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班门弄斧的故事

时间:2020-08-03 20:36:01

相关推荐

班门弄斧的故事

导语: 班门弄斧 这条成语,就是说在内行面前摆弄自个儿的学问。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解释:在鲁班、匠石的门前 舞弄 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出自:唐 柳宗元《 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操斧于班、郢之门, 斯 强颜耳。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 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成语故事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昨在真 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 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 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 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 庄子在《 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 唰 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 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 操斧于班、郢之门 ,拿着斧子敢在 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 强颜 ,也就是不要脸了。

有一次,明代诗人 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 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 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 诗仙 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 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 操斧于班、郢之门,斯 强颜耳 。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讽刺那些 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

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是 鲁班门前弄大斧 。

这句话被后人缩成 班门弄斧 。这样, 班门弄斧 的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小贴士:谦虚,随时学,学越多,就知道越多,不会有班门弄斧的行为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班门弄斧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班门弄斧,木匠,斧子,大红门,学生,文艺,精神,行家,进步,欧阳修,梅圣,小师傅,战国时代,人们,东西,专利权,众人,例句,先生,出处,器具,反义词,始祖,大门,学会,定语,学问,学识,宾语

2020-08-03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班门弄斧,木匠,斧子,大红门,学生,文艺,精神,行家,进步,欧阳修,梅圣,小师傅,战国时代,人们,东西,专利权,众人,例句,先生,出处,器具,反义词,始祖,大门,学会,定语,学问,学识,宾语

2020-08-02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班门弄斧,木匠,斧子,大红门,学生,文艺,精神,行家,进步,欧阳修,梅圣,小师傅,战国时代,人们,东西,专利权,众人,例句,先生,出处,器具,反义词,始祖,大门,学会,定语,学问,学识,宾语

2020-08-03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班门弄斧,木匠,斧子,大红门,学生,文艺,精神,行家,进步,欧阳修,梅圣,小师傅,战国时代,人们,东西,专利权,众人,例句,先生,出处,器具,反义词,始祖,大门,学会,定语,学问,学识,宾语

2020-08-03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班门弄斧,木匠,斧子,大红门,学生,文艺,精神,行家,进步,欧阳修,梅圣,小师傅,战国时代,人们,东西,专利权,众人,例句,先生,出处,器具,反义词,始祖,大门,学会,定语,学问,学识,宾语

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