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十日谈》叙事情节的总体分析

时间:2020-09-05

十日谈故事赏析

提示:本文共有 42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说博览《十日谈》叙事情节的总体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把《十日谈》100个故事划分为十种叙事情节类型,并对此种分类作出详细阐释,再以具体故事作举 例分析,最后附表把所有故事都放入此种类型体系中,力图展示出在叙事情节上对《十日谈》作总体把握的可能性。 关键词:《十日谈》;叙事;情节;类型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托多洛夫分析《十日谈》并认为 长也与情人正在幽会的证据,从而逃脱惩罚。这两个很相 其中的故事分为两类:“免于处罚”和“转变”。这个分 似的故事各自都包含两对寻欢的情节,故事人物利用这一 类较大较笼统。但是,阅读过程中我们的个体感受是很细 点化险。作者既赞扬了小修士小修女的机智聪明,又讽刺 微的。故笔者认为,故事类型还可以作更细致的划分。 了禁欲主义的虚有其表和违拗人性。 通过对《十日谈》的文本作全面的计量分析。从更具 第三类内故事重叠化险的故事,例如第一天第三个故 体的情节结构上把握了各个故事的联系和差异,笔者归纳 事讲埃及苏丹给犹太富翁设圈套,让他回答犹太教、伊斯 出了自己的分类。 兰教和天主教三教哪一个是正宗的,犹太富翁讲了个故 由于对同一个故事的解读完全可能因为切入视角的不 事,故事里老人同样喜爱三个儿子,传给他们三个一模一 而不同,所以必须先在此说明,以下分析归类乃依据笔样的戒指,借这个故事,犹太富翁指出三种信仰同样是天 者阅读故事后最直观和最强烈的个体感受而言。 父仁慈而平等地赐给三个民族的,所以每个民族都认为自 我把《十日谈》里的100 个故事共分为十类: 己的教规和戒律是正宗的。犹太富翁通过讲故事打了个精单纯化险; 二故事重叠化险: 三内故事重叠化 妙的比方,从而化险为夷。 四追求一得到;五惩罚; 六身份转化; 第四类是追求一得到的故事。如果说前三类是被迫需 七境遇对调; 八相爱一受阻一双双死亡; 要去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这一类就是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梦魇魂魄显灵: 十冲突悲剧。 的幸福。例如第三天第九个故事,讲的是医生的女儿爱上 第一、二、三类故事都属于化险故事,即是指起初的 了地位高贵的伯爵之子,少女为了实现爱情,就自告奋勇 衡被打破,故事主人公陷入不好的境遇,但通过自己的地为国王医治好重病,从而获得与青年结婚的赏赐。可是 努力或别人的帮助,终于脱离困境,得到好转。但是这其 青年固执于门第之见,并不爱少女。在袭得爵位后他便外 中,只有第一类故事是单纯地运用这个情节,第二、三类 出参军。少女成为伯爵夫人后,先治理好领地,再外出寻 故事都还运用了一种特征明显的手法:重叠。重叠即是同 找伯爵,通过智慧和毅力,最终获得了伯爵的爱。可以 一故事里出现两个相似的情节发展或两个相似的现象。第 说,这个故事塑造的这位勇敢追求真爱又聪慧能干的平民 二类故事重叠化险是指青年男女讲的大的故事里有两个相 出身的女性形象十分成功。 似的情节发展。第三类内故事 重叠化险是指通过大故事中 第五类是惩罚的故事。故事里那些禁欲、虚荣、愤 的主人公讲故事或打比方,里面的故事与外面类似,隐射 怒、贪财、愚蠢、好色、爱捉弄人的人都受到了或轻或重 外面的故事,从而最后境况好转。 的惩罚。例如第八天第七个故事,寡妇欺骗捉弄学者,让 化险故事共有56 个,是整个故事集里出现得最多的故 学者在冰天雪地里冻了一整晚上,大病之后,学者采取报 事类型。故事中的主人公从相安无事的状态到遇险,再到 复手段,让愚蠢的寡妇裸体站在塔楼上,冷了一整晚再晒 化险,如同一条抛物线,先下降再不断回升,并且当化险 了一晌午,受够了苦头。这个故事的叙述颇为老到,对残 之后,他们通常会得到比原来更好的生活。这样的结构所 酷的报复手段细致从容地描写实在是震慑人心,它警戒了 注重的,就必然是化险的手段方法了,主人公或是因为机 那些爱捉弄人的人不要恣意妄为。有趣的是,这一类故事 智、勇敢、坚忍、慷慨等美好的品性,或是因为高贵的出 里,作者还围绕同一个人——画家卡兰德里诺——讲了他 身和好人好报的命运,最后解决矛盾或者化险为夷。作者 的四个故事,讽刺了像他一样愚蠢的人。 借此宣扬了人的作 为、人的价值和人性的美好可贵。 第六类故事是身份转化的故事。主要指主人公身份由 第一类单纯化险的故事,例如第三天第二个故事讲的 不好到好的转化。例如有名的第一天第一个骗子圣徒的故 是马夫假扮国王与王后睡觉,国王当晚就发觉了,并不动 事,通过纯洁教士可笑的协助,骗子居然在死后成了圣 声色地剪去他的头发,以便第二天白天处置他,可是聪明 徒。这真是对迂腐的神职人员的讽刺!当然,这里由坏人 的马夫偷偷剪掉了所有睡着的仆人们的头发,于是国王找 到“好人”只是表面形式上的身份转化。第一天第二个故 不着了先前的标记,马夫化险为夷。这个故事赞扬了马夫 事则是真正的身份转化。讲的是一个犹太教徒到罗马目睹 的机智。 了天主教会丑恶行径的同时也看到了圣灵的伟大,于是改 第二类故事重叠化险的故事,例如第一天第四个故事 信天主教,并尽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圣洁高尚的善人。 是小修士和少女寻欢被院长发现,他故意离开,然后第七类故事是境遇对调的故事。例如前面“惩罚”故 抓住院长也与这个少女寻欢的把柄,从而逃脱了惩罚。第 事中所提到的那个寡妇与学者的故事,同样也可以归属于 九天第二个故事讲小修女幽会被抓,危急之中,她指出院 境遇对调的故事里。又如第三天第十个故事,沙漠修士拿 万方数据 “把魔鬼打下地狱”的把戏欺骗了无知的少女,结果却成男人为心仪的贵妇挥霍光了家财,仍得不到贵妇青睐,穷 了修士独木难支,少女欲壑难填!在这里,作者着实地讽 得回到乡下庄园,仅剩一只名贵的猎鹰陪伴。贵妇这时却 刺了禁欲主义的可笑。 因为丈夫去世也带儿子来乡下散心。儿子因为想得到那只 第八类故事的结构是男女相爱却受外界阻挠,最终双 猎鹰而生病,贵妇深爱儿子,只得去拜访男人。男人为了 死亡。例如第四天第一个故事,公主与侍卫相爱却被国招待贵妇一顿饭,忍痛把猎鹰杀了。而当贵妇告知来意 王发现,当侍卫被国王处死后,公主喝下泡着侍卫心脏的 时,猎鹰已成腹中餐。到这里为止,实为一个冲突悲剧。 毒酒自杀身亡。第四天第五个故事,富商家的小女儿与商 一个是痴心汉,一个是好妻子、好母亲,却最终得来令人 号里的伙计相爱,贫富差别让少女的三个哥哥不容这段爱 悲痛的结局。但是薄伽丘为这个故事续上了一个喜剧性的 情,杀了小伙子埋起来,少女挖出爱人的头颅,藏在花盆 反转,那就是贵妇感动于男人的绅士人品,最后改嫁于 中,她的兄弟发现后又搬走了花盆,后来少女悲苦地死 他。我们未尝不可以把这理解为文艺复兴初期的文人充满 去。虽然这两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人公都因 了追求美好欢乐的人生理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 地位或 贫富差距而恋爱不成,但作者却借此热烈地呼吁人 综上所述, 《十日谈》精彩纷呈的100 个故事最终 性复苏和自由恋爱,讴歌了至死不渝的真爱!笔者提炼为不同情节结构的十种类型。由此我们可以看 第九类是梦魇魂魄显灵的故事。例如第四天第六个故 到,这既是一本歌颂人性、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小说杰 事,一对恋人,女人梦见黑团团的东西将男人拖走,男人 作,又充分地展示了薄伽丘的卓越叙述技巧。 梦见自己被 猎狗掏心,后来果然在两人幽会时,男人心脏 病发而死亡。这一类故事体现了在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神 附表:情节结构分类计量表 秘主义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一6,2—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归结前九类故事,它们都是运动着的故事。事件推进 3—2,4—10。5 4,5 5,5 6,5 7.6—1,6 2,6 4。6 6. 抑或转折时,都体现了人们的好奇心、热情、谐趣以及生6—7。6 9,6 10.7—1,7 2,7—3.7 4,7—6,7—7,7 8, 一lO.9一1.9 4,9.6,10 3,10 5,10 6.10 8.10— lo 命力的持续、昂扬。这种叙事方式是与时代特征相契合 的,文艺复兴运动初期,也正是中世纪衰颓的末期,人们 二、故事重叠化险10个 1—4。5 1.5~2,5 3,5 8.6—5,8 8,9—2.9 8。lO 9 刚从愚昧、桎梏的社会环境中摆脱出来,正在积极探索新 三、内故事重叠化险7 的精神信念、新的生活方式。这种自由、开放的风气影响3—1。3 3,3 4,3 5.3 6,3 7,3 8。3 9.7—5,7 9, 四、追求一得到12个 了薄伽丘写作出这一系列有活力的故事。 9—9。10一7 第十类故事是笔者认为优秀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均具 2—10。4 2.4 3,6 8,8 h 8 2,8 3,8 4,8 5,8 6, 五、惩罚15个 有冲突悲剧的性质。 8—7.8 9,9 3.9 5,9 10 其一,第四天第四个故事。西西里王子深爱突尼斯公 六、身份转化8个 1 1.卜2.1 8,卜9。5 l,5 5,5 7。10 主,而公主的父亲却把她嫁给别人,因怕西西里王子阻七、境遇对调5个 3一lo,7 4,7—8.8—7,8一lo 是和不知情的西西里老国王签下了协议一一不许干八、相爱—受阻一跹鼠兄亡“ 个 斯公主婚事。西西里王子为了真爱自然是要去抢九、梦魇魂魄显曼4个 4 5。4 6.7—10,9 7 婚,但公主在乱中被杀。而老国王因为王子抢婚是背弃两 十、冲突悲剧24 4 4。5 9 国协议的行为,只能痛心地处死王子。这个故事里,无论 是王子,还是老国王,他们的行动都是合情合理的, 却因 即是第一天第一个故事,以此类推。为各自 不可避免的片面性造成了最后的灾难结局。 注2:有的故事同时属于两种类型,故表内总计共108 其二,第五天第九个故事。表面来说是个大团圆喜剧,而实质上是一个冲突悲剧与一个喜剧性反转的结合。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学院 上接20 方方的作品更能被知识分子接受的原因,这也是池莉终究4116][7池莉:《我写烦恼人生》,《小说选刊》 不及方方深刻之处。 1988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 注释: 53 1112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8方方:《我眼中的风景》,《小说月刊》1988年第 社1989 年版,第1 3李亚白:《中西传统悲剧意识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万方数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十日谈》叙事情节的总体分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速求一篇英文影评:分故事情节 对主角的人物分析 对电影的总体评价 三部分

速求一篇英文影评:分故事情节 对主角的人物分析 对电影的总体评价 三部分

英语,影评,年轻的维多利亚

2017-12-12 #长篇故事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作品,人性,故事情节,桃花源,框架结构,爱情,读者,诺维,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叙述者,宗教,教堂,所想,欲望,父女,现实,语句,视角,发展

2020-05-27 #长篇故事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人性,爱情,故事情节,框架结构,读者,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宗教,叙述者,所想,欲望,父女,语句,视角,发展,应用,行动,作品中,艺术价值,李安

2020-05-29 #短篇故事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作品,人性,故事情节,桃花源,框架结构,爱情,读者,诺维,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叙述者,宗教,教堂,所想,欲望,父女,现实,语句,视角,发展

2020-09-05 #故事阅读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人性,故事情节,框架结构,爱情,读者,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叙述者,宗教,所想,桃花源,欲望,父女,现实,语句,视角,发展,行动,作品中,艺术价值

2020-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人性,故事情节,框架结构,爱情,读者,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叙述者,宗教,所想,桃花源,欲望,父女,现实,语句,视角,发展,行动,作品中,艺术价值

2020-09-04 #长篇故事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人性,故事情节,框架结构,爱情,读者,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叙述者,宗教,所想,桃花源,欲望,父女,现实,语句,视角,发展,行动,作品中,艺术价值

2020-09-04 #经典故事

重读经典《十日谈》

重读经典《十日谈》

故事,十日谈,作者,形象,女儿,国王,郡主,薄伽丘,人性,故事情节,框架结构,爱情,读者,刻画人物,经典,人物形象,作家,叙述者,宗教,所想,桃花源,欲望,父女,现实,语句,视角,发展,行动,作品中,艺术价值

2020-09-0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