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王澍“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的传说

时间:2020-09-04

关于一个建筑师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2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王明贤:一个半建筑师的传说

点击数:1842012 03 09 来源:

中国“文革”美术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对新中国美术史、建筑美学、中国当代建筑有专门的研究,代表作有《城市史与建筑史的知识考古》等,王明贤先生是最早向国际建筑界推荐王澍作品的专家之一。 一个半建筑师的传说 云浩:实验建筑是一批人?还是王澍一枝独秀? 王明贤:王澍是最重要的代表,中国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个水平,因为做实验建筑的人本来就少,不到十个人,其中有人分心了,不做了,去做商业建筑了。只剩两三个王澍这样的坚持下来,王澍这个人特有意思,我们25年前认识,那时他在读书,已经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在流传,那时他是个非常先锋的建筑青年。他有一句名言:中国没有建筑师,如果说中国只有一个建筑师,那么就是他了。后来因为要毕业答辩,这话改成一个半,他的导师齐康算半个建筑师,当然,这是个传说,未经证实。 中国“废品” 云浩:王澍第一次走向建筑国际大展,是王明贤老师推荐的吧? 王明贤:对,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我跟范迪安一起推荐的他。 云浩:为什么? 王明贤:我们两个人都很喜欢他,事先没商量,可都选了他。王澍很快就提出“瓦园”的方案,我们觉得特震撼,最早设想是25万片瓦,但规模太大,承担不起,改成6万片。运过去时,海关一打开,里面都是灰,海关问是什么,我们说这是中国的废品,就象征性地报了个价。那次展览非常震撼,王澍用拆迁下来的旧瓦,象征中国城市的大拆迁,同时喻示着中国的传统营造体系。西方盖一个建筑,就是把旧的推翻,用新材料重新做,但中国老建筑拆下来的旧材料可以继续用,建筑可以再生。威尼斯双年展是很喧闹的一个地方,可到了中国馆,看到“瓦园”,人们就会变得很安静,这是让人沉思的地方,让人沉思整个世界建筑到底该怎么发展,城市该怎么发展。 从激进前卫到传统 云浩:王澍一直是这个风格吗? 王明贤:王澍年轻时是一个很激进的前卫派。后来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中国传统的营造技艺。他的那些建筑,有的是带着工人自己一块块砖、一块块瓦做起来的,世界上应该没有建筑师这么做,他经过十几年这么实验,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真的做成一个艺术品了。 云浩:可别人都在比谁盖的楼高。 王明贤:不仅比楼高,还在比材料豪华,造价动辄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但真正的建筑不在于豪华,它的本质在于它自己。 云浩:王澍获奖,会改变当下建筑业竞奢的局面吗? 王明贤:对此我比较悲观,开发商没品位,连建筑师也不见得都读懂王澍,有的还会羡慕嫉妒恨。 墙内开花墙外香 云浩:实验建筑为什么这么难? 王明贤:1999年,我做了一次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展,当时选了九位建筑师,可老先生们坚决反对,最后展览被撤下来了,只好挪到国际会议中心办,不能在中国美术馆展览,那九位建筑师,就是张永和、王澍、刘家琨这些人。 云浩:王澍在国内没有获过奖吗? 王明贤:没有,前几年一次评奖,我提名王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园,让我非常寒心的是,所有评委都很冷淡,都不附和,最后名落孙山。我当时就说,王澍真的是中国建筑的希望,你们谁现在不投票,过几年你们会后悔的,历史会证明这一点的。 寻找中国生长 云浩:那次评奖,王澍得了多少票? 王明贤:就我一票,搞得我很狼狈,所以我说,历史会证明你们的智商。北京有很多西方建筑大师的作品,也都不错。但应该跟北京的土地结合,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起来。很多现代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很突兀,像天外来客。王澍这个奖很重要,提醒了整个世界建筑界,中国有这么一条独特的建筑道路,是对世界建筑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西方建筑几乎发展到极点了,已经没有发展前途了,21世纪恰恰是要走出新路的时期。 云浩:唐君毅、牟宗三他们在儒学的研究中,得出过一个大致的结论:“世界文化的未来在于中国文化的复兴,未来世界哲学的核心应该就是中国传统哲学”。 王明贤:很多人说,王澍没留过学,我说恰恰是因此,王澍才更懂西方的建筑,有的人虽然在国外读了很多书,可只懂照本宣科,跟着西方走。所以我觉得今天中国最懂外国建筑的就是王澍,而最懂中国古代建筑的也是王澍。 云浩/整理 日本当代著名华裔艺术家、建筑及艺术评论家、自由撰稿人 方振宁:王澍比陈凯歌更有意义 很多人都认为王澍得奖太早了,因为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人,我们都觉得很遥远。 王澍的作品很少,他获奖的作品是宁波博物馆,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给了他一个成名的机会,对这个设计,现在学生意见不少,说不好使。我认为,好使的房子让开发商给你盖就可以,可这个学校是培养什么的?王澍难道不知道做楼梯应该每阶都一样高吗?我曾经问他:“你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呢?”他说:“特别高的,你一脚踩空了,你就感觉,哦,地还存在呢。”这就叫哲学,你感觉你的脚是落在地上,你每天踩同样的东西,你就没有感觉了。 我曾经跟中国美院的学生讲:“你们真幸福啊,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在这样的房子里上课。”他们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它能激发你的创造力呀,你在这里想,哦,应该做这样的房子。” 王澍设计的房子窗户都不大,这是中国的方式,中国方式认为房子就应该暗,不暗就不叫房子了,外面亮,里面暗,舒服,有阴凉,看阴影…… 王澍为什么这么快就被西方承认?因为他的叙述方式是中国的,比如《红楼梦》,讲一个大观园,它的人物关系特别复杂,那就反映了中国的一种状况、一种社会的结构。 就我所知,至少王澍硕士论文就被他的母校枪毙了,没通过。普利兹克奖为什么迟迟不能给中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没有哲思。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冲出来,还被世界承认,你就知道有多艰难。 在王澍之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得过一些奖,但我认为,王澍这次得奖更有意义。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奖时,我正在东京,我觉得这是做给外国人看的。东京大学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说:“所有中国人都在祝贺,你似乎是唯一持反对意见的,我觉得不可思议。” 今天看,陈凯歌、张艺谋后来还有更好的作品吗?没有,因为你不能永远去做给外国人看的东西。这就是王澍最大的不同,张艺谋他们是做给老外看的,王澍是做给中国的。云浩/整理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被誉为中国公共艺术第一人 王中:普利兹克奖来得很及时 这个奖来得很及时,我一直认为今天中国的超城市化进程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个地域都不曾发生过的,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面对非常多的问题,但我们是否利用这个机会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主张,对人类的文明做出我们的贡献? 普利兹克奖为我们带来了历史的判断,虽然这个判断很像空投了一个标准,或者说塑造了一个游戏规则,但对于今天中国的建筑乃至艺术是个很好的催化剂,特别有趣的是这个奖颁给了主流建筑院校之外的美术学院,也说明了美院的艺术生态对很多相关学科是有价值的。 王澍的成就恰恰是在建筑本体之外,他借用了当代装置的理念,大量地运用只有当今城市大规模拆迁才能得到的旧砖瓦,展现的不仅是肌理的变化,而是一个时代的窗口和记忆,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时代的铭文,他的叙述实际上就是引用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和生存观。 中国自古有非常优秀的营造法,两千多年前《周礼·考工记》就有布局均衡的王成布局规划,江南传统建筑的黑、白、灰,背后支撑着文人的淡、雅、素,创新最不能缺失的是文化魅力,从这个视角来看,就是说至少我认为如果你站在世界,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还没有对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做出特别重大的贡献,王澍算是一个特别,其实是有一些人一直在这么去做的,只不过需要这样一个声音来促进我们的审思。 王澍实际上做了和我们老祖宗的思考方式、生存方式的精神对话,然后将这些融于艺术家的想象和技术性思维,这在教育上面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是给学生们去灌输那些墨守成规的东西,还是为他们打开眼界去逐渐建立一个系统方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王澍“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的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人建筑家——王澍的故事

文人建筑家——王澍的故事

王澍,建筑,建筑师,陆文,中国,教授,获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东南大学,中国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哈佛大学,建筑中,中国籍,世界,书法,妻子,关系,博士论文,学者,砖瓦,空间,论文,丹下健三,宁波博物馆,现代建筑,从江,山下,於北,帕伦博

2018-11-20 #长篇故事

建筑师王澍:像写诗一样造房子

建筑师王澍:像写诗一样造房子

王澍,新周刊,建筑,象山,园林,江南,校园,生活,杭州,东西,房子,现实,设计,城市,文人,校区,西扎,飞来峰,主角,关系,地方,有关,贝聿铭,你怎么,山水,工匠,感觉,时候,状态,中国人

2015-01-17 #小故事

中国史上著名建筑师及代表作

中国史上著名建筑师及代表作

建筑师,李诫,建筑,家族,贡献,宇文恺,鲁班,李冰,蒯祥,工程,故宫,规划,长安城,阳城,服务,三大殿,中国历史,样式雷,生活在,皇家建筑,重大工程,丁谓,刘邦,从一品,吕后,尤善,张择端,米芾,雷式,工部尚书

2008-07-08 #小故事

二十三岁的中国皇家建筑师励志人物故事

二十三岁的中国皇家建筑师励志人物故事

席弘,建筑,剑桥大学,建筑师,剑桥,图书馆,奖项,中国,南大,基本功,学生,故事,直线,皇家,同学,家乡,小学,建筑设计,游客,改造,竞赛,励志人物,伊普,瑞森,剑桥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大山里,建筑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月和

2020-08-06 #小故事

中国历史上十大建筑师 你都知道是谁吗?

中国历史上十大建筑师 你都知道是谁吗?

建筑,梁九,李春,中国,工匠,宇文恺,李诫,天安门,建筑师,设计,匠师,宫殿,我国,冯巧,张志纯,鲁班,雷发达,土木,公元,匠人,城市规划,太和殿,家族,年间,赵州桥,雷氏,建设,施工,刘秉忠,沈琪

2013-12-12 #小故事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造了600座房子 100年不过时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造了600座房子 100年不过时

建筑,林徽因,建筑师,留学生,美国,中国,上海,杨廷宝,杨廷,梁思成,陈直,非常重要,上海经典,中国建筑,南京,图纸,大楼,学生,年代,总数,成绩,时候,展览,设计,大概有,大概会,我们国家,更重要,这一批,佟俊

2010-12-09 #故事大全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揭秘建筑幕后故事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揭秘建筑幕后故事

20世纪,北京,建筑遗产,中国,建筑师,建筑,记者,项目,新京报,中心,作品,大典,倪伟,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嘉宾,建筑史,故事,文化遗产,工作,调研,为中心,经典建筑,设计研究,刘丹,单霁翔,华揽洪,吴良镛,张开济,戴念慈

2019-07-05 #短篇故事

《开讲啦》著名建筑师刘方磊开讲:用建筑语言讲述中国故事20170603

《开讲啦》著名建筑师刘方磊开讲:用建筑语言讲述中国故事20170603

建筑,文化,时候,方案,中国,周边,土地,文明,传统,空间,设计,一带,代表,人类,北京,力量,厦门,可能性,峰会,屋顶,房子,核心,江南,相结合,答案,高差,和屋,大美,世界,人们

2007-05-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