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尽道隋亡为此河?隋炀帝为何冒着动摇国本的风险去修建大运河?

时间:2020-10-05

这条运河部分段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修建了,隋炀帝时期开始了全线开凿运动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这条运河部分段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修建了,隋炀帝时期开始了全线开凿运动。

历史上大多把隋炀帝开凿运河看作是他在位时期的暴政之一,认为隋炀帝下令开凿这条运河就是为了到南方地区游玩。甚至将整个隋朝灭亡的原因都归结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但其实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并不只出于私人原因:

首先,隋炀帝时期地方士族势力十分强大,他们与中央政府之间矛盾激烈。并且,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这造成了人民起义运动的接连爆发。大运河的修建可以及时运送物资和军队,加快平定起义运动。其次,在隋朝建立初期,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极度不平衡,为了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隋炀帝下令修建了大运河。总的来说大运河的开凿并不是隋炀帝一时兴起,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政治原因

(一)加强统治的需要

隋文帝建立了隋王朝,实现了疆域上的天下统一,但其实到了隋炀帝时期,南方与北方之间还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南北两地到隋朝建立时已经分裂隔断了300多年,在这一时期,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对隋朝中央政府的统治有着极大的影响,威胁了隋朝统治的稳定。

当时隋朝的都城长安居于西北一角,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力较小,如果江南或者山东地区发生叛乱,中央政府很难及时派兵前去镇压。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于整个疆域的控制,消除历史隔阂,做到真正的统一,就必须加强南北两地之间的沟通交流。修建大运河就是这一政治目的的具体体现。

除此之外,隋朝还在洛阳修建了新都,把中央政府从西北迁移到了中原地区。隋朝政府的这两个做法,有利于加强对整个疆域的控制,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南北两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缓解阶级矛盾

在南北朝后期,长期垄断中央政府的门阀士族已经逐渐没落,但是在地方上,各大门阀依然拥有着极其强大的实力。有些大门阀在地方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过中央政府。这些门阀士族对于刚刚统一不久的隋王朝来说是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关陇集团以及故陈集团了,这两个门阀集团与隋朝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

北周政府曾经对山东、河北一带的士族进行过拉拢,在优厚的待遇下很多地方高门贵族投靠了长安,但也有一些门阀并不看好北周政府,时刻想要摆脱朝廷的控制,像北周旧将尉迟迥就曾经带兵发动叛乱。

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与山东地方门阀士族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平息过,那些地方门阀在当地疯狂的兼并土地,隐瞒户口,逃避劳役,甚至威胁当地官员,可以说当地的地方门阀在各种方面都与朝廷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必然引起了隋朝统治者的不满。

江南地区远离隋朝中央政府的控制,隋文帝在平定陈国的第二年,江南地区便爆发了汪文进等人的武装叛乱。江南地区的各个大小豪强纷纷自立天子,设置百官,虽然这次武装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但是依然有小股图谋作乱的势力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隋文帝派出了重兵把守,隋炀帝在登上皇位之前曾经担任过平城统帅和扬州总管,所管辖的地区也以江南地区为主,因此他对于江南一带的政治状况及其熟悉。

在登上皇位后,他便下令建立东都,修建大运河,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目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向江南一带的作乱势力炫耀武力,实施军事威慑,加强政府对江南一带的控制。

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经济原因

(一) 促进经济发展

隋朝在建立初期,为了恢复久经战乱被破坏的经济,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隋炀帝时期,国内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隋炀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凸显。

在隋朝建立之后,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商贾聚集,随着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也日渐奢靡。渐渐的这种奢靡之风由长安洛阳拓展到了全国各地方,不过中原以及关中地区由于之前的多年的战乱,生产力惨遭破坏,产品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了。在隋朝初年,隋文帝曾在开皇四年命令宇文恺负责召集民夫开凿广通渠,以此加快货物流通。

可是广通渠规模有限,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安地区物资不足的问题,但是每当水旱灾年,百姓们还是要受饥饿之苦。据史料记载,开皇时期关中地区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旱灾,隋文帝亲自带领长安百姓和官吏前往洛阳逃荒,由此可见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有多么紧缺。

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保证粮食供给就必须拓展交通。隋炀帝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便下令打通水道,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这一做法解决了隋朝的当务之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二)国库充裕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黄河、淮河以及长江三大水系的经济价值日益,早在北魏时期,孝文帝就曾提出连接这三大水系的计划,不过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有限,这一计划并没有得以实施。到了隋文帝时期,经过之前隋文帝的苦心经营后,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据《通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储米粟多者达千万石。”由此可见,当时隋朝政府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这也就意味着隋朝已经拥有了修建大型工程的实力。

三、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军事原因

在古代战争频发,征战不断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保证军事活动的正常进行,往往会修建运河。面对势力强大的关陇集团和江南的故陈集团,隋朝中央自然无法安心坐拥天下。这两个集团与隋朝中央有着极其尖锐的矛盾,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当时隋文帝用了两年时间才平定江南的叛乱,但是反叛势力并没有被扫除干净,这给隋炀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除此以外,隋朝还面临着突厥、吐谷浑的威胁,这两股少数民族势力经常会骚扰我国边境地区。隋朝建立初期就经常与突厥吐谷浑进行对峙。隋文帝时期,因为交通不够便利,不能及时调兵,只能将数万的士兵囤积于边疆地区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这些军队的供给主要依靠的是边境屯田,可是渐渐的这些屯田所产生的粮食,无法满足军队的需要,中央政府必须通过水路或者陆路将粮食运到边境地区满足军队需要。

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开通一定程度上是隋炀帝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军事统治,保障边境地区军队的需要。

总结:

修建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作为一个帝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所作出的一个决定。京杭大运河在修建时的确损害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利益,但不能否认,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祖国统一,加强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之后各个朝代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睡公主2023-04-26 15:03睡公主[内蒙古网友]202.162.67.178
    大运河的修建也显示了隋炀帝的雄心壮志,他想要把隋朝打造成更为庞大和强盛的帝国。
    顶7踩0
  2. 石玉雪2022-12-14 09:19石玉雪[辽宁省网友]203.62.161.60
    @Jeffrey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可能是出于政治需要,希望以此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影响力。
    顶0踩0
  3. Jeffrey2022-08-03 03:35Jeffrey[广东省网友]171.114.231.47
    虽然修建大运河风险很大,但也是隋朝发展中的一次冒险之举,尽管最终隋朝衰落,但大运河的建设确实带来了许多好处。
    顶3踩0
  4. 纤菱飞絮2022-03-22 21:50纤菱飞絮[上海市网友]119.63.58.96
    大运河对于隋朝的水运发展和商业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顶37踩0
  5. BreeZySky2021-11-09 16:06BreeZySky[湖北省网友]43.254.242.28
    或许隋炀帝希望通过修建大运河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展示隋朝的富庶和强大。
    顶0踩0
  6. 一朵小花2021-06-29 10:22一朵小花[香港网友]203.212.95.23
    修建大运河能够加强隋朝的内部联系,提升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顶1踩0
  7. 来自天上的人2021-02-16 04:38来自天上的人[甘肃省网友]157.156.120.219
    大运河的修建对于隋朝的统一政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建设项目,确实是一个风险重重的决策。
    顶0踩0
相关阅读
隋炀帝修大运河

隋炀帝修大运河

...时自己又能轻松地到各地游玩,隋炀帝修通了五千余里的大运河.修运河分几个步骤:先从洛阳西苑到淮河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了一条叫 通济渠 的运河,即从洛阳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引黄河水入淮河;再从山阳到江...

2020-05-06 #小故事

隋炀帝修大运河的故事

隋炀帝修大运河的故事

...时自己又能轻松地到各地游玩,隋炀帝修通了五千余里的大运河。修运河分几个步骤:先从洛阳西苑到淮河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了一条叫“通济渠”的运河,即从洛阳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引黄河水入淮河;再从山阳...

2020-05-06 #长篇故事

历史故事:隋炀帝 游江都

历史故事:隋炀帝 游江都

...一是在洛阳新建都城东都。另一个是开通一条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派负责建设工程的大臣于文凯负责东都的建设。于文凯是一位英明的工程专家,他迎合隋炀帝追求奢华的心理,使工程规模格外宏大。建造宫殿...

2020-05-06 #长篇故事

还原历史真相 隋炀帝杨广到底是不是昏君?

还原历史真相 隋炀帝杨广到底是不是昏君?

...四方,我们来看看这几件事的出发点:隋炀帝剧照一、修大运河。大运河的意义其实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都很大,大运河联通了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文化沟通交流、商业往来、科技交流、农业交流,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

2020-05-06 #故事大全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 度,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 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 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叛...

2020-04-25 #经典故事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 度,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 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 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叛...

2020-04-20 #故事大全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 度,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 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 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叛...

2020-05-05 #故事阅读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 度,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 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 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叛...

2020-05-05 #短篇故事

隋炀帝游江都——历史故事

隋炀帝游江都——历史故事

...阳一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工程的大臣宇文恺(音kǎi)负责造东都。宇文恺是个高明的工程专家,他迎一合隋炀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规模搞得 特...

2020-04-2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