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学习故事”

时间:2020-09-25 14:48:01

相关推荐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学习故事”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学习故事”2019 07 30 07:54:42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7期

赵黎

课程游戏化,游戏课程化是一种低结构化,甚至是一种无结构化的课程模式,不需要老师去专门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所持有的课程理念,是以儿童的自然发展和儿童的一般能力为出发点,遵循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爱玩的天性,通过玩、游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孩子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所谓游戏化的过程,并不是将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要确保游戏活动的基本时间。

在成为课程游戏化基地之后,我第一次知道了“学习故事”,对于新西兰学习故事的儿童评价模式有粗浅的了解,知道它由三大部分组成:注意、识别和回应。学习故事是新西兰儿童学习评估系统,由新西兰早期教育专家Carl教授和他的团队开发、研究发展而成。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角度促进儿童学习的观察,解释和促进、培养有利于学习的儿童心理取向,支持儿童建设和发展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倾向。

一、关于“学习故事”的困惑

近年来,“学习故事”似乎成了身边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探索学习故事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撰写学习故事的行列。而对于我来说,对“学习故事”却有一些陌生,我看过别的老师写的学习故事,感觉不难,可是自己真正下笔去写的时候,却发现困难重重,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在新西兰的各种早期儿童机构中,学习故事被广泛用于帮助教师观察、理解和支持儿童的持续学习,同时记录每个儿童成长的轨迹和旅程。记录故事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获得直接体验、解决难题困惑的契机。

案例一

观察对象:欢欢(4岁半)

观察时间:2019年4月8日

观察地点:中1班活动室

下午区角活动时,中1班孩子们各自投入到了区域活动中,可在植物编织区只有两个孩子,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愿在编织区活动,孩子的回答是:用玉米皮编辫子时,接头的地方太难了,接不好,编起来也会断的,不好玩。编织区的欢欢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地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欢欢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地往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他的几股玉米皮,就乱七八糟地编起来;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情况,我给他们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面对困难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得又快又好,基本没有断头的现象。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织得那么投入,拿着自己的作品快乐地玩耍,我感到无比欣慰。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让课程资源“富”起来。资源有多丰富,游戏就有多丰富。基本玩具和各种材料以及生活环境是资源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丰富的课程资源来自哪里?我觉得三个一点:即“买一点”,基本的桌面游戏材料,正常添置。“改一点”,按照能让儿童充分玩起来的思路,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规划、改造、调整。如幼儿园纯绿化的东西怎么改?纯广告公司装饰的墙面怎么改?要让每一面墙、每一棵树、每一寸土都成为游戏的资源。“搜一点”,定期开展大收集活动,向家长、向社区搜集各种废旧材料。特别要注重资源库的建设,没有专门的房子,就做一些架子,买一些整理箱子,分门别类,便于存取。要善于把资源转化为幼儿的经验,避免资源贫乏和单一的现象,避免有资源而不加利用的现象。我们应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适合幼儿,让幼儿园游戏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从而让幼儿获得更多新体验。

二、关于“学习故事”的探索

如何写好学习故事,重要的是教师客观观察与记录,观察幼儿、提供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新西兰教育专家认为,作为“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而生的孩子是积极的,并且具有生命力。“学习故事”的目的不是要判断孩子的学习,而是要更深刻地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声音,并促进每个孩子的学习。从以前牵着孩子走,到现在追随孩子的脚步。遵循孩子的兴趣,放手让孩子做主,跟在孩子后面观察和支持他。

案例二

观察对象:甜甜(5岁半)

观察时间:2019年4月26日

观察地点:大2班自然角

春种节开始了,孩子们带来了各类观赏类植物,还有部分孩子带来了自己亲手栽种的植物,每组由小组长进行整理摆放。甜甜带来了小麦的种子,还有一些水芹、胡萝卜的根。把这些植物放置在各种种植工具里,有水培区、土培区等等。今天,甜甜在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时,选择了皮尺、直尺等作为测量工具,但是她选择的测量工具适合吗?测量的起点在哪里?她决定把小麦拔出来,以小麦根须为起点,选择直尺测量。这时,奇奇走过去说:“你把小麦拔出来,小麦就会死掉的。”甜甜说:“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量,也量不准。”奇奇很热心地说:“我来帮你吧!”于是两个人相互合作,一个人量,一个人记录。这只是一个片段,在自然角活动柜中,为了探索更好的测量记录方式,在比较性实验活动中,幼儿将洋葱用水培、土培、沙培三种培育方式种植,分别为它们贴上数字标签,每天都会关注三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变化,比较哪一种培育方式生长的速度快。在测量四季豆的高度时,幼儿选用自制直尺作为测量工具,以哪一片叶子为最高点决定了测量的结果。幼儿经常为此展开讨论,最终决定以最高的叶子为测量结果的标准。在测量记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录方式,在每一次测量记录后,幼儿都会将自己的发现相互交流,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在自然角的测量记录表里,比较性观察记录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幼儿勤动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体验种植的乐趣。

儿童学习的契机涵盖在每一分钟与身边的一草一木和人的交互中,课程发展的线索也蕴含在这些学习契机中,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和识别这些线索,并在与儿童的不断互动中,以促进学习和课程开发作为回应。因此,儿童的学习评价需要涵盖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反映学习和发展的连续性。老师记录实际的学习事件,倾听孩子的声音,然后与孩子、其他老师和家长分享,从而从不同角度解读和评价孩子的学习。课程的游戏化不是游戏的一部分,而是充满这种游戏精神的生活日。游戏化是儿童存在、发展的重要方式,一切教育的目的都应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

三、关于“学习故事”的反思

(一)“学习故事”应该有目的地观察

观察目标过大,或过于笼统,都会导致观察效果低下。若要了解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情况,就要从幼儿的学习情绪、同伴间关系、认知经验的获得等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如: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有何表现、有何表情;观察幼儿如何结束一项活动;等等。通过多个观察点的观察,让我们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活动的情况。

(二)“学习故事”应该客观地分析

教师观察幼儿、分析幼儿,只有站在幼儿的立场,平等地看待幼儿学习与发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将观察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有效促进针对性的教育。坚持撰写学习故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从认知发展、行动发展、社会性品质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在得出结论后再进一步观察、分析,以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和能力,使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和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

在“学习的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惊人“神奇时刻”,支持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和需求。教师的研究投入,是在支持、指导幼儿游戏、生活、运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嵌入”幼儿一日活动全过程中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充满“声音”的——幼儿的声音、教师的声音。课程游戏化的关键是教师,注重孩子,孩子的行为反映了老师的思想和行动。从实际出发,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方案出发,从生活出发,从改造出发,走向创新和发展。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学习故事中,儿童自信、自主、自发的游戏与学习状态,也激励着我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学习故事”让我们走在课改的前列,行在游戏化的路上,思在学习故事的认识中,收获在孩子们的笑脸上。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7期小学科学·教师版的其它文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学习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afeng2021-11-29 08:38afeng[甘肃省网友]103.231.183.124
    幼儿园的学习故事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更容易吸收知识,真是很有创意啊!
    顶8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