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艾灸的故事

时间:2020-06-03

艾灸的由来和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艾灸的故事 南宋绍兴年间有个士兵叫王超山西太原人后成江湖大盗凶猛狡诈年龄到 90 岁还精神非常好面色红润湖南岳阳一带居民多受其害。后来好不容易被抓住临行处死前监斩官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养生方法让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身体这么强壮 行走如飞。 他说我没有什么方法只是依靠艾灸的火力补充每当夏秋之交即以艾火烧灼关元穴千柱久而久之不怕寒暑即使数日不吃饭亦能忍受。至今脐下有一团块如火之暖。等他被处死后监斩官叫人破开他腹部温暖的地方得到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状物确实是艾火烧灼而成的才相信大盗说的是真的。 这大盗若能遵纪守法所享天年当在 100 岁以上。所以扁鹊说“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祖寿算又如何” 艾灸故事之——艾可通经络 三国时期一次诸葛亮带兵远征经过一个荒凉之地时士兵们无水止渴诸葛亮命士兵在方圆 10 里每隔一丈挖一小坑并将艾草放到坑里点燃如有雾气冒出可在此地挖出水源。如诸葛亮所言很快挖出水源解了士兵口渴之急。后有人问诸葛亮为何能知冒气之地有水源诸葛亮说“古医书有云艾燃烧之热往下而行”。地下水脉如人体经络当艾燃烧时将地下水烤热水化成蒸汽透出地面因此断定此地不深之处必有水源。 艾的文化 低山丘陵交错 气候冬冷夏热 雨量充沛 适宜于多种中药材生长 《本草纲目》 记载的 1892种药物中见诸于蕲春的就有 700 多种。 “千门万户悬菖艾出门十里闻药香“佳山秀水、灵秀所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不仅孕育了鸿篇巨著《本草纲目》 还有蕲竹蕲艾蕲龟蕲蛇世称”蕲春四宝“。蕲艾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1、 《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2、 《皇帝内经》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3、 《孟子》 “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 4、 《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至灸百病” 。 5、 《扁鹊心书》中说 “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 · ·虽未的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 6 位古代灸疗大师的名言 ,晋代医家葛洪倡导灸疗首创隔物灸法堪称倡导灸疗的先驱。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书中所录针灸医方 109 条其中 99 条为灸方大量收集了当时及前人治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灸方。他认为诸家备急之方“既不能穷诸病状嫌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力办又使人用针 自非究习医方 素熟明堂流注者”难以掌握应用。 为了“家有此方 可不用医凡人览之 可了其用” 书中所载灸疗的部位“但言其分寸 不言孔穴”以达到“家自能医人皆能用”即使不懂医术、穴位的人也能够遵方按法施用这样灸法对地处偏僻、缺医少药的地方就有很大的帮助。 2,晋代医家陈延之是继葛洪之后又一位倡灸法的先驱者所撰写的《小品方》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的方书对灸疗多有论述指出“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由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表明就发简便有效易于推广。 3,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论述了针灸学特别是灸法的理论和应用。书中指出灸法的刺激强度 即灸之生熟要根据部位、 病情、患者体质年龄不同而灵活掌握灸的顺序要优先后体位要平直病症要有选择在用灸法防治疾病方面强调早治这些无不对后世灸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灸治范围上也有较大的扩展首先增加灸疗防病的内容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另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4,唐代的王焘更是重灸轻针 以灸法之安全、 效验、 易于掌握而极力推崇 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会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认为“针能杀人不能起死人若欲录之恐加性命 今不录针经唯取灸法”他所著 《外台秘要》 一书中 针灸治疗部分几乎都用灸方这种弃针重灸的观点当然属于偏见但是说明当时对灸法的重视。 5,宋代窦材进一步完善灸法理论撰《扁鹊心书》三卷本书在理论上特别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提倡治病应以“保护阳气为本”在治疗方法上则十分推崇灸法认为“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其主张治疗施灸宜选穴少而精灸之壮数宜多有云“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窦氏常将灸药联用以增强温阳作用提高或巩固疗效而温补阳气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弟三” 6,圣典《灵枢经》经文中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俱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艾灸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艾灸 一个真实的艾灸故事 令医生们大为叹服

艾灸 一个真实的艾灸故事 令医生们大为叹服

老人,艾灸,单元,老人院,医生,褥疮,郑州市,中医,资料,丰产路,郑州市金水区,交叉口,保姆,小区,湿疹,焦作市,管城区,老师,周后,我开始,部队医院,一楼,信阳市,全套,医院,吉安市,天后,太原市,对面,平台

2020-06-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从两个艾灸治病的神奇故事谈艾灸的注意事项

从两个艾灸治病的神奇故事谈艾灸的注意事项

灸法,针灸,病人,艾灸,疾病,中医,少商,胸闷,汤药,井穴,家人,少冲,效果,温灸,皮癣,针刺,精神,精神病,自述,艾绒,邪气,阳气,其夫,华佗,曹操,少商穴,药王孙思邈,养生保健,功效,中风

2020-09-04 #故事会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孙思邈,鲍姑,艾草,医缓,百家号,主人公,王超,人参,灸法,穴位,掌门,故事时间,作者,父亲,晋景公,柳公度,鲍仙姑,医学家,中医,人们,医学,姑娘,晋国,气海穴,秦国,高手,赘瘤,阳气

2020-06-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孙思邈,鲍姑,艾草,医缓,百家号,主人公,王超,人参,灸法,穴位,掌门,故事时间,作者,父亲,晋景公,柳公度,鲍仙姑,医学家,中医,人们,医学,姑娘,晋国,气海穴,秦国,高手,赘瘤,阳气

2020-09-04 #长篇故事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孙思邈,鲍姑,艾草,医缓,百家号,主人公,王超,人参,灸法,穴位,掌门,故事时间,作者,父亲,晋景公,柳公度,鲍仙姑,医学家,中医,人们,医学,姑娘,晋国,气海穴,秦国,高手,赘瘤,阳气

2020-09-06 #故事阅读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孙思邈,鲍姑,艾草,医缓,百家号,主人公,王超,人参,灸法,穴位,掌门,故事时间,作者,父亲,晋景公,柳公度,鲍仙姑,医学家,中医,人们,医学,姑娘,晋国,气海穴,秦国,高手,赘瘤,阳气

2020-09-04 #长篇故事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孙思邈,鲍姑,艾草,医缓,百家号,主人公,王超,人参,灸法,穴位,掌门,故事时间,作者,父亲,晋景公,柳公度,鲍仙姑,医学家,中医,人们,医学,姑娘,晋国,气海穴,秦国,高手,赘瘤,阳气

2020-09-25 #小故事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熟知这8个关于艾灸的故事 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艾灸,故事,孙思邈,鲍姑,艾草,医缓,主人公,王超,人参,灸法,穴位,故事时间,父亲,晋景公,柳公度,鲍仙姑,医学家,中医,医学,人们,姑娘,晋国,气海穴,秦国,赘瘤,阳气,研究,万吉,柳宗元,李时珍

2016-01-08 #短篇故事

艾灸小故事丨大宋皇帝原来是艾灸疗法的忠实粉丝!

艾灸小故事丨大宋皇帝原来是艾灸疗法的忠实粉丝!

艾灸,弟弟,赵匡胤,欧阳修,粉丝,疼痛,赵光义,宋史,太祖,灼艾分痛,李唐,观点,灼艾帖,艾灸疗法,宋皇帝,图中,宋太祖赵匡胤,欧阳发,责任编辑,养生保健,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时间,为题,中国,兄弟,人物画,保健,内容,准确性,医事

2020-06-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