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拥有数千上万本书的人 都有故事可讲

时间:2020-07-28

有多少故事书

提示:本文共有 70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拥有数千上万本书的人,都有故事可讲拥有数千上万本书的人,都有故事可讲

新京报书评周刊

百家号05 1711:53

一千本书能摆满多大的书架?一万本书又要装满多大的房间?你心中有概念吗?

爱读书的人,大都幻想过自己“坐拥书城”,就是在家里被好书围绕,想读的书自己全都有的感觉;又或者是流连于图书馆或书店,设想“这些全是我的”。

要实现这一梦想,涉及到阅读的效率与经济上的考虑。人生匆匆,每一万天要二十七年,一辈子能读多少书?买书的钱,放书架的空间的钱,也无不需要精打细算。但生活中,的确有读书人,将博尔赫斯所形容的“天堂”搬回了家,他们的家,仿佛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藏书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不知你是否会好奇,藏书这么多,他们都读过吗?这些书,他们一共收藏了多少年?他们对书的喜爱,又是怎样的程度?书评君采访了四位家中藏书成千上万的人——既有知名的文化人,也有默默耕耘的“普通读者”,听他们讲述自己与书的故事。

采写 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

姓名:止庵

坐标:北京

职业:作家

止庵在他的书房。娄歌/摄

Q A

Q:现在大概有多少藏书?

A:我们家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其中的一室一厅都装了书,共有近30个书柜,我觉得大概有两三万册吧。本来是按照类型分的,但现在书柜里都搁不下,好多就在地上堆着,所以家里很乱,也许要再做一个书柜吧。

Q:什么类型的书比较多呢?

A:中国重新出版的古籍,外国文学,关于电影、戏剧的书,一些诗及文学理论的书,然后就是思想、哲学、历史类的书。

Q:最得意的一本藏书是?

A:我最得意的应该是细江英公的摄影集,他拍的三岛由纪夫的《蔷薇刑》,细江英公是日本一个摄影家,《蔷薇刑》以三岛由纪夫为被拍对象,我的这本书有他们两人的双签名。

Q 买书有什么标准?

A:是有读的可能性,我对 “看看热闹”式的读书已经没有好奇心了。我觉得读书这事可以概括三个词,第一个是不从众,别人读什么跟我无关;第二是不趋时,不赶时髦;第三是不受惑,不盲听别人的推荐。当读书读多了,才能知道这书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就跟上哪儿旅行一样,脑袋里边有个地图,读书也是。

止庵的书房。娄歌/摄

讲述

收藏的书自己不大舍得看

所谓藏书它是有标准的,有下限,不是什么书,买了回家就叫藏书。凡是藏书,书本身肯定有价值,而不在于你读了后它才有价值。打比方,如果你不买它,这书搁店里边就打折降价了,那根本不能叫藏书,用来读的书和用来藏的书是有区别的:在我,收藏的书自己不大舍得看,或者干脆看不了(譬如日文书),而我看的都不是收藏的书。

所以藏书,第一是物以稀为贵,首先这书不好找,数量少;第二点是这书有别人想要,你不买他买;第三点是不能再生产。藏书这件事是有价值判断,喜欢书而买书,那是个人的事,藏书得别人也认可。

我们家以前我爸爸就是藏书人,但是“文革”时书都被抄走了,一本不剩。因为小时候有过这么一个经历,所以我后来买书呢,就是为了自己读的,你如果不阅读,它就没有价值。我呢,没有看过电子书,买书的方式也没有变化,还是上书店去买,频率没有那么高,大概是一个月左右去一次吧,我常去万圣、三联、涵芬楼,就这几个书店。从来没有做过书账,就记脑袋里。我的书从来不卖,也不跟人换,不借人,也不送人,藏着的都是自己喜欢。看书不会做笔记,也不折角,我过去什么都不弄,现在也只加个纸条,习惯了这样。

止庵的书架一角。娄歌/摄

我只有极个别的书是藏书,偶尔涉猎,家里边能叫藏书的,可能就个二三百本,就是1%。这几年我买了一些不读的书,比如我到日本买的,后来又跟史航一块对签名本产生了兴趣。这些书的收藏确实是有些不容易,因为确实少有那种书,比如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的签名本,这种是有点价值、有点意思的。平常也会聊聊天吧,但我觉得这东西也没法跟人聊,买书是这样的,你喜欢的东西可能要跟人炫耀,可是呢你没买之前不会跟人说,这是个秘密,都是买到之后才跟人说的。

藏书过程其实没有什么不便,书搁哪记住就行,但现在有个问题是年龄大了之后,买书会重,尤其是如果这书没看过,很容易买重,这是个比较悲惨的事,我有本书买了两三本。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麻烦,是这书你之前买了但现在不喜欢了,在我不太多见,因为买一本书我都是认真考虑的,一般来讲我读书和买书都不干试验的事,我宁可没看也是宁缺毋滥,这书你没看不是什么损失,你买了本烂书那是损失。

姓名:杨葵

坐标:北京

职业:作家、出版人

杨葵工作室中的书架之一。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摄

Q A

Q:现在大概有多少藏书?

A:大几千本吧,一部分书在父母那,一部分在自己家,还有一部分挪在工作室。书主要是文史哲大类,然后画册、字帖。但现在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找一本书找不着,后来想算了,干脆再买一本。所以我现在实际上是在减,经常送人书,把一些肯定不会看及不常用的,或者网上有比较可信的版本的全送给人。

Q:觉得最得意的一本藏书是?

A:得意的太多了,像《伙计》就是,得到了特别开心。这本书还有编码,它原来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书。我当时到处买它买不到,但又特别喜欢,只好到图书馆去借,借完了逾期不还按照书价的三倍赔偿,这是大一大二时的事。

Q:平时看书有什么习惯?

A:我的书都保存得很好,至少八九成新,看了几遍还很干净,当时都包书皮儿,对书特别爱惜,从来不折角,也不做批注,会另外找纸写。但我也愿意借书,记得初中时我的第一个版本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一同学借走,结果他在家看被他妈妈发现,书被家长生气地撕了,后来他用胶条一页页粘好了还给我,还是很可惜。

杨葵工作室中的书架之二。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摄

讲述

读书是读闲书,买书纯粹为了用

我买的第一本书是本儿童文学,叫《湖边小暗哨》,应该是在1978年,我十岁。真正开始买书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契机是我住得离当时的北京琉璃厂很近,那时我开始学写字,在家临帖,而买字帖到琉璃厂是最好的。后来就开始逛书店,每天放学时就把自行车往琉璃厂街边一放,一直逛到吃晚饭时再回家。琉璃厂是当时旧书商的集散地,常出线装古籍,我的一套《史记》,就是在那好几年才配齐的。

杨葵早些年收齐的《史记》。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摄

高中时因为西学东渐,我也开始关注,常去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的读者服务部。1983年,我在商务印书馆那儿买过一本我觉得对我影响至今的书,叫《理想的冲突》。它当时印了8000多册,书价是1块7毛。

我还写过几年书账,当时是学鲁迅,会记下书名、在哪买的以及多少钱,每个月做个小结。那时每月买书大概一百块钱左右,能买个将近20本。但因为我已经开始有稿费,每个月能拿百八十块钱,加上家人每个月给我的40块钱零花钱和学校的助学金,买书的自由度很高,虽然每月会花得一分不剩。

我觉得读书是读闲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为了阅读。读书更多的意义在于你的一个生活方式,你必须在居所备上书,才觉得心里踏实,觉得顺手可选择的余地多一些。如果谈到阅读的乐趣,那这不是藏书所能体会到的。所以书对我来说是实用,我的大部分书不敢说都看过,但大部分全翻过。其他东西实际上是纯收藏而收藏,比如字画、筷子架,书我从来不买来收藏,买书纯粹为了用,我有好多很珍贵的版本,别人如果也特别喜欢,我就送了别人,没有那么大的收藏癖。有意思的是我这样买下来,其实稀缺性比其他人要高。有天史航来都乐疯了,不停地把书从书架中拿出拍照,他说在我这看到很多从未见过的版本。

关于这本书,杨葵说:”顾炎武的《京东考古录》,我花一毛钱买的。1988年1月,在首师大的水房门口卖旧书处买的。“

也可能因为从小家里边书就很多,书堆得到处都是,所以说以前就体会到那种坐拥书城的感觉,而且实际上体会到的更多是书太多的不便,它占地、落灰,经常找不到,不是坐拥书城,是“坐拥灰尘”。对我来说,逛书店、买书回来、看完后写点什么,这个过程完成了就特别好。说藏书,我现在就发愁,经常想把这些书捐给谁。前些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平台叫“多抓鱼”,我就挑了些绝不可能再打开的书,一口气卖了大概有二三十种。

姓名:杨兆

坐标:南昌

职业:书店从业者

杨兆的书房一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Q A

Q:现在大概有多少藏书?

A:数量约有5000多种,家中有带门书橱2组(放在客厅)、阁楼靠墙书柜4排、散落的小书架3组。书大多是来自旧书摊,这是个很特殊的购买习性,当时作为一个穷学生,我大部分的购书款项来自对生活费的挤压,这让我的选择变得很狭窄,无非文史哲里的常见图书,甚至有些是断片不成套的书。但买旧书确实花费低廉,于是上瘾,不愿意用更多的钱买新书。

Q:一月在买书上大概会花费多少?

A:买书的款项每月不足千元,现在会买点特价书,很多再版的新书确实做的漂亮,但是接触甚少。

Q:最得意的一本藏书是?

A:我曾经寻觅过一些书,比如港台的一些文化人物,如胡金铨的作品,后来复旦大学社引进了,时隔几年却没有刻意买齐。最得意的一本这个有点难,人民文学版精装的《小银和我》是我珍爱有加的一本小书,那是西班牙人翻译成汉语的,竟然译的那么传神!

杨兆珍爱有加的《小银和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讲述

世间的书不是为你一人准备的

藏书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通常意义上藏书必须有一个量和质的要求,但是我觉得只要是自己珍视、喜爱的书,哪怕一小部分、一本书,也可以称之为“藏书”。在藏书间,或者拥书而立,感觉就像和很多先贤智者共存一般,那时就觉得自己只是个有很多纸张的空虚人,因为在丰沛的思想文化中,个人显得是那么渺茫。

我是一个多年的书店从业者,2010年开办了一家主营库存图书的“拾得书店”。八年间,我在书店做掌柜的有四年,其余时间我在外地谋职、采购。在书店接触的也是百态红尘中的人,各个不同,但是进书店的人往往会变得“干净”起来,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观感。说明人到书店,肃立在书的面前,还是敬畏文明的。库存特价图书价廉物美,但是往往售罄便绝版下市,所以看起来很多稀松平常的书过几年就变得珍贵起来,连开店的人自己也觉得没有留住好书甚感惋惜,而很多淘到宝的读者会引以为傲,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每到一地会去旧书集散地,近两年多去潘家园买点平常的新旧书(指近30年来出版的书),因为是买卖人,购置旧书的余地较大,称心的自己可留下,同时为读者选书。旧书市购买的节奏要快一点,因为淘书客很多,眼快手快往往收获会多,初踏潘家园会急匆匆左顾右盼,但是世间的书不是为你一人准备的,总会来去得失不由人,为此后来我的心态变得平和,其实按规律逐家浏览也会有书等待你的,并不是中意的书都被高人抢走。在旧书里面,书的“好歹”不一而足,用“中意”二字也许更为妥帖。旧书摊里很多仅见于文字介绍传说中的书会跃入眼帘,这时候你会觉得书缘厚道。我喜欢小薄册书,三联的文化生活译丛、读书文丛、“猫头鹰丛书”等等都是我所喜欢收的品种,还有一些生僻的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类的书,都值得收集。

杨兆常去淘书的北京潘家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目前我基本没有处理过自己的书,但是我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候肯定要散掉自己的一部分书,吕叔湘先生移译了一篇《书太多了》刊在1988年《读书》杂志上,说出了古往今来嗜书人关于书来如山倒的疑惑,我觉得家里的书如果完全摆设在那里不动,是应该散播到“有用者”或“喜爱者”那里去。目前我家里的书被我的孩子视为空气一样,多而受其害,他并不觉得“好”,也许是他年纪未到,但是很多读书人家的读书习惯也是传不过二三代的,这是我们应该理解并且尊重后来者的选择的,他们有他们的世界。

而且我觉得当下的藏书家不一定是个好词,学问家、读书家都比藏书家有更高的含义或者更加平实的意义,古代的藏书家同时一般都是治学大家,而现在很多的藏书家甚至不如藏酒的酒鬼,酒鬼肯定尝遍了他的酒,而有些藏书家把天下的书藏之书架即使一一浏览,也只是把思想文明智慧寄存在一地。现在如有足够的藏书应该开办图书馆,次之是开书店,书是公共的,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我的书也许会送一些,也许会卖一些,买卖并不是坏事。

号:未堂

坐标:成都

职业:硕士生

Q A

Q:现在大概有多少藏书?

A:没有详细统计过,从大学到现在买的书过五千册应该没问题,但可能还到不了一万。研究生毕业后就没宿舍可住,借住在朋友租的地方,还要继续考博,有些书也要用,没法一次性寄回家,寄的话费用也太贵,只好分散在各处放置,朋友的寝室或家里,共分了四处,每处大约有十箱左右的书。老家还放着大约三四十箱的书。

Q:哪些类型的书比较多?

A:我的专业是古典文献学,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和近代以来学者的著作最多,另外西方哲学、文学类的也有一些。

Q :看书有什么习惯?

A:最大的可能有两点:一是不肯在书上写画或做笔记,二是几本书甚至十几本书一起看。当然也不全是如此,高中时读《史记》,从头到尾划了一遍,也是逼自己通读一遍。保持书的清洁,一是自己看着悦目,二是后人得到可以继续利用,朋友要是借书,一般是叮嘱再三,不能写划,不能折角,不能沾水,不能硬压。虽然是几本书一起看,但往往是有重心的,着重看一两种,其余的多是翻阅着玩的。

Q:坐在藏书间是什么感受呢?

A:住处必有书,出门必带书。古人有句话已经说得很好了,“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还有一句形容得也不错,“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未堂同学寄存在朋友家的书之一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讲述

将来想在老家,整一个小的图书室

可能非藏书界的人认为买的书多就算是藏书了,但藏书界所指的藏书一般是指要有珍善之本,或是在某一领域的书搜罗较为完备,才算得上是藏书。像我这样的恐怕只能是买书吧,本来也没有藏书的意思,就是搜罗自己喜欢的书而已。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所攻的领域不一样,所藏的书自然也千差万别,所以我觉得只要是买自己喜欢的书就算是理想的藏书吧。

之前淘书尽量买品相好的,看着舒服,后来发现有些笔记或收藏印也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些书里的批注可能还是有些价值的,也就不太计较品相了。没什么特殊的偏好,只要遇到喜欢的,价格又合适,那就买,当然也有几类书比较偏爱,像近现代人的古诗词集、博物类、中医类、宗教类、碑帖类、书话类、神话童话类、天文类、戏曲电影类、外文书、签名本等等,还有我喜欢楚辞和杜诗,遇到与这相关的书一般也不会放过,《圣经》类的书也攒了有一两箱子。

“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了沙湄译的齐奥朗的《眼泪与圣徒》,装帧印刷俱精,十分可人,文字也很不错,便想找英文本来看一下,沙湄也是从英文本转译的,原作是罗马尼亚语,即便能找来我也看不懂。之前在同学的婚礼上认识了一位朋友,正在加拿大留学,就托她帮我买了本带了回来,护封上是一幅流泪的圣女油画,看着就让人有心碎之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至于心得,没有总结过,有些经验不好表达,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断定一本书还是有要看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先看装帧如何,是精装还是平装,平装的话是锁线还是胶装,纸张印刷如何,书里是不是有笔记或签名,是几版几印,印数是多少,是否有过修订,再翻一翻序跋和目录,在心里对这本书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定位,问一下价格,合适的话,该出手就要出手了。最好是对各类书的行情要有所了解,对各界的人物也要有所认识,相关的知识知道得越多,对书的定位就越准,“捡漏”的机会就越大些,不过现在淘书越来越不好淘了,一是书店少了,二是懂的人也多了。

从大学时开始,买的日子和价格都记在一个小笔记本上,从2014年7月才开始记的详细一些,专门建了一个Excel文档,买书来后就会记下书名、作者、译者、点校者、校注者、出版社、版次、购买价格、定价、购买地点、购买时间,还有一栏备注,记一下书的装帧印刷或其他特殊之处等等。

“买来《音韵学纲要》,请赵振铎先生签了名,《音韵学纲要》才印了990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每月花多少钱买书没有统计过,估计很不均衡。每月除了留下500左右的生活费以外,其余的几乎全都花在书上了,身上实在没钱了,也就忍着不去旧书摊,或者顶多买个两三本。借钱对我来说是常态,京东又搞活动了,或者是遇到贵一点儿的好书了,经常会向同学朋友借贷。不过现在也是尽量克制自己,努力控制买书的力度。

父母的意见是,可以买,但别买太多,不能影响生活的开支。我的导师曾跟我半开玩笑地说,书可以少买些,省下钱交一交女朋友,到社会上看看耍耍,以后工作了再买也不迟。虽是玩笑话,也是一番好意。我现在还是漂泊的状态,但无论到哪儿,身边肯定要留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还有一些要寄回老家,将来想在老家腾个房间整一个小的图书室,附近的孩子可以来借书看。淘书的时候遇到特喜欢的价格又便宜的书也会多买一本,也有一些书买来就装在箱子里了,或许一辈子都不会从头到尾翻一遍了,是给将来的小图书室留的。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新京报书评周刊

百家号最近更新:05 1711:53

简介:阅读需要主张,阅读需要分享

作者最新文章我每淘到一本书,就像经历了一次艳遇 听《书迷》导演讲爱书人的那些事05 1712:1805 1711:4805 1711:42相关文章时事大拼盘05 13光年以外旧05 15五味的过去05 15新四少年往事05 12剪报糊墙05 15??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拥有数千上万本书的人 都有故事可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于乾,隆年,故名,高官

2020-04-14 #故事阅读

持之有故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持之有故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持之有故,成语,言之成理,言之有理,合文,荀况,主张,中性,恣睢,作者,学问,持论,文章,禽兽,荀子,谓语,见解和,有根据,非十二子,不经之谈,妄下雌黄,无稽之谈,顺理成章,可采,可纳,王庆,都会,反义,例句,会上

2013-02-04 #小故事

阅读下面材料 按要求作文。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故事 一句话的背后有故事 一段诉说有故

阅读下面材料 按要求作文。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故事 一句话的背后有故事 一段诉说有故

材料,作文,为题,文章,按要求,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写一篇

2018-01-08 #故事大全

红楼梦重要章回有哪些?并简要概述 内容寻:名著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几篇章回 并要有故

红楼梦重要章回有哪些?并简要概述 内容寻:名著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几篇章回 并要有故

红楼梦,内容,悲剧,贾雨村,林黛玉,章回,千红,夤缘,冤家,名著,幻境,指迷,简要,篇章,黛玉,有哪些,最重要,似曾相识,十二钗,注定了

2009-06-25 #长篇故事

《董小姐》歌词里有一句。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你觉得意思是“你是一个有故

《董小姐》歌词里有一句。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你觉得意思是“你是一个有故

董小姐,宋冬野,女同学,歌曲,安和,故事,才不是,我的家,摩登天空,爱上,参考资料,情感故事,斑马,来源,歌词,草原,野马,意思是,我感到,都不是,年年,支兰,董老,郭源,鲁迅,安和桥,都会,专辑,嘴角,动物

2020-07-03 #故事会

我女朋友说每个人都有故事 我该怎么回答她?我女朋友说每个人都有故? 爱问知识人

我女朋友说每个人都有故事 我该怎么回答她?我女朋友说每个人都有故? 爱问知识人

来爱,爱情,土壤,时候,时间,了一段,他不是你,找个人,往往会,是朋友,给你带来,意想不到

2009-01-18 #故事会

关于寓言 成语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谁又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得有故...

关于寓言 成语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谁又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得有故...

吕蒙,毛遂,鲁肃,祖逖,先生,平原君,楚王,刘琨,教育意义,门下,成语,楚国,关羽,周瑜,孙权,赵胜,出处,个人,典故,国家,寓言故事,左传,故事,成语故事,秦军,鸡叫,原君,练剑,蒋钦,寓言

2020-06-03 #经典故事

图书馆有科技书1000本 连环画800本 科技书本数比故事书的2.5倍少200本.图书馆有故

图书馆有科技书1000本 连环画800本 科技书本数比故事书的2.5倍少200本.图书馆有故

未知数,题意,关系,数量,所求,方程,列方程,内容,图书馆,应用题,故事书,科技书,考点,名称,列式,优势,合题,字母表,太原,审题,小学,方程解,等式,步骤,概念,术语,未知量,本数,社区,答案

2020-07-07 #小故事

和女朋友分手后她在个性签名上说安来无恙你在心上.一星期后又说别问我是谁我是个有故

和女朋友分手后她在个性签名上说安来无恙你在心上.一星期后又说别问我是谁我是个有故

安来,分手后,女朋友,事情,故事,个性签名,有故事的人,分手了,感情,能帮助,是这样,不是你,一星期,你已经,和你在一起,别问我是谁,她自己,就不要,所以说,我是个,这个情况,这个事情,在心上,说什么了

2012-06-0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