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泸西三个老党员的感人故事……

时间:2020-06-13

老党员的感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泸西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为上好“榜样课堂”,深入挖掘本土典型人物事迹,发挥榜样教育引领作用,砥砺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携手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先后涌现出了离休老党员杜连贵“捐资助学献爱心”,护林老党员胡保林“守护荒山变青山”,老村干部张文华“干字当头我当先”等先进事迹,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对表学、联系实际学,及时校准偏差,厚植宗旨意识,扎根思想高地,把学习效果切实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为推动泸西高质量跨越发展凝聚正能量。

离休老党员杜连贵:捐资助学献爱心

现年90岁的杜连贵同志是泸西县政协的一名离休老干部,他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71年。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离岗不离党,离休不褪色。1964年,当时年仅34岁的杜连贵从建水县调到泸西县工作,从此扎根这片红土地,至今已有56个年头,虽然乡音不改,但他早已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泸西人,把泸西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故乡。1991年离休后,他仍然坚持学习,更新知识储备,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作为离退休老干部,他发挥余热,积极作为,为泸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杜老抽屉里珍藏着一本党章、一枚党员徽章和一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勋章”,还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摞摞荣誉证书,每一份荣誉背后的故事,都是他以朴实平凡的行动,践行着入党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担当。

怀赤子之心,葆革命本色。杜老入党时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他17岁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前一直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解放后,他又先后在蒙自、开远、屏边、建水、泸西等地工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工作、艰苦奋斗、殚精竭力、出生入死。遇事先为别人着想,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也会记得他。12年前,杜老到县人民医院看病,在走廊上捡到14张百元大钞,他把钱如数交给院方,希望通过医院找到失主。还没等杜老跨出医院大门,失主——一名石洞村的王姓人家就找到了他,硬要拿出200元钱感谢他,杜老婉言谢绝了。从那以后,逢年过节,石洞村的这户王姓人家总会带着孩子们上门拜访看望杜老,而杜老总会给予他们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他们相处得如同亲戚一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离休开始,杜老就开始规划未来要做的两件大事:一是扶弱济贫,帮助周边困难的家庭;二是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支持泸西县的教育事业。多年来,他一直资助泸西县中枢镇建设街几户困难家庭,出于尊重,杜老从不向外人透露被资助人的名字。儿女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资助有困难的人,把“助人为乐,积德积福”作为家训。2015年,杜老出资10000元资助了四位贫困大学生;2016年,捐资12000元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2019年9月,向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水塘小学捐资10万元改造学生食堂。他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还会把捐资助学一件一件地做下去,以后还要让我的子女们帮我一件一件地接着做下去。”

护林老党员胡保林:守护荒山变青山

“我的梦想就是把新坝村的光秃噜山变成绿水青山。”66岁的老党员胡保林,是泸西县金马镇新坝村的一名退伍军人,他不计个人得失,为村集体公益事业无私奉献,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基层共产党员中发挥着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从军时代许下初心。1976年,胡保林同志光荣入伍。在部队,他先后获得“全团先进个人”“学习雷锋标兵”“模范共产党员”等称号,还荣立了一个三等功,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胡保林便许下初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艰难困苦不忘初心。胡保林生活清贫,不要低保,不求回报,为村集体做这么多事,有人称赞,也有人说他“脑子不灵光”,劝他“低保不吃白不吃!”但他从未动心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群众认可,更成为了群众争相效仿标杆,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党员和青年人纷纷主动加入公益志愿行列。

守望绿林坚守初心。新坝村的光秃噜山是出了名的荒山,2016年,新坝村组织干部群众在光秃噜山栽下了16000多棵雪松树苗,胡保林不仅积极主动参与植树,还主动请缨当起了光秃噜山的义务护林员,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都坚守岗位,守护着新坝全村人民在荒山种下的绿色希望。新坝村委会村干部提出要给他适当的误工补助,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如今,光秃噜山披上绿装,一片盎然生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时刻记着习总书记的话,用简单朴实的人生足迹践行着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老村干部张文华:干字当头我当先

张文华是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小河边村村民,49年的党龄,近四十年村组干部生涯,让他历久弥坚,像一坛百年佳酿更加回味悠长。

1949年出生的张文华,1968年参军,1973年退伍,他一直把部队的优良作风深深地烙印在脑海,把首长离别时谆谆教导铭记于心——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永远装着一颗“红心”。转业后至60岁一直担任村组干部,无怨无悔地为乡亲们服务,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怎样才能当好一名村组干部?他说:“一定要心怀真心、公心、童心、责任心,要以身作则,干字当头我当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劳作时,他起得最早回来得最晚,干的比别人多,拿的比别人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更是一心向党,总是把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发展生产的思想和方向在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村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亲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期间,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拿公家的一分一厘,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

2004年张文华老伴病逝,老伴留给他的是生前长期治病欠下的累累债务。2017年张文华家再遭重创——小儿媳罹患肺癌并于2018年去世,对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庭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张文华只能一边帮助小儿子看管两个孙子、孙女读书,一边干活补贴家用。乡亲们对此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贫困户动态调整时,一致把他家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却委婉拒绝了,立志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近年来,小河边村把村子里的烤棚、垃圾堆、粪场改造成绿地、花园。这时,却陷入了无人管护、无钱管护境地。张老却挺身而出,利用农闲之余做好义务、护好家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是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泸西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泸西三个老党员的感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泸西:民族团结一家亲 送法下乡暖人心

泸西:民族团结一家亲 送法下乡暖人心

泸西县,民族宗教,各族群众,统战部,午街铺镇,政策法规,意识,政策,民族团结,群众,宣传,活动,进步,宣传资料,彝族火把节,习近平,凤午,林树,朱雪丹,毛静,责编,新时代,传统,人员,云南省,火把节,传统节日,共同体,水塘,外国游客

2019-02-10 #故事大全

优秀党员的感人故事

优秀党员的感人故事

句子,文章,党员,爱情,很感人,思想汇报,情话,自传,张中生,一线,书记,传记,关系,党费,山西,感觉,故事,时候,煤老板,生命,语句,车间,香饽饽,教育,感人故事,老党员,丁振,习近平,曾为,胡天

2020-09-24 #故事会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菩萨,南通,开示,扬州,家人,西方极乐世界,乡亲们,世间,女儿,过程,阿弥陀佛,佛菩萨,好的,关键时刻,众生,加持,净土,南京,因缘,头顶,江苏,感应,护持,殊胜,泰兴,父亲,莲池,24小时,菩萨们,不可思议

2020-06-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菩萨,南通,开示,扬州,家人,西方极乐世界,乡亲们,世间,女儿,过程,阿弥陀佛,佛菩萨,好的,关键时刻,众生,加持,净土,南京,因缘,头顶,江苏,感应,护持,殊胜,泰兴,父亲,莲池,24小时,菩萨们,不可思议

2020-06-20 #故事会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菩萨,南通,开示,扬州,家人,西方极乐世界,乡亲们,世间,女儿,过程,阿弥陀佛,佛菩萨,好的,关键时刻,众生,加持,净土,南京,因缘,头顶,江苏,感应,护持,殊胜,泰兴,父亲,莲池,24小时,菩萨们,不可思议

2010-03-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阿弥陀佛,孩子,菩萨,女儿,真心,父亲,疼痛,西方极乐世界,代表,佛性,六道轮回,佛法,名号,阿弥陀,寿命,孝道,年轻人,方面,果报,父母,病苦,过错,同时又,临终前,中曾,增福,诸佛,在心里,好的,做错了

2008-02-14 #故事会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邻居,曲霞镇,农历,亲友,好人,村里,生活,历八月,想办法,和建,黄转红,支部书记,村主任,人家庭,回家乡,管理站,都会,图文,凤凰网,享年,乡村,一生,上海,交通,事情,书商,交通管理,八十年代,党龄,人称

2020-06-12 #故事阅读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一个农村老党员的感人纪实故事

邻居,曲霞镇,农历,亲友,好人,村里,生活,历八月,想办法,和建,黄转红,支部书记,村主任,人家庭,回家乡,管理站,都会,图文,凤凰网,享年,乡村,一生,上海,交通,事情,书商,交通管理,八十年代,党龄,人称

2020-06-2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