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梧鸣读西游第一章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时间:2020-08-13

讲西游记故事一小段

提示:本文共有 25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大唐西域记》及民间传说和元杂剧等为基础,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八十一受难,一路降妖伏魔,终于获得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构造了一个精彩的神魔世界。从古至今对于《西游记》的研究,无数的文人墨客给与了它极高的评价,但同时在学术上的质疑也层出不穷。从故事情节来看,书中似乎有很多不和情理之处,为什么孙悟空一个人就能把天庭搞的鸡犬不宁,甚至十万天兵天将都不能将其拿获;为什么孙悟空被如来制服后被压在五行山下,而没有被处死或关押在更隐秘,更森严的地方;为什么孙悟空五百年前后的武力指数明显不同;为什么大部分妖怪都是神佛的门人或坐骑等等,这些都是有违逻辑的地方,这些都是作者的疏漏吗?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介绍一下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30岁后,搜求奇闻“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编写《》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后人对其评价为“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作为诗,缘情体物,习气悉除。其旨博而深,其辞微而显。”可见吴承恩是一个聪颖之人,且为《西游记》的创作准备多年,其不可能在著作中犯下低级的逻辑错误。清代学者张书绅称这本著作“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可见书中除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拜佛求经这一明线,必定还存在一条暗线能够把这些疑似疏漏的地方进行合理的解释。

为了找到这条暗线,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作者在著作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师徒四人的取经过程表达对道教的批判吗?是表达对佛教的向往吗?显然不是,在文中体现出道家的清静无为,也没有表达出佛家的普度众生,然而在文中却处处体现出佛道两教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颠覆了佛道两教所形成的固有的价值观。那么作者具体想抒发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的“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可见这部作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上具有一定的反映,吴承恩自幼家境清贫,虽聪颖过人,却科考不利,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万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黑暗愤而辞官,贫老以终。吴承恩在科场上的不利,官场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笔者认为作者通过光怪陆离的故事表达内心的不满,通过描绘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来反映官场的勾心斗角及对广大人民的欺凌压榨,不论是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来佛祖,还是残暴不仁的各色妖魔均可看到现实社会的影子,均可与现实中的人与事对号入座。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玉帝、老君、如来等在现实社会中所代表的位置。首先是太上老君,道教创始人,人称道祖。在第三十五回中,银角大王对紫金葫芦的描述为“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可见太上老君为开天辟地、炼石补天之人,换句话说,太上老君是天庭的创造者。玉皇大帝名义上是统治者,享有无上的权利,由于老君的存在,处处受到制约。在第五回中,当老君到访时,玉帝需要出迎,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老君的地位和老君与玉帝之间的关系。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老君和玉帝代表那些人群呢?从二者的地位不难看出二者代表中央统治阶级。玉帝为至高无上帝王,拥有无上的权利,掌管一切人民和土地。而从二者的关系可推断出,老君在玉帝未成为帝王时做出过重大贡献,如文中所说开天辟地、炼石补天,在广大人民中的地位崇高,且在朝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炼石补天是一种隐喻的说法,那么天塌了是否说明皇上驾崩了,需要另立新君。老君协助玉帝登基,以摄政王的形式控制朝政,由于其道祖的威望,且掌握独一无二的重要资源,如文中所炼制的丹药,虽然处于臣子,却对朝廷具有绝对的支配权。那么如来的地位是怎样的呢?由于朝廷统治疆域广阔,从蟠桃盛会的邀请名单中可以看出,疆域的西周由五方五老掌管,分别为西天佛老、南方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从地位可推断出在现实中他们属于封疆大吏,镇守边疆,虽然听从于中央,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说大一点他们也可以为附属国,对朝廷具有一定是依附作用,但其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可以游离于朝廷之外。从这几方的实力来看,西方如来最为强大,笔者认为这与太上老君有关。在五十二回中,老君提到自己曾经有过函关化胡的经历,而过函关后将到达如来的势力范围,可推断出如来曾与老君会盟,而两人商量的内容有可能与玉帝称帝有关,而二人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使老君能够控制整个朝廷,而如来呢,则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多的利益。这通过如来和观音的实力对比进行分析。由于西天佛老和南方观音均为五方五老成员,可假设二者在最初的实力是相当的,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观音的尊号为菩萨,部下有惠岸等几个弟子,而如来尊号为佛老,注意不是佛祖,部下至少有四金刚、八菩萨,可见如来的实力远在观音之上。而这悬殊的实力差距有可能协助老君帮助玉帝称帝有关。那么在唐僧师徒取经过程中所遇到的妖魔鬼怪则可以理解为地方官员或地方势力,其中既包含道教势力,也包含佛教势力,且与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老君、玉帝和如来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推出《西游记》所存在的暗线,即三方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自己的权利,玉帝需要摆脱老君的控制而自主掌权,老君需要巩固住自己的实力,获得天庭的实际控制权,如来则需要扩张自己的实力以可达到脱离天庭的控制,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方之间的相互联合和斗争。

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制造一些特殊事件进行催化,加速自己实力的扩张,而孙悟空的出现起到一个导火索的作用,引燃了三方之间的斗争,为了更加明确的讨论三方的斗争过程,我们依靠《西游记》故事的发展逐一开展分析,下面请听下章讲解,孙悟空的身世之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梧鸣读西游第一章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评论,故事,讲的是,吴承恩,作者,总资产,红孩儿,不曾有,小礼,林叶,字数,倒序,专题,世界,体裁,人物,信息,内容,名著,复习资料,妞妞,山阳县,山盟,想法,收入,文字,父亲,淮安市,波波

2020-07-10 #故事会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20-07-10 #故事大全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10-06-27 #长篇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18-04-03 #短篇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13-05-05 #长篇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12-09-08 #短篇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15-05-14 #短篇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09-05-14 #小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唐僧,地方,妖怪,吴承恩,孙悟空,作者,故事,玄机,逻辑,道家,真的是,讲的是,难道就,喻户晓,吴老先生,孙悟,有宏扬,前后矛盾,作用,佛家,佛法,俗语,依据,博极群书,原著,参透,唐僧肉,善恶,师徒

2010-01-2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