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讲红色故事 15 年:有信仰才有力量

时间:2020-09-02

有信仰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花白的头发,坚毅的面庞,浑身挂满军功章。

他是一个兵,一个身披无数荣誉的老兵;一位曾身居副师职领导岗位的退役大校军官;更是一位没有编制、没有官职的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

徐文涛馆长为参观者讲解。

2004 年,徐文涛从首长手中接过原联勤部机关食堂 3500 平方米场地的钥匙,一心修起了沈阳后勤史馆。钥匙这一握,就是 15 年。

" 不忘初心、身体力行,我能做一根柴,把老一辈共产党人为党为国为民的真实故事讲给大家,点燃每个观众心中的信仰之火,就行了。"

一砖一瓦,心血浇铸红色丰碑

2004 年,一直没有战区级后勤史馆的原沈阳军区联勤部,决定修建后勤史馆,在联勤系统工作 34 年、熟悉部队后勤发展史的大校徐文涛进入联勤部党委的视线。

徐文涛受命建馆时,首长只交给他一把废弃的机关食堂的钥匙,希望他抓紧把史馆建成。一没有展厅,二没有文物,三没有资料,四没有经验。从何干起?怎么干?干到什么样?面对着空旷废弃的机关食堂,徐文涛心中一片茫然。

从建史馆起,为了研究、梳理历史人物和事件,徐文涛把工作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全年无休。22 位后勤元老、6 位红色经典人物、100 位后勤英模的资料,还有 4 万多字的文字解说、2000 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500 多件珍贵文物,徐文涛一点点从上亿字的史料中筛选出来的。

600 多个日夜,徐文涛克服了建馆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终于在 2006 年建军节前,如燕子衔泥般将原来废弃的食堂改建成拥有两个综合展厅、6 个专业展馆的,全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战区级的后勤史馆。

愿作火柴,激情点燃信仰之火

2006 年 8 月 1 日开馆时,没有讲解员,徐文涛只好亲自当讲解员。

为了让上至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少年儿童,都能听得懂、受感动,他拼命地研读历史资料,每天的阅读量都在 3 万字左右。他还在花甲之年,寻访红军长征路,拜谒红色遗址近百处,挖掘整理红色故事几十个,使他的讲解 " 连天线,接地气 "。

2018 年 " 七一 " 前后,徐文涛因劳累突发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徐文涛对提前约好的讲解从不缺席,更不甘心让后勤史馆在 " 七一 " 前后休馆。于是他就带着尿袋,忍着剧痛讲解。

" 经常有人劝我,现在人们信仰迷茫,你一个人能改变社会吗?但我坚信,党史军史中的真人真事,真知真理真精神,能够感动天下人!我个人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我愿意做一根火柴,用自己的坚定信仰、忠诚担当的人格魅力,点燃每个观众心中的信仰之火。感动一个人,就能感动一个家庭。感动一个领导,就能感动一个团队。我要宁讲万言史,不冷一人心,感动一个是一个!中国人的信仰决不能‘死机’!红色的基因决不能失传!"

从 2006 年至今,徐馆长已义务讲解 1500 多场、4000 多小时、观众近 20 万人。每一场解说,他都因人而异,将国史党史军史改革发展史与国情党情军情社情融会贯通,让观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一位观众参观后写道:" 后勤史馆是镜子,是明灯,是警钟。每次参观都有新的感受,每次聆听都有心的共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他也被观众誉为全国数千家博物馆中年龄最大、级别最高、最有魅力的讲解员,被评为感动沈阳十大人物,并被聘为国家国防教育首批专家。

痴心坚守,只为讲好红色故事

有位老军人,曾挑着一台德国产的飞人牌手摇缝纫机,从江西于都出发,一直挑到陕北,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到陕北用这台缝纫机给毛主席做了一套棉衣。这位老军人曾说 " 我是个裁缝,如果手中没有缝纫机,我就没法为官兵服务了。" 平实的话语,却直接表达出当时革命先烈的为军忠诚,为人奉献的一片赤诚。为了讲好这个红色故事,徐文涛在市场上寻觅了 5 年,自费 1 万元才买到一台同品牌、同型号的缝纫机。

" 我每次都指着这台 50 多斤重的缝纫机与观众互动:‘现在天上没有飞机,地上没有敌军,每月给你 5000 块钱,挑着它走二万五千里,干不干?’没人应答。‘每月 1 万块钱干不干?’还是没人干。于是我启示大家,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信仰才有力量!"

义务奉献,赤诚坚守精神家园

15 年的坚守,徐文涛的赤诚奉献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大家对徐文涛的讲解心生叹服:" 历史故事很多人都能讲出来,但真正像老徐那样讲得入脑入心,确实不容易。"

2015 年,因为军队体制改革,后勤史馆没了编制,但是徐文涛仍然坚守着史馆,坚持着奉献,连 3 千多平方米展馆的卫生也自己干。" 有人问我,你一个大校军官,天天这么干图啥呢?我回答,人,总要有比名利和金钱更高贵的追求!"

在徐馆长的坚持努力下,后勤史馆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他也被评为全国关心教育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受聘为几十个单位的德育辅导员和客座教授。去年,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和沈阳市和平区与史馆联手,共建红色精神教育基地,对史馆进行了改造升级;有 3 位民间收藏家,将珍藏的 2000 多件文物拿到史馆中,分别开设了党建馆、抗战文物馆和永恒的雷锋馆。还有数人组织创立了红色志愿者团队,与徐文涛同行。

" 我作为一个从军 35 年的老军人、入党 32 年的老党员,能肩负这样一项伟大工程的创建任务,太幸运了。我一定拿出全部智慧,投入全部精力,把后勤史馆打造成一座红色圣殿,成为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军民共有的精神家园。让各界人士都来参观受启迪,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徐文涛表示。

对话

" 要将红色基因传承到底 "

记者:之前怎么舍得从副师职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修建史馆?

徐文涛:当时全国大大小小的历史博物馆少说也有数千家,而整个军中,却找不到一家战区级的后勤史馆。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是兴党强军的宝贵财富。丢掉历史,就丢掉了魂。建史馆,我觉得值!

记者:修建史馆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怎么克服的?

徐文涛:15 年前,我受命建馆时,一本书、一张照片、一件文物也没有。没有史料,我就迈开双腿,到机关各部门调查研究。没有照片,就到老首长家去征集,没有经验就到各地参观学习。别人一天只能办一两件事,我一天能办五六件甚至十件事。

记者:您这 15 年中,最难忘的是什么事?

徐文涛:建馆伊始,为了省钱,馆里买了打印机和刻字机,史馆的所有照片和标题大字,都是我们自己打印、自己刻制、自己安装的。采购材料时,我必须带上两个人,货比三家,拒绝回扣。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将史馆建成了。大家都称赞我创造了建设同类展馆用人最少、花钱最少、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奇迹。

记者:您年龄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为什么还要坚持干下去?

徐文涛:几十年来,党把我从一个普通士兵培养成大校军官,我怎么能忘了党的恩情,只为个人享乐和多挣点钱就扔下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呢?古代的仁人志士尚且有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的家国情怀,我是党员,我是军官,更要退休不褪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讲红色故事 15 年:有信仰才有力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红色故事 15 年:有信仰才有力量

讲红色故事 15 年:有信仰才有力量

徐文涛,史馆,后勤,红色,观众,缝纫机,信仰,全国,军官,建馆,记者,馆长,个人,大校,国防教育,基因,展馆,战区,文物,故事,讲解员,钥匙,老军人,沈阳军区,机关食堂,义务,共产党,党史,军史,历史

2012-01-19 #长篇故事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人生,信仰,做一个,社会,不一样,有信仰,每一个人,许多人,国人,大烟,方向,只需要,如何对待,对社会,有力量,百年后,一生,大山,工具,手机,板床,洋人,理想,玩物,长征,阳光,生活,一条路,人的一生,中国人

2020-09-01 #故事会

好记者讲好故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钟扬,种子,记者,钟老,信仰,生命,张丽莉,赵家和,作为一名,双肩包,人类,学家,姑娘,学生,植物,灵魂,洗礼,老人,青藏高原,程可,和平年代,清华大学,脊上,能安,车下,主人,世界地图,不幸,个人,亲人

2020-09-01 #故事会

好记者讲好故事: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主持人,淮南,记者,张佩,中心,发展,韩雪,新闻战线,全市,一线,交通广播,凤台,感人事迹,故事,矿工,潘集区,编辑,题目,好故事,新闻工作者,讲述了,何川,付莉,多新,张燕,李文,曹伟,王品

2012-06-04 #短篇故事

吉林大学抗“疫”故事: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胜利有希望!

吉林大学抗“疫”故事: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胜利有希望!

医疗队,党员,吉林大学,疫情,党支部,武汉,防控,工作,白求恩,医院,医护人员,发热门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第一医院,党委,支部,队员,一线,吕国,行动,第二医院,党支部书记,重症病房,冲锋在前,共产党员,党组织,医务人员,同志,科...

2008-04-20 #小故事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马芹同志疫情防控工作主要事迹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马芹同志疫情防控工作主要事迹

疫情,学生,防控,马芹,师生,同志,学校,城关小学,信息,武汉,湖北,情况,工作,发展中心,积极参与,严格要求,制度,密切接触,家庭,教学,方式,课本,责任,逆反心理,阻击战,隔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中,微信群,让孩子

2007-04-23 #故事会

心中有信仰 笔端有力量 ——“战役情” 龙马潭媒体人冲锋在前

心中有信仰 笔端有力量 ——“战役情” 龙马潭媒体人冲锋在前

疫情,防控,一线,全区,媒体,中心,稿件,传播,宣传,融媒体,专题,中新网,信息,全体,群众,编审,龙马潭区,龙马,感人故事,新媒体,发热门诊,第一时间,中央,产品,人民网,人员,人民,党员,同志,四川

2020-06-27 #故事会

心中有信仰 笔端有力量“好记者讲好故事”宁夏巡讲走进石嘴山市

心中有信仰 笔端有力量“好记者讲好故事”宁夏巡讲走进石嘴山市

中心,石嘴山市,电视台,记者,好故事,新闻传媒,宁夏,故事,好记,报业集团,新时代,初心,报告,活动,何玉玲,叶倩,杨新,李晓荣,朱立,王平,王雨,郭炬,宁夏日报,新闻人,新闻工作者,广播电视台,中宁县,名记者,台安,固原

2017-11-3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