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0-05-27

康熙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康熙帝登基时只有八岁。那么小的年纪登基就是注定是受人摆布的,但是最后康熙帝就自己夺回了政权,那么康熙帝是怎么夺回政权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的历史故事吧!

夺回政权的康熙帝

康熙帝登基时只有八岁。他的父亲顺治帝去世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在这四人中,索尼资格最老,威信很高,但年纪大了,不太愿意管事。遏必隆虽屡立战功,但生性平庸,遇事随声附和。苏克萨哈出身正白旗,本来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他马上站出来告发多尔衮的罪状,因此也受到顺治帝的重用,但满朝文武都不太喜欢他。鳌拜骁勇善战,军功赫赫,曾在攻打明朝军队以及李自成、张献忠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备受皇太极器重。但在顺治帝的遗命中,鳌拜只能排在索尼和苏克萨哈的后面,心里非常不高兴。

康熙帝年纪尚幼,朝政主要由以鳌拜为首的两黄旗正黄旗与镶黄旗官员把持。两黄旗与两白旗正白旗与镶白旗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起因还要追溯到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当时,两黄旗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两白旗拥立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相争不下。正在此时,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对于满族人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双方各自作出让步,豪格和多尔衮谁也不称帝,大家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但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积怨甚深。

后来,多尔衮执政时明显偏袒两白旗,圈地时将肥沃的土地给了正白旗,引起两黄旗贵族的不满。如今鳌拜大权在握,便提出要按照旗的顺序来重新分配土地,这样肥沃的土地就应该分给正黄旗。然而距离圈地已经过去二十年,重新换地的话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大臣表示反对。在辅政大臣中,属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坚决反对,但其他两位大臣都代表两黄旗的利益,支持鳌拜。虽然最后没有换成,但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

由于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位大臣旗帜鲜明地反对黄、白旗换地,鳌拜非常愤怒,一定要将他们置之死地。康熙帝出面,不希望杀大臣。但辅政大臣中,索尼和遏必隆支持鳌拜,苏克萨哈见这种场面,虽然反对但也不好做声,于是保持沉默。这样,三位大臣被处死。

这件事过后,康熙帝意识到,四位辅政大臣都是守旧势力的代表。再加上他们怀念关外的生活,始终不觉得北京才是大清朝的首都,动不动就说要回老家去,这非常不利于清政权对全国的统治。要想亲政,就必须搬掉辅政大臣。而在四位大臣中,实力最雄厚、野心最大的是鳌拜。

鳌拜不仅自己军功显赫,而且家族势力强大。他的弟弟、儿子都在朝内担任重要职务,亲信遍布朝廷内外。他本人又极其嚣张,经常把奏折拿回家中和谋士商议处理,完全不把康熙帝和其他官员放在眼里。有一次,鳌拜生病,康熙帝去探望,不料卫士却在鳌拜的床下搜出一把刀,气氛非常紧张。康熙帝却笑笑说: 这是满洲人的习俗,别大惊小怪! 但康熙帝已能感觉到来自鳌拜的威胁,于是决心铲除他。

十四岁时,康熙开始亲政,但鳌拜仍把持大权。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已经去世,苏克萨哈要求辞去职务。这样一来,遏必隆和鳌拜也必须放弃权力,这是鳌拜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给苏克萨哈罗织罪状,要将其斩首,还要抄他的家。康熙帝不同意。鳌拜便在康熙帝面前捋袖子挥拳头,一定要杀苏克萨哈。康熙帝自知威信不够,无奈同意,最终苏克萨哈被处绞刑。

康熙帝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鳌拜是自己亲政的最大障碍。他选拔了一批十五六岁的少年,每天在宫里练习摔跤。鳌拜以为康熙帝爱玩,不理朝政,反而心里暗喜。

在夺权路上,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威望,帮了大忙。康熙帝暗地里调兵遣将,将鳌拜的亲信都调离北京,又派自己的亲信接管了禁卫军。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帝传旨令鳌拜进宫,鳌拜毫无防备,刚走到宫门口,就被练习摔跤的少年们抓住,关到了监狱中。

康熙帝宣布了鳌拜三十条罪状,革去了他的官职,但免于处死。鳌拜的党羽或者被杀,或者被革职。十六岁的康熙帝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平稳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成为一代有为君主。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 玄烨1654年5月4日 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年号康熙,为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蒙古人称康熙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西藏尊称为 文殊皇帝 。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皇帝执政初期挫败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阶段。军事上,取得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 多伦会盟 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皇帝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皇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 千古一帝 。

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的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1.

2.

3.

4.

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的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的历史故事

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的历史故事

鳌拜,康熙帝,苏克萨哈,大臣,多尔衮,政权,黄旗,辅政大臣,康熙,索尼,皇太极,白旗,皇帝,正白旗,遏必隆,年纪,亲信,北京,康熙皇帝,拥立,顺治帝,罪状,位辅政,古朗汗,李自成,阿木,军功,代表,势力,大权

2020-05-27 #故事大全

秦始皇修长城 康熙帝不修长城 他俩谁更胜一筹

秦始皇修长城 康熙帝不修长城 他俩谁更胜一筹

草原,中原,大清,问题,统一,秦始皇,中原天下,修长城,帝国,基础,高原,中央,时代,战国,政权,大明,康熙,康熙皇帝,胡人,契丹人,北魏,大金,战争,经历,经验,能力,蒙古人,认同,康熙帝,始皇帝

2011-08-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清朝民间故事:康熙帝和菱角树

清朝民间故事:康熙帝和菱角树

菱角,康熙皇帝,阿桂,良乡,大人,督察,衙役,小太监,秦大人,历史,一个劲儿,内容,园丁,味道,官员,拜祭,新知,梨树,河道,皇陵,知县,采莲,银子,是怎么,康熙帝,卓尔,得明,梁朝,简文帝,萧纲

2008-04-14 #长篇故事

电视剧《少帝康熙》改编自真实历史 讲述哪些故事剧情

电视剧《少帝康熙》改编自真实历史 讲述哪些故事剧情

康熙,少帝,海报,概念,吴亦凡,吴雅,大热,王凯,鹿晗,胡歌,陈伟霆,责任编辑,剪影,俊逸,一线,主角,剧中,小生,古装,呼声,团队,当红,悬念,态势,影响力,权谋,流量,此番,电视,粉丝

2020-09-04 #短篇故事

历史趣事:康熙帝亲信及大忠臣魏东亭的故事

历史趣事:康熙帝亲信及大忠臣魏东亭的故事

魏东亭,康熙,奴才,小说,东亭,时候,中魏,康熙大帝,雍亲王,主子,关系,恶人,电视剧,网络,追债,曹寅,主辱臣死,主上,地方,故事,创作,一边说,什么事,只不过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笑着说,康熙帝,怒斩,杨起隆

2020-05-27 #故事大全

历史趣事:康熙帝亲信及大忠臣魏东亭的故事

历史趣事:康熙帝亲信及大忠臣魏东亭的故事

魏东亭,康熙,奴才,小说,东亭,时候,中魏,康熙大帝,雍亲王,主子,关系,恶人,电视剧,网络,追债,曹寅,主辱臣死,主上,地方,故事,创作,一边说,什么事,只不过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笑着说,康熙帝,怒斩,杨起隆

2020-05-27 #短篇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父母双亡:清圣祖康熙帝的悲惨童年

历史人物故事:父母双亡:清圣祖康熙帝的悲惨童年

鳌拜,皇帝,玄烨,孝庄,索尼,汤若望,多尔衮,范文程,苏克萨哈,遏必隆,国家,康熙,满洲,老汤,中国,佟氏,儿子,历法,大清,大臣,天花,幼主,父母,西洋,郭守敬,授时历,军队,日子,地位,政治

2020-05-26 #故事会

历史人物故事:父母双亡:清圣祖康熙帝的悲惨童年

历史人物故事:父母双亡:清圣祖康熙帝的悲惨童年

鳌拜,皇帝,玄烨,孝庄,索尼,汤若望,多尔衮,范文程,苏克萨哈,遏必隆,国家,康熙,满洲,老汤,中国,佟氏,儿子,历法,大清,大臣,天花,幼主,父母,西洋,郭守敬,授时历,军队,日子,地位,政治

2020-05-2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