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张海鸥:“中国故事”可以这样讲

时间:2020-08-04 18:24:02

相关推荐

张海鸥:“中国故事”可以这样讲

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分享中国主题图书出版经验。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影

中国网10月18日讯 (记者 任斌)第6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外文局下属的新世界出版社将举办《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的全球首发仪式。在赴德之前,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接受了中国网的采访,就中国主题图书的出版分享了她的经验和个人感悟。

中国网:张总编,您好。新世界出版社作为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成员,每年都会参加国际上主要的图书展览会。据您观察,国外读者对于中国和中国图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随着中国的发展,这些关注点是否有变化?

张海鸥:有变化是一定的,因为中国在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国外的读者和版权商、出版商关注的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往我们传统的版权输出多在文化、艺术、美食方面,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思想、中医按摩、剪纸、京剧、菜谱等,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中国当代话题上,特别是当下鲜活、真实、丰富多彩的中国;以往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不太容易推广,尤其做不到有针对性地硬题软做,常常被认为是“宣传”,但是现在我们每年都有许多主题出版的图书输出海外,如中国道路、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海外读者就是想了解 “中国梦”是个什么梦,谁的梦,中国道路是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网:我们知道,新世界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包括《中国关键词》、《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主题图书,那么,这些图书在国际上反响和接受程度如何?

张海鸥:我就举几个例子吧。拿《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本书来说,这是我们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出版的,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关注。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是主宾国,我们邀请这本书的作者出席了相关活动,很多学者,包括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凯利·布朗(Kerry Brown)等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都纷纷报名参加我们的座谈会,并发表了很好的见解;德国著名汉学家南因果(Ingo Nentwig)曾为此书写过书评;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也为这本书写过推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2011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我们在展台上提供了一些免费的样书供读者取阅,有一位来自柏林的教授却花钱买了一本,原因是他认为只有花钱买了书,才会认真阅读,只有认真阅读,才会了解中国共产党到底为什么能。

当然关注主题图书的绝不仅仅是政界和学术界,在2013年南非开普敦书展上,有一位南非的高小学生对《中国梦:谁的梦》这本书的英文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我们问她原因时,她说,她很想了解在遥远的中国人们的生活以及跟她一样大的中国小朋友的梦想是什么。

中国网:所以,今后新世界出版社还会继续中国主题图书的出版路线?

张海鸥:是的。可以说,中国主题出版已经成为新世界出版社的特色,我们还将陆续有一批重大主题图书问世。去年,我们拿到了央视的电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七个文种的图书版权。今年10月,金砖国家峰会时,该书印度地区英文版和印地文版在新德里首发;《“一带一路”: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多语种外文版由我社出版;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时,该书的波兰文版在华沙出版;英文图书《2016:G20与中国》作为外交部和国务院办公室的重点图书向G20杭州峰会推荐,王毅部长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主题出版方面,我们由原来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转向“让世界了解中国”,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要引领中国的话语权。

在这里,我特别想介绍的主题出版项目还有《中国关键词》。这套书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非常权威,从挑选词条到翻译,再到形成书稿,都由顶尖专家全程参与。这样一来,外国记者、学者在以后的报道、研究中遇到这些关键词,就会使用我们的翻译,进行准确表达。今年两会期间,我们将该书试读本放在了两会中心,被记者一抢而空,很多记者反馈说这本书能够帮助他们更为准确、便捷地向海外读者介绍、阐释中国的理念、政策和中国道路;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们做了该书9个语种的新书首发式。在G20杭州峰会上,我们把该书几个主要语种的限量版带到峰会的中心,又被一抢而空,也收到了很多好的反馈;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还将举行该书的全球首发式。目前为止,我们在国际上已经推出了该书11个语种的12个文版(英文版包括欧洲版和北美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海鸥:“中国故事”可以这样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声音

贺晓,故事,光明日报,好故事,光荣院,中国,洪家关,丈夫,中国故事,好的,传播,李春雷,桂香,贺锦斋,妻子,马桑树,主题,工地,工程,旋律,时代,老人,唐湘岳,吴立新,张建,革命,中国声音,中国精神,马桑树儿搭灯台,个人

2020-09-02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读懂中国”经济发展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读懂中国”经济发展中国

中国,吴建民,世界,会议,外界,发展,过程,战略,和平,道路,青年,中国青年报记者,郑燕峰,和平发展,原则,研究会,故事,规划,文明,改革,创新与发展,会长,偏见,内涵,常务副,外国,角色,中国故事,中国国家,中国人

2015-02-14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中国少儿必读金典从学前到中学 一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中国少儿必读金典从学前到中学 一

金典,中国,注音版,少儿,中学,中国神话故事,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就够了,专家,包装,内容,书评,名著,桂冠,摘要,选题,知识,经典,试读,设计,刚性需求,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语文知识,应有尽有

2020-05-06

汉声中国童话 把中国故事讲给中国孩子

汉声中国童话 把中国故事讲给中国孩子

汉声,中国童话,二十四节气,黄永松,故事,图书,内容,杂志社,中国故事,中国孩子,图来,黄老,责任编辑,中国元素,天地出版社,中古,东方文化,业界,中华民族,事物,刺绣,人士,优惠活动,作者简介,全球,出版物,剪纸,台湾,图案,套书

201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