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国地名由来大全

时间:2020-06-26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7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8 分钟。

中国地名由来大全 北京市Beijing Shi 位于东经 116.4° , 北纬 39.9° , 在华北平原北端。 为我国首都。 古称蓟。 春秋战国时为燕地。 秦为上谷郡地。 汉为广阳郡, 隋唐为幽州治所。 辽置南京, 也称燕京。 宋为燕山府。金为中都。 元为大都。 明改北平府。 北京一名, 始于明永乐元年1403 年。 据《明史地理志》:“永乐元年正月 , 建北京于顺天府, 称为行在。” 顺天府下云:“永乐元年升为北京, 改府为顺天府。” 永乐十九年迁都于此, 改北京为京师, 但习惯仍称北京。 1928 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 故改北京为北平。 1949 年复改北京市。 据《尔雅》: “绝高为京。” 据《公羊传》: “京者何?大也。” 由于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是最高领导层所在地, 故称京, 又因地处北方, 与南京相对而北京。 天津市Tianjin Shi 位于东经 117. 2° , 北纬 39. 1° , 在华北平原东北, 北屏燕山, 东临渤海。 明永乐年间, 镇守北京的朱棣, 为了 同他的侄子争夺皇位, 在海津渡过大运河南下。 后来朱棣作了皇帝, 为了纪念由此起兵“入靖内难”. 就把海津改名为天津。 即天子之渡津之意。 河北省Hebei Sheng 简称冀。 在黄河下游以北, 东临渤海。 春秋时属燕、 晋等国, 唐为河北道, 辖境包括黄河口以北、 太行山以东地区, 河北始为大行政区名。 元属中书省。 明建北平行省。 清置直隶省, 1928 年改河北省。 因在黄河以北, 故名。 山西省Shanxi Sheng 简称晋。 位于华北平原西部。 古为并州地, 春秋时为晋国, 唐为河东道, 元属中书省,明置山西布政使司, 清置山西省。 以在太行山西得名。 因省境春秋时为晋国地, 故简称晋。 内蒙古自治区Nei Mongol Zizhiqu 简称内蒙古。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 蒙古原为蒙古高原的部族名。 13 世纪初,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清代习惯上有内、 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 始用内蒙古一词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 东起哲里木盟, 西至河套以西厄鲁特的所有盟旗牧场。 1947 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Liaoning Sheng 简称辽。 在我国东北地区南部, 辽河流域。 秦置辽东、 辽西等郡。 故历代都用“辽” 字作为政区名。 至清康熙初, 因辽河流域为它的发样地, 取奉天承运之意, 乃改辽东将军为奉天将军。 1928 年, 又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 改名辽宁。 吉林省Jilin Sheng 简称吉。 在我国东北地区中部。 元属辽阳行中书省, 明为女真地。 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 满语“吉林” 意即“沿”,“乌拉” 是“大川” 的意思。 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 简称吉林。 吉林将军因驻此城而得名。 光绪时建吉林省。 黑龙江省Heilongjiang Sheng 简称黑。 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 古为肃慎地, 汉为挹娄及夫余地。 黑龙江, 因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 故名。 清康熙初在黑龙江沿岸筑城, 即取名黑龙江城今瑷珲旧城。 后设黑龙江将军, 亦因驻在黑龙江城而得名, 管辖松花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 清光绪时建省。 上海市、 县Shanghai Shi、 Xian 位于东经 121. 4° , 北纬 31. 2° , 在长江口, 简称沪。 北宋年间, 因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岸上, 而聚落形成后即用浦名, 称这个是的市集为上海, 以其 “地居海之上洋” 故名。沪, 得名于海滨的捕鱼工具, 即“扈” 即今天的鱼簖。 后来“扈” 演变为“沪”, 后简化为沪。 一说因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 简称“沪”。 又误传战国时春申君疏凿黄浦江, 别称“春申江”, 简称“申江”, 别称“申”。 1928 年设特别市。 1949 年改为中央直辖市。 江苏省Jiangsu Sheng 简称苏。 在我国东部沿海, 长江下游。 汉属徐、 扬二州, 唐属淮南、 江南等道, 元属河南及江浙行中书省, 明直隶南京。 清康熙六年1667 年改江南有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南京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苏州的首字为名。 浙江省Zhejiang Sheng 简称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 以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得名。 唐肃宗时以浙江以西长江南十州置浙江西道节度使; 以浙江以东八州置浙江东道节度使。 明置浙江省以其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而得名, 曲折之意。 安徽省Anhui Sheng 简称皖。在我国东南, 长江下游。康熙六年1667 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以巡抚驻所安庆府今安庆市和所辖徽州府今歙县首字命名。 清置安徽省。 简称皖, 本是安庆府的别称, 系春秋时皖国和两汉皖县故址而得名。 福建省Fujian Sheng 简称闽。 在我国东南沿海。 唐上元时设福建节度使, 管辖福、 建, 泉、 漳、 汀五州, 因取五州的前二州字而得名。 宋置福建路。 明置福建布政使司。 清置福建省。 福建古为闽越族居地, 故简称“闽”。 江西省Jiangxi Sheng 简称赣. 在长江中下游南岸。 唐开元时分设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 今江西省境属江南西道, 故简称江西道。 宋置江西路, 明置江西布政使司, 清置江西省。 又因赣江纵贯全境,故江西简称“赣’。 山东省Shandong Sheng 简称鲁。 在我国东部沿海, 黄河下游。 古之所谓山东, 泛指崤山、 函谷关以东, 或指太行山以东。 金设山东东、 西二路, 山东始为政区之名, 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及江苏淮北地区。明置山东布政使司, 清为山东省。 河南省He’ nan Sheng 简称豫。 位于黄河下游南岸。 古称“中州”、“中原”。 古为豫州地, 唐置河南道, 元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明置河南省。 因在黄河之南, 故名。 又因河南在《禹贡》 九州中为豫州地, 故简称“豫”。 湖北省Hubei Sheng 简称鄂。 在长江中游, 洞庭湖北。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宋初置荆湖北路, 简称湖北路, 湖北之名始此。 元代江南部分属湖广行中书省, 设有荆湖道宣慰司, 简称“湖北”。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命名, 因省会武昌在唐、 宋时称鄂州, 故亦简称“鄂”。 湖南省Hunan Sheng 简称湘。 在长江中游, 洞庭湖以南。 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唐安史之乱后置湖南观察使, 辖洞庭湖以南湘资二水流域七州之地, 故有糊南之称。 宋置湖南路。 清置湖南省。 又因湘江纵贯全省, 简称“湘”。 广东省Guangdong Sheng 简称粤。 在我国南部。 北宋初建广南路, 后又分为东、 西两路。 宋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地。 简称广东路和广西路。 明初建广东布政使司, 清置广东省。 因广东古为南越粤地,故简称“粤”。 广西壮族自 治区Cuangxi Zhuangzu Zizhiqu 简称桂。 在我国南部, 南临南海北部湾。 北宋初建广南路, 后又分为东, 西两路。 宋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地。 简称广东路和广西咱。 明建广西布政使司, 清设广西省。 1958 年 3月 5 日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 1965 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广西自宋至清台所皆在桂林宋代名桂州, 明、 清为桂林府, 故简称“桂”。 海南省Hainan Sheng 简称琼。 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 原为广东省海南黎族自治州。 1984 年改为海南行政区。1988 年设立海南省。 因海南岛而得名。 因唐、 宋时置琼州, 明、 清置琼州府, 故简称“琼”。 四川省Sichuan Sheng 简称川或蜀。 在长江上游。 唐初分设剑南西川、 剑南东川两节度使, 简称西川、 东川。川指平川广野。 末代分设益州、 梓州、 利州、 夔州四路, 合称“川峡四路”, 后又简称四川路。 元置四川行中书省, 明改四川布政使司, 清置四川省, 故简称川。 又因其西部在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 故又简称“蜀”。 贵州省Guizhou Sheng 简称黔或贵。 在我国西南部。 贵州, 因当地语音脂徵不分, 故宋代记载就有把唐所置矩州写成贵州的。 元初正式改名为贵州。 明永乐时置贵州布政使司, 清置省。 又因贵州地古称黔中, 故也简称黔。 云南省Yunnan Sheng 简称滇或云。 在我国西南部。 云南, 最初只是汉代的一个县名, 县治在今祥云县境。 相传汉武帝时有“彩云” 见于白崖, 派人追踪“彩云” 至此, 因置县于“彩云” 之南, 故名云南。 元置云南行中出省。 明置云南布政使司, 清置云南省。 因省会昆明附近在战国、 秦、 汉为滇国地, 亦简称“滇”。 云南省Yunnan Sheng 简称滇或云。 在我国西南部。 云南, 最初只是汉代的一个县名, 县治在今祥云县境。 相传汉武帝时有“彩云” 见于白崖, 派人追踪“彩云” 至此, 因置县于“彩云” 之南, 故名云南。 元置云南行中出省。 明置云南布政使司, 清置云南省。 因省会昆明附近在战国、 秦、 汉为滇国地, 亦简称“滇”。 西藏自治区Xizang Zizhiqu 简称藏。 在我国西南部。 元称乌斯藏,“乌斯” 是藏语“中央” 的意思,“藏” 是“圣洁”的意思。 元设乌斯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清代因其地在中国西部, 遂称西藏。 1965 年 9 月 9日成立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Shanxi Sheng 简称陕或秦。 在黄河中游。 陕西, 是以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作为区分定名的。 古代 “周、召二公分陕而治”, 因而后人称陕陌以东地区为陕东, 以西地区为陕西。 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 宋置陕西路, 明置陕西布政使司, 清置陕西省。 甘肃省Gansu Sheng 简称甘或陇。 在我国西北部。 西夏在其境内以甘治今张掖, 肃治今酒泉二州置甘肃监军司, 取二州首字为名。 宋至元时改设甘肃行省。 清置甘肃省。 因省境大部在陇山之西,古代又称为“陇西” 或“陇右”, 故简称“陇”。 青海省Qinghai Sheng 简称青。 在我国西部, 长江、 黄河上游。 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古有西海、 迁海等名称, 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 唐、 宋为吐蕃地, 明为西番地, 清雍正间于原属甘肃省的西宁府今西宁市设西宁办事大臣。 1912 年改设青海办事长官。 1915 年改置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青海地区。 1928 年设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 治区Ningxia Huizu Zizhiqu 简称宁。 在我国西北部。 十三世纪中叶元朝以西夏故地, 即东起河套, 西包河西地区置西夏中兴行省。 旋又取夏地安宁之意, 改称宁夏行省。 1928 年设宁夏省。 1958 年改为今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Xinjiang Uygur Zizhiqu 简称新。 在我国西北部。 从公元前一世纪起, 西域地区成为汉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 汉唐皆设有都护府正式行使国家权力。 到清乾隆时设立伊犁将军, 统辖天山南北路。 这一区域对清朝而言, 却是新开辟的疆土, 故习惯上称为“新疆”。 光绪十年1884 年改建为新疆省。1955 年改为自治区。 台湾省Taiwan Sheng 简称台。 在福建省东南, 东海和南海之间。 一说台湾由“大湾” 而来。 因当初平安北线尾与鹿耳门中间, 有一个很大的海湾。 一说由“大员” 而来, 大员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的译音。 清康熙时设台湾府。 渤海Bo Hai 我国的内海。 在辽宁、 河北、 山东、 天津之间。 与黄海相连。 平均多水深约 26 米。 据《索隐》: 勃旁跌也, 旁跌出者横在济北, 故齐都赋 云, 海旁出为勃, 名曰勃海郡。 又滃渤雾出貌。 黄海Huang Hai 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北起鸭绿江口, 南以长江口北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黄河之水注入黄海, 近岸海水呈黄色, 故名黄海。 东海Dong Hai 我国三大边缘悔之一。 北起长江口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 南以南海为邻。 大部分海域深度不超过 200 米。 因位于中国东部而得名。 南海Nan Hai 一称南中国海。 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北接广东、 广西, 福建和台湾。 中部深度达 2000~4000 米。 因在中国南部而得名。 乡 镇名的由来 白云鄂博Baiyenebo 矿区名。 位于东经 111. 0° , 北纬 41. 8° , 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白云鄂博”, 系蒙古语“富饶的敖包”。 阿腾席连Altan Xiret 镇名。 位于东经 109. 7° , 北纬 39. 6° , 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北部。 为该旗政府驻地。 阿腾席连, 系蒙古语, 意为“有金桌的地方”。 阿穆古郎Amgacang 镇名。 位于东经 118. 2° , 北纬 48. 2° , 在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中部。 阿穆古郎, 系蒙古语, 意为“安宁”。 德令哈镇Delingca Zhen 位于东经 97. 3° , 北纬 37. 3° , 在青海省西宁市西、 柴达木盆地东部。 1958 年设德令哈县, 后废。 现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 德令哈, 系蒙古语, 意为“世界 ” 。 大柴旦镇Da Qaidam Zhen 位于东经 95. 2° , 北纬 37. 8° ,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治州中部。 1960 年设大柴旦市, 1964 年撤, 改为州辖镇。 柴旦, 系蒙古语, 意为“盐译”。 察汗乌苏镇Qagan Us Zhen 位于东经 98. 0° , 北纬 36. 3° , 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南。 现为都兰县人民政府驻地。察汗乌苏, 系蒙古语, 意为“白水”。 恰卜恰镇Qabqa Zhen 位于东经 100. 6° , 北纬 36. 2° , 在青海省东南, 西宁市西部。 共和县政府驻地。 恰卜恰, 系蒙古语, 意为“陡坎”。 多尔布尔津Dorbiljin 为额敏镇的另一称呼。 位于东经 83. 6° , 北纬 46. 5° , 在新疆西部。 多尔布尔津, 系蒙古语, 意为“四方的”, 因镇中曾建有方形土城而得名。 克里雅Keriya 位于东经 81. 6° , 北纬 36. 8°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 为于田县政府驻地。 据《新疆山脉图说》: “克里雅者, 回语来而未定之辞”。 似为阿拉伯语‘村镇” 之意。 可可托海镇Koktokay Zhen 位于东经 89. 8° , 北纬 47. 2°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富蕴县东北部。 1937 年设可可托海设治局。 可可托海系突厥语, 意为“蓝色灌木林”。 喀喇沙尔Karasar 为焉耆镇的另一称呼。 位于东经 86. 5° , 北纬 42. 0°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焉耆县境内。 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建喀喇沙尔城。 光绪八年1882 年设喀喇沙尔直隶厅。 喀喇沙尔, 系维吾尔语, 意为“圣城”。 独山子Dushanzi 位于东经 84. 8° , 北纬 44. 3°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 属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 因其地形是—峰突起, 四周不与天山连接, 故名。 达坂城镇Dabancheng Zhen 位于东经 88. 3° , 北纬 43. 3°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东南。 达坂, 系维吾尔语, 意为“山口”, 因该城位于天山重要山口的北侧而得名。 阿力麻力古城Almalik Gucheng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 45 公里。 元世祖曾于此置行省。 阿力麻力, 系突厥语, 意为“苹果多的地方”。 克孜尔千佛洞Kizil Qianfodong 位于东经 82. 5° , 北纬 41. 7°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村木扎尔特河北岸的悬岩上。 为我国著名的石窟, 建于东汉末年。 现有 74 洞窟, 尚存部分精美壁画。 以本生故事画为主, 被誉为“故事画之冠”。 克孜尔, 系维吾尔语, 意为“红色”。 博望驿Bowang Yi 位于东经 112. 7° , 北纬 33. 1° , 在今方城县治西南 60 里。 现为博望乡 驻地。 博望,西汉时为县名, 是张骞的封地。 张骞为博望侯, 因以为名。 三国时刘备灭夏侯惇之博望坡,即此。 杜康村Dukang Cun 在今河南省妆阳县境。 杜康村是以杜康周朝人在此酿酒为名。 据说杜康因为酿酒出了名, 被周天子封为“酒仙”, 因此杜康村又名杜康仙庄。 曹操的《短歌行》 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名句。 少林寺Shaolin Si 位于东经 112. 9° , 北纬 34. 5° , 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的少室山下, 山麓丛林茂密,取“少室之林” 义, 故名。 少林寺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寺院。 张弓镇Zhanggong Zhen 位于东经 115. 2° , 北纬 34. 3° , 在河南省宁陵县城西南三十里。 传说张弓原是人名,因人名命名。 留光镇Liuguang Zhen 位于东经 114. 5° , 北纬 35. 0° , 在河南省封丘县境。 因东汉光武帝曾在此停留, 因名留光。 天禧镇Tianxi Zhen 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四十里。 因宋真宗年号“天禧” 为名的。 高碑店镇Gaobeidian Zhen 位于河北省新城县治西北。高碑店又名高密店, 为燕赵分界处, 昔有燕南赵北四个高碑,故得名高碑店。 宗家佐乡 Zongjiazuo Xiang 位于河北省任丘县东北。 建村于明永乐元年1403 年, 因山西省洪洞县迁入宗氏居此,故名宗家佐。 蒋福山乡 Jiangfushan Xiang 位于河北省三河县境。 相传, 唐初此地有一甘泉寺, 蒋姓一家四口给和尚做豆腐。 唐代李世民征东平毁该寺后, 蒋姓于此建村, 因蒋姓之子名蒋福, 故得名蒋福山。 洪山口乡 Hongshankou Xiang 位于河北省遵化县东北。 洪山口为县境长城最东的一个关口。 相传, 古代曾有洪姓在此占山为寨, 取名洪山寨。 驻守关口原在松棚山谷境。 明成化1465 年宪宗□深年间, 驻守关口移到今地, 因关口为名。 澧江镇Lijiang Zhen 位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 治县中部元江坝。清末实行里甲制。以城内 “德化坊”设德化里。 1929 年实行乡 镇保甲制, 以康熙五十二年建于文昌宫的澧江书院而得名。 龙城镇Longcheng Zhen 位于云南省呈贡县西北。 1956 年以龙街、 城内合并建镇, 各取一字得名。 按板镇Anban Zhen 位于云南省镇沅县南部。“按板”原名案板山, 因山形如几案而得名。“案”讹写为 “按”。 中心镇Zhongxin Zhen 位于云南省中甸县今香格里拉, 天津四注中部, 为中甸县治。 中心镇, 藏语名“独克宗”, 意为石丘山上的寨堡。 吐蓄时, 因寨堡设于石山包上, 故名。 1957 年成立中心镇, 因镇位于中甸县中部, 为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故名。 大阁镇Dage Zhen 位于河北省丰宁县中南, 为县治所。 因镇内西南有一高约两丈的土阁, 故名大阁镇。 护驾疃乡 Hujiatuan Xiang 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 相传战国时, 赵燕两国激战于护驾疃村北, 赵军溃败, 赵王性命难保, 在落魄中有乡 民掩护得救。 而后赵王念其村民救命之思, 遂封这个地名为护驾疃。 西留曹乡 Xiliucao Xiang 位河北省深县东北。北宋真宗年间, 杨六郎大摆牤牛阵, 曾在东留曹和西留曹两村喂牛,留下许多牛槽, 故名东牛槽、 西牛槽, 后人以为其名不雅, 故改今名。 张家营乡 Zhangjiaying Xiang 位于河北省威县东北。 相传约在 500 年前, 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张姓在此定居建村, 以姓氏命名张家营。 桑园镇Sangyumn Zhen 位于河北省吴桥县境。 为县治所。 据《德县志》: 明初当地连年灾荒, 饥民日 众, 于是“洪武二十六年1394 年, 诏天下州邑卫所植桑枣”。 此地桑拓丛生, 故名桑植镇, 后改今名。 万寨集镇Wanzhaiji Zhen 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东北。 明清时, 白莲教兴起, 在虎圈垭一带活动, 发展迅速, 抗拒暴政, 安营扎寨, 计有千师营、 暗营、 大营口、 小营口、 新寨等等大小营寨, 号称万寨。 石人坪集镇Shirenpingji Zhen 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城北, 镇南 100 米平地上有两根高 6 米, 围圆三米的石柱, 形似人立,故名。 隽水镇Juanshui Zhen 位于湖北省通城县境, 为县治所。 因“秀水前环, 隽溪后绕”, 故名。 吕堰驿Luyan Yi 位于湖北省襄阳县北古驿镇内。此地古为驿站, 因吕姓在此定居, 并且周围有许多堰塘,故称吕堰驿, 习称古驿。 历山镇Lishan Zhen 位于湖北省随县境, 为县治所。 镇因山得名。“厉山一名烈山, 亦名重山, 又名丽山, ”厉山在城北四十里, 因名。 龙坪镇Longping Zhen 位于湖北省广济县东南。 因地处长江边, 江堤不固, 多次溃口, 冲成洼坑, 变成池塘,俗称龙荡。 据《海隅集》:“龙坪古名龙坑, 嘉靖时, 景国之王, 将次龙坑, 抚臣以坑字不祥,乃改今名”。 杨垱镇Yangdang Zhen 位于湖北省枣阳县西北。 据传 300 年前, 杨姓在此地一小河旁居住, 为方便来人行往,就拦河筑了一个挡坝, 因而得名杨家垱, 俗称杨垱。 雨山乡 Yashan Xiang 位于湖北省崇阳县东部, 因地处县东部最高山——雨山北部而得名。 尧城村Yaocheng Cun 在山西省清徐县境。 据《读史方舆纪要》: 清源“县东南四十里有陶唐城, 相传为陶唐氏即尧, 传说为原始部落联盟的领袖自涿鹿徙居此, 俗谓之姚城”。 尧城村因尧曾居此而得名。 居仁村Juren Cun 在山西省昔阳西北。 原名杨家坟。 抗日战争末期, 我昔阳县四区区长王居仁同志, 在与敌作战中牺牲于此, 遂改今名。 克虎寨Kehu Zhai 在山西省临县西。 金大定时筑城屯兵于此, 以防西夏, 取名克胡砦。 清代改克虎寨。 三岔堡Sancha Bao 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 为明嘉靖十八年筑, 以东达神池, 西通岢岚, 北向偏关, 当三路之冲, 故名。 微子镇Weizi Zhen 在山西省潞城县东部。 此地为殷商时微子的封地。 微子为殷纣王的庶兄。 因此为微子封地而得名。 杜村Du Cun 在山西省运城县北部。 传说因杜康少康葬于此, 故名。 杜康, 传说为我国酿酒的的发明者。 今有杜康墓。 鹿港镇Lugang Zhen 在台湾省彰化县西北部。 此为明代郑成功时汉人移民登陆入垦中部之地。 一说鹿港为台米的一大输出港, 码头多米仓, 仓之形者曰“鹿” 圆形者曰“囷” , 鹿港即米仓之港。 一说鹿港之地形似鹿状。 或谓“琉球” 音近, 另一说为初辟之时港沟附近多鹿郡而得名。 嵩阳镇Songyang Zhen 云南省嵩明县县治, 在该县中部。“嵩阳” 以地处黄龙山南麓, 取嵩明州之“嵩” 字而得名。 瑞滇乡 Ruidian Xiang 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北。 1937 年瑞云、 永幸、 忠考三乡 合并为一乡 , 取“瑞云” 首字,川名“滇滩” 首字, 故名瑞滇, 并有吉祥之意。 龙山镇Longshan Zhen 位于云南省龙陵县境, 为县治所。 清嘉庆八年]803 年永昌同知张□据《山海经》“龙山” 文化源地著名, 遂将厅城义学取名“龙山书院”。 1936 年设镇、 保, 甲时, 即将书院名移用为行政区划名, 置龙山镇。 栎川镇Dongchuan Zhen 位于云南省姚安县偏南。 据《镜州志》: 汉置桥栋县, 过境蜻蛉河, 源远流长。 其地四壁崇山修谷, 平畴广川得名栋川。 勐朗镇Menglang Zhen 位于云南省澜沧拉枯族自治县中部。 勐朗系傣语,“勐” 意为“地方、 坝子”, “朗” 意为“洗”, 即水洗过的地方之意。 金山镇Jinshan Zhen 位于云南省禄丰县中部。 1949 年解放后城内最高点建有金山寺, 故名金山。 清晨霞气敷布, 逾十时不散, 晴霁可观, 寺内金碧辉煌。 现寺已拆, 建镇, 因名金山镇。 通泉镇Tongquan Zhen 位于云南省马龙县东部。 镇名源于古通泉县, 故址在今旧县。 县以通泉得名。 凤麓镇Fenglu Zhen 位于云南省澄江县中北部, 为县治所。 因位于舞凤山南麓。 故名。 玖联镇Jiulian Zhen 位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东部, 为县治所。 镇因地形取名。 镇东有一座“天圣庙梁子”, 由东向西延伸出九个起伏的小山包, 人们誉为“九叠联珠”, 玖联镇就坐落在第九个小山包下面, 故名。 锦屏镇Jinpin Zhen 位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部, 玉屏山麓。 锦屏, 即锦绣之屏峰, 因山得名。 沙头角镇Shatoujiao Zhen 位于深圳市东, 大鹏湾西岸。 固地处大鹏湾西北角, 是从一片沙滩上建起的村落, 因名沙头角村。 建镇后因村为名。 东山镇Dongshan Zhen 位于江苏省江宁县中北部, 秦淮河东岸。 因北依土山, 清称土山镇。 东晋丞相谢安曾在此建东山别墅, 土山别称小东山。 1934 年江宁县治由南京迁此, 因更今名。 奔牛镇Benniu Zhen 位于江苏省武进县西部。 据《舆地志》: 汉时有金牛出山东石池, 到曲阿入栅断道其。牛因骤奔, 故名奔牛。 虞山镇Yushan Zhen 位于江苏省常塾市中西部。 为江南古老山城。 唐武德七年624 年起为县治。 1950 提置常熟市时治此, 1958 年撤市后以城区置县辖镇, 因镇西有虞山, 故名。 千灯镇Qiandeng Zhen 位于江苏省昆山县东南, 千灯浦东西两岸, 原名千墩, 相传东北三十里处木瓜有墩九百九十九, 与此合为一千, 故名。 1963 年建镇, 1964 年改今名。 木渎镇Mudu Zhen 位于江苏省吴县境, 苏州市西南。 相传春秋时, 吴王得越贡木, 在灵岩山造馆娃宫。 积材于河数年, 渎被木塞, 故名木读。 镇以渎名。 丁堰镇Dingyan Zhen 位于江苏省如皋县江东北部。 相传唐代地濒黄海, 居民为御海水而筑“丁” 字形堰堤而得名。 清嘉庆年间名丁堰镇。 掘港镇Juegang Zhen 位于江苏省如东县境。 县人民政府驻地。 相传唐初此地无港, 名缺港, 后掘地为港, 方言“缺”、“掘” 同音, 改名掘港。 三余镇Sanyu Zhen 位于江苏省南通县东部。 清光绪年间名金陵荡, 为煮盐地。 1914 年大有晋盐垦公司在此开垦, 形成村落。 因垦地分属旧余西、 余中、 余东三盐场, 故名三余。 1949 年建镇。 青阳镇Qingyang Zhen 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境内, 县人民政府驻地。 据《泗虹合志》 载: “青阳, 古国名少吴,青阳氏封支子于此。” 金置青阳镇。 季市镇Jishi Zhen 位于江苏省靖江县北。 明以前为长江北岸沙滩, 因季姓开发定居, 且成集市, 故名。 葛洲坝Gezhou Ba 在湖北省宜昌市西约五公里, 在长江北岸, 突起江中, 形成孤岛。 相传在远古时期, 有青、 白龙化为二勇士, 驾神舟载木材出长江三峡, 过南津关后, 遇水妖拦阻, 双方展开激战,致使神舟搁浅, 形成沙洲, 故名“搁洲”, 后因“搁”“葛” 音近, 讹为“葛洲”。 黄果树瀑布Huangguoshu Pubu 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十五公里的白水河上, 宽约 30 到 40 米, 从 60 多米高的层崖之崩跌落, 凭高作浪, 发出轰然巨响。 盛夏太阳照射, 便化作长虹一道, 五彩缤纷, 霞光遍地。 因此地生长黄果树而得名。 芦迪岩Ludi Yah 在广西桂林市西北郊光明山。 因附近生长芦草, 用以做笛而得名。 岩洞雄奇瑰丽, 萦回曲折, 游程约 500 米。 橘子洲Juzi Zhou 在湖南省长沙市的湘江中。 据《太平寰宇记》: 橘洲在长沙县西南二公里江中, 时有大水, 诸洲皆没, 惟橘洲独浮, 上多美橘, 故以为名。 历史地名由来 西河郡Xihe Jun 战国郡名。 又名河西。 原为秦地, 后入于魏。 战国魏文侯置为郡, 以其地河水黄河之西而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洛水以东地区。 上郡Shang Jun 战国郡名, 原为戎翟居地, 后为魏文占。 魏文侯置为郡。 当以地处洛水之上, 故以上郡得名。 辖境包括今陕西东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 河东郡Hedong Jun 战国郡名。 原为晋国地, 战国属魏。 魏惠王置郡。 当以地处河水之东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山西西南地区。 汉中郡Hanzhong Jun 战国郡名。 原为巴蜀地, 后入于楚。 秦惠王置郡。 据《华阳国志》, 以其地在汉水中游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地区。 巴郡Ba Jun 战国郡名。 原巴族居地, 周武王时受封为巴子国。 郡以国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东部。 陇西郡Longxi Jun 战国郡名。 原西戎所居地, 战国时属秦。 秦昭襄王置郡。 据东汉应劭曰, 以其地处陇山之西, 故名。 辖境相当于今甘肃东南部。 黔中郡Qianzhong Jun 战国郡名。 原为蛮夷所居地, 后属于楚。 楚威王时置郡。 当以今武陵山区古有黔山得名。辖境相当于今湖南西北部。 贵州东北部及四川东南部地区。 巫郡Wu Jun 战国郡名。 原为蛮夷所居, 后属楚。 楚威王时置郡。 据《方舆纪要》 以境内巫山得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巫山县及湖北西部地区。 上谷郡Shanggu Jun 战国郡名。 燕昭王置郡。 据《晋书地道记》: 以其地处大谷之上, 故以为名。 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西北部地区。 渔阳郡Yuyang Jun 战国郡名。 燕惠王六年置郡。 以郡领渔阳县得名。 据应劭解释: 县在渔水之阳, 故名渔阳。 辖境相当于今密云水库以西地区。 宛郡Wan Jun 战国郡名。 楚悼王置为郡, 当以在今南阳市的古宛城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南阳盆地及淮河上游地区。 南阳郡Nanyang Jun 战国郡名。 秦昭襄王置郡。 据《释名》: 以其地处中原之南, 又居汉水之阳, 因以为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 陶郡Tao Jun 战国郡名。 秦昭襄王置。 以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古曹国都邑陶丘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部定陶、 巨野及汶上等地区。 大宋郡Dasong Jun 战国郡名。 魏昭王时置郡。 以其地原为古宋国所在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河南东部陶丘、夏邑及江苏、 安徽、 山东等部分地区。 上党郡Shangdang Jun 战国郡名。 战国时韩置郡。 据《释名》: 党, 即处所, 以其地势高昂, 郡处高地之上,故名上党。 辖境相当于今山西东南部; 沁水以东地区。 三川郡Sanchuan Jun 战国郡名。 韩宣王置郡。 据三国韦昭曰: 以其地处河水, 洛水, 伊水三川之间得名。辖境相当于今黄河以南的河南西部地区。 雁门郡Yanmen Jun 战国郡名。 赵武灵王置那。 郡境有雁门山。 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两山对峙如门, 雁度其间, 故以名郡。 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集宁等地。 代郡Dai Jun 战国郡名。 赵惠文王置郡。 以其地原为古代国所在, 故以名。 辖境相当于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 钜鹿郡Julu Jun 战国郡名。 当以今河北平乡 县西南古钜鹿城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河北东南部。 陈郡Cheng Jun 战国郡名。 以今河南淮阳县原楚都郢陈所在, 故以为名。 辖境相当于今河南东南及安徽西北部。 薛郡Xue Jun 战国郡名。 境内原为古薛国所在, 当以为名。 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部曲阜、 济宁、 枣庄等地区。 九江郡Jiujian Jun 战国郡名。 应劭曰: 以其地有九条江同时向东南入长江, 故名。 辖境相当于今安徽南部,河南东南部及江西大部分地区。 长沙郡Changsha Jun 战国郡名。 据《元和郡县志》: 以其地方有万里沙祠, 故名。 辖境相当于今湖南中部、东部及江西西北部地区。 会稽郡Huiji Jun 战国郡名。 据《通考》: 当以今浙江绍兴南之古会稽山得名。 辖境相当于今江苏、 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 齐郡Qi Jun 战国郡名。 因原齐国地, 故以为名。 据《史记》 因其地有“天齐渊”, 故称齐国。 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北部。 岱宗Dai Zong 山名, 即泰山。 在今山东泰安县。 古代认为泰山为众山所宗, 故称贷宗, 或名岱岳。《淮南子· 坠形训》: “中央之美者, 有岱岳”, 即此。 后代诗文中亦以岱宗为泰山的美称。 杜甫《望岳》: “岱宗夫何如, 齐鲁青未了。” 就是赞叹泰山巍峨雄伟的名句。 云楚Yun Meng 古大泽名。 在今湖北境内的长江南北两岸。 一说江北为云, 江南为梦。 后世大部分已淤为平陆。 汉时所称云梦在今湖北监利西北。 其中有台名高唐, 相传即楚王怀王、 襄王游云梦遇巫山神女处。 雷池Lei Chi 在安徽省望江东南。古雷水自湖北黄梅流经安徽宿松, 到望江东南积而成湖, 故称雷他。东晋大将温峤曾坐镇于此。 他的朋友庾亮, 见峤重兵在握, 恐为东晋皇室猜忌, 曾有书寄峤要他谨守原防,“无过雷池一步”。 后世便以“不越雷池” 作为循规蹈矩, 不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警语。 沧浪Cang Lang 古水名。 在今湖北境内。 为古汉水支流之一。《尚书· 禹贡》 有“嶓冢家传为禹时的山名导漾, 东流为汉, 又东流为沧浪之水” 的记载。 或谓今汉水, 夏水即古之沧浪水。 一说沧浪为水青苍色貌。《孟子》 有: “沧浪之水情兮, 可以灌我足。” 乾时Qian Shi 春秋时齐地。 在今山东临淄西。 因旧时其地有时水今名乌河, 遇旱即干涸, 故名其地曰乾时。 长勺Chang Shao 春秋时鲁地。 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相传为商长勺氏居地, 故名。 公元前 684 年, 齐鲁两国发生战争于此。 当时齐为大国。 鲁为小国。 但鲁师在曹刿的指挥下, 战前做好了“取信于民” 的工作, 战时采取“敌疲我打” 的办法, 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反击, 终于以弱胜强, 大败齐师。 史称“长勺之战”。 昆阳Kunyang 战国魏邑。 故址在今河南叶县, 因地当昆水之北, 故称昆阳。 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王凤, 王常领导的绿林军, 以一比二的兵力, 击败王莽军四十三万于此, 随即分兵进占洛阳,直捣长安, 推翻了王莽政权。 史称“昆阳之战”。 辰阳Chenyang 战国时楚地。 在今湖南辰溪。 屈原《九章· 涉江》: “朝发枉渚兮, 夕宿辰阳。” 即此。枉渚为古沅水支流之一, 一称枉水或枉陼与辰阳同属楚国境。 碎叶Suiye 古城名。 以其地临碎水今楚河而得名。 一称素叶水城。 故址在今吉尔吉斯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 唐贞观初, 玄奘赴印度曾经此地。 公元 679 年, 安西都护府王方翼曾因其旧城改筑新城。 一说唐诗人李白的祖先, 于隋末徙居中亚即定居碎叶, 李白即诞生此城, 至五岁始随其父迁居绵州的彰明今四川江油县。 白帝城Baidi Cheng 在今四川奉节县今重庆市, 天津四注东的白帝山上。 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因述自号白帝, 故名。《水经注》 称其城“周回二百八十步, 西南临大江, 窥之眩目 ”。 公孙述建成此城后, 即移鱼腹县今四川奉节县治此。 时东汉建安以来, 历为巴东郡、 巴州、 信州、 夔州治所。 世 传的“白帝城托孤” 即指此。 秦川Qiachuan 古地区名。 今陕西、 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 古属秦国地, 故后世称其地为秦川。 三国鼎立时是曹魏的主要根据地。 华阳Huayang 古地区名。 因在华山之阳而得名。 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 贵州一带, 东晋常璩作《华阳国志》 十二卷, 记载了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 347 年间巴蜀、 汉中、 南中地区的史事。 昌南镇Changnan Zhen 东晋置。 在今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岸上。 因当昌水之南而得名。 一称新平镇、 陶阳镇。境内水土宜陶。 南朝陈时即以产“昌南瓷” 著名。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其瓷远销国外, 有“瓷都” 之称。 乃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据今人考证, 外国人称中国为“China” 就是因“昌南”瓷闻名于世而得名的。 因而“China” 一词在英语里即指“中国”, 又指瓷器”。 梁山泊Liangshan Bo 一作梁山泺, 在今山东粱山与郓城县问。 古为大野泽的一部分。 五代时泽水北移, 环梁山皆成巨浸, 始称环山一带为梁山泊。 五代至北宋时, 因黄河决水多入其内, 泽面增大。 宋徽宗宣和年间名扬朝宇的宋江起义即以此为根据地。 大都Da Ou 元帝都。 故址在今北京市。 位于金中都东北。 蒙古至元四年始建, 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建成。 忽必烈于至元八年称大都。 即大都城之意。 三元里Sanyuan Li 在广州市北郊。因其地有三元庙而得名。鸦片战争时1841 年广州人民于此组织平英团,与英侵略者进行斗争。 解放后于此建立抗英斗争烈士纪念馆。 玉门关Yumen Guan 在敦煌县城西北八十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 故名, 现存城垣完整。 嘉峪关Jiayu Guan 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 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 年, 因城在嘉峪山麓, 故名。 山海关Shanhai Guan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十五公里。 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大将徐达在此构筑长城, 建关设卫, 因山海关北依燕山, 南临渤海, 地势险要, 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 殷墟Yinxiu 在河南安阳市西北约二公里。 以小屯村为中心, 包括其北的洹河两岸地区, 东西长约六公里, 南北宽约四公里。 公元前十四世纪, 盘庚迁都于此, 称北蒙, 亦称“殷”。 周灭殷后,渐趋荒芜, 故称殷墟。 山名由来 喜马拉雅山Himaaya Shan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 锡金、 不丹境内。 东西长约 2450 公里, 南北宽约 200~350 公里。 位于中、 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8848. 13米2005 年珠测数据为 8844.43m, 天津四注为世界最高峰。 “喜马拉雅”系梵语, 意为雪巢,以山势极高, 远出雪线之上, 终年冰雪不解, 故名。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 Feng 喜马拉雅山主峰。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接界处。 海拔 8848. 13 米2005 年珠测数据为 8844.43m, 天津四注, 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系藏语, 意为“后妃神女”。 传说为“第三神女峰”。 相传, 在高高的雪山峰群中, 从前住着五个妖女姊妹, 后来莲花生大师前来教诲开导, 把他们变成了仙女, 统称“次仁切阿”, 意为“长寿五姊妹”。 他们的名字是: 1. 扎西次仁玛; 2. 丁结协桑玛; 3, 米约洛桑玛; 4. 觉班珍桑玛; 5. 达格卓桑玛。珠穆朗玛峰就是这五姊妹中的第三个, 即“米约洛桑玛”, 意为不动善慧仙女。 冈底斯山Gangdise Shan 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 与喜玛拉雅山相平行。 海拔约 6000 米。 主峰冈仁波齐峰海拔6656 米。“冈” 系藏语“雪” 之意, “底斯” 系梵语, 意为“雪人”。 据《辞海》: “冈底斯”藏语意为“众山之主”。 唐古拉山Tangula Shan 一称当拉山。 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及青藏边境。“唐古拉山”, 系藏语, 意为“高原上的山 ” 。 念青唐古拉山Niahqentanglha Shan 斜贯西藏自治区境内。 西接冈底斯山, 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伯舒拉岭相接。“念青唐古拉” 系藏语, 意为“严厉平川神”。 据《西域同文志》: 年沁为“勇”、“灵应”, 塘为“甸”,拉为“神”, 冈里为“雪山”, 意为山间有甸, 多积雪, 而其神又能灵应。 一说“念青” 系三大神名之一, 唐为“大草坝”, 即草原神之意。 横断山脉Hengduan Shanmai 在川、 滇两省西部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走向山脉的总称。 自西而东有色隆拉岭、 伯舒拉岭、 怒山、 宁静山、 沙鲁里山、 大雪山, 邛崃山等。 海拔 2000~6000 米。 因山脉南北走向, 横隔东西间交通, 故名。 喀喇昆仑山Karakorum Shan 又称尼蟒依山。 在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及克什米尔东北部。 西北——东南走向, 长约 400公里。 主峰乔戈里峰8611 米为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 系维吾尔语, 意为“黑色巨石”,引申为“巍峨的巨石” 之意。 此“昆仑” 与“昆仑山” 之“昆仑” 非一词。 参见“昆仑山”条。 昆仑山Kunlun Shan 横贯新疆、 西藏、 青海, 帕米尔高原东部, 东西长约 2,500 公里。 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 米。 据《辞海》: 昆仑为“广大无垠貌” 之意。 据《史记· 大宛传》: “汉使穷河源, 河源出于阗, 天子按古图书, 名曰昆仑。” 据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昆仑即于阗文‘南方’,昆仑山犹云‘南山’。” 汉文史籍又称昆仑山为南山。 可可西里山Hoh Xil Shan 一译可可稀立山。 横贯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及青海省西南部。 为昆仑山脉南支。 海拔 6000米左右。“可可西里” 系蒙古语, 意为“青色的山粱”。 巴颜喀拉山Bayan Har Shan 地处青海省中部偏南, 为昆仑山脉南支。 为长江、 黄河的分水岭, 西北——东南走向,海拔 5000~6000 米。“巴颜喀拉山” 系蒙古语, 意为“富饶黑色的山”, 引申为“富饶巍峨之山, ” 或“富饶美丽的山”。 阿尼马卿山Anyemmaqen Shan 即积石山, 一称玛积雪山。 在青海省东南部, 延伸到甘肃省南境。 为昆仑山脉中支。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尼马卿似为藏语, 意为“爷爷山”。 天山Tian Shan 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西端伸入前苏联中亚, 全长 2500 公里, 宽 250~300 公里,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 7435 米。“天山” 意为耸入云天之山。 突厥语曾称天山为腾格里山, 也是“天山” 的意思。 史籍上曾称白山、 祁连山、 时罗漫山等。 阿尔泰山Altay Shan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 西北延伸到哈萨克斯坦境内, 西北——东南走向,全长 2000 余公里。“阿尔泰” 系突厥、 蒙古语, 意为“金”。 因此山产金, 故名。 阿尔金山Altun Shan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 锦延到青海、 甘肃两省边境, 东北——西南走向, 海拔3500~4000 米。“阿尔金” 系突厥语“阿尔屯”, 音意兼译之名, 意为“金”。 祁连山Qilian Shan 为甘肃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 因在河西走廊南部, 亦称南山, 东北——西南走向应为西南——东北走向, 天津四注, 全长 1000 公里。“祁连”, 系匈奴语, 意为“天”、“青天”。 秦岭Qing Ling 横贯我国中部, 东西走向, 为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广义的秦岭西起甘、 青两省边境, 东到河南省中部。 狭义的秦岭指陕西省境内一段。 海拔 2000~3000 米。 主峰太白山 3767米。 因陕西为古秦国地, 故名秦岭。 大巴山Daba Shan 简称巴山。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川、 甘、 陕、 鄂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 西北——东南走向, 海拔 2000~2500 米。 主峰大神农架 3053 米。 据《说文》:“巴, 虫也, 或曰食象蛇”。因此山产此物而得名。 阴山Yin Shan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东西走向, 全长 1200 公里, 海拔 1500~2000 米。 据《史记· 秦始皇记》: “自榆中□河以东, 属之阴山。” 据清段注《说文解字注》: “阴, 暗也, 暗者闭门也, 闭门则为幽暗, 故以为高明之反”。 今长城内外沿边诸山多属阴山山脉, 阴山得名由此。阴山, 似因在狼山和大青山之北, 故名。 兴安岭Xingan Ling 黑龙江省北部山脉的总称。 西为大兴安岭, 东为小兴安岭,“兴安” 系满语, 意为“极寒处”, 因气候寒冷, 故名。 大兴安岭Daxingan Ling 在黑龙江省西部, 南端延伸至辽、 吉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 东北——西南走向, 全长 1200 公里, 宽 200~300 公里。 海拔 1100~1400 米。 主峰索岳尔济山。 兴安系满语, 意为“极寒处”, 因气候寒冷, 故名。 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相对而得名。 长白山Changbai Shan 为辽、 吉、 黑三省东部和中、 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 东北——西南走向, 海拔 200~2000 米。 此山积雪冬夏不化, 故名长白山。 太行山Taihang Shan 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 东北——西南走向, 海拔 1000 米, 又名五行山、 王母山。“太”,“极大” 之意, 古通“大”、“泰”, 太行山, 古称太形山, 古代“形”、“行” 音同,因山形高大, 故名。 大别山Dabie Shan 在豫、 鄂、 皖三省边境, 西接桐柏山, 东延为霍山, 西北——东南走向, 为长江、 淮河分水岭, 海拔 1000 米左右。 主峰天堂寨海拔 1729 米。 武夷山Wuyi Shan 广义的武夷山脉在江西、 福建两省边境, 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地名由来大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地名的故事——鱼木寨地名的由来

中国地名的故事——鱼木寨地名的由来

鱼木寨,地名,古寨,地名文化,我国,情趣,山寨,鱼木,寨中,人们,故事,土家族,寓意,寨门,寨子,年间,山野,悬崖,由来,现象,读者,评论区,一平,古寨墙,嘉庆,多石,大壑,新地,洪武,地保

2020-06-25 #经典故事

中国地名的故事——鱼木寨地名的由来

中国地名的故事——鱼木寨地名的由来

鱼木寨,古寨,地名,我国,情趣,山寨,鱼木,地名文化,寨中,土家族,寨门,寨子,年间,山野,悬崖,读者,评论区,一平,古寨墙,嘉庆,多石,大壑,洪武,地保,责任编辑,大兴乡,石盆,寓意,一夫当关,一大

2020-05-08 #故事会

《中国地名大会》陕西版图:最早“中国”地名的由来从这儿出土

《中国地名大会》陕西版图:最早“中国”地名的由来从这儿出土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6-25 #长篇故事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孩子,爱情,游客,举措,八桂,时间,广西,时候,景区,杭州,长岛,活动,北依,刘东,孔子,次大,王先生,钱江,工作人员,北青报,三月三,喜乐购,大有,民兵连,天气,原因,人文景观,中国,产品,五大

2020-05-12 #故事阅读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孩子,爱情,游客,举措,八桂,时间,广西,时候,景区,杭州,长岛,活动,北依,刘东,孔子,次大,王先生,钱江,工作人员,北青报,三月三,喜乐购,大有,民兵连,天气,原因,人文景观,中国,产品,五大

2020-06-25 #故事阅读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中国地名由来的故事

孩子,爱情,游客,举措,八桂,时间,广西,时候,景区,杭州,长岛,活动,北依,刘东,孔子,次大,王先生,钱江,工作人员,北青报,三月三,喜乐购,大有,民兵连,天气,原因,人文景观,中国,产品,五大

2008-03-21 #故事阅读

中国最有趣最奇怪地名大集合 你知道有趣地名的由来么

中国最有趣最奇怪地名大集合 你知道有趣地名的由来么

火星 火星村 太监 丝织品 地名 养马 监管 太监弄 和尚 地方 尼姑 恐龙乡 朝廷 苏州 高潮 才得 摸乳巷 这个名字 奶子房 高潮村 菊花村 中国 历史 公元 北京 叫法 名字 地区 地图 尼玛县

2020-04-28 #短篇故事

中国地名的故事——新疆石河子市名称的由来!

中国地名的故事——新疆石河子市名称的由来!

石河子,人们,地名,垦区,石河子市,军垦,戈壁,地名文化,我国,玛纳斯河,光辉业绩,准噶尔盆地,南泥湾,寓意,季节,平台,战士,新世界,新疆,现象,林带,玛纳斯,白杨,绿洲,读者,集体,东古城,评论区,这个名字,乌鲁木

2020-05-1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