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时间:2020-08-02

四年级下册的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属于其中的一部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言过其实

马良、马谡兄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着名将领。马谡很有口才,特别喜欢谈论军事,分析战局,而且总是能谈到点子上。丞相诸葛亮觉得他才能出众,很器重他。

可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觉得马谡这个人太爱吹嘘,做起事来不能脚踏实地。于是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说起话来很浮夸,一点儿也不踏实,甚至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对于这种人,绝不可以重用,否则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丞相一定要小心留意!”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带领军队讨伐魏国,派马谡镇守街亭,防备魏军。结果,马谡一味逞强,竟然不听从指挥,在山上扎营,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失败。

到了这时,诸葛亮才想到刘备是何等英明,自己信任马谡又是何等愚蠢。自己由于没有听从先帝的遗言,终于造成北伐的失败,实在太不应该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他四处寻找吹竽高手,并组织了一支有三百名乐师参加的吹竽乐队,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他听起来,感到其乐无穷,异常兴奋。

有个南郭先生,整日游手好闲,没有什么本事。他本来对吹竽没什么研究,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齐宣王不搞调查研究,没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乐队里当了一名乐师。

南郭先生在每次吹奏之时,就在大乐队里拿着竽摇头晃脑地装样子,好像很会吹竽。他就这样一天天地混日子,居然得到了很高的待遇。

齐宣王死后,其子齐闵王继承了王位。这位齐闵王也很喜欢欣赏吹竽,但是他和父亲不同,不喜欢听人们一齐吹,而喜欢让乐师一个一个地单独给他吹奏。

南郭先生见再也混不下去了,怕轮到自己吹奏时露馅儿,招来杀身之祸,只得溜之大吉。

怙恶不悛

公元前740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侵入郑国。郑庄公为了使卫国无功而返,就派使者去陈军营中要求两国和好,并希望两国能结为同盟,一国有难,另一国就来援救。

没想到,陈桓公对郑庄公很瞧不起,对郑国的结盟要求置之不理。陈桓公的弟弟五父劝说他道:“要立国,就应该对邻国亲近、友善、仁爱。您最好答应郑国的要求。”

可是,桓公不听五父的忠言,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我们陈国千万不能得罪他们。而郑国国力衰弱,纵然对我们心生怨恨,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郑庄公听到陈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不由得勃然大怒,从此就对陈国怀恨在心。公元前717年,他亲自率军攻打陈国,桓公仓促应战,结果吃了败仗。

后来,史学家对此事进行评论,说:“友善不可以丢失,罪恶不能够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而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终就会自食其果,遭到失败。”

相知恨晚

西汉时,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一个侄子,名叫窦婴,极有才华。景帝登基后,急需良臣辅弼,于是让窦婴担任太子的老师,在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又赐给他魏其侯的爵位,后又拜他为当朝丞相。众多官员知道他深得皇帝恩宠,都来投靠于他。

这位窦丞相推崇孔夫子的思想,而窦太后则是道家学派的忠实信徒。终于有一天,窦太后对他厌烦起来,就让景帝罢了他的官职。窦婴失去权势之后,原来投靠他的人都不再理睬他,而一个叫灌夫的人倒常到他府上来,与他叙谈。

灌夫本是大臣张孟之子。张孟曾是颖阴侯灌婴的部下,因为灌婴很欣赏他,就让他改姓为灌。七国之乱时,灌孟为保卫社稷在战场上死去。从此灌夫恨透了叛军,在作战时特别勇敢,屡立奇功。

汉景帝驾崩后,汉武帝即位,他觉得淮阳今属河南省属于交通要道,又屯有重兵,不可轻易托付于人。想来想去,武帝才任命灌夫为淮阳太守。后来,由于灌夫在淮阳任上政绩突出,又被调入京城长安,被委任为太仆掌管御用车马的官员。

灌夫非常正直,从不巴结位高权重之人。但他喜欢交往,每天在他家吃饭的英雄豪杰竟然有百人之众。

灌夫酷爱饮酒,一旦喝醉了就很难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一次,他和窦太后的弟弟窦甫在一起饮酒作乐,菜过五味后他不觉酩酊大醉,好端端让窦甫尝了一顿拳头。汉武帝很爱惜灌夫,害怕窦太后杀他泄愤,就将他贬到外地为官。一晃几年过去了,灌夫因事免职,回到长安,过起了赋闲的生活。

这时,窦婴依旧受人冷落,灌夫就常到他府中走走。

窦婴无权无势之后,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也认清了那些势利小人的嘴脸。而灌夫的珍贵友谊,使他深受感动。而灌夫呢,也想和窦婴深交,来抬高自己的名声。

两个人都非常尊重对方,甚至有着父子一般的感情,总是融洽地相处,一点儿也不感到厌倦。他们都后悔相互了解得太晚了。

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相关文章:

1.

2.

3.

4.

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 马谡 窦婴 郑国 郑谷 窦太后 刘备 诸葛亮 郑庄公 陈桓公 陈国 乐队 南郭先生 早梅 梅花 淮阳 诗人 友善 张孟 窦甫 齐宣王 齐宣 齐已 中一 丞相 成语 卫国 官员 弟弟 景帝

2020-05-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6-05 #小故事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6-13 #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6-21 #长篇故事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8-01 #长篇故事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8-02 #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8-02 #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8-02 #故事会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灌夫,马谡,窦婴,郑国,郑谷,窦太后,刘备,诸葛亮,郑庄公,陈桓公,陈国,乐队,南郭先生,早梅,梅花,淮阳,诗人,友善,张孟,窦甫,齐宣王,齐宣,齐已,中一,丞相,成语,卫国,官员,弟弟,景帝

2020-08-0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