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时间:2020-08-14

故事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提示:本文共有 23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生活及实践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大班幼儿时期的行为能力教育是特别重要的,在这时期内形成的良好习惯会终身受益。作为一名大班幼儿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清楚幼儿身心教育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幼儿因为知识有限并缺乏生活阅历,所以极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包括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幼儿主动发展。故事是幼儿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以及表现和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重要媒介,它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很大的作用。同时,大班幼儿又处在思维成形的初级阶段,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完全依附于形象事物的认知,而故事教学正符合这一特点,可以作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讲故事有利于大班幼儿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

首先,结合幼儿实际,注重故事内容的选择。选择故事使我们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从“有益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在各类故事书中寻找合适的故事,通过筛选和整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帮助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年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一般而言,幼儿喜欢生动、形象、实在的事物,与自己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事物,所以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有选择性的来为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定制成语故事,帮助幼儿提高经验值。大班孩子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有所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必须选择一些有深度性的、知识面广的成语故事。如“郑人买履”、“悬梁刺股”等,大班幼儿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大幅度的提升经验值。

其次、深挖故事寓意,渗透幼儿倾听习惯培养。成语涵盖中华文明的精髓,它言简意骇,活泼生动,具在强烈的囊括性和抽象性,同时每个成语故事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灵巧使用成语故事中潜伏的寓意,并将所学的故事情节演绎到日常生活中,那么会加深对成语故事的认识,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比如进行午休时,有的幼儿不但自己不睡觉,还影响着周边小朋友的休息,这时,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引用成语“窃窃私语”让幼儿马上安静下来,同时告诉小朋友睡觉时要“鸦雀无声”,又例如幼儿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由于年龄比较小,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特别喜欢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说话,此时,老师可以借助小猫成语故事来提醒幼儿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聚精会神”地听讲;在幼儿进行一些具体实践活动时,告诉他们什么是“熟能生巧”。在他们进行搭积木活动时,告诉幼儿不能“半途而废”,经过反复的强调,无意识中提升了幼儿的倾听能力。

二、讲故事有利于大班幼儿语言表达习惯的培养

以童话故事举例,教学中穿插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功底。特别针对5 6岁的幼儿,他们的口语是通过慢慢学习形成的。在里,利用童话故事就能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正如所讲《一半的故事》中的小猴,特别喜欢帮助人,但每次都帮不到底。

这种坏习惯在大班幼儿中不在少数,如果讲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产生共鸣,给自己寻找说话的原因,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来帮助小猴改掉只做一半的坏习惯。例如,畅一丹小朋友刚到大班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在我们的鼓励和讲故事活动的开展,孩子慢慢的,开始和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中也主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喜欢和向朋友交流了,就连家长都说孩子胆大了,爱说了。看到孩子的良好变化我们真的很开心。

三、讲故事有利于习惯的培养

进餐时,针对个别幼儿不爱惜粮食,不吃疏菜和挑食等现象,可选用故事《汉堡男孩》、《大公鸡和漏嘴巴》、古诗《锄禾》等,孩子们知道合理营养配餐才有助于我们健康地长身体,光吃一种食品会导致营养不良,常吃垃圾食品会使自己的身体变胖,影响身体健康,培养幼儿不讲享受,热爱劳动,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这样使幼儿在各种榜样的影响下慢慢地接受和掌握正确的做法,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小故事传递大道理,用有趣的故事去感化孩子,教育孩子,通过孩子积极的讨论,加深了孩子们健康饮食意识,在接下来进餐环节中孩子们挑食的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原来不吃蔬菜的孩子,现在也吃蔬菜,不吃肉的孩子也能试着吃一点肉了。我们班孟博文小朋友,进步特别大,原来是一点青菜也不吃,通过我们的教育好,他开始吃青菜了,而且还给其他小朋友做表率。良好的生活习性是经过长期生活的磨炼才塑造的,它始终贯穿于孩子的一生,所以老师必须对幼儿的萌芽教育负起责任,对他们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引。

四、讲故事有利于常规习惯的培养。

故事的榜样教育,巩固形成良好常规习惯。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幼儿喜爱的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孔融让梨》、《三只蝴蝶》、《谢谢小猴子》等,让故事里爱护桌椅的姑娘,关心爱护别人的孔融,团结友爱的三只蝴蝶,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景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并在大脑中留下我也要像小姑娘、蝴蝶、小猴子、孔融那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友爱谦让的印记,从而使其在自觉不自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受到教育。并让幼儿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件相当漫长的过程,特别需要老师们辛苦的培育,长期对他们进行正确方向的指引。俗话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也应该加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与老师相互协作配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幼儿,习惯,孩子,故事,大班,老师,教育,小朋友,成语故事,讲故事,生活,事物,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寓意,小猴子,形象,童话故事,孔融,小猴,孩子们,良好行为,坏习惯,年龄,常规,教学,成语,所学,教师,榜样

2020-05-03 #经典故事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幼儿,习惯,孩子,故事,大班,老师,教育,小朋友,成语故事,讲故事,生活,事物,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寓意,小猴子,形象,童话故事,孔融,小猴,孩子们,良好行为,坏习惯,年龄,常规,教学,成语,所学,教师,榜样

2020-05-07 #故事阅读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幼儿,习惯,孩子,故事,大班,老师,教育,小朋友,成语故事,讲故事,生活,事物,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寓意,小猴子,形象,童话故事,孔融,小猴,孩子们,良好行为,坏习惯,年龄,常规,教学,成语,所学,教师,榜样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幼儿,习惯,孩子,故事,大班,老师,教育,小朋友,成语故事,讲故事,生活,事物,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寓意,小猴子,形象,童话故事,孔融,小猴,孩子们,良好行为,坏习惯,年龄,常规,教学,成语,所学,教师,榜样

2020-08-14 #长篇故事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幼儿,习惯,孩子,故事,大班,老师,教育,小朋友,成语故事,讲故事,生活,事物,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寓意,小猴子,形象,童话故事,孔融,小猴,孩子们,良好行为,坏习惯,年龄,常规,教学,成语,所学,教师,榜样

2020-09-21 #小故事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幼儿,习惯,孩子,故事,大班,老师,教育,小朋友,成语故事,讲故事,生活,事物,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寓意,小猴子,形象,童话故事,孔融,小猴,孩子们,良好行为,坏习惯,年龄,常规,教学,成语,所学,教师,榜样

2015-07-21 #小故事

幼教论文: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幼教论文: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幼儿,大班,成语故事,孩子,老师,故事,行为习惯,习惯,教学,汉堡,讲故事,蔬菜,维尼,教育,生活,事物,坏习惯,寓意,家长,小朋友,成语,能力,知识,童话故事,经验值,小猴,孩子们,这个故事,中班,兴趣

2015-05-31 #短篇故事

浅谈故事对幼儿行为影响的重要性2

浅谈故事对幼儿行为影响的重要性2

幼儿,大班,习惯,事物,孩子,故事,成语故事,经验值,讲故事,兴趣,内容,实际,定制,年龄,形象,所感,故事书,行为习惯,方面,方法,日常生活,深度,老师,知识,问题,采取有效,郑人买履,阅历,面广,教育

2020-06-2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