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校友故事俞孔坚:麦田里的守望者

时间:2020-06-26

麦田里的故事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说: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这个活的系统告诉我们在大地上该干什么,人跟土地的和谐关系是什么样的。思考方法是把仅有的生态学认识,通过叠加的方法,也就是“千层饼”的方法,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综合考虑,最底下的是地质、地貌、植被、水文,然后是动植物的分布,人的活动。

寻常的景观与诗意的居住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土人景观设计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博士一再强调的“寻常景观”,就是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实现真实的居住,从而让居者和土地建立真实的联系,在居住中回归真实的自我。这样,人们的居住才能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意义。

“现在的房地产项目,门类众多,价格各异,但很多在形和意上都脱离了真实。”俞孔坚说:“实际上这些项目的缔造者是在替消费者幻想,幻想成为古罗马帝王,成为贝弗利山庄的巨星,甚至成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等等。这种远离真实的幻想居住,我们在其气势恢弘的名称上便可见一斑。这种居住幻想,首先就会诱导居住者迷失自己身份,失去自我,一个失去真实自我的居住,肯定是缺乏意义的。”

这种现象有其社会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根源,看起来,人们想通过居住,在身份上追求贵族阶层,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人们至少在对待侠义生活的态度上,失去了自信。人们在选择居住的时候,通常都会以一种化妆、装点的思维模式来对待居住、环境的问题,而对于宜居环境的本质则漠不关心。当然,这也是社会进化过程中,在人居领域的一个必然阶段,问题是我们要能感知这一社会性规律的方向和进程,从而防止它的跑偏或者说避免走弯路,对专门从事人居环境发展研究者来说,便更责无旁贷。

俞孔坚解释说:“背离真实的居住,我认为它的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上两方面因素:主观上,中国教育体系中对审美的缺失,使得人们不清楚怎样才是美的,适宜的居住;客观上,在利润的驱动下,地产从业者,包括媒体,在将贵族化的阶级思想等同于居住的合理判断,诱导消费者在人居上的价值观。”

回归真实的生活,应该从真正的需要出发。罗马帝王造金壁辉煌的宫殿来炫耀权力和财富,但那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日常的状态。我们应该用舒适、合理来评判生活的需要,对居者本身是健康舒适的,对个人、社会是经济环保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欲望幻想。

“我经常用把老虎放到宫殿里来比喻失去真实,错位的人居构成。”俞孔坚微笑着说:“可以想像,宫殿中的老虎在其自然属性上,实际上是死的,老虎只有在属于它的丛林自然中才能实现它生存的意义。我们人也何尝不是这样?住宅应该真正回到以自己的需要为本,以自己的生活为本。”

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栖居是个大议题。海德格尔说栖栖的过程就是写诗的过程,那么怎样的诗句才有诗意呢?就是让人回到真实、回到土地,写诗的过程就是把人带到大地上,把人带到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诗是表达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栖居也是如此。

俞孔坚认为:现在的城市景观、现在的居住环境中,经常用古典西方的语言来化妆自我,这是一种幼稚的价值观,使我们失去了真实。我们把自己想像成西方的贵族和西方的古典帝王,使我们失去了平常,离开了大地。要使居住有诗意,就是要回到真实的自我、回到真实的土地,就是平常、寻常,寻常的人,寻常的事,真正的寻常,你的生活就有意义了,用真正坦然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居住要有诗意,就是回到真实的自我,回到寻常景观。《陋室铭》中的陋室并不富丽堂皇,但是充满诗意,就是因为它是真实的寻常景观。

“最近,我们在沈阳建筑大学做了一个校园,今年获了美国的年度设计大奖。我们用的就是稻田,用水稻来做校园,用水稻来绿化环境、来建设环境。水稻很平常,但是如果把它做校园,做平常人的活动空间,跟当代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稻田就充满诗意了。

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法则

“在与地产商合作中,他们最多提到的便是市场,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他们所说的市场往往都是他们想像中的市场。实践证明,很多我们坚持做好的项目,都受到了良好的市场回馈。”在北京,俞孔坚做过一个住宅景观项目,开发商想用几百块钱一棵的银杏树搞绿化。俞孔坚则要用白杨树,开发商一听用杨树,说:我们这可是高档社区,应该种银杏这种名贵乔木才对。最终开发商尊重了俞孔坚的意见。银杏500块钱一棵,现在这么粗的杨树,30块一棵。杨树林生长得非常茂盛,走进住宅区感觉很好,透出一股独特的北方气质,既有特色又很朴素。绿树成林,养护简单经济,消费者喜欢,开发商当然更喜欢。

打造人居,首先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有些开发商竟然要将一片很好的林子砍掉来实现他们的开发目的,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很多开发商总是在臆断市场,然后庸俗地被动地迎合市场,而不是主动去发现市场的真正需要,找到更加适合特定消费群体的人居要求。”俞孔坚坦诚直言。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现在如果造房者不切实际地花费高额成本,来生硬打造住宅区域中的需要精心维护的水系、花坛、人造景观,首先对消费者不利,因为他们要承担高额的物业费用,而且因为景观设计的不合理、不符合自然,看起来气派的景观也不会长久,不可持续。”

俞孔坚认为:过分昂贵的建筑一定是因为它的设计没有达到合理标准,它一定是增加了不该增加的东西。好的建筑,好的景观设计,一定是节省的,因为它符合大自然的过程和规律、充分利用资源和过程。节省,不仅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人居设计好坏的标准,而且应该在审美范畴中起到决定其存在意义的衡量指标。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筑,好的人居模式。”

结束语:

俞孔坚说:“景观设计归根到底要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回到人们日常的需要,这应当是现代城市与居住景观设计的不二法门。”俞孔坚说道:“一片林荫、一条河流, 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保住这份诗意,它一定会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A2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终于有了授权正版电子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终于有了授权正版电子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终于有了授权正版电子书!《麦田里的守望者》终于有了授权正版电子书!广州日报发布时间:03 0514:22《广州日报》官方帐号特殊时期贴心奉献读者,一代文学巨匠J.D.塞林格最著名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0-04-30 #经典故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以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以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供大家参考!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从读高晓松的《如丧...

2020-07-01 #经典故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以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以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供大家参考!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从读高晓松的《如丧...

2020-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坏孩子故事与“他妈的”翻译:塞林格在中国

坏孩子故事与“他妈的”翻译:塞林格在中国

...林格这样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这本书大获成功,塞林格也一举成名。一时间,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身影到处可见——这群年轻人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学着霍...

2020-07-19 #故事会

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梗概

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梗概

...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2020-06-26 #长篇故事

成长在路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细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

成长在路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细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霍尔顿这个16岁少年的视角,以回忆的方式,在加州的一所疗养院里向他的心理医生讲述了自己被潘西中学开除后,在纽约游荡了三天的生...

2020-06-25 #故事阅读

请从《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化苦旅》 《瓦尔登湖》 《平凡的世界》 《三体》 《

请从《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化苦旅》 《瓦尔登湖》 《平凡的世界》 《三体》 《

...菱听了,不觉红了脸,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起来。请从《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化苦旅》 《瓦尔登湖》 《平凡的世界》 《三体》 《音乐的故事》 《傅雷家书》 《野火集》 《追风筝的人》 《人类群星闪耀时》 《读书与做人...

2020-05-08 #小故事

二战英文版感人小故事

二战英文版感人小故事

...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妈妈带着鸡宝宝《麦田里的守望者》于1951年首次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英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语句,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那些感人的...

2020-06-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