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臧克家

时间:2020-08-30

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7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

读过中学的人都还记得这首诗,这首为纪念鲁迅而写的诗,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打动了无数人,警惕了无数人,至今仍然影响深远。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毕生以祖国和人民的文学事业为重的诗坛泰斗——臧克家。

耳濡目染 少年播撒诗的种子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很爱诗,家庭文化气氛很浓。他的祖父特别喜欢诗,尤其是白居易的诗。时常用湍流的热情,高声朗诵起《长恨歌》来,接着又是《琵琶行》。

然而,生活中并不总是充满诗情画意,更多的是冷酷与痛苦。8岁时候臧克家的生母去世了。他的父亲参加反满斗争,从城墙上跌下后,在病床上侧着身子躺了三年。即使这样,父亲还是经常用抖颤、纤细的感伤调子,吟诵他同一位号为“双清居士”的同乡唱和的诗句。后来,臧克家进入私塾,真正引起他的兴趣的不是学校教的《论语》,倒是放学回家后长辈们教的《静夜思》、《木兰辞》。

14岁以前,臧克家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虽然生活在地主家庭,但他却喜欢和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下河游泳、捉迷藏、扔石子。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农村的穷困落后,他们穷得可怜,没有田地,没有房子,有的只是一个“农奴”的身子。但是他热爱这些农民的淳朴善良,为他们感到不公平。

那时,臧克家的佃户“六机匠”有着一张巧嘴,说起故事活灵活现,充满诗意,听来让人陶醉。六机匠每次去赶集都会去听说书,回来后把故事一个个讲给臧克家听。臧克家生前曾说:“故事,就是六机匠的创作、诗的创作,听的人会被他领到一个诗的世界。我活了九十多岁,中外小说也读了不少,但记忆最深、最能打动我的,还是童年时听六机匠讲的那些故事。”就这样,六机匠把诗的种子,播洒到了年少的臧克家心田里,将他带到了“诗的王国”。

以笔为枪 少年诗人初长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年臧克家14岁,在“第一高等小学”就读。一次他聆听了本县大学生丘纪明--北京学生运动派来的代表,宣传五四运动和它伟大精神的演讲,那一句句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臧克家年轻的心。于是他第一次以一名小战士的身份投身到这场运动中,和同学组成“反日会”,打着小旗到街头宣传,讲到沉痛之处,听众们和他们自己都留下了热泪。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分队,还分头到商店去检查、封存日货,对那些丧失爱国之心的奸商毫不留情的带上写着罪状的高帽,并且游街示众……

然而,正当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旧军阀张宗昌却对这场革命运动和新文化思潮,进行了残酷的武力镇压和文化腐蚀,社会气氛一时间变得沉闷,令人窒息。这时的臧克家已考入济南市立第一师范,他对张昌宗的行为极为憎恶。“五州惨案”发生后,他参加了济南学生大规模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在黑暗统治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臧克家极其愤慨,他写了一篇揭露张宗昌反动统治的文章,发表在进步文化刊物《语丝》,署名少全。这第一篇作品,就是颇有些战斗性和讥讽意味的檄文!从此以后,臧克家正式走上文坛。他以笔为枪,在文学创作这块阵地上,开始了与黑暗的抗争。

幸遇伯乐 初成诗坛千里马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他的作文中也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位考生就是臧克家。按说这样的考生是无法录取的,不过臧克家很幸运,他遇到了对自己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人--闻一多。当年,作为主考官的闻一多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年轻人身上潜伏的才气,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破格录取。

就这样臧克家来到了国立青岛大学,在这里,他得以认识许多名师,如闻一多、陈梦家、孙大雨、方令儒等,整个文学院里,谈诗、写诗、评诗蔚然成风。

臧克家常常与陈梦家一道谈诗,这个新月派诗人的耀眼才华和美丽诗句,深深地打动着臧克家的心。特别是他活泼新奇的想象,给了臧克家无限的启示,使臧克家知道了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

当时正在青岛大学工作的吴伯箫,在思想、感情、爱好等各个方面与臧克家息息相通。吴伯箫喜爱文艺,从事散文创作。他写作认真,字句推敲很严,而臧克家酷爱新文艺,视新诗如命。他们二人,互相传观作品,评其得失,见到对方的佳作,喜欢如同己出,互相激励,乐在其中。

将臧克家破格录取的闻一多则成为臧克家追寻的目标,他十分喜欢听闻一多的课,欣赏闻一多的诗人气质以及学者风度。“闻先生的诗同他的为人一样的严谨。他的诗,在技巧的磨练上所下的功夫,所付出的心血,足以使一个初学者消解了浮浅的‘自是’心。”自从读了闻一多的诗,便把自己过去的作品付之一炬,重新学习。渐渐的臧克家改变了以前对诗的一些看法,更钟情于闻一多“半夜桃花潭底的黑”的深沉与凝练的美。

这时候的臧克家创作兴致很高,每写一首诗便要去找闻一多指导,闻一多像朋友似的为他指点诗中的精彩之处和不足。有时一个句子,一篇诗得到了闻一多“诗心”,便会另闻一多眉飞色舞阅读起来,甚至会将连连称赞臧克家。

在闻一多等诸多师友的指导和鼓励下,1933年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了,闻一多还亲自写了序言:“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希望“克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在诗《烙印》里,臧克家写到:道“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吃巴豆的虫/把个心提在半空/连呼吸都觉得沉重”,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次年,《罪恶的黑手》也随即问世,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揭露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并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觉醒。从此这两部诗集蜚声诗坛,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奠定了臧克家“文坛上的新人”的地位。

高唱战歌 诗文里奔腾爱国血液

1937年,日寇入侵。臧克家望着国土一寸寸地沦陷,悲痛万分。抗战爆发后,他奔向硝烟弥漫的战场,将烈火雄心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抗战!抗战!将敌人的脚跟,从我们的国土上斩断。诗人们呵!请放开你们的喉咙,除了高唱战歌,你们的诗句将哑然无声!”臧克家在《血的春天》中痛斥敌人。

第二年4月台儿庄战役打响,战事紧张惨烈。臧克家一身戎装,深入战地进行采访。冒着日寇敌机轰炸的危险,不怕死的他三次来到战区的前线。他看到了敌寇的凶残,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流血、牺牲,更看到了中国军人高昂的士气和意志……经过七天夜以继日的不懈创作,《津浦北线血战记》这部长篇通讯报告集完成了,它以铁的事实和激昂悲壮的爱国之情,向世人最迅速最及时地揭示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战地实录和与敌寇不共戴天的民族气概和精神。

臧克家跟随着部队,在前线一待就是五年。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侵,他怀着始终不变的战士信念和责任感,用自己的作品,尽了一份战士应尽的责任。在五年的战地生活中,他写下了《泥沼集》、《走向火线》、《随枣行》、《淮上三千里》等一篇篇的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1946年末,国民党散布谣言--“臧克家不再写诗了”。这令臧克家奋然大怒,写下了向反动政权宣战的檄文《你们》:“你们宣传说,我不再写诗了,对不起,我给你们一个大大的失望,我被你们的话鼓励了,我的诗性猛烈得像火!”

这个性情刚烈的诗人一生坚守理想和信念,他曾在诗中这样剖析自己:“我所参加过的每一次战斗,总有许多人倒下去,许多人转回头,许多人挺身直前。而我自己呢?我没有倒下去,没有后退……”这是一名革命文化战士勇于抛弃人生观中不符合时代和革命要求的旧我,从而塑造一个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宣言。这是一个坚守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继续坚守在文学阵地上,为了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国优秀古典文学和其中的名篇佳句,讲述自己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学传统的体会感悟,臧克家陆续写了许多有关古典诗文的赏析文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这些文章结集为《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而出版。

1966年,毛泽东要求各行各业向军队学习,办既能学习,又能生产,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和批判资产阶级的学校。于是,在这种风潮中,文化部在湖北咸宁向阳湖建立了“五七”干校,当时来自首都界的文化名人都聚集这里,被下放劳动。

臧克家来到向阳湖已经六十多岁,拿惯了笔杆子的手,不得不拿起铁锨锄头。盖房、开荒、种地、喂猪、筑堤、犁田、插秧……他什么都干。但是,臧克家没有消沉、没有绝望,他并不像其他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场浩劫,而是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天地。他发现了劳动之乐、人性之美。在这里他的眼界顿时宽大了,心境也开阔了。他住在贫农社员家里,社员们肩并肩地一同劳动、学习、锻炼,大家彼此之间互相关怀,一切等级、职位的观念都没有了。

向阳湖的生活让他再次体会到了生命之美,当他三年后离开时,“几步一回头,泣不成声”,他的心长久地沉浸在恋恋不舍感受中。后来,臧克家时常回忆咸宁,甚至做梦也梦到在微雨中插秧。

温暖慈爱 一颗诗心彰显人文情怀

臧克家爱孩子,是出了名的,这广义上的“孩子”,可以扩展到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相识或不相识的幼童和青少年。臧克家为孩子们倾注了心中那份无尽的爱。老了依旧有一颗童心,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孩子们的眼中,臧克家一个温暖慈爱的人。

[责任编辑:凡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臧克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叶圣陶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生涯,年代,中国,学生,教师,人们,人生,力量,兴趣,基础,学识,小学,文化,情感,所学,文章,灯火,父亲,相一致,精神,经典,课文内容,课堂,诗文,贡献,一个重要,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

2007-12-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陈景润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陈景润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论文,数学,工作,数学家,牛棚,素数,厦门大学,六平方,恩师,数学所,研究成果,游戏,时期,照明,美国,影响,研究,张木,沈元,数学研究,中关村医院,人们,之和,偶数,医院,小屋,情况

2020-06-14 #故事阅读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陈景润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陈景润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论文,数学,工作,数学家,牛棚,素数,厦门大学,六平方,恩师,数学所,研究成果,游戏,时期,照明,美国,影响,研究,张木,沈元,数学研究,中关村医院,人们,之和,偶数,医院,小屋,情况

2020-06-15 #小故事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陈景润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陈景润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论文,数学,工作,数学家,牛棚,素数,厦门大学,六平方,恩师,数学所,研究成果,游戏,时期,照明,美国,影响,研究,张木,沈元,数学研究,中关村医院,人们,之和,偶数,医院,小屋,情况

2017-01-02 #故事阅读

诗人臧克家与黄陂

诗人臧克家与黄陂

臧克家,黄陂,木兰,新诗,诗人,全国,传统,先生,作品,回信,旧诗,网络,诗词,古蕾,彭继,在我心中,书法,八十年代,桥梁,双翼,宣纸,山名,想法,故乡,星空,机遇,林家,湖北,生命力,精神

2012-03-10 #小故事

郎平与臧克家的忘年交励志人物故事

郎平与臧克家的忘年交励志人物故事

郎平,臧克家,忘年交,美国,中国女排,女儿,故事,白帆,臧家,体育运动,冠军,女排,手掌,报告,济南,时候,朋友,照片,球赛,胼胝,诗人,交往,励志人物,老诗人,小女儿,白浪浪,臧克,袁伟,郎红,铁榔头

2020-06-20 #经典故事

郎平与臧克家的忘年交励志人物故事

郎平与臧克家的忘年交励志人物故事

郎平,臧克家,忘年交,美国,中国女排,女儿,故事,白帆,臧家,体育运动,冠军,女排,手掌,报告,济南,时候,朋友,照片,球赛,胼胝,诗人,交往,励志人物,老诗人,小女儿,白浪浪,臧克,袁伟,郎红,铁榔头

2010-09-17 #短篇故事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金墨故事 与诗人臧克家吟诗唱和 北晚新视觉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金墨故事 与诗人臧克家吟诗唱和 北晚新视觉

施今墨,薛培,中医,先生,罗复,薛钜夫,随笔,文史,华北国医学院,传统文化,朱壶,人生,处方,父亲,病人,时局,药方,中医名家,陈垣先生,书画,书法,习惯,弟子,全家,典籍,功底,医学,名医,西医,诊所

2020-07-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