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孝故事

时间:2020-07-27

古代故事三篇

提示:本文共有 37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古代孝故事 看看古人孝顺父母都做些什么事(三)古代孝故事 看看古人孝顺父母都做些什么事(三)

品读百味人生

百家号03 1814:21

第三篇 温情

《孝经》说,“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人爱其亲、敬其亲是天性,是每个人内心本来就具有的情感。有人不爱其亲、不敬其亲是因为被世俗的欲望遮蔽住了本性,那些爱亲敬长的人可以说保持了自己的天性。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人最初的感情,也是最重要的感情之一。把这种感情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孝。这种血缘亲情是孝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孝所具有的人性的东西。

第十六个故事 曾子受杖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孝行而著称乡里。一天,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

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不知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快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的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当孔子听说了此事后,反而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

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仔细检点反省后,自己没有什么过错。于是,就请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个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亲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当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你难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该又怎么样呢?”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开导后恍然大悟,当曾参听到了夫子这些话后,也一下子醒悟过来,感叹地说:“我犯的错,真是太大了啊!”于是就很诚恳地去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第十七个故事 挨杖伤老

韩伯俞,汉代梁州人。生性孝顺,对待母亲能先意承志,深得母亲欢心。母亲对伯俞也非常疼爱,但在伯俞的教育问题上十分严厉。每当伯俞做错事的时候,母亲就用竹杖打他。而这时,伯俞就会低头躬身地等着挨打,不去辩解,也不哭。直等母亲打完了,气也渐渐消了,他才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谢罪,母亲也就转怒为喜了。

有次,伯俞犯了错,母亲很生气,母亲就用竹杖打他。但是由于母亲年事已高,打在身上一点也不重。伯俞忽然哭了起来,母亲感到十分奇怪,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强忍着痛,从不言声,也从未哭过,今天怎么哭起来了,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了吗?””愈忙说:“不是,不是。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但是因为知道您身体康健,我心中庆幸以后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常承欢膝下。今天母亲打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可见母亲已筋力衰迈,所以心里悲哀,才情不自禁地哭泣。”母亲听了伯俞的话,将竹杖扔在地上,长叹一声,为伯俞对自己的孝心而感动。

第十八个故事 闻声哭父

赵至,字景真,代郡人。寄居洛阳。赵至先世为代郡望族,后因战乱,家道中落,只能靠父亲耕田为生。十三岁那年,赵至与母亲在街上看到一衣锦还乡之人,甚是让人羡慕。母亲对赵至说:“我们先祖本不是贫贱人家,只因乱世流离而致成为士伍之人。你以后能否追本先祖?”赵至被母亲感动,于是拜师求学。一天,在私塾中,忽然听到父亲在附近田里耕作时大声叱牛的声音,赵至把书扔在一旁,就哭了起来。老师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怎么了?赵至说:“我听到父亲耕作叱牛的声音,想到自己年纪尚幼,不能奉养双亲,令父亲如此辛苦地劳作,来养家活口,供我上学读书,我心中既惭愧又感伤,所以忍不住哭了。”老师听了这番话,深感赵至为奇异之人,于是,更加下工夫教育他。

第十九个故事 徐积避石

徐积,江苏省淮安县人,三岁时,父亲去世。他每天早晨和晚上,跪在地上哭呼父亲,十分悲哀。少年时,读诵《孝经》,想到父恩难报,常常流涕不止。二十岁以后,跟从胡安定先生求学,深得孔门正心诚意的道理,因此事奉母亲,更加谨严。除非遇有极重要的大事,决不轻易离开母亲的身旁。每天衣冠端正的侍候,备了丰美的食物孝养。后来他赴京参加考试,因为不忍离别母亲,就背负着老母徒步进京,形影相随,朝夕相伴。他的父亲名字中有一“石”字,因此他生平遇见了路上的石,不忍加以践踏,有人对他说:“你要避免践踏路上的石,那是不可能的事。”徐积答道:“我并不是故意躲避路上的石,实在因为我的父亲名石,所以我一看到石,就要想到我的父亲,不禁惕然伤心,不忍踏在上面了。”母亲去世的时候,他痛哭到呕出血来,数天水浆不入口,居丧在坟墓旁的小屋中,每天在墓前哀呼问视,如同母亲生前一样。徐积去世以后,后人谥为孝节先生,至今祭祀不绝,人们都很崇敬他,认为徐先生的孝行,可与曾闵相比。

第二十个故事 攀枝哭父

孙昌泰,字子文,监生。昌泰为遗腹子,父亲死后三日才出生。父亲临死前,命人插杨枝于自己坟墓的路边,说:“上天若不绝我嗣,则遗腹生一男。以杨枝为验。”果昌泰生。后来,杨枝长成大树,垂荫二三亩。昌泰因未见过父亲而抱憾终身,每次上坟祭奠,总要扶着杨树哭泣,因为杨树是父亲在人间唯一的寄托。

第二十一个故事 纯孝感君

颍孝叔,春秋时期郑国人。事母至孝。当时,郑国君主庄公因为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乱后,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则被放逐到城颍。庄公立誓与母亲“不到地下,不再相见” 。

一日,庄公把颍孝叔叫到自己的宫中,与自己一起吃饭,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庄公感到奇怪并问其原因。孝叔说,看着美味的肉时便想起家中的母亲,母亲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孝叔向庄公提出请求,请庄公赏给母亲一些肉。

当庄公听到此番话后,突然显得沉默悲痛的模样,孝叔见状便问个究竟。于是,庄公便把母亲和弟弟造反的经过说了一遍,并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的誓言告知孝叔。

孝叔见庄公思母,但又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孝叔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办法。对庄公说,只要掘一个地道,在地道中相会不就得了吗?庄公立刻派人挖地道。终于,庄公在地道中与母亲相见,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还感动国君孝母,后人都称他为“纯孝”。

第二十二个故事 孝感愚民

房景伯,清河人。母崔氏,同郡崔元孙之女。景伯经义由崔氏亲授,学行修明,为当世名士。景伯为清河太守时,每有疑狱,常向崔氏请教。贝丘有一叫列子的,因为不孝顺母亲,将被提审。景伯为此很是伤心,并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知道后,对景伯说:“我听说百闻不如一见,山野村民不知道礼节,不必责怪于他!只把他母亲叫来,与我同住,让他儿子在你旁边。他看你怎样待我,也许会改过,也说不定。”于是,景伯就将列子母亲召到家中,崔氏与其共处一塌,与之共同进食。景伯侍候母亲温情有加,列子在一旁观看。不到十天,列子就有悔意,后悔过去竟那样对待母亲,要求同母亲一起回家。崔氏对景伯说:“列子虽然感到惭愧,但并未心愧,再等上几天。”又过了十天,列子叩头求母亲同自己回家,恳切之至,把头都磕破了,流了许多血。列子母亲也被列子的行为感动,老泪纵横,主动请求崔氏让自己回家。崔氏见列子真心悔改,就让列子同母亲一起回家。列子回到家后,待母亲一改当初,后以孝闻名。

第二十三个故事 父死心痛

裴敬彝,绛州闻喜人。敬彝小时候就很聪明,七岁能做文章。敬彝十四岁那年,父亲被人参奏,敬彝为父亲辩怨。侍御史唐临没想到敬彝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解,以之为奇,遂令敬彝作词赋。由此,敬彝受到唐临的表扬。唐临不但释放了父亲,还让父亲补陈王府点签。父亲任内黄令时,暴卒于任上。当时敬彝在长安,忽然哭泣不食,家人感到不解。敬彝说:“父母身体每有不适,我就会坐立不安。今天心痛如此,手足麻痹。世事难料,难道父母出什么事了。”于是请假回家,果然父亲去世。

(注:该系列故事出自史籍列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品读百味人生

百家号最近更新:03 1814:21

简介:专注人文,一起看人生

作者最新文章古代孝故事 看看古人孝顺父母都做些什么事(四)03 1908:5503 1814:2103 1709:34相关文章柚子妈03 14也许是爱太大没有把握03 12经典时尚资讯03 07东方头条03 17给你的爱03 03??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孝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4-20 #长篇故事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4-24 #故事会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5-05 #故事会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5-29 #故事大全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5-29 #短篇故事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6-23 #长篇故事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电子书 《古代经典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故事》在线

谋略,故事,曾国藩,曹操,胡雪岩,和珅,权谋,巧计,惩恶,智慧,中国古代,古代经典,孔子,商鞅,刘邦,乐羊子,刘铭传,周亚夫,吕不韦,嘉庆,宗智,张仪,崇祯,庄王,晏子,曾文正,楚庄,李渊灭,李时珍,李光弼

2020-06-23 #故事大全

《中国民俗故事 中国古代贤哲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传说 中国古代笑话

《中国民俗故事 中国古代贤哲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传说 中国古代笑话

店铺,元店,叠加使用,力度,优惠券,会员,商品,页面,订单,用户,情况,金额,页面设置,使用条件,单金额,可以使用

2020-09-07 #故事大全

《中国民俗故事 中国古代贤哲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传说 中国古代笑话

《中国民俗故事 中国古代贤哲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传说 中国古代笑话

店铺,元店,叠加使用,力度,优惠券,会员,商品,页面,订单,用户,情况,金额,页面设置,使用条件,单金额,可以使用

2020-09-0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