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0-06-22

相关推荐

出处

《左传》。

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曾经沿街乞讨,饱受流离之苦。他在楚国滞留期间,楚成王十分仗义,以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两人很要好。一次宴会上,楚成王开玩笑似的对重耳说:“如果将来公子您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答道:“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回国执政的话,我愿意跟贵国友好,让两国老百姓都过上太平日子。万一将来晋、楚两国非交战不可,两军对阵时,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以报答您的大恩。”不久,重耳拜别了楚成王,应秦穆公的邀请去了秦国。在秦军的护送下,他终于回到晋国执掌了政权,后人称他为晋文公。

晋国在文公的治理下,很有起色。这时楚国也很强大,经常攻打别国。公元前633年,楚将成得臣率领四国联军攻打宋国,团团围住了宋国都城。宋国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决定派兵救宋。

晋、楚两军相遇后,晋文公果然信守当年的诺言,下令晋军向后撤退。将士们想不通,说:“我们的国君哪能向别国的臣子让路呢!”晋大夫狐偃说:“这是向楚成王表示谢意。怎么可以看成是向成得臣让路呢?出兵作战,贵在理直气壮。如果我们不信守主公当年许下的诺言,就是我军理亏。相反,如果咱们退了,他们还不罢休,那就是他们理亏了。”

众将士觉得很有道理,一口气退了三十里,楚军则逼进了三十里。晋军再退,楚军再逼,总共退了九十里。

成得臣以为晋军不敢交战,更加骄横轻敌,结果中了晋军的埋伏,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晋文公没有下令挥师追击,他让楚国的败兵活着逃了回去。

◆释义

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回避冲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重耳,晋国,晋献公,春秋时代,楚国,楚子,奚齐,楚庄王,楚庄,何以报,太子,退避三舍,公子,佳人,军队,子女玉帛,国君,宋国,战争,成语,故事,晋文公,羽毛,美女,王位,皮革,酒宴,财宝,象牙,国国君

2015-08-29 #故事会

退避三舍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成语故事

重耳,晋国,晋献公,退避三舍,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楚国,奚齐,楚子,楚庄王,楚庄,何以报,太子,公子,佳人,军队,子女玉帛,国君,宋国,成语,战争,故事,晋文公,羽毛,美女,王位,皮革,财宝,象牙,酒宴

2017-08-24 #经典故事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重耳,晋国,楚王,退避三舍,晋文公,楚国,成语故事,军队,文档,晋楚,申生,主人公,左传,国君,大王,计程,比喻,晋军,楚军,治兵,冲突,意思是,于中原,有一天,宾之礼,晋献公,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

2013-12-31 #长篇故事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成语语文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成语语文

重耳,退避三舍,成语故事,晋国,楚国,晋楚,晋献公,楚成王,申生,晋文公,比喻,冲突,典故,左传,晋军,作业,军队,成语,楚王,相迎,计程,释义,庄子,晋公子,许以,秦穆公,太子,内乱,儿子,上宾

2020-06-21 #长篇故事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成语语文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成语语文

重耳,退避三舍,成语故事,晋国,楚国,晋楚,晋献公,楚成王,申生,晋文公,比喻,冲突,典故,左传,晋军,作业,军队,成语,楚王,相迎,计程,释义,庄子,晋公子,许以,秦穆公,太子,内乱,儿子,上宾

2020-01-0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