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2020-08-24

中外民间故事在线阅读

提示:本文共有 13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8 分钟。

………………………………………………1…仲由背米…………… 001 ………………………………………………2…子路借粮…………… 002 ………………………………………………3…烧书做饭…………… 004 ………………………………………………4…书童斗嘴…………… 005 …………………………………………5…鲤鱼跳龙门……………… 007 ……………………………………6…马头琴的来历………………… 009 ………………………………………………7…良心当铺…………… 011 …………………………………………8…小马的选择……………… 015 …………9…孔雀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 016 ………………………………………………10…李白求师…………… 018 ………………………………………………11…颜回输冠…………… 022 …………………………………………12…陶渊明授学……………… 024 ………………………………13…金豆子和老公鸡…………………… 026 ………………………………14…聪明的阿布纳瓦…………………… 030 ……………………………………15…最珍贵的财富………………… 034 ……………………………………16…孩子和三色鱼………………… 035 001 CONTENTS ……………………………………17…扔石头的故事………………… 037 …………………………………………18…红山的故事……………… 038 ………………………………………………19…智擒强盗…………… 041 ………………………………………………20…星星银币…………… 044 ……………………………………………………21…东坡肉………… 045 …………………………………………22…聪明的农夫……………… 047 …………………………………………23…穷人和法官……………… 048 ………………24…农民是怎样找到真理的…………………………… 050 ………………25…不靠力气,而要靠智慧…………………………… 056 ………………………………………………26…乡下医生…………… 057 ……………………………………27…男孩和熊妈妈………………… 062 ……28…乌龟壳为什么会裂成许多块………………………………… 066 ……………………………………29…猴子的玉米汁………………… 068 …………………………30…美丽聪明的法蒂玛……………………… 071 ………………………………………………31…铁橇主人…………… 073 …………………………………………32…穷汉的木碗……………… 081 002 CONTENTS录 …………………………………………33…猩猩和农夫……………… 086 ……………………………………34…花斑虎现原形………………… 089 …………………………………………35…老虎的来历……………… 090 ……………………36…忘恩负义的高利贷者………………………… 092 …………………………………………37…母兔和老虎……………… 095 …………………………………………………………38…神鸡……… 097 …………………………………………39…命运的挫折……………… 100 ……………………………………………………40…弃老山………… 104 ……………………………………………………41…剪舌雀………… 107 ………………42…狼为什么总是夹着尾巴…………………………… 110 …………………………………………43…鳄鱼的眼泪……………… 113 …………………………44…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115 …………………………………………45…朋友和仇敌……………… 116 ………………………………46…让诺和他的神笛…………………… 121 ……………………………………………………47…狼和驴………… 125 ……………………48…急急忙忙惹人笑断肠………………………… 128 003 CONTENTS …………………………………………49…牧人和苍蝇……………… 131 …………………………………………50…海底的石磨……………… 132 ………………………………51…和巨人比赛吃饭…………………… 139 …………………………52…一颗生锈的小铁钉……………………… 141 ……………………………………53…国王和编筐人………………… 147 …………………………54…农民和三个枢密者……………………… 150 …………………………………………………………55…宝石……… 153 ……………………………………………………56…背阳光………… 159 ……………………………………………………57……白麻雀……… 161 ………………………………………………58…铁匠教子…………… 166 …………………………………………59…心灵的魔法……………… 168 …………………………………………60…小鸟和野猪……………… 172 ………………………………………………61…猴子的心…………… 175 ………………………………………………62…骗子彼得…………… 179 004 1 仲由背米 传说在周朝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个孩子,名叫仲由。他出 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跟随父母到山上 挖野菜、采野果充饥。可是,他的父母亲身体多病,不能经常 吃野菜,怎么办呢?那时候,他的家离集市很远,想要买到米 粮,需要走百里的路程。 为了让父母亲吃到米饭,仲由不怕苦,不怕累,开始去百 里之外买米,再把沉重的米袋背回家。冬天,刺骨的寒风阵阵 吹过,仲由单薄的身子在风中颤抖,不知道在冰雪上摔倒多少 次。夏天,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仲由背着米,走在路上, 汗水湿透了衣襟。 即使是这样,仲由也毫不在意。他想:“只要父母亲能吃 到米,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当他看到父母亲吃着香喷喷的 米饭时,仲由的心里开心极了! 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仲由始终坚持着 去百里之外背米。他的孝行在乡亲们的口中流传着。后来,仲 由长大了,楚王敬佩他的德行,请他到楚国做了官,并赏赐给 他万斗的米粮,上百辆马车。 从此,仲由过上了衣食丰足的日子。遗憾的是,这时候, 他的父母亲已经过世了。每当仲由思忆起父母,回想到过去艰 001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难的岁月时,他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心想:“如果父母亲能 健康地活着,过上安康的日子,那该多好啊!” 2 子路借粮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陈国, 陈国正在闹饥荒。当地人都饿得四处逃荒。他们师徒走到这里 断了粮,几天没吃上饭,一个个饿得肚子直叫唤。陈国人没有 粮食借给他们,孔子就打发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 子路见到了老子,恭恭敬敬地施了个礼说:“先生,我们 师徒在陈国断了粮,老师让我向先生借粮来了。” 老子对他说:“好啊,借粮不难,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 题,答对了,把粮借给你,答不对,粮不能借给你。” 子路一是借粮心切,二是觉得一般问题也难不住他,就很 自信地说:“好,先生请问吧。” 老子用手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你说什么多,什 么少;什么时候欢喜,什么时候恼?” 子路一听笑了笑,说:“你听好了,我告诉你,天上星星 多,日月少;娶媳妇时欢喜,出殡时恼。” 老子听了毫不客气地说:“你答的不对,对不起,这粮不 能借给你。你回去吧。” 子路满以为自己回答得很正确,老子却说他回答得不对, 心里不服气。心想:“这老头子就是不想借粮给我罢了,回去 向老师告他一状,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 子路辞别了老子,一边想一边走,带着满肚子的气回到了 陈国,把事情的经过对孔子说了一遍。孔子对子路说:“子路 啊,这题你回答错了,文不对题呀。” 子路一听,老师也说自己回答错了,忙问:“请问老师,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对?” 孔子说:“应该这样回答,小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 还时恼。” 子路听罢,立即回见老子,并这样做了回答。老子听了很 高兴,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给了他,子路一看很不满意,嘟哝 说:“问题答不对不借粮,问题答对了借给这么少。我们师徒 那么多人,就这么点,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呢。” 老子见子路不高兴,就解释说:“救急之粮不能多,快拿 回去救你师徒们的命去吧。” 子路扫兴地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陈国,见了老师,就告老子 的状:“这老头简直不够朋友,你看,问题答对了,就借给了 咱这么一小筒米,够谁吃的?和不借还有啥两样?” 师徒们虽然都很生气,也没办法。管他怎么着,先倒出来 熬点粥充充饥吧。可是,往袋子里一倒,淌起来没个完了。倒 了一袋又一袋,一直倒了五六袋。他们师徒乐得蹦了起来。子 路看见倒出了这么多的米,笑着说:“这么些就够了。”话音 003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刚落,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 3 烧书做饭 古时候有位家里很穷的孩子,拜当时一位有名的学者为 师,学习做学问。 可是孩子来了几天,学者只教他做一些农活,却不教他怎 么做学问,孩子不免有些心急。他看见学者的书房有很多书, 就偷偷地拿了一本读了起来。 学者见孩子不做农活拿着本书念念有词,于是走过去问: “你拿着书本想学到什么?” 孩子说:“我想成为学者。” “成为学者之后呢?” “我想像老师一样出名。” 学者拿过孩子手里的书,当着孩子的面撕碎扔在灶下点着 孩子吃惊地问道:“老师,你烧书干什么呀?” 学者说:“我引火做饭啊。” 孩子说:“做饭怎么能烧书呢?” 学者说:“没有纸引不着火,没有火就做不成饭,人不吃 饭怎么能做学问,怎么能出名呢?” 孩子沉默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学者又说:“你想学学问,这很好,可是在学学问之前, 你应该先学习生存之道。做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 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学习。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 这个上面,那么你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要怎么解决?” 孩子听了学者的教诲,心甘情愿去干农活了。 4 书童斗嘴 北宋年间,有一年春季,桃红柳绿、风光无限,苏东坡携 书童前来泰山游玩。两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来到佑庙前。 佑庙里有不少碑刻,大都是历代帝王将相所立,名家名人所 书,苏东坡与书童随人流进了佑庙,观赏碑林。 这时,从东边过来一位气宇轩昂、风度不俗之人。苏东坡 仔细一看,不觉大喜过望,那人竟是他的好友大文豪王安石。 苏东坡连忙招呼:“王大人,怎么这么巧,你也来泰山了?” 王安石见是苏东坡,一边观赏碑文,一边回答:“只许你 这位大诗人观赏泰山风光、佑庙碑刻,就不许我也来凑凑热 苏东坡急忙辩解:“哪里话?能与王大人同游佑庙碑林, 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说完用手一指身后:“这是书童福德。” 王安石用嘴一撇右前方那位年轻人,说:“我的书童学智!” 王安石话音刚落,福德便跑过去与学智打招呼,谁知学智 005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只是“哼”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四人不紧不慢边看碑文,边朝前走去。来到一块微微向东 倾斜的石碑面前时,四人止步,评头品足。福德因刚才看了学 智的脸色,心中不快,就上前一步,抢先说道:“安石不正影 子歪!” 学智何等聪明,一听人家福德在讽刺自己的主人,岂肯罢 休,脱口接道:“东坡前倾根基斜!” 听见两位书童斗嘴,王安石插话说:“学智说得一点没 错,此碑确实因为根基斜了,才东坡前倾啊!” 苏东坡“哦”了一声,说:“王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咱 福德说得更有道理,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说完,王安石与 苏东坡相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见主人大笑,福德与学智也跟着吃吃地笑了。 这是讲述在游览泰山的途中,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书童各自 因为主人而骄傲乃至互相斗智的故事。当然,两位大文豪却表 现出难得的大度和宽容,两人依然如故,并顺着书童的句子, 互相调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常和有学识的人在一起也会变得有 智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书童们虽然只是斗嘴, 但是诗句一语双关,很有意味。 生活中需要幽默,本来可能是尴尬的事情,经过幽默的处 理,反而让大家更开心。 5 鲤鱼跳龙门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 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 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 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 谷,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 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龙,作恶多端。 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 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 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 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入 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 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 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 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 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 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007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 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 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 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 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鲤鱼仙 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 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 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 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 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 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 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 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 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入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 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 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 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 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缅怀玉 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 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6 马头琴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放牛娃,名字叫苏和。 一天,太阳下山了,天慢慢地黑下来了,苏和才赶着羊回 家。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路边有个毛茸茸的东西,走近 一看,啊,原来是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多可怜啊,苏和就 把它抱回家去养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白马一天天长大了,浑身雪白,又 美丽又健壮,人人见了人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每天骑 着小白马去放羊,他们真像一对好朋友,一时一刻也分不开。 一年,草原上的王爷举行赛马会,四面八方的人都去参 加。苏和对他心爱的小白马说:“小白马,小白马,人家都去 参加赛马会,咱们也去,好吗?”小白马不会说话,一边点着 头,一边叫着,好像在说:“咱们也去,咱们也去!”苏和别 说有多高兴了,他带上干粮,骑着小白马也去参加了。 赛马会开始了,好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骑着棕色的、黑 色的、黄色的马在草原上奔跑,可谁也没有苏和的小白马跑得 快。小白马像一道闪电,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王爷一看,得第一名的是个穷小子,心里很不高兴,他让 人把苏和叫来,对他说:“你是个穷小子,不配骑这样好的 马。我给你三个金元宝,把这匹小白马卖给我,你回去吧!” 009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苏和怎么舍得他心爱的小白马呢!他对王爷说:“我是来赛马 的,不是来卖马的!”说着牵了小白马就走。 王爷一听发了火:“你这个放羊的穷小子,敢顶撞我王 爷!来人啊!拉下去狠狠地打!”苏和挨了一顿打,被王爷赶 了回去。 王爷抢了苏和的小白马,就想在别人面前显一显,第二 天,王爷摆了酒席,请了许多许多客人,王爷对大家说:“我 刚得了匹小白马,奔跑起来就像一道闪电,谁也比不过它,你 们好好瞧着。” 他说完话,就骑上了小白马,可是小白马一动也不动,王 爷生气了,就拿鞭子打它,这一打可不得了,小白马猛的一 跳,把王爷摔了个四脚朝天,小白马撒开腿就跑,去找它的小 主人苏和了。 “捉住它,捉住它!”王爷从地上爬起来,没命地喊着。可 是谁也追不上它,王爷接着喊:“别让它跑了,用箭射死它!” 几十支箭,嗖嗖嗖嗖,向小白马射去。小白马被箭射中 了,血不断地流出来。可是小白马很勇敢,它忍着痛,一个劲 地向前跑,一直跑到小主人苏和家。 苏和被打得浑身都是伤,躺着一动也不动,心里正想着他 的小白马,忽然听见一阵马的叫声,啊!是小白马,是小白马 回来了。他忍住痛,一个翻身爬起来,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小 白马回来了。可是小白马,雪白的毛都让血染红了,它亲了亲 小主人苏和的脸,倒在地上就死了。 小白马死了,苏和几夜都睡不着觉,心里不停地说着: “小白马回来吧!小白马回来吧!”一天晚上,苏和刚一睡着, 看见小白马回来了。苏和搂着小白马的脖子,亲了又亲,说: “小白马,我真想你啊!”小白马轻轻地说:“我的小主人,我 也真想你啊!你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就永 远在一起了。” 苏和睁开眼睛一看,小白马不见了,原来刚才是在做梦 呢。他含着眼泪拿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拿它的筋做弦, 拿它的尾巴骨做弓,琴杆顶上雕刻了个马头。这就是马头琴的 来历。从此,苏和天天拉琴,拉了许多好听的曲子,远远听起 来,就像小白马在唱歌。 其他的牧民听到这优美的曲子,都学苏和的琴的样子,用 木头做了许多马头琴,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弹着马头琴。就这样 马头琴传遍了整个草原。 7 良心当铺 良心当铺的境况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良 心当铺的老板张一品因为得了一场大病,眼睛意外失明,只得 把当铺交给了儿子张三宝打理。这张三宝一不懂得经营,二不 识货。前不久,又因为贪财,一连错收了几件假古董,亏了两 千多两银子。 011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这天,一位老人拿着一个青花瓷瓶来到了良心当铺。伙计 连忙叫来张三宝。张三宝接过青花瓷瓶看了看,说:“拿走, 拿走!什么东西,也拿来当!” 老人说:“你不相信这是古董?这可是我家祖传的!”然 后,老人细细地跟张三宝说了一番。原来,老人有病在身,急 需钱买药,他求张三宝收下这青花瓷瓶,说只当二十两银子就 够了。老人说罢,不住地咳嗽起来。看来,老人把这瓷瓶当作 了救命符。 张三宝想:以前我太贪心,没有良心,以致老天惩罚我, 当铺也一天不如一天。反正如今当铺也要关门了,不如就给他 二十两银子。于是,张三宝收下了瓷瓶,叫伙计取银子给老 人。伙计慌了,上前对张三宝说:“老板,这可不是古董,连 一两银子也不值!”张三宝说:“我叫你给钱你就给钱吧!”伙 计叹口气,只得取了二十两银子给老人。伙计见张三宝拿着瓷 瓶进里屋去了,嘴里说道:“明明是假货还要,我看这当铺要 关门喽!”说罢,摇头叹息。 哪想到,十天过后,这个老人又来了。这次,老人又带了 一个青花瓷瓶来。伙计一看青花瓷瓶,跟上次那个大不一样, 伙计不敢大意,赶紧去叫张三宝。张三宝看到这个青花瓷瓶, 眼睛也不由得一亮,用手摸着瓷瓶说:“你想当多少银子?” 老人说:“五百两!”张三宝吃了一惊,说:“只当五百两? 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两!”老人说:“不必那么多,只要五百 两我就够了!”张三宝高兴地收了瓷瓶,叫伙计给钱。老人最 后把上次那个青花瓷瓶赎走了。 十天过后,赎当的日期到了,可老人却没有来。那个青花 瓷瓶,就算是当铺的了。这个瓷瓶,少说也能值两千两银子, 没想到最后却赚了一把。 不久,张三宝另有打算,想把当铺盘给兴隆当铺的刘老 板。这天一大早,刘老板就带着两个伙计来到了良心当铺盘货 查账。开始时,刘老板还不以为意,等他看到了那个青花瓷 瓶,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对张三宝说:“你这当铺,我还是 不要了……” 张三宝觉得奇怪:“你怎么出尔反尔?” 刘老板指着那个青花瓷瓶说:“就这瓷瓶,就能值五千两 银子。你说你的当铺经营不下去了,开什么玩笑呀?”刘老板 说完,袖子一甩,带着自己的两个伙计走了。张三宝愣在那 里,好半天,他上前捧着青花瓷瓶,说道:“这瓷瓶值五千两 银子,这么多!” 因为有了这个值钱的青花瓷瓶在,良心当铺依然开着张, 而且生意越来越兴隆。 年终,一算账,当铺扭亏为盈,除去各种开支,还赚了三 四千两银子。 那天晚上,张三宝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张一品。张一品 听了,笑着对张三宝说:“当铺能起死回生,看来还是靠那个 瓷瓶呀!”张三宝说:“是呀!那么值钱的一个瓷瓶,那个老 人才只当了五百两银子,一直没来赎!”张一品说:“那是人 013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家见你有良心,送你的!”“送给我的?”张三宝莫名其妙。 张一品看了看张三宝,笑着说道:“老人拿来的第一个瓷 瓶,明明是个不值钱的假货,可你还是给了他二十两银子,你 是见老人有病,可怜他。可见你还有良心,所以后来人家就送 你一个值五千两银子的真瓷瓶了!” 张三宝不由得有些纳闷,问:“爹,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 楚?”张一品笑着说:“因为我就是那个老人……” “你……”张三宝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一品继续说道:“我知道当铺早晚都要交给你打理,于 是就在大病之后装着失明了,让你来打理当铺,哪想到你贪财 好利,急于赚钱,没有良心,不到一个月就亏了两千两银子。 为此,我很气愤,可我还不想让当铺就此败了下去,于是就化 装成一个有病的老人拿一个假瓷瓶来当,没想到你小子还有点 良心,给了我二十两银子,于是我就找出我珍藏多年的古董瓷 瓶拿来当给你,如此一来,就没人敢收购这个当铺了,而你也 就有了信心了。” 听完父亲的解释,张三宝泪眼模糊:“爹,谢谢你!要不 是你……”张一品笑着说:“不要谢,还是谢你自己吧。是你 的良心拯救了你,拯救了当铺。我当初给当铺取名叫做良心当 铺,就是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经营一个有良心的当铺。因为 只有良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赢得生意!” 张三宝不住地点头。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经营了几十年当铺 却没有赚到多少钱的原因了。 8 小马的选择 牧马人家的母马生下了三匹小马。小马一天天长大了。 这一天,牧马人对它们说:“你们想不想成为能追风逐 电、驰骋天下的宝马良驹?” “想!”三匹小马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 牧马人一听,脸上绽开了笑容,说:“好,这也是我所希 望的。那你们看看,你们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要一副精美的辔头。”一匹小马说。 “我想要一副漂亮合体的马鞍。”另一匹小马说。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牧马人问第三匹小马。 “我最想要的是一根皮鞭。” “皮鞭?”牧马人和那两匹小马都吃了一惊。 “因为我知道,不论是谁都有惰性,有了皮鞭的时时鞭 策,我就会克服惰性,从而踏上驰骋天下的征程。” “好!”牧马人一听,啧啧称赞。 那两匹小马惭愧地低下了头。 拥有远大的理想固然很重要,关键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 还要学会选择。当我们在为理想而努力的时候往往会忘记了我 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正如前两匹小马,“精美的辔头”, “漂亮合体的马鞍”,这些只是华丽的外表而已,而我们真正需 015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要的是内在的脚踏实地的努力,所以第三匹小马是明智的。 在为理想努力的时候难免会累,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给 自己施加压力,促使自己坚持到底。正如龟兔赛跑,兔子虽然 跑得很快,但它缺少压力,总认为乌龟追不上自己,于是睡起 了大觉,而乌龟因为前面有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于是赢得了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成功需要我们刻苦努 力,克服惰性,不要偷懒,坚持到底。文章中的第三匹小马身 上正体现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当它想偷懒的时候就用鞭子促使 自己继续往前跑,也只有这样才能跑得更远。 9 孔雀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 孔雀在林中找了一块地方筑巢生蛋,小孔雀孵出来后,孔 雀妈妈非常兴奋。 没过两天,狐狸发现了孔雀的窝,准备把孔雀一家大小吃 掉。孔雀妈妈想了一个计策,她故意恭维狐狸:“噢,你是森 林中的大臣,你的聪明才智谁也比不了。你知道我的孩子还 小,你现在吃了也不饱,为什么不等我把他们喂胖了再吃呢?” 狐狸一听叫他大臣,心里乐滋滋的。他觉得孔雀妈妈说得 有理,就决定等小孔雀长大一些再吃。他对孔雀妈妈说:“听 到你叫我大臣,我很高兴,不过,光你一人叫我大臣有什么用 聪明的孔雀妈妈说:“我的嗓门高,声音大,我会让森林 中的动物都知道你是真正的大臣。用不了多久,大家都会称你 为大臣的” 狐狸还有些不放心,临走时警告孔雀妈妈说:“如果三两 天内大家不叫我大臣,我就来收拾你们一家。” 孔雀妈妈知道狐狸不会放过她,马上把家搬到另一个地 方。她根本没替狐狸“大臣”作宣传,却在想方设法保卫自 己。她在原来的窝前挖了一个坑,上面撒满鸟粪,然后把树枝 和草覆盖在坑的表面。狐狸一直期待大家称他为大臣,可是连 小小的昆虫也不理他。狐狸非常恼火,连忙去找孔雀问罪: “你说话不算数,你骗了我!” 孔雀妈妈说:“你是个笨蛋,别人怎么会称你为大臣呢?” 狐狸没想到孔雀胆子竟这么大,猛地向孔雀扑去,结果掉 进陷阱里了。孔雀飞到树上,对着狐狸哈哈大笑,她越笑,狐 狸越气。狐狸在坑里使劲往上爬,但是不管他怎么挣扎,就是 爬不上来。 孔雀笑呀笑,笑得流出泪来,泪流多了,眼睛变红了。从 此以后,孔雀的眼睛就红了。 017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10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 城、南陵、歙县、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如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 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 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 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 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 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 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 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 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 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溪流,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 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 “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 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 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 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 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 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 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 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 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 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 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 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 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 019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 呀!”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 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 是头回领略。 他转过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 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 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 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 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 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 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 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 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 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 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 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 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 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 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 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 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晖中,人们 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 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 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 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 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 021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 11 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 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只听买布的大嚷 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深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 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 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 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呀!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顶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 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 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 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 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 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 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 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 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 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便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 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 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闩。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 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 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 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李白,张三,苏和,颜回,当铺,老人,孔子,孔雀,玉姑,子路,孩子,小马,良心,老翁,苏东坡,民间,狐狸,王爷,瓷瓶,银子,学者,老子,老师,中外,书童,伙计,大臣,青花瓷瓶,张一,鲤鱼

2020-08-24 #短篇故事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不可不知的中外民间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李白,张三,苏和,颜回,当铺,老人,孔子,孔雀,玉姑,子路,孩子,小马,良心,老翁,苏东坡,民间,狐狸,王爷,瓷瓶,银子,学者,老子,老师,中外,书童,伙计,大臣,青花瓷瓶,张一,鲤鱼

2008-01-25 #小故事

大话单词:你不可不知的词源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大话单词:你不可不知的词源故事.pdf 免费在线阅读

词源,故事,王鑫,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形态,出版项,中图法,主题词,内容提要,分类号,参考文献,单词,大话,格式,方式,英语,知识,神话故事,英语词汇,蕴含着,通俗读物,定价,生活,三个方面,宗教文化,第3版,讲述了

2020-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文档,原创力,本站,上传者,平台,客服,所得,收益,赚钱网,用户,权利,电话,网络服务,交易模式,中间服务,上传人,作者所有,平台方,本站所有,给用户,被侵害

2020-08-24 #小故事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文档,原创力,本站,上传者,平台,客服,所得,收益,赚钱网,用户,权利,电话,网络服务,交易模式,中间服务,上传人,作者所有,平台方,本站所有,给用户,被侵害

2020-08-23 #经典故事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文档,原创力,本站,上传者,平台,客服,所得,收益,赚钱网,用户,权利,电话,网络服务,交易模式,中间服务,上传人,作者所有,平台方,本站所有,给用户,被侵害

2020-08-24 #故事大全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外民间故事:彩图注音版1.pdf 免费在线阅读

文档,原创力,本站,上传者,平台,客服,所得,收益,赚钱网,用户,权利,电话,网络服务,交易模式,中间服务,上传人,作者所有,平台方,本站所有,给用户,被侵害

2020-09-13 #小故事

中外神话传说 陈建宪.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外神话传说 陈建宪.pdf 免费在线阅读

黄帝,伏羲,人们,炎帝,蚩尤,太阳,女娲,人类,夸父,传说,神农,大地,龙王,华胥氏,应龙,浑沌,神话,共工,盘古,汤谷,月亮,后羿,地方,庄稼,时候,汉族,神话传说,迷宫,鸡蛋,声音

2020-08-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