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时间:2020-06-11

著名画家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9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日本的动漫大师:宫崎骏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为了躲避战火,宫崎全家由东京搬迁到东北部的枥木县乡下。这段乡野生活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958年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白蛇传》上映。正象当年手冢治虫看到中国万氏三兄弟的《铁扇公主》一样,年轻的宫崎骏决定投身动画事业。 不知是否因为《幽灵公主》至今仍大获好评,加上爱徒近藤喜文(《侧耳倾听》导演)在1月尾逝世,激起雄心万丈,宫崎骏撤回封笔宣言。 宫崎骏的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远的寓意。这份寓意,其实都是始自对现实的不满。宫崎骏就曾表示,东京(日本)碰口碰面都是拜金主义者,人们根本不肯放弃「金钱万能」的意识。为此,宫崎骏说:「我希望能够再次藉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坠落的灵魂。」所以,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宫崎骏这份执著,不单止令全球人产生共呜,更令到日本动画,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士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宫崎骏令到日本动画举世触目,绝对功不可没。 小畑健 随着《棋魂》在海内外的销量飚升,小畑健(TAKESHI OBATA)这个名字开始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但此前,提到小畑健往往不得不加句说明,“就是那个画《浪客剑心》的人的师傅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畑的光芒似乎都由和月伸宏、尾田荣一郎和武井宏之这些徒子徒孙辈的人折射而来,尴尬的“师凭徒贵”呀!事实上,曾被《周刊少年JUMP》编辑赞为“十年一遇的天才”的小畑健绝对可算大师,一向有学院派的工整大气、沉稳宁静,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根据故事题材随心变换画风,因此许多文库版的大作也只能请他执笔(这和讲谈社那种“为编剧能力平平的漫画家量身定写剧本”的做法可有本质区别)。缺少变通、欠缺活力本来常是学院派作者的通病,但小畑却几乎没有这样的致命伤,要比美型不输《浪客剑心》,比故事热血度不让《One Piece》,符合流行趋势的要素颇多。之所以如此“背运”,只能说是登场时机不佳导致过于尴尬的地位吧。等到有一大堆超绝无敌美儿童的《棋魂》狂卖750万册时,已经是小畑时来运转成功把握流行脉动的后话了。 小畑健是日本第二代漫画人,1969年出生在新泻(高桥留美子,叶精作,和月伸宏……新泻还真会量产漫画家啊)。1986年还在念高二的时候,把作品《CYBORG爷爷G》送去参加《周刊少年JUMP》的POPSTEP比赛入选佳作赏,接着就凭这作品出道。其后他曾先后当过次原隆二和庭野真琴人的助手,紧接着,个人作品正式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里连载,包括《阿拉伯大魔神战记》(《魔神冒险谭RANPU RANPU》,原作泉藤进)、《木偶师侦探左近——傀儡奇谭》(《人形草纸》,原作:金城阳三郎的恩师写乐磨)、《力人传说》(《小力士传说》)等等,而近年开始连载的《棋魂》,不单让围棋这项古老艺术重放异彩,更成为可以让小畑健骄傲的经典代表作。 说起小畑健来总是觉得他是个老头子,其实算算他也才刚刚三十来岁而已。他和浅田弘幸、田岛昭宇的关系极好,以至于在回答“2000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说“与田岛君和浅田君一起饮茶,第一次吃生的松坂牛排。” 浅田弘幸和田岛昭宇两个家伙经常在其作品中“客串”而且能不被读者发现。把小畑健、浅田弘幸和田岛昭宇的画按顺序摆在一起,你会发现这几个朋友的风格是种有趣的渐变的。这种风格的渐变也存在于小畑健、和月伸宏、尾田荣一郎、武井宏之的师承关系中,想当初比小畑健小几岁的和月曾想把他当作竞争对手,结果在认真看了他作品后感叹不已,最终登门“死皮赖脸”要求当小畑健助手。和月这个“没节操的模仿高手”也很自然地受小畑健影响极深,最初的《战国的朔月》中,比古清十郎完全是飞剑魔神哈梅路的翻版,而左之助也被坦承是参照魔神郎布(银灯)而作~甚至连小畑健喜欢机器人的特性也遗传了过来……小畑健相当敬业,每期周刊平均能交稿20P,常常24P(每周啊!每周呢!常人一般平均16 18P……)且细致程度几乎无人可比。看看富坚义博,时不时9P、11P甚至停载,再看看永野护,再看看尾崎南……师匠级的地位,原来也是从这么小处做起的啊…… 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十四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 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罗丹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罗丹进的美术工艺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了罗丹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由于买不起油画颜料,罗丹转到了雕塑班,并从此爱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绍他到当时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椰(Barye 1796~1875)那里去学习,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在渡过三年艰苦而勤奋的学习时间后,罗丹踌躇满志,准备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勒考克把罗丹介绍给当时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让他做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签字 ,但这也没用,罗丹落选了。第二年依然落选。第三年,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就这样,未来的欧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术学院永远拒之门外。这对渴望成为雕塑家的年轻的罗丹,是一个沉重打击。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罗丹心爱的姐姐玛丽因失恋而入修道院了,两年之后,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体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罗丹的精神在这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当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罗丹强健的肉体供给他源源不断的欲望,其中创造欲望在一颗艺术家的心中燃起了难以遏制的火焰,使对上帝和艺术同样虔诚的罗丹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达的修道院院长埃玛尔,从罗丹受压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创造条件让罗丹有机会去画画和雕刻。当他看到罗丹确有才气后,就劝说罗丹还俗,去继续其雕塑事业,“用艺术为上帝服务”。这样鼓励罗丹。罗丹用一颗被抚慰而充满感激的心在修道院为埃玛尔院长做了一件雕像,这件雕像显示出23岁罗丹已经具备当一个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劲儿。 罗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义。他创作时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现,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艺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这一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经过三百多年后第一次在罗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现,并贯穿其一生,成为它们的灵魂和魅力的源泉。 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但罗丹作为先生从不在艺术观点上束缚学生们,因此他的学生都能成熟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脱颍而出。他们学习的是罗丹的创造精神,所以其中出类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后与老师齐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1900年奥古斯特 罗丹在巴黎举办作品展,确立他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声誉。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认为是雕刻史上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 罗丹1840年出生于巴黎,从小就表现出美术天赋,但由于美术基础课和文化课成绩不佳,没有考上艺术大学,且三次落榜。 1864年,罗丹随著名动物雕塑家路易 巴里学雕塑,由于刻苦努力,进步很快。后又到有“小美术学院”之称的卢浮宫学画,画室主人是第二帝国时代很有名气的装饰雕刻大师阿尔贝欧内斯特 加里埃 贝勒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罗丹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雕刻家的条件。35岁之前,罗丹的个人风格还没有确定,1875年,罗丹访问意大利,对伟大的米开朗基罗赞赏备至,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维尔弗德·欧文和威廉·勃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受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意即“饥饿的石头”)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他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反对这种“人为”的、完全服从的、死背书、不与大自然接触的学校。为此他在他的故乡建立了一个按他的设想设计的学校,这是维斯瓦-巴拉蒂大学的前身。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也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的一生是在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中度过的。祖国的沦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尔的心灵深处,爱国主义的思想一开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强烈地表现出来。他虽然出身于富贵家庭、生活在矛盾错综复杂的社会里,但他的爱憎是分明的,创作思想是明确的,始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独立运动高潮时,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抗议殖民统治,并高唱自己写的爱国诗歌领导示威游行。他还曾坚决抛弃英国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权。印度人民尊崇他、热爱他,称他为诗圣、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灵魂。 泰戈尔不是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于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的各国人民一贯寄予深切的同情,并给予有力的支持。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曾多次出国访问,并与世界各国文化名人一起组织反战的和平团体。30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泰戈尔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在我离去之前,我向每一个家庭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就这样,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位举世闻名、多才多艺的作家,在漫长的六十多年创作生涯里,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二百多个剧本和许多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文以及回忆录、游记、书简等。其中1921年问世的著名诗集《吉檀迦利》,使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故事诗》和《两亩地》是印度人民喜闻乐见、广为传诵的不朽诗篇。脍炙人口的《喀布尔人》、《素芭》和《摩诃摩耶》均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赎罪》、《顽固堡垒》、《红夹竹桃》等都是针对当时印度社会现实予以无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戏剧剧本。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千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这首歌,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70高龄时学习作画,绘制的1500帧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 1941)。 泰戈尔多才多艺,才华超人。既是作品浩繁的文学艺术大师、学识渊博的哲人、成就卓著的社会活动家,也是锐意革新的教育家。他一生所有的贡献,不但在印度历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泰戈尔在印度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他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现,恐怕就是他惊人的创作量了。他12岁开始写诗,在60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诗歌上千首,歌词1200余首,并为其中大多数歌词谱了曲; 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200多篇,戏剧38部,还有许多有关哲学、文学、政治的论文及回忆录、书简、游记等;此外还创作了2700余幅画。他给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一笔异常丰富的文化遗产。 1913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处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漫长的55年后,日本的川端康成长又一次夺取这一桂冠。泰戈尔因此而蜚声世界。 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不拘一格。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1861年5月7日,罗宾德拉纳特诞生在那里。 泰戈尔世家和拉比的童年 泰戈尔家庭原姓塔克尔(孟加拉人的尊称,意为“圣”),泰戈尔是它的英文变称。罗宾德拉纳特的祖父德瓦卡纳特“王子”。同时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当时许多进步人士的改革运动都得到他有力的支持。 这位“王子”的继承人德本德拉纳特不同于父亲的热衷社交,他性格内省慎思,潜心于哲学和宗教著作的研究。他兼具三种不同的气质:对宗教的笃信,对艺术的敏感,对实际工作的精明善断。对名气更大的儿子,他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他的温文尔雅、尊贵大方, 博得了“玛哈希”(意为“大圣人”)的美称。 德本德拉纳特有个庞大的家庭。他拥有15个子女。女儿婚后,女婿也长住于他家的。此外,还有一些亲戚和众多仆从。子女匀是在充分的自由和严格的家教、对宗教的虔敬与对美妙生活的享受紧密结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家庭继承了父亲所热爱的印度文化传统,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常举行哲学和宗教讨论会、诗歌朗诵会,经常演戏, 还有不时安排的音乐会。 著名诗人、演员、音乐家和学者常常成为座上客。“玛哈希”让子女们自由发展各自的特长,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而不加限制,态度极开明。罗宾德拉特就降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在他的性格形成时期,从这个环境中饱吸了智慧和美的养份,“印度文艺复兴的急流潮涌从他的四周澎湃而过”。 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儿子,被大家昵称为“拉比”的罗宾德拉纳特成为每个家庭成员钟爱的对象。但他并不受互溺爱,恰恰相反,这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十分简朴。鞋子和袜子要在儿女们长到10岁时才按宗教法规批准穿用。拉比在中尔答进过4所学校, 但他都不喜欢。他厌恶那种无视个性的教育制度,厌恶远离自然的、牢笼般的教室,对教师的敌意态度和野蛮体罚更不能容忍。他喜欢的是校外的花园、池塘、春天和白云。后来他还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在孟加拉学院读书,但都没有完成学业。他后来致力于教育革新,与此不无关系。 相形之下,他的家庭给他的熏陶是极明显的。拉比丰富的历史、文学和科学知识都源自于父兄。泰戈尔家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和复兴孟加冬天文艺具有很大贡献。长史德威金德拉纳特才华出众,是诗人和哲学家,曾向印度介绍西方哲学。另一位史长萨迪延德拉纳特是进入英属印度行政机构的第一个印度人,懂多种语言,翻译出版了许多梵文和孟加拉文古典著作。姐姐斯瓦纳库玛丽是第一位用孟加拉文写小说的女作家。五哥乔蒂林德拉纳特成为一位音乐家、戏剧家、诗人和记者。他长拉比13岁,对拉比的才干十分赏识并予以鼓励,还通过创办文学杂志《婆罗蒂月刊》直接引导拉比走上文坛。 另外,乔蒂林德拉纳特的妻子卡丹巴丽??黛薇,是一位丰姿绰约、优雅宽厚的女性。她在拉比身上倾注了深深的爱,给他布置出一个精美优雅的环境。她几乎成了拉比理想中的人物,两人之间有一种罗曼蒂克的眷恋。拉比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度过一生中最愉快安适的日子。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亚一人。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和现代最伟大的作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1913年以英文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我常常想,泰戈尔就像那天际的明星。“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的高昂;在那里,智识是自由的;……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吉檀迦利)这就是泰戈尔,像那启明星带引我们走向黎明。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得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人民画家张福起 张福起,笔名退之、愚翁,号不移斋主。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九日生于天津,祖籍河北枣强。为荣宝斋著名书画家,被聘为中国大学校友会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淮北书画家献爱心协会顾问、孔子中国画院顾问、中国纪念邓小平诞辰 100周年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等。 张福起出生书画世家,酷爱书画艺术。十五岁进北京琉璃厂金涛斋裱画店,师从裱画大师刘金涛裱画,结识众多书画名家,如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于非暗、汪慎生、吴作人、郭沫若、老舍等名家和他们的字画,有幸成为齐白石关门弟子。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胸中有千壑,下笔如有神,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广泛涉猎,章法、构图、笔墨、意境形成自己的风格,用笔用墨超凡脱俗,令世人瞩目。 张福起淡泊名利,为人坦诚正直,朴实无华,前来求画者络绎不绝,无论职务高低他都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他的画百炼功纯,胸有成竹,心到笔到,笔到意到,意到情到,妙应无臂,书画同辉,令人称绝。人们对其书画评价很高,其从不卖画,并认为真情无价。下至平民百姓、海外华人、国际友人、上至政界要人、国家元首,如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指名荣宝斋张福起先生为其现场作画,乌拉圭总统胡利奥桑吉内蒂博士应邀访华期间专门问张先生求画一幅,张福起为台湾播出的电视剧《黄埔情》题写片名,在台湾掀起 "张福起热"。其书画被传送到美、英、法、日、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广为收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等都以张先生画作为国礼相赠国外友人。 张福起为人热情,平易近人,广结善缘,书如其人画如其人,雅俗共赏。他以书画奉献社会、奉献人类,被载入"世界名人录"。香港观光杂志特别报导:"京华一怪张福起";台湾大成报报导:"齐白石小徒弟张福起大画送";中华儿女杂志报导:"从装裱师到画家";中国之友杂志报导:"神笔传友谊根基在人民";中国检察日报报导:"画坛神笔张福起";中国税务报报导:"人无所求品自高";农民日报报导:"留得丹青赠农家";北京文物报报导:"福起荣宝斋"。其艺术成就相继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首都经济信息报、北方周末等几十家报刊杂志作了专题报导和介绍,北京电视台杨澜工作室专门为张福起拍摄《人生在线》专题片进行播放。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轮翻多次播出了介绍张福起的电视专题片,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有张福起画集出版,深受人们的喜爱。周总理的秘书戚剑南曾为其书:"福起天命鹏程万里",被人们誉为 "人民画家"、"展室在天地,根基在人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5-17 #故事会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8-06 #长篇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8-06 #经典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8-06 #经典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9-16 #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9-25 #故事阅读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的美术大师的小故事

小畑健,作品,和月伸宏,田岛昭宇,日本,棋魂,尾田荣一郎,周刊少年,浅田弘幸,东京,动画电影,原作,学院派,寓意,故事,时候,浪客剑心,漫画家,题材,风格,日本动画,出生于,万氏,力本,士尼,叶精作,原隆,武井宏,浅田,王国迪

2020-09-2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