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时间:2020-08-05

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1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在最初时期,并不是很顺利,那有哪些故事。下面是品才小编为大家推荐土地改革故事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1 1948 年二月,春节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辽西还是那样冰天雪地,它们像钢铁一样封锁着辽河两岸无际的大片黑土地。 北风一阵紧一阵松呼啸着,如万把锋利的尖刀无情地宰割着才见天日的穷苦百姓们。 一天晚上,在沙岭镇一个最穷的雇农户家,盘山县沙岭区区长柳景阳秘密通知各村土改工作队队长开会,定八点半准时开会,没到八点队长们一个个诡秘的陆陆续续来到会场。 会议场所不大,仅仅能装十几个人的两间土坯茅屋,坐落镇西北角外围边上,屋后就是沙岭镇的沙岭,东西向绵延一公里左右的一座沙丘,在这河滩地上成为沙岭镇的制高点,沙岭镇因之得名。 今天的会,柳区长布置得特别周密。因为今天与会的人员都是土改工作的精英,他们都是从劳苦大众最穷的人中选来的,没有什么文化,斗大的字认不了两口袋,有的连自己的名字还写不好。但,他们各个头脑清晰、记性好,听报 告、发言讲话从不打稿,哪像现在的干部写了又长又臭的稿念还念的结结巴巴。 那时人们把这些干部叫大老粗干部。他们组织性、纪律性极强,办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只要上级下达任务他们会坚决执行,从不讲价钱,那真是一个心眼的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柳区长为了安全起见,布置了几处荷枪实弹的暗哨。来开会的工作队长一身武装,每个人穿青一色开了花的粗布绵袄,腰间围系一条灰粗布腰带,一把驳壳枪斜插在腰带上,头上戴一顶长毛狗皮帽子,二十几岁的他们精神抖擞,各个都像小老虎一样。 柳区长令通讯员拨亮小煤油灯,随手掏出小怀表,时间正值晚上八点半,抬眼环顾一下屋内的人们。 “大家都到齐了吧!” “到齐了!请区长指示!”十几个工作队长异口同声响亮回答。 柳区长讲了土改的大好形势,并表扬了几个工作队所做的成绩,最后指出全县土改需要的紧迫性,提出高升区土改还有好多地方没达到县里的标准。 县长特意要求沙岭区抽调一个工作队前去高升区支援。 “同志们,大家酝酿商讨一下,看看哪个小队能去完 成这个任务。”话音未落,各队队长都争先恐后举手抢要任务。 “同志们,大家安静一下,这样吧,大家不要争了,我安排谁算谁好不好,其余大家也不要有怨言,我区还有大量土改工作需要你们去作,好不好?” “好!服从区长分配!” 合鸣的声音把茅草屋顶上的茅草震的直哆嗦。 “北九台工作队长赵显涛听令,回去迅速组织你队人员明天前赴高升区支援。” “是!坚决完成任务!”赵队长正式地打了一个不规则的举手礼。 柳区长起身一挥手。 “散会!” 茅草屋回复一片寂静。 年青的赵队长回到北九台村,当夜就通知队员准备好行装。 一大清早天未亮就把队伍集合起来,一行十五人,有的背着三八大盖,有的佩着短枪。临行前列队向队员交待清了此次的行动任务,赵队长代领队伍疾速地向高升区进发。 从沙岭到高升大约一百华里,那阵人们在这方圆百里赶集上店、走亲访友全靠两腿奔波,至于坐马车、骑“洋车”那都是有钱人享受的生活。 队员紧握着长枪、短枪,东张西望,警惕地行进在枯萎的芦草丛间,赵队长嘱咐队员无论谁发现敌情一定首先发出信号,然后,立即就近寻找隐蔽物做好隐蔽,大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做好战斗准备。 说到这里,看官要问,走个路为什么这样紧张?这里需向看家陈述几句。 那个时期正是整个盘山县刚刚解放不长时间,打土豪分田地正值进行时,整个县土匪之多在东北三省都挂了大名,当时被称为“匪县”。土匪组织就有六十八股,什么“大云字”“东洋”“天胜”“中军”“举天”“反国”“老二哥”………等,据统计大约三千多匪徒。 解放前夕,经过解放军清剿基本肃清。可是在土改运动中,地主老财对共产党带领穷人分他们田、地、财产怀恨在心,他们为了对抗共产党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却暗中把土匪的残余人员组成“红眼队”,疯狂地暗杀、袭击我县土改工作队干部、战士。有好些干部、战士英勇的牺牲在这些畜牲的子弹和屠刀下。 残酷的对抗,并没吓倒共产党领导下的穷人土改工作队,人们翻身做主越干越勇。 赵队长支援的小队翻过外辽河又跨过柳河,经过光正台村,转眼来在大板村。村后有一条河,那时人们管这条河叫“横河”离高升区还有三十华里,据说人们到县城赶集走 到这非常害怕,因这里是土匪劫道经常出没的地方。有好多平民百姓被绑票,把人弄到土匪窝或隐秘的地方藏起来,然后派人通知家属以钱、物赎人,如不按期送钱送物土匪们就会把抓到的人断指、割耳朵、剜眼球,直至把钱物送去,才能放人,弄得老百姓哭天喊地,家破人亡。 切说十五人工作队刚抵横河南堤,赵队长下令暂时休息一下。队员正要掏出从家带的饮食充饥,有耳尖的队员凑到队长跟前悄声耳语: “队长,我听河北岸堤后有人活动和说话声。” “大华,你去十米开外隐蔽警戒后路,其余跟我上堤以堤坝为掩体一字排开,没我的命令不许露头不得开枪,准备战斗!” 队长向围在身边的队员低声的下达命令,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全体队员相隔两三米远一顺贴卧在堤坝坡上。 对岸堤坡上的“红眼队”的吵咋声越来越大,看样子得有三十人左右,敌众我寡。 赵队长是位经过战场的人,沙岭战役那暂他给解放军带过路,还为解放军抢占沙岭制高点插过旗,这次遭遇小股“红眼队”阻截,他根本没放在眼里,他告诉大家不要慌张,只要不露声色,对方敌人不敢轻易行动。 就这样,双方僵持大概二十多分钟。赵队长看准一个堤坝豁口想侦察一下对方情况,刚要抬头观看,被通讯员一 把拽住。 “队长,你眼睛近视眼神不好,我来看。”没等队长制止,他一步串出,脑袋还未超出堤顶半个头,就被对方敌人枪手咣当一枪大揭盖。这一枪响可了不得了,引来一片爆豆般的枪声,还有几声手榴弹爆炸声,只听对面狼嚎鬼叫,一片混乱。队长和队员一齐把头伸出堤顶,一看有几个“红眼队”匪徒跑下堤顶连滚带爬猖狂出逃,队长一声令下,“打!”队员们看到自己的战友牺牲了,早就憋足了愁恨的心火,一顿复仇子弹把再逃的敌人歼灭在横河冰面上。 不巧不成书,事情原来是这样,沙岭区派支援高升区工作队的消息,高升区早就接到了通知,高升区派武工队来接应沙岭区工作队,发现“红眼队”在那埋伏,便悄悄跟在敌人后面。有一句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当敌人打响第一枪,武工队几乎同步向敌人开火,打得敌人懵头转向,哭爹喊娘。 两个队伍胜利会师,两位队长热烈握手,全体战士举枪欢呼! 经过清理战场,这场战斗共歼灭“红眼队”匪徒三十一人。 盘山县政府表扬两区,并为这一战斗的胜利开庆功大会。地主的嚣张气焰彻底被摧毁。高升区的土改在沙岭区工作队的支援下,很快顺利的向前推进。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彻底清除封建土地剥削残余,1950 年6 月 6 日至 9 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土改问题。6月 30 日,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次土改同解放战争时期党所规定的路线和政策,以及 1947 年 10 月所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基本精神一致,在具体政策上有很大变化,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全国的土地改革从经济上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为以后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力条件。 1952 年 1 月 1 日,邮电部发行了这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 4 枚,主图相同,表现出分得土地的农民,手持人民政府发给的土地证,以无限的喜悦和满腔的热情在自己的那块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情景。背景是一辆正在作业的巨型拖拉机,预示着农业机械化的未来。 这套邮票选择在 1952 年元旦发行,紧密配合了当时的形势,对农民占绝大多数的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邮 票图案似乎在告诉人们,分到土地仅仅是第一步,在新的一年里要辛勤耕耘、努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该票于 1952 1 1 发行原版,于 1955 1 10 再版印刷。原版和再版票可以根据耕田农民两腿间的暗记加以辨认.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3 1947 年 8 月 3 日,中共抚宁县委组建土改复查大队,抽调 244 名干部,深入解放区各区、乡、村,全县普遍开展了土地复查工作,按照耕者有其田的要求,没收地主、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按人口平分土地。全县共没收地主和征收富农土地 85309 亩,房屋 8912 间,松山3644 亩,粮食万斤,款万元,各种农具 10143 件,驴 435 头,骡 169 头,马 10 匹,牛 636 头,羊 1946 只,猪 1071 头,金两,银 656 斤,枪 12 支,子弹 3341 发。除金、银、枪、子弹上缴外,其余全部分给了广大贫苦农民。 1946 年 6 月,在解放战争的紧张时期,抚宁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减息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精神,组织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会,确定斗争对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清算复仇斗争,直接从地主手中夺取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除敌占区和边缘区外,解放区农村都发起了没收地主土地运动,大体按照人口统一分地,人均 2~4 亩。由于这次土改运动与解放战争同步进行,时间紧促,不够彻底,少 数敌我拉锯地区和地主气焰嚣张的村庄有明改暗不改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1947 年 7 月,第十二地委由组织部长陈东带队,到抚宁县台营镇当时第十二地委即后来的唐山地委、抚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进行土地复查试点。同时,中共抚宁县委在后石河村也搞了试点,摸索了经验。1947 年抚宁县掀起土改运动高潮。1948 年 11 月,抚宁全境解放后,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和平土改,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封建剥削制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土地改革时期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队长,工作队,沙岭,地主,时期,队员,故事,区长,敌人,人们,抚宁县,组织,农民,土匪,共产党,干部,沙岭镇,人员,全县,农村,匪徒,地方,地委,堤坝,堤顶,子弹,对方,战士,时间

2020-08-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队长,工作队,沙岭,地主,时期,队员,故事,区长,敌人,人们,抚宁县,组织,农民,土匪,共产党,干部,沙岭镇,人员,全县,农村,匪徒,地方,地委,堤坝,堤顶,子弹,对方,战士,时间

2020-08-05 #长篇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工作队,队长,地主,沙岭,敌人,队员,土匪,组织,人们,抚宁县,农民,区长,干部,盘山县,沙岭镇,人员,共产党,全县,农村,时期,故事,地方,地委,堤坝,堤顶,对方,时间,横河,解放军

2020-08-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工作队,队长,地主,沙岭,敌人,队员,土匪,组织,人们,抚宁县,农民,区长,干部,盘山县,沙岭镇,人员,共产党,全县,农村,时期,故事,地方,地委,堤坝,堤顶,对方,时间,横河,解放军

2020-08-04 #经典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改革时期故事

土地,工作队,队长,地主,沙岭,敌人,队员,土匪,组织,人们,抚宁县,农民,区长,干部,盘山县,沙岭镇,人员,共产党,全县,农村,时期,故事,地方,地委,堤坝,堤顶,对方,时间,横河,解放军

2020-08-05 #故事会

战国时期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 为什么还打不过秦国?

战国时期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 为什么还打不过秦国?

赵国,秦国,胡服骑射,影响,风气,改革,人民,私斗,高层,政治制度,国家,社会风气,社会,贵族,赵武灵,发展,建立起,社会环境,作用,大部分,土地,战国时期,环境,赵烈侯,必然会,在这种,众所周知,时期,东西,人口

2016-08-26 #故事会

战国时期的群雄变法 魏国最先变法为何还能没落|百家故事

战国时期的群雄变法 魏国最先变法为何还能没落|百家故事

魏国,李悝,土地,晋国,魏文侯,历史,战国,秦国,吴起,三家分晋,地区,战国时期,部分,齐国,改革,魏武卒,比其他,进行改革,人才,中原,中央集权,农业,内乱,农民,制度,国家,国君,天下,强国,春秋时代

2016-12-03 #故事大全

有关唐玄宗时期的各类故事

有关唐玄宗时期的各类故事

唐玄宗,武则天,李隆基,宰相,杨国忠,姚崇,张九龄,李林甫,杨贵妃,公元,时期,朝政,太平公主,皇帝,土地,官员,太子,韦皇后,影响,宋璟,佛教,全国,农民,军队,制度,女皇,国家,经济,贵妃,改革

2020-04-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