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600字

时间:2020-09-01 05:24:01

相关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600字

《中国民间故事》万里也有人叫八达岭长城,曾经在那一带住着两户人家,分别姓孟和姜。说到这儿,想必大家都知道肯定和孟姜女有关。没错,我要说的是鲜为人知的她的来历。话说某年孟家种的瓜秧爬到了隔壁的姜家,并在墙边结了个瓜。秋收时,这个瓜被一分为二,一家一半。切开时便出来个女孩儿,两家取名孟姜女。随着的推移,女孩儿长大了,与一个名叫范喜良的喜结良缘。而那时正值秦始皇招人修建万里长城。毫无疑问,范喜良被抓走了。可怜的孟姜女在洞房之夜失去了丈夫,可见她是何等的伤心难过。可一直等待的范喜良始终没有回家,于是她决定去找范喜良。从此便开始了寻夫这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脚下,映入眼帘的是官兵拿着皮鞭凶残的对待那些可怜的壮士,正因为这样,长城脚下的一堆堆白骨就形成了。如此悲惨的场面,让孟姜女悲愤不已!便开始拼命的寻找丈夫。可有人告诉她,她要找的人早在三天前已经死了。孟姜女第一反应就是痛哭,于是长城倒了,露出了她丈夫的尸骨。作为一国之王的秦始皇听说这事岂能不生气,便处死了孟姜女。从此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感人故事便在民间传开。关于牛郎织女,都是妇孺皆知。而我看完这则故事后,觉得主人公更应该是牛郎身边的那头憨厚忠诚的牛。那个憨厚朴实的孩子敌不过哥嫂的霸道,便只得了一头牛和一点田地后被哥嫂赶出家门。某天黄牛,哦不,应该叫神牛。当它对牛郎说该娶媳妇的时候,牛郎无奈的穷困只得摇摇头。老黄牛便为他支招。牛郎有幸娶到了仙女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牛郎与织女不但在一起了而且还有了孩子。可好景不长,王母得知这事,无疑是雷霆大发!捉走了织女。而老牛为了牛郎能追回织女,牺牲了自己。这张充满神力的牛皮助牛郎飞上天去寻找织女。传说后来牛郎和他的两个孩子变成了星星,最中间的就是牛郎星。而织女也变成了星星。他们相隔一个银河的距离。而之后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他们才能借喜鹊搭建的鹊桥见上一面。小时候听老人说,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见牛郎和织女的谈话呢。遗憾的是,关于这个传说,我一直没有得到验证,当人们在感慨牛郎织女的悲惨情时,我却佩服老黄牛的默默奉献。留下的一段传奇佳话是他们的,他什么也没有。

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之 鲁班的传说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记载了众多民间的奇闻趣事,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故事里的是是非非,可以让我们学会去分辨事理,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人心的转变。中国人从古至今没有变的是对礼仪、孝道和信仰的坚守。下面我介绍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足以见到古人的聪明和勤劳的动手能力。

《鲁班的传说》讲的是鲁班出生于一个工匠世家,他不仅头脑敏锐,而且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他的发明故事广为流传。其中有一次,国王要修建一个大宫殿,并命令鲁班必须在半个月内伐出三百根梁柱。大家工作了十来天,只砍了一百来棵大。眼看就要到时间了,鲁班着急得无法入睡,他在夜晚出去思考问题,不小心被草叶割伤了手指,他却发现这个草叶边缘有着密密麻麻的锋利细齿,接着他又发现蝗虫的两个大板牙上也有锯齿,于是他眼前一亮,做出了一把锯齿的铁条,这种铁条省时省力,只用了十三天,就伐好了三百根梁柱,这就是锯的前身。

鲁班还是个木匠,有句成语 班门弄斧 ,就是说谁要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那就太自不量力了。由此可见,鲁班用斧的技巧是多么高超埃但是要想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连鲁班都办不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班琢磨了很久,做了无数次试验后,刨子就这样诞生了,它可以让木头的表面刨得非常光滑。

鲁班发明了很多很多工具,有的工具仍然被现在的木工师傅使用着,而鲁班也被木匠们尊称为 祖师爷 。我非常敬佩鲁班的才智,他善于观察,然后把平常生活中可以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演变成可以用的工具,这也在提示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多么的重要。大家可以多读读他的故事,了解一下现在都有哪些工具是由鲁班发明而演变的。

作文由:1 2 3网整理,转载请保留地址:Www.123Zuowen.COm

相关分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60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劳动人民,故事,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朋友,人们,口耳相传,传说,民间,牛郎,李白,阿凡提,中华民族,读后感,形式,农历,宝莲灯,散文,思想,整本书,现实生活,智慧,白娘子,织女,精神,创作,七月初七,这本书,狼来了,美好愿望

2020-05-04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劳动人民,故事,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朋友,人们,口耳相传,传说,民间,牛郎,李白,阿凡提,中华民族,读后感,形式,农历,宝莲灯,散文,思想,整本书,现实生活,智慧,白娘子,织女,精神,创作,七月初七,这本书,狼来了,美好愿望

2020-05-04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劳动人民,故事,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朋友,人们,口耳相传,传说,民间,牛郎,李白,阿凡提,中华民族,读后感,形式,农历,宝莲灯,散文,思想,整本书,现实生活,智慧,白娘子,织女,精神,创作,七月初七,这本书,狼来了,美好愿望

2020-05-09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劳动人民,故事,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朋友,人们,口耳相传,传说,民间,牛郎,李白,阿凡提,中华民族,读后感,形式,农历,宝莲灯,散文,思想,整本书,现实生活,智慧,白娘子,织女,精神,创作,七月初七,这本书,狼来了,美好愿望

2020-05-09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劳动人民,故事,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朋友,人们,口耳相传,传说,民间,牛郎,李白,阿凡提,中华民族,读后感,形式,农历,宝莲灯,散文,思想,整本书,现实生活,智慧,白娘子,织女,精神,创作,七月初七,这本书,狼来了,美好愿望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