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

时间:2020-05-21

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形象

提示:本文共有 110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①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②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③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④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⑤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⑥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⑦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邸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⑧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⑨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⑩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

(1) 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 . 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 B . 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 C . 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 D . 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 (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A . 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B . 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C . 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D .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地敬意与赞美之情的,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 (3) 简析第二段中引用传主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

余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未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

(1) 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 . 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 . 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D . 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B . 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 C . 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 .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 B . 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C . 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 D . 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字教育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了一些挑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B . 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学得好就可以改变命运,这导致有些人忽略汉语学习。 C . 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汉字教育并不符合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这值得汉字教育者深思。 D . 许多学者不断探索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论述了汉字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将汉字教育作为战略工程的观点。 B . 文章阐述了汉字教育遭遇的两大问题,从反面论证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 文章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作对比,对汉字教学采用拼音法提出了疑问。 D . 文章以近年出现的有关汉字教学方式的实验为例,肯定了它对完善汉字教育的积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不断繁荣发展,是因为有汉字作为根基。 B .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书写汉字的机会减少,从而出现更多的提笔忘字的情况。 C . 许多学者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对汉字教育进行教学实验,值得学习。 D . 只要我们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汉字教育定会焕发新的生机。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 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 . 班固和何休提出了《诗经》起源的“采诗说”,但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 B . 关于《诗经》,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依据。 C . 我们想驳斥班固和何休的观点,但是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说法。 D . 虽然学术界对《诗经》各抒己见,但这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2) 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 . 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 . 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 “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D . 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是“献诗说”,但这种说法只有《国语》中的一个孤证。 B . 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得过且过,是因为这种疑问不影响我们喜爱《诗经》。 C . 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曾提出过理据充分的质疑,但学术界少有反响。 D . 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是人类感恩自然的最佳途径

人类在征服世界的征途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尤其现代社会,红尘滚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也许最佳选择就是投入到自然中去,享受星辰、山河、森林、海洋,让生命从中获得身心滋养,获得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而我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一旦化为文字,就成为了自然文学。

中国人讲求顺应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将美好的品质赋予自然,比如山水、树木、花草、虫鸟;古人写文章,大多写山水游记,即使当今的散文写作领域,游记文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事实上,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欧美几十年前也兴起了写山水、荒原、旷野即写大自然的热潮,名之为“自然主义写作”,也就是自然文学。

所谓自然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思索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形式上说,当代的自然文学,主要包括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河山信美,但要以文学手法来表现好她,无论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非有大情怀,即无大艺术”,人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山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敬畏天地的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自然灾害到处频发,也正是大自然对胡作非为的人类的惩罚。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纵身、纵情山水,因为其精神家园是山水。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超脱现实、圆融身心,能使生命更快乐,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确,当人回归自然,灵魂就会与宇宙相通。

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至尊至荣。“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人类的一切,都由土地养育和承载。在古代中国,土地就代表社稷,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从世界范围来说,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然而,人们往往难以实现这样的梦想,于是产生了园林。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载体,衬托出人类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

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乡村、田园,草原、丛林,江河、海洋,旷野、荒原……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我想,在自然文学作者看来,从自然中得到的精神享受,一定远比物质享受更为愉悦和幸福。我们的亲身体验,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河;我们的美好感受,能激励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我们的妙笔生花,能吸引人们更多地热爱文学尤其自然文学。

文章,人心之山水;山水,天地之文章。“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一语道尽自然与文学的关系。

(选自《中国文学报》,有删节)

(1) 下列各项中,对“自然文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文学”的内容是人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这些感悟包括人们在享受自然中获得的身心滋养、愉悦与幸福。 B . “自然文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 . “自然文学”在欧美也叫“自然主义写作”,其写作对象是山水、荒原、旷野,这和中国的山水游记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 D . “自然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在当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现代社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就要投入到自然中去,因为从自然中得到的精神享受,才是真正的愉悦与享受。 B . 大自然对人是公正的,你对它敬畏,就会山青水绿河清海晏,你对它胡作非为,就会灾害频发,让人类受到惩罚。 C . 古代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这体现了对土地的善待,实际上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D . 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以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为载体,衬托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论散文、诗歌还是小说,要想表现好信美河山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都要以敬畏大自然为前提。 B .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当人回归自然,灵魂与宇宙相通,从中寻找到生命的快乐,人也就变得伟大了。 C . “自然文学”写作者的亲身体验、美好的感受,这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河,能激励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 D . 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正是“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 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 受调查的青少年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民间文学中的人物知之甚少。这是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失落的又一个缩影。 民间文学以口头讲述为媒介 近二三十年 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 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 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 受众的审美意识也变得新奇自由 可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 往往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 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中华上下五千年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都既反映着历史环境 又彰显出时代背景 同时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 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每一个从自己家乡成长起来的人 都深受家乡风俗影响 从方言和方言所承载的故事 歌谣和谚语中获得了生命之初的情感与意义。 所以说 民间文学的传承实现了民间社会对文化同源观念的认同 培育了中国人极其重要的乡土意识 而文化同源观念与乡土意识正是中国文化中家国情怀的逻辑前提。从更大的层面讲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 无不殊途同归地反映着民族友好 政治大同 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 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众 正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而如今 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 故事类型 叙事结构等 均被外来的新的文学系统挤压 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教育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 奥特曼替代了葫芦娃 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 我们认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 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 有效融入当代社会。首先要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 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 伦理资源 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理解中国民间文学关于善良 勤劳 奉献 和睦 友爱 正义 协作等价值观的叙事模式 重新建构这些智慧资源的日常生活路径 逐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 从而实现让民间文学重回日常生活的目标。其次 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 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英国的《魔戒》《哈利·波特》 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 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今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 尤其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起来 那样传统民间文学才能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

汉字,梁实秋,诗经,教育,中国,文学,人们,山水,说法,姓氏,教学,人类,传统,大自然,资源,文字,作者,文章,关系,内容,原文,古人,土地,才能,司马迁,分析,发展,小题,先生,游记

2020-06-18 #小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 ①“知音”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 ①“知音”一

知音,粉丝,文本,万物,生意,万物一体,天地,生命,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到,生态意识,生命世界,接受者,一体,亲亲,人们,仁者,作品,内容,创作者,意识,文化,新文,聊斋志异,周敦颐,程颢,蒲松龄,中国画家,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

2020-05-28 #小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20世纪末 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火爆 最活跃的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20世纪末 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火爆 最活跃的散文

青少年,荷兰,学生,孩子,父母,文学,比例,体育,意识,散文,朋友,读者,生活,调查,爱运动,不良情绪,主体,成绩,材料,运动,运动量,影响,孙宏艳,快乐指数,文化散文,文字,小题,世俗,人们,人文精神

2020-08-30 #故事会

阅读下面文段 完成后面小题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张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青少年

阅读下面文段 完成后面小题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张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青少年

张勃,雪公主,文段,小题,中国,丑小鸭,对白,我国,形象,民间故事,青少年,孩子们,调查数据,经典动漫

2020-06-17 #短篇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

A.,B.,C.,D.,哪吒,神话故事,动漫,场景,动的人,最适合,直观地,物形象,艺术形式,单选题,传说,创造性,宇宙,故事,神话,之光,封神,中国动漫,文字,小题,动画电影,全网,关键,降世,答案,暑期档

2017-12-15 #故事阅读

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故事,先锋,杨善洲,人物,孩子,英雄,中国,人生,作者,光芒,文学,焦裕禄,王杰,王进喜,创作,文字,父亲,常香玉,孔繁森,廖俊,生活,秦腔,孩子们,我看到,中国孩子,他的故事,中华,时代,精神,青少年

2020-05-11 #故事阅读

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故事,先锋,杨善洲,人物,孩子,英雄,中国,人生,作者,光芒,文学,焦裕禄,王杰,王进喜,创作,文字,父亲,常香玉,孔繁森,廖俊,生活,秦腔,孩子们,我看到,中国孩子,他的故事,中华,时代,精神,青少年

2011-02-10 #故事会

专题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专题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先锋,孩子,英雄,杨善洲,焦裕禄,人物,中国,人生,光芒,孩子们,常香玉,廖俊,王杰,故事,张海迪,她们的故事,文字,精神,在那些,一根筋,中国孩子,我看到,中华,兰考,民族,老百姓,青少年,王选,谷文昌,家国

2020-04-2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