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成语故事

时间:2020-06-20 18:48:01

相关推荐

成语故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 戳穿 演奏 腮帮

俸禄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

"奏"、"腮"是平舌音;

"滥"、"禄"是边音;

"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充数 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3.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⑴.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⑵.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⑶.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读一读,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5.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

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6.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三则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语故事》课文《成语故事》教案设计《成语故事》课件

《成语故事》课文《成语故事》教案设计《成语故事》课件

楚国人,夸口说,你什么,不上来,用什么,自相矛盾,张口结舌

2020-08-05

《成语故事》课文《成语故事》教案设计《成语故事》课件

《成语故事》课文《成语故事》教案设计《成语故事》课件

楚国人,夸口说,你什么,不上来,用什么,自相矛盾,张口结舌

2020-08-05

《成语故事》课文《成语故事》教案设计《成语故事》课件

《成语故事》课文《成语故事》教案设计《成语故事》课件

楚国人,夸口说,你什么,不上来,用什么,自相矛盾,张口结舌

2020-09-25

成语故事大全儿童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儿童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历史,成语,素材,语言,是我国,人民,儿童,含义,大全,故事,智慧,结晶,了解历史,可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学习知识,大有裨益

2020-08-02

成语故事大全儿童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儿童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历史,成语,素材,语言,是我国,人民,儿童,含义,大全,故事,智慧,结晶,了解历史,可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学习知识,大有裨益

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