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和历史故事的成语!!!!!快!!!!!!!急!!!!!!!!

时间:2020-08-03 18:00:01

相关推荐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和历史故事的成语!!!!!快!!!!!!!急!!!!!!!!

1、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2、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男女仆人、宝玉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 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 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 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3、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 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4、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 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in)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5、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和历史故事的成语!!!!!快!!!!!!!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和历史故事的成语!!!!!快!!!!!!!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成语故事,夫妻,靡靡之音,经典,郑人买履,伯乐识,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半途而废,不耻下问,一败涂地,不屈不挠,东施效颦,出尔反尔,杯弓蛇影,宾至如归,坐怀不乱,大义灭亲,有备无患,鞭长莫及,病入膏肓,栩栩如生,百发百中,草木皆...

2020-05-15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成语故事,夫妻,靡靡之音,经典,郑人买履,伯乐识,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半途而废,不耻下问,一败涂地,不屈不挠,东施效颦,出尔反尔,杯弓蛇影,宾至如归,坐怀不乱,大义灭亲,有备无患,鞭长莫及,病入膏肓,栩栩如生,百发百中,草木皆...

2020-08-02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成语故事,夫妻,靡靡之音,经典,郑人买履,伯乐识,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半途而废,不耻下问,一败涂地,不屈不挠,东施效颦,出尔反尔,杯弓蛇影,宾至如归,坐怀不乱,大义灭亲,有备无患,鞭长莫及,病入膏肓,栩栩如生,百发百中,草木皆...

2020-08-02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成语故事,夫妻,靡靡之音,经典,郑人买履,伯乐识,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半途而废,不耻下问,一败涂地,不屈不挠,东施效颦,出尔反尔,杯弓蛇影,宾至如归,坐怀不乱,大义灭亲,有备无患,鞭长莫及,病入膏肓,栩栩如生,百发百中,草木皆...

2020-08-02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成语故事,夫妻,靡靡之音,经典,郑人买履,伯乐识,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半途而废,不耻下问,一败涂地,不屈不挠,东施效颦,出尔反尔,杯弓蛇影,宾至如归,坐怀不乱,大义灭亲,有备无患,鞭长莫及,病入膏肓,栩栩如生,百发百中,草木皆...

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