才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备”是一种五彩的绸缎。《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五采备谓之绣。”备就是绣,就是在丝织品上绘画和刺绣设色而五彩俱备。上古本无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丝、麻,富贵者穿丝织品。许多达官贵人的衣服不但质料精美,而且还要加上文采。在复杂的织造技巧与刺绣工艺还没有出现以前,制衣的丝帛要染,或在上面绘上图案(参见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五色,就是青黄赤白黑,五色至黑乃备。“黑”和“玄”又是同义词,所以刘备字玄德。

2、刘备的另一个名字刘豫州的由来?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遂从公孙瓒处借来数千兵马,当时公孙瓒手下的赵云也奉命随军。往徐州救援。此时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濮阳,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刘备则进驻徐州。陶谦将小沛城交与刘备。 之后,陶谦病故,将徐州城交与刘备,刘备遂自领为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让其居小沛。后来,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徐州,刘备战败,转军海西。途中击杀在徐州、扬州为寇的杨奉、韩暹,并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带大军攻小沛,吕布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但其后,刘备再度召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3、刘备为什么被称为“刘皇叔”? 刘备,自玄德,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中山靖王刘胜十二世孙,属于西汉皇室宗亲。刘备后来称为刘皇叔,因为他比汉献帝刘协大一个辈分,是刘协的叔叔辈。不过他们的祖宗要追溯到汉景帝刘启,属于第十三代左右的远亲。刘备是汉朝刘家的后裔,但是因为皇族分支大,到刘备这个时候,就已经和皇族沾不上边了,当时刘备因为剿灭黄巾起义有功上殿的时候,汉献帝让人查家谱,发现刘备是比汉献帝高一辈的,所以人称刘皇叔。

刘备

二、曹 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汉末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载: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曹操名操,字孟德,二者结合起来看,操即为节操、操守;孟德为孟子之德。曹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1、曹操为何青史留名?

曹操的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属于阶级链的末端。“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卑微的身世并不妨碍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从“阴沟”出发,朝着星星和月亮的方向拼命奔跑,终于跑到了一个叫“碣石山”的地方。碣石山,如碣似柱,面朝大海。东临碣石的曹操,已经从阶级链的末端爬到了顶端,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他感慨万千,写了一首《观沧海》,既感谢过去努力奔跑的自己,也鼓励未来的自已要飞得更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桥玄曾谓“子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果如是也。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曹操名操,字孟德,二者结合起来看,操即为节操、操守;孟德为孟子之德。在古代名是人们在社会上使用的符号,字则是对名的补充和解释。可是到现在社会我们却成为有名无字的人了。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则是对亮的补充和解释。古人有名表字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个是兄弟之间出生先后的排名,例如最近比较火爆的军师联盟中排名第二的司马懿就叫仲达,大哥司马朗叫伯达,三弟司马孚叫叔达,四弟司马馗叫季达。我们都知道,伯,仲,叔,季不恰恰就是兄弟大小的排名吗?第二,抒发自己的情怀与品德。第三,寄托自己理想信念。第四,就是以自己的出生地方命名。第五,以古代典籍中的寓意来命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的政治主张在他的诗里是这样表现的,《度关山》“立君牧民,为之轨则”,主张以法治理国家。同时还提倡省刑薄赋,贵尚节俭。在《对酒》一诗中,曹操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由上可见,曹操能够青史留名,时势造英雄,秘诀就在于他自身眼光、能力、手段、抱负和执著。

2、曹操为何成为杰出军事家?曹操《孙子略解》是第一个开创这个有注释的先河,在当时的军事理论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弥补了军事理论,在这方面没有注释的空白。

曹操作为乱世中的一方霸主,其本身的能力确实是无人可及,曹操起兵之初非常弱小,却能够通过合理决策以弱胜强,最终崛起为北方霸主,甚至有统一天下之志,都显示出其本身谋略过人。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有敏捷的战略眼光。曹操生平大多亲自领兵,南征北战战绩斐然功勋卓著,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军事家。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公元200年爆发的官渡之战改变了袁绍和曹操双方力量的对比,是那个乱世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根据《三国志》记载,当时袁绍的兵力远远胜过曹操,拥兵十万,曹操的兵力却不足一万,一些人甚至断言:曹操必败。然而,在总体作战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曹操却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他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地位;而袁绍集团被彻底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人生最难得的是,在困局中依然充满力量。曹操的一生,是困局重重的一生,在重重困局中,他始终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人生又一次遭到重创。这一次,他没有写诗,而是写了一篇令人热血沸腾的长文《述志令》,其中有一句话,被认为是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之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3、曹操是否烧掉《孟德新书》?所谓曹操烧掉孟德新书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虚构。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曹操为炫耀自己的文采,拿出《孟德新书》给张松看,张松看过一遍,牢记心里,对曹操讽刺说,曹操的诗集是抄袭的,里面的很多诗歌连三岁小孩都可以背出来。曹操自创的诗集,未曾向社会公布,其他人怎么会知道呢?曹操不信,张松一口气连续背出了好几首,气得曹操过后把《孟德新书》给烧了。《孟德新书》乃是曹操总结半生军事生涯、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并创新军事理论的成果。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兵书,在《孟德新书》之前,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阴符》等广为流传。在《孟德新书》之后,除了诸葛亮《将苑》二十四篇之外,整整几百年都没有出现新的名作,直到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才开创了中国近代战争军事理论的新高峰。《孟德新书》有十四篇,其中十三篇是兵法韬略,而最后一篇是政略。在《唐李问对》中仍有提到“曹公《新书》”。《唐李问对》记载了他们探讨的内容:太宗曰:“奇正素分之欤,临时制之欤?”靖曰:“按曹公《新书》曰:‘己二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己五而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此言大略耳。唯孙武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循还之无端,孰能穷之?’斯得之矣,安有素分之邪?若士卒未习吾法,偏裨未熟吾令,则必为之二术。教战时,各认旗鼓,迭相分合,故曰分合之变,此教战之术耳。教阅既成,众知吾法,然后如驱群羊,由将所指,孰分奇正之别哉?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是以素分者教阅也,临时制变者不可胜穷也。”

太宗曰:“深乎,深乎!曹公必知之矣。但《新书》所以授诸将而已,非奇正本法。”太宗曰:“曹公云‘奇兵旁击’,卿谓若何?”靖曰:“臣按曹公注《孙子》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此说与旁击之说异也。臣愚谓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哉?”

这些文句里,太宗李世民这样盛赞曹操:“深乎,深乎!曹公必知之矣!”李世民对曹操充满了无限的崇敬之情。

曹操像(网络图)

三、孙 权

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孙权字仲谋,“仲”指的是兄弟排行,说明孙权排行老二;“权”谋略、计谋,“谋”谋略,权谋权谋,孙坚果然老谋深算,觉得孙坚几个儿子中,就孙权的名和字取得最好,不仅好听而且大气,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有哪些绰号?《江表传》记载,孙权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骨骼非常,形貌奇伟异于常人。故又称紫髯儿、碧眼儿、紫髯郎、紫髯将军、孙郎等。 “碧眼儿”关羽曾骂孙权碧眼小儿。在《三国演义》之中,孙权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绰号,那就是“孙十万”了。孙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号呢? 孙十万这个外号,得自于孙权不止一次领着数万大军,诈称十万进攻魏国,最终屡次失败。于是现在的网友,戏称孙权每次狂送十万人头,为三国第一经验包。如孙策让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只有万余人防守的广陵,但当时的广陵太守陈登,颇有谋略,孙权手上的十万人愣是没把广陵城啃下来,反而是自己折损了万余人。再如孙权诈称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当时的合肥隶属于扬州,而扬州刺史时任刘馥不久前病故了,扬州群雄无首,而曹操因为不久前的赤壁之败也抽不出援军支援合肥。整个合肥能盼来的只有派汝南的三千援军,按理说十万打三千,哪怕再加上合肥本身的守军,也没啥问题。但是好死不死刘馥在任的时候,干得不错,合肥城内军民同心,各种城防设施和储备物资也很丰富,硬是抗下了孙权的第一轮进攻。而且这时蒋济写了一封假信送往城外,称汝南张喜领着数万援军已经抵达,随时准备内外夹击孙权,并且故意让吴军把这封信缴获了,结果孙权信以为真,丢下嘴边上的合肥,撤兵。

孙权为何被称至尊?陈寿《三国志》,固多出于一时杂史,然独《吴书》称孙权为至尊,方在汉建安为将军时,已如此,至于诸葛亮、周瑜,见之于文字间亦皆然。周瑜病困,与权书曰:"曹公在北,刘备寄寓,此至尊垂虑之日①也。"鲁肃破曹公还,权迎之③,肃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吕蒙遣邓玄之说郝普曰:"关羽在南郡④,至尊身自临之⑤。"又曰:"至尊遣兵,相继于道⑥。"蒙谋取关羽,密陈计策⑦,曰:"羽所以未便东向者⑧,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陆逊谓蒙曰:"下⑨见至尊,宜好为计。"甘宁欲图荆州,曰:"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至尊当早规⑩之。"权为张辽掩袭,贺齐曰:"至尊人主,常当持重。"权欲以诸葛恪典掌军粮,诸葛亮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粮谷军之要最,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逊以白权。凡此之类,皆非所宜称,若以为陈寿作史虚辞,则魏、蜀不然也。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字仲谋的赞叹之语,出自《吴历》,在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发扬光大,现在借指晚辈有真才实学。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回去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张小纸条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回军队回去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像

四、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死于宝鸡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名字”来历细说?《三国志》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自古以来,关于诸葛亮名和字的由来,一直是众说纷纭。关于诸葛亮单名“亮”的由来,民间故事说:诸葛亮是在天快要亮的时候出生的,所以,他父亲给他起名叫“亮”。最先使用汉字五行补救生辰八字命理缺陷的人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先祖西汉汉元帝的司隶校尉诸葛丰,(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因通晓经术而做郡文学,以特别刚直而闻名。贡禹任御史大夫时,任命诸葛丰为属官,并推荐他为侍御史)。亮复姓诸葛、字孔明。其父诸葛珪、公元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在泰山郡丞任上(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地区)喜得次子,起名诸葛亮。亮之父诸葛珪继承先祖诸葛丰之《易经》学操,从亮的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乙卯中断出其用神为火,遂起名为亮、字孔明。亮之兄诸葛瑾、之弟诸葛均的名字也是其父诸葛珪从他们的八字中提取用神土来选字而起的名字。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礼记˙ 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班固《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字何?所以冠德,明功,成人也。”又《颜氏家训˙风操》篇:“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男女到成年时取“字”后,他的晚辈或后辈就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其“字”,以示尊重。名和字多有意义上的联系。“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随着认识的转化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名的也大有人在。曹操字孟德,“德”与“操”出自《荀子》“夫是之谓德操”一句;刘备,名备,字玄德。备,准备,储备,守备的意思。玄德,谓潜行道德也。名字相连,有厚德载物之意;孙权,名权,字仲谋。权是权利、权柄、权杖之意。仲谋,仲是家中排行第二,谋是智谋,权谋之意,对权进行补充;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瑾”“瑜”都是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就有“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一句;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就是云由龙所生,风由虎所造,如果赵云的哥哥叫赵风的话,那也就是赵子虎了。关羽,字云长。羽是羽翼、羽毛的意思。而云长乃是长期在云端之意;张飞,字翼德。其实张飞的名字与关羽很相似。都有大鹏展翅,遨游九天之意,甚至有人认为张飞是大鹏金翅鸟转世。

2、诸葛亮的军事成就?武成王庙中亚圣十哲七十二将中,诸葛亮始终位列“十哲”之一,由此观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得到历朝历代肯定的。诸葛亮一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27年,隐居隆中,却仍心怀天下大事,不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后27年辅佐刘备、刘禅,建立蜀国,并著有《兵法二十四篇》等著作,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造用“连弩”之法等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他未出茅庐而有三分天下的理论;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阻曹军连胜势头;赤壁鏖兵,联吴破曹;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忠诚不二,辅弼幼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3、出自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张不以为然。不久,曹派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诸葛亮借刘备印剑点将。埋伏在豫山博望坡,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大获全胜。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七擒七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撤军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残兵余勇来袭击蜀军。双方一交锋就活捉孟获。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孟获先后七次被捉住,最终真心归顺蜀国。

鞠躬尽瘁。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草庐图

五、关 羽

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这名字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深意,关羽,字云长,云之长者,有羽者才能飞至云端。而就关羽的一生来说,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等,确实取得了令人仰望的成就。就刘备来说,备;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玄德: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由此,刘备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其毕竟是汉朝皇室后裔,所以名字起得也是十分大气。据说关羽原本不姓关,而是姓冯,名贤,字寿长。那年他因杀死贪官被缉捕,从家乡逃走。到潼关时,见关门口贴有捉拿他的画像,他不敢出关,就悄悄溜到城边水沟旁躲起来。躲了一整天,他又饿又渴,到沟边喝水,看见自己的脸又脏又黑,就捧起水来洗脸。这一洗倒是不脏不黑了,却变成了红脸,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他又惊又喜,立即大模大样走向关门口。把关的士兵仔细端详他,觉得有点像门上通缉的人,可脸色又不对,就盘问道:“客官姓什么?”他一慌,便随口指关为姓说:“我姓关。”把关的士兵见姓氏不对,没再问就放他过了关。从此,他就改姓为关了。

关羽绰号是什么? 史书记载的关羽的绰号一共有两个,一个叫“美髯公”,是诸葛亮送给关羽的,原因是关羽的胡子长得好看;另一个绰号叫“万人敌”,是魏国谋士程昱送给关羽的,说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形容得很到位。据历史记载,关羽早年的时候曾经杀过人,所以才从并州逃到了幽州之地,遇上了刘备、张飞二人。相传他在逃亡途中,因为遭到官兵追杀,不得不改头换面,易容而行。那日正好逃到一处农夫家里,眼看追兵将至,他便随手将农夫家中刚刚宰杀的鸡血抹在了脸上,蒙混了过去。故而才有了关公红脸的形象。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是因为什么?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起初,刘备起兵时,关羽和张飞就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的信任。赤壁之战后,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让刘备取得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关羽因此被推为元勋。刘备平定蜀地后,关羽总领荆州。三国时期其实并没有五虎上将之说,因为关羽忠义无双,有勇有谋,逐渐被后人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谥号为“缪”的原因是?中华5000年文明,基本上讲究盖棺定论,对死去的文臣武将,帝王都会有谥号,这个谥号就是对这个人一生功绩的评价。而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唯独后世被称为武圣的关羽,谥号称为“缪”。 在蜀汉景耀三年,刘禅对其父亲时期的开国五上将追赐谥号,也是要对开国功臣的功绩盖棺定论,以为后人传颂!五虎上将的谥号分别是,张飞,追赐桓侯,马超,追赐威侯,黄忠,追赐刚侯,赵云,追赐顺平侯。而对五虎上将之首,自己二叔的关羽追赐的却是“壮缪侯”。古代“缪”同“谬”,意思是“武功不成,武功不遂,名不符实”的意思,就是说,威震华夏的关羽名不符实。原因在于刘禅对这位叔叔,空有威震华夏威名,却大意失荆州的怨恨!后世关羽被极力的追捧奉为武圣,因此,这个不光彩的谥号,在宋朝被拿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武”“安”等好的谥号!因此,后世也没多少人知道,关羽“壮缪”侯谥号了!

关羽为何被后人尊为“武圣”? 关公可以说是在海内外都享负盛名,他不单单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上将,后来因为极其忠义被后人尊为武圣人,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在几千年后能红遍全球的,恐怕也只有关羽一人了。关羽,字云长,也是最早跟随刘备者之一。关羽一生以忠义著称,更是被后人奉为武圣人。这时有人想了:咦,三国里最勇猛的第一武将并不是关羽啊,吕布、赵云、典韦都比关羽勇猛呀!为什么关羽会被后人奉为武圣人?而比关羽勇猛的为何不能?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忠义’。关二爷喜欢读什么?读春秋,讲大义。践行大义,也是关羽一生的最终追求。关羽的大义是什么?就是刘备曾号召的‘复兴汉室’。刘备势单,曹攻陷徐州,又攻下邳,小沛。土山一战,关与刘张失联,欲捐躯赴义。曹麾下张辽劝降关羽。曹公待关羽甚厚,定做衣袍,赤兔宝马相赠。关羽斩袁绍之颜良、文丑首级报此恩。后得知备于袁绍军中,弃财帛爵位驰赤兔绝尘而去。对汉室忠心耿耿,尤其是在乱世中,谁都想争夺一块地盘,然后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不是傻到免费给汉室打工。只有关羽,依然想着复兴汉室,依然渴望曾经盛世的汉朝能够重新回来。关羽这类武将也是历代朝代想拥有的人,有能力、又忠心、不为钱财所绊、不为权利所惑。谁不想要?所以,关羽被后人尊为武圣人!

关羽像

六、张 飞

张飞(?-221),字益德(小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在蜀汉景耀三年,刘禅对张飞追赐桓侯,意辟土服远日桓,这也是对张飞为蜀汉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肯定。

张飞,字益德 ,要飞翔自然离不开翅膀(翼),可见“飞”与“翼”有因果联系;“德”品德,“翼德”即是品德高尚。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张飞绰号是什么?张飞绰号猛张飞、熊虎之将、桓侯。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小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里对张飞的形象的塑造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位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肤色黝黑的壮汉,同时又武力过人,曾多次主动挑战号称天下第一的吕布,号称猛张飞。《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实乃熊虎之将。译为关羽,张飞都有万人不挡之勇,是得力助手,俩人真的是熊虎之将。

三国时期是连接我国汉朝和晋朝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三国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乱时期之一,在那个时期战争频发所以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一些武将,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将就是五虎将。蜀国大将张飞就是五虎将之一,历史上记载的张飞是河北涿州人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之一。张飞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世界就是长坂坡战役,自从长坂坡战役之后张飞的名字就传遍了魏蜀吴三个国家。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古人的名字分为名和字,张飞的字是什么呢?

历史上记载张飞,字翼德,是河北涿州人,他曾和刘备还有关羽在他家的桃园那一起义结金兰。张飞的字有两种记载一个是翼德,一个是益德。

字是古代成人由于不便于直呼他的名字,所以另外起了一个与自己的本名意义相同的别名,这种别名就称为字。我国历史上每个成年的古代男子都有字,比如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字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在近代时任然有很多文化名人会用字比如毛泽东字润之。所以字是我国古代仅有的一种传统,据记载我国古代男子会在20岁的时候取字,女子会在出嫁时取字。但现在由于人们观念变了,觉得有了名字再另外取一个字很麻烦,所以现在再也没有了取字的习惯。

在历史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悍将而著称,虽然他的形象大多数来自于小说和一些戏剧等,但已深入人心,因此张飞也有不少外号。

首先,张飞最霸气的外号就是“猛张飞”,大家都知道在战场上,张飞是一名非常有名气的悍将,既勇猛,又常打胜仗。他的性格也很霸气,嫉恶如仇,粗狂豪迈,颇有胆识。因此外号”猛张飞”。

其次,他最有名的外号就是熊虎之将,在历史中,张飞和关羽都是万人敌,勇冠三军而为将。张飞为世虎成,雄壮威猛,所以熊虎之将是为了说明他们威武勇猛!

最后,他还有一个最令人悲伤的外号是“桓侯”,恒候的本意是“有地位的人死后的称号”,此外号就是张飞在公元221那一年去世后,后主刘禅在景耀用了三年的时间追忆张飞,他后来封张飞为 “桓侯“。

其实张飞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外号,就是“环眼贼”这个外号看起来很逗,可能大多数人一开始听说这个外号,以为是吕布跟张飞有过节,所以才给他起的这个带“贼”字眼的外号,其实是吕布为了调侃张飞,给他起的外号,是为了用这个词来形容张飞的不怒而威!

在一些不了解张飞的朋友印象里,可能只知道他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是一名很有名的将军,其实从这些外号中,可以看出张飞是一个勇猛雄壮,霸气的将军。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世人去学习的地方。

张飞像(网络图)

七、周 瑜

周瑜(175-210),东汉末年名将。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周瑜的绰号?周瑜,字公瑾,瑜是美玉的意思,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庐江舒县今安微舒城人。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公瑾”喻指恭谨谦顺,温润谦和有玉般高雅品质,又有君子的高尚情操,同时有蕴含着对未来前程的美好希冀。当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后来,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叫“顾曲杂言”。大诗人杜牧有诗云: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中周瑜说。因为自认为很聪明的周瑜,竟然遇上比他更聪明的诸葛亮,意思是既然上天生了我周瑜,干嘛要再出一个诸葛亮?这是心生嫉妒的周瑜发自肺腑的一句话。周瑜的一句感叹自己的话,他跟诸葛亮都有不世之谋,奈何诸葛亮却是抓住周瑜的弱点,险胜周瑜一头。当然周瑜也是相当自负的只是心眼有点小,于是叹到“既生瑜,何生亮”。此中的"瑜"是指周瑜,东汉末年东吴杰出的军事家;"亮"是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片段让人印象深刻,为了置诸葛亮于死地周瑜是费劲了心思。然而在小说里无论周瑜怎么折腾最后都败给了诸葛亮,因此周瑜在临终之时叹息道:“既生瑜何生亮”。

3、正史上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周瑜虽然身处乱世,又执掌吴国军务大事,却能静下心细品弦音,有艺术修养,并非粗人。外貌方面,《三国志.周瑜传》载:“长壮有姿貌”,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是一个美男子,又娶了小乔,可谓是郎才女貌,佳人绝配。周瑜有杰出的军事之才,孙权感叹:“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江左人物,无人能继。”刘备对周瑜评价道:“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赤壁之战前,在敌人绝对优势和已方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周瑜道:操自送死。大战在即,笑傲群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多么意气风发。赤壁之战是周瑜领导的功绩,这场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使周瑜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战略眼光超出常人,在孙策逝世后,周瑜果断的带兵赴丧,稳定了当时的江东内外形势,确立了孙权领导地位,江东得以稳定。为夺取天下,周瑜提出了著名的二分天下战略,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赤壁之战(网络图)

八、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字仲达,1个仲字说明他排行老二;达,通达事理;懿,德行美好。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司马懿别名是冢虎,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他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的政权。嘉平三年(251年),魏朝谥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称晋王后,追尊谥为晋宣王;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司马懿:忍得住小聪明,才能赢得到结局。《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心里猜忌而表面宽和,内心多疑但能灵活应对。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心豪志,且听闻司马懿有狼顾的模样。曹操打算验明,所以先叫司马懿在前头走,再故意喊司马懿,只见司马懿身体不动,只有头转向后看。曹操又曾经发了一个噩梦,三匹马同在一个槽里进食,醒来后十分不快。曹操感到不好,召曹丕说道:“司马懿不会甘做人臣,将来必干预你的朝政家事。”这是三马同槽的典故,此槽不是马槽,是暗指着司马氏吃掉曹氏,而且按照后来的史实走向来看,“三马”还可以解读为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三人,他们共同为之后的司马炎代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而司马懿更加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甚至喂马之类的小事都亲力亲为,也终于使曹操安心。

从司马懿的名字谈复姓?《三国演义》人物众多,足有千儿八百个吧,这些人物的名字,绝大多数都是两个字,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但也有几人的名字是三个字,如诸葛亮、司马懿、夏侯渊等。听的时间长了,聪聪慢慢也就明白了,原来诸葛亮不姓诸,姓诸葛,司马懿也不姓司,而是姓司马,这些姓氏,就是“复姓”。为什么会有复姓呢?复姓还有哪些呢?复姓如何起名?从事姓氏和姓名研究和实践的杨易程在其专著《百家姓氏起名宝典》中专篇探究的复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由于篇幅关系,现摘录如下:中国的复姓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透过这一个个复姓,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的历史知识。复姓是由超过一个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等。复姓一般从官名命名,或以封邑命名,或以居住地命名,或以由职业命名,或以先祖名字命名。从官名来的,如太史、巫马、乐正等 ;以封邑命名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 ;有些以居住地而来的,如 东郭、 南郭和闾丘等 。有些由职业而来,如漆雕等;也有如 公良、公羊和颛孙 等以先祖名字而来的。像公孙、仲孙由爵系而来 ,叔孙由族系而来 。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如拓拔姓和尉迟、 万俟等 ,也有以物品名称而来的谷梁姓,甚至有如赫连 这样自创的姓氏。

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上官源于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

司马姓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生程伯休父二子:长子仲庚、次子仲辛。仲庚后来继任其父大司马之职,其后裔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马氏,为司马氏始祖。

诸葛出自葛姓所改。相传,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另说诸葛出自有熊氏之后,为詹葛姓所改。春秋时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因读音讹为诸葛氏,后改为诸葛氏。还有一种说法诸葛出自封赐所改。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有大将葛婴屡立战功,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杀害。西汉文帝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称诸葛氏。

慕容姓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中部大人慕容,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传说,在东汉桓帝执政时期,鲜卑民族分为中、东、西三部,其中部首领大人叫柯最阙,居慕容寺,后因以为姓氏,称慕容氏。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虽说复姓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相比较普通的名字好听的复姓名字无疑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在掌握起名相关技巧时也要注意复姓起名都有哪些注意事项。虽说姓氏的字更多,但起名时需要掌握技巧没有太大的变化。复姓取名应注意以下几个技巧的应用:

一是最好取四个字。四个字的名字主要有以下优越性:四个字的名字重名率低。从目前的四字名来看,重名的极少,因为四字比三字名从重名的概率来说就低,而且复姓都是小姓,重名的概率更低了。从内涵上来说,四个字的名字与三个字的名字内涵相当,有时内涵还比三个字的名字丰富,因为到底比三字名多一个字。从读音上看,四个字的名字往往比较上口。复姓男生名字起名应该注意的是,名字中的字多了,要注意发音不能绕嘴,而且名字不能产生歧义。

二是考虑复姓与名的声调组合,使名字读起来更美。复姓取双名,姓名便是四个字,声调的组合形式就需要重新考虑。考虑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尽量避免声调相同的字联缀,尤其姓和名结合部分的两个字。譬如“司马”,“司”为阴平,“马”为上声。那么名的第一个字不要用上声字,更不要使双名均为上声字。只有声调错落有致,读起来才会琅琅上口。有些复姓本身是声调相同的字联缀,如“澹台”、“闻人”等,两个字均为阳平,这样的复姓最好取双名,通过两个字的声调变化,弥补姓氏的声调方面的先天不足,以达到音美的效果。

三是叠字起名。有着复姓姓氏的孩子也可以使用叠字名字,尤其是女孩她们的名字如果是欧阳菲菲、上官飘飘这种叠字名的话,会让人产生亲切感以及感受到女孩所特有的可爱和恬美。所以说复姓起名时使用叠字技巧是可行的,只不过在选择字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一定要根据姓氏本身的读音来挑选。

四是数字虚词取名。数字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名字里加入数字,往往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有个游戏角色就叫做司徒一一,听起来很有特色。数词往往具有传统寓意,比如“一”和“十”,常常表示完全或圆满;“九”和“十”可以表示多;“一”既可以表示少,又可以表示多。“二”与“四”往往用来表示成双成对,或相互对称;“五”与“八”、“七”往往表示各种各样。名字中的数词,有很多学问,只要巧妙运用,就能取出新意。

五是在名字里加入诗词或者典故。中国自古就有“女诗经,男楚辞”的说法,意思是说给女孩起名可以从《诗经》里去找,而给男孩起名则要参考《楚辞》。中国丰富的古典文学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取名资源,从书架上随手取来一本典籍翻翻,也许马上就会有你喜欢的名字跃入眼帘。两个字的如:望舒出自《楚辞》、维哲出自《楚辞》、周翰出自《诗经》、子衿出自《诗经》、千帆出自《宋词》等。

六是成语取名。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粹,用简单的文字述说的深刻的道理。用这种方法取名,既要配合姓的谐音,又要是个褒义的成语,才能被选中作为名字。比如上官知秋、欧阳一叶,南宫如玉等等。

空城计

九、钟 繇

钟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累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在魏文帝时期,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谥号“成”。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钟繇名字怎么读? 关于钟繇名字中“繇”的读音,一般认为是“yáo”和“yóu”两种。“繇”是一个多音字,如果读作“yáo(瑶)”时,意义为“花草盛貌”.其“名”与“字”出自《老子》:“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 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句.取“万物繁盛循环恒久不易”之义.河上公注曰:“芸芸者,华(花)叶盛。”于是可知,“繇”的义与“芸芸”之义相合,可 以说,他的“字”是对“名”的相辅。因而名“繇”与字“元常”有着意义上的关联.若读“yóu(游)”时,意同:“由”,从,自。与“字”的意义没有多大 关系。《三国志集解》作者卢弼注引曾廷枚《香墅漫钞》卷二说:钟繇字元常,取《皋陶》“彰厥有常”之义。繇同陶,非由音也。同样还引用潘眉的话:繇,音遥。《史记·东越传》“繇君丑”《索隐》“音摇”。《吴太伯世家》“子周繇立”《正义》“音遥”。《汉书》“徭役”字,悉作“繇”,《国志》(《三国志》)亦多作“繇”,其作“徭”者,后来俗本所改。杨慎称:钟繇字元常者,取《皋繇陈谟》“彰厥有常”之义。今多以“繇”音“由”,非也。晋文帝用“遥遥不至”来戏钟会,很清楚表明,钟会的父亲钟繇的“繇”字与“遥”同音,所以应该读作yáo。

钟繇为何被称为“楷书鼻祖”?钟繇的书法为何被称“神品”? 钟繇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据说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这显然是和东汉刘德升创行书一样,是典型的夸大其词和归功于权威。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创造一种书体,任何书体的形成,都是几代群众智慧的集体结晶。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钟繇是当时的最著名的楷书大家,并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否则“楷书鼻祖”桂冠也就绝对落不到他的头上。王羲之等很多后世书家,都曾潜心研习过钟繇书法。钟繇一生贡献非常的大,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就是钟繇的高徒。钟繇早年的时候相貌不凡,而且非常的聪明,对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都非常的擅长,在书法方面更是有着很深的造诣,钟繇的楷书更是闻名天下,而且为我国的楷书发展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此还被后人称为是“楷书鼻祖”。 繇小楷在章法布局方面,大小相间,疏朗自然。其结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形明显成宽扁的横势,横画长而直画短,在用笔方面时出隶笔,因此看上去就显得格外古雅、淳朴。 后世的不少书家对钟繇书法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但出发点大部分都是“古雅”。比如,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就认为,“其书之大巧若拙,后人莫及”。 钟繇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宣示表》是钟繇楷书的代表作。相传晋王导得到《宣示表》后,将《宣示表》缝藏在衣带之中带到江南,并将其送给侄子王羲之,王羲之又传给王修。后来这幅字作为陪葬品与王修一起被埋人棺内。现在的《宣示表》是王羲之临摹的,起初被刻人《淳化阁帖》,后来又被刻人《大观帖》《东书堂帖》《停云馆帖》等。《贺捷表》又叫做《戎路表》,最后一段为“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南蕃武亭侯臣繇上”,记述蜀国名将关羽被擒杀的整个过程。《宣和书谱》曾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书法从容自如、笔法坚厚有气势。荐季直表》是在黄初二年(221 完成的,帖为小楷写成,共有十九行。其“民”字少笔画,也许是唐人拓本。陆行直跋说:“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袁泰亦称赞:“其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盖其楷法去古未远,纯是隶体,非若后人妍媚纤巧之态也。”钟繇书法的艺术特点有三点:一是保留了隶书的笔风,体势偏古;二是天然质朴,无刻意勾画之处,浑然天成,是刻意求工的书家无法比拟的;三是字的结构与布局错落有致,章法茂密幽深,除了字体本身流畅俊秀外,字外也有耐人寻味的意趣。钟繇是汉末魏初的书法大家,对推进隶书向楷书的演变起了极大作用,是此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书家之一。

钟繇书《力命表》,三国魏小楷法帖。文凡八行。真迹久佚,仅有刻本传世。见于《伪星凤楼》、《泼墨斋》等从帖中。书法古雅、研美,是著名小楷法帖之一。

钟繇小楷《力命表》

十、貂 蝉

貂蝉,甘肃临洮人,是民间传说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闭月”。貂蝉的生活年代约在东汉末年,出生年月均不可考。貂蝉的事迹大多出现在说书话本的故事当中,最后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整理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形象。

中国传统习俗,女子取名,多半用兰、桂、秀、贞……等带有女性特点的字。为什么唯独《三国演义》中的貂禅,用了这样一个刁钻古怪的名字?而且,貂是一种兽,蝉是普通的昆虫,这两类东西又怎么能联在一起! 据《资治通鉴》晋记注释说,自战国赵武灵王改穿胡服后,凡武官到了较高的等级,就可以带上饰金铛加上蝉的帽子,帽子上还要插上貂尾,表示贵职。后来秦灭了赵国,就用赵国的帽子赐给自己的侍臣,所以秦汉以后侍臣的帽子,就用貂尾和金蝉来装饰。《三过演义》中的貂禅,是司徒王允的歌妓。在汉献帝时,奉王允之命,运用连环计,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而她本人也牺牲了生命。既然貂和蝉都表示高贵,因此《三国演义》的作者便用它们来作为这位歌妓的名字,以表现这个悲剧人物的美貌和牺牲自己的高尚行为。

另一就是貂蝉不是真名,是个艺名,这个艺名源自古代官制。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改革官制,凡是级别较高的文官武将,其帽子后面一律缀上貂尾,帽子前面一律缀上玉蝉,把貂尾和玉蝉这两项装饰品加起来,就叫"貂蝉"。汉朝延续了这项制度,大将、侍中、皇帝的贴身太监,帽子上都少不了貂蝉。据说其中大有寓意:貂跑得快,动作敏捷,脑子聪明;蝉呢,俗称知了,喝露水度日,象征着品行高洁,决不贪污腐败;把貂尾和知了缝到文官武将和贴身太监的帽子上,意思是希望他们办事效率高,希望他们不贪不占,做一群又红又专的好干部。汉朝以降,高官帽饰大幅度改革,貂尾不见了,蝉仍然保留着。以宋朝初年为例,凡五品以上官员都要戴蝉,并根据蝉的数目来区分品级:帽子上有九只蝉是一品官,有八只蝉是二品官,有七只蝉是三品官,有六只蝉是四品官,有五只蝉是五品官。宋太祖的通天冠上也有蝉,共有十二只,好像他的脑袋不是脑袋,而是爬满了知了的树冠。

民间传说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貂蝉戏吕布的故事发生于三国时期,已被演义、改编为众多文学、影视作品。汉朝末年,奸臣当道,太师董卓专横残暴,独揽大权,久怀篡逆之心,其义子吕布骁勇非常,使董卓如虎添翼,越发肆无忌惮。一日,董卓宴请百官,席间吕布赶来,出示了朝臣司宣张温致袁术的密信。董卓大怒,命令吕布当场处决了司宣张温,文武百官人人心惊胆战,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他回到府中闷闷不乐,有心要除去董卓,但又无计可施。心中烦闷之际,他深夜来到了后花园,听到园中有呜咽哭泣之声。王允闻声寻去,见是府中歌姬貂蝉。貂蝉年方十八,色艺双绝,能歌善舞。她深明大义,愿舍身救国。王允一见大喜,决定收认貂蝉为义女,并定下连环计,引诱董卓、吕布父子来上钩。王允赠吕布金冠一顶。吕布心中大喜,特意登门前来致谢。王允设宴招待吕布,席间命貂蝉出堂敬酒。吕布一见貂蝉,即神魂飘荡,不能自持。王允看到此种情景,当下同意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并约定日期送吕府完婚。王允又宴请董卓,命貂蝉率众舞女献舞,貂蝉的绝代风华和翩翩舞姿,令董卓如醉如痴。董卓赞叹不已,称貂蝉为仙界人物。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反弹琵琶》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孙权,周瑜,名字,吕布,钟繇,司马懿,外号,貂蝉,复姓,绰号,三国演义,玄德,三国时期,董卓,诸葛,马超,人物,书法,后人,谥号,姜维,孙坚,孙策,三国志,一生

2020-09-06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孙权,名字,周瑜,钟繇,吕布,司马懿,貂蝉,复姓,外号,三国时期,董卓,诸葛,玄德,三国演义,书法,后人,绰号,谥号,姓氏,楷书,曹公,马超,一生,三国志,后世

2020-09-07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孙权,周瑜,名字,吕布,钟繇,司马懿,外号,貂蝉,复姓,绰号,玄德,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董卓,诸葛,马超,人物,书法,后人,谥号,姜维,孙坚,孙策,三国志,一生

2020-09-07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孙权,周瑜,名字,吕布,钟繇,司马懿,外号,貂蝉,复姓,绰号,玄德,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董卓,诸葛,马超,人物,书法,后人,谥号,姜维,孙坚,孙策,三国志,一生

2020-09-07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三国时期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孙权,周瑜,名字,钟繇,吕布,司马懿,貂蝉,复姓,外号,三国时期,董卓,诸葛,玄德,马超,三国演义,绰号,书法,后人,谥号,姓氏,楷书,曹公,一生,三国志,人物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