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红色故事

时间:2020-06-19

河北省的红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5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半床棉被的故事红军长征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候,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农民徐解秀家,因为家里穷,当时床上只铺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红军就和徐解秀盖一条行军被,睡一张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帮红军战士煮饭。红军要开拔了,看到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名女红军用剪刀将这床被子剪开,将半床被子留给了徐解秀。这就是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鱼水情深,生死与共。12个铜板“买”一个梨的故事讲述了1935年4月时,中央红军进入了云南境内。那里的风景十分美丽,连绵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绿树······可是红军战士们却被酷热的天气折磨的苦不堪言。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里的水却是咸的!没有水解渴,战士们只好忍着干渴继续前进。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村庄,可那儿的村民因为听信了敌人的宣传,全都躲了起来。战士们没办法,只好住了下来。在女战士打水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在厨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对于行路一天的战士们来说,梨可是最好的东西!可是红军纪律严明: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战士们只好舔了舔嘴唇。这时,一位发着高烧的女战士发出了痛苦的呻吟,这是大家灵机一动,决定买一个梨给她。最后用12个铜板“买”了一个梨。从《长征谣》到《清平乐·六盘山》的故事!1935年10月7日,毛登上六盘山,临风寄景,气贯长虹,遥想红军走过的艰难里程,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感慨万千。当时,毛坐在一块石头上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他随即吟出了《长征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他以自由诗的形式,采取重复比兴、呼唤等手法,展示了红军将士金戈铁马、风雷激荡的雄姿,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反蒋抗日的决心。1942年8月1日,毛才将《长征谣》改成规范的词牌《清平乐·六盘山》,刊登在《淮海报》的副刊上,全文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朱(老总)的故事朱(老总)除了爱吃新鲜蔬菜,一般人弃之不食的蹄筋也是他所爱吃的。在长征过草地时,红军的粮食快吃光了,朱(老总)也和战士们一样,吃野菜,嚼草根。有一天下午,到达宿营地之后,朱(老总)仍顾不得休息,去检查战士的吃住情况,路上发现了一些牛蹄、马蹄,他便蹲下身子,对这些蹄子进行仔细地查看,然后对身边的小战士说:"看样子是不久前通过的先头部队扔掉的。好东西,带回去,把里面的蹄筋抽出来,加工一下,就是一顿美餐,足可以给战士们改善一次生活了!"接着,他又手把手地教小战士怎样加工。这意外的美食发现和学到的烹饪原料加工技术,让小战士感到十分惊喜。他们收拾起那些牛蹄、马蹄,找到炊事员,按照刚才学会的方法进行加工。先把蹄子放到火上烤,再放到水里煮,然后把蹄子剖开,再把里面的蹄筋抽出来。蹄筋加工好了,按照小战士的意见,炊事员拿出一部分放到大家吃的汤锅里调味,留下一点给朱(老总)熬上一碗野菜蹄筋汤。开饭时,炊事员刚把这碗"高汤"端上餐桌,朱(老总)就闻到了蹄筋诱人的香味,乐呵呵地说:"好香啊!"说着,拿起筷子就准备吃,可他看到这碗里有那么多蹄筋时,关切地向炊事员询问:"大伙儿都吃了没有?"炊事员见朱(老总)将拿起的筷子又放下,一脸疑惑之色,便猜到了他的心事,连忙解释说:"大家都尝过了,这是您的一份,你快趁热吃了吧!"小战士也在一旁催促:"您就快趁热吃吧。""小鬼,蹄筋本来不多,给我一人这么多,我怎么能吃得下嘛!来,把这碗蹄筋给运输员老马送去。运输员比我们更辛苦,更劳累,应该给他们照顾。"没等小战士反应过来,蹄筋已经放到他手上了。"那您……"小战士还想说什么。 "我?你们回来时,到大锅里给我打一碗菜汤,我不就品尝到蹄筋了吗?"金色的鱼钩的故事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为了给生病的小战士补充营养,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和挖野菜,煮成野菜汤给三个小战士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刺和鱼骨。最后在即将渡过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却因为饥饿牺牲在草地中。小战士”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彭大将军的黑骡子的故事红军长征进入草地后,很快就断粮了。看到那些因饥饿而倒卧在草地上的战士,彭*怀心如刀绞。他命令饲养员,把所有的牲口都杀掉,包括自己的那头黑骡子。饲养员急了,说那头黑骡子无论如何不能杀,自长征以来,它救了很多人,是革命的功臣。彭*怀眼里含着泪花:“你以为我舍得?可现在什么吃的都没有,只有杀了牲口,才能走出草地。”彭*怀的命令下达后,饲养员和警卫员谁也不愿执行,彭*怀命令军团部的一名干部去执行,六头牲口被集中在一起,一阵枪响,五头牲口相继倒下,唯有彭*怀的那头黑骡子,依旧安静地站着。老饲养员扑过去,抱住黑骡子的脖子喊,把它留下!彭*怀走过去,低声说:“人比牲口重要!”然后示意那名干部又开了一枪。大黑骡子慢慢倒下,彭转身走了,他不忍回头。事后,他指示后勤部门,把所有好肉都送给战士和伤员,自己却一块也没有留。《丰碑》的故事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永远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泸定桥长约100米,由十三根铁链组成,两边各两根为桥栏,底部并排九根为桥面,铺有木板。桥东端即四川泸定城西门。1935年5月29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经过一昼夜二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色故事因红色基因而丰沛 红色基因缘红色故事而传承

红色故事因红色基因而丰沛 红色基因缘红色故事而传承

红色,朱德,强军,学员,故事,重任,讲述者,曹第,二大队,基因,主题,品质,传统,人民,厚德载物,公德,听众,大餐,大德,学院,安危冷暖,故事会,操守,拳拳,精神,空军,真情,海纳百川,私德,角度

2014-05-08 #长篇故事

游红色景点 听红色故事 “浙里红”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品牌发布

游红色景点 听红色故事 “浙里红”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品牌发布

红色,浙江,安吉,小镇,故事,红色旅游,教育,元素,文化,淳安,系列产品,金山,杭州日报,下姜村,中国农村,旅游集团,和实,教育基地,生活方式,历史,主题,专家,产品,丽水,云栖,五金,体系,产品名,任务,余姚

2009-05-10 #故事大全

山东济南:讲好红色故事 发展红色旅游济南战役红色旅游红色

山东济南:讲好红色故事 发展红色旅游济南战役红色旅游红色

红色,红色旅游,济南战役,济南,主题,发展,解放阁,红色文化,产品,城市,故事,旅游,新动,红色资源,指挥所,济南市,纪念地,负责人,王德刚,山东兵团,体系,党史,党性,全景,历史,史料,山东,山东省,气质,整体

2020-06-20 #长篇故事

特稿:红色课堂走进红色西柏坡 红色故事感染红色游客心——中国红色精神传承团•西柏

特稿:红色课堂走进红色西柏坡 红色故事感染红色游客心——中国红色精神传承团•西柏

红色,游客,宋时轮,萧锋,父亲,精神,故事,肖南,西柏坡,徐敏峰,周秉宜,上将,听众,课堂,周恩来,宋崇,后代,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毛泽东,王忱,陈士榘,陈人康,中国,记者,革命前辈,侄女,共产党员,工人

2020-05-26 #经典故事

重温红色经典 讲红色故事 做红色传人。

重温红色经典 讲红色故事 做红色传人。

红色经典,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丰碑,历程,爱国热情,民族,红色,精神,自尊心,自豪感,足迹,是一部,是一座,红色历史,英勇奋斗,革命英烈,成千上万

2020-06-17 #故事会

讲英雄故事做红色传人 讲红色故事做红色精神 弘扬英雄先烈故事 做红色传人

讲英雄故事做红色传人 讲红色故事做红色精神 弘扬英雄先烈故事 做红色传人

红色,传人,长征精神,故事,英雄故事,精神,活动,英雄,历史,党性,红军,青少年,教育,开展学,红军长征,长征故事,革命先烈,了学,夏侯,李混子,神代,高远,黄继,中小学生,水师,万里行,石桥中学,人学,丰泽区,主题

2020-09-05 #经典故事

讲红色故事 拾红色记忆 承红色基因

讲红色故事 拾红色记忆 承红色基因

实验小学,红色,聊城市,大任,主题,基因,时代,新人,大礼堂,故事,进校园,践行,讲故事,比赛,活动,为推动,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红色记忆,在学校,开展了

2015-11-27 #短篇故事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让龙江红色文化续写新篇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让龙江红色文化续写新篇

红色,红色文化,黑龙江,红色资源,我省,文艺精品,宣传,党史,精神,东北烈士纪念馆,刘春杰,故事,电视剧,历史,广播剧,资源,题材,创作,活动,革命文化,作品,博物馆,建议,爱国主义,省委,传播,升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遗址遗迹

2014-02-12 #故事阅读

讲述红色文化故事红色记忆红色文化

讲述红色文化故事红色记忆红色文化

中国青年网,活动,故事,直播,军魂,主题,青少年,红色文化,烈火青春,视频直播,团中央,中心,使命,微博,北京,抗日战争,演播室,爱国热情,网址,青年网,话题,页面,中国共,或通过,欢迎广大,网络文化,网络影视,红色记忆,青团网,习近平

2019-12-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