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四大名著《水浒传》:明朝时期长篇小说的演变趋势

时间:2020-05-10

历史传奇注重描写全面的历史事件以及朝代的兴废,并且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托,而英雄传奇则关注于塑造具有传奇性的英雄人物,故事情节也突

提示:本文共有 25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导语:

《水浒传》描写的重点不在故事情节,还在于动态地描写人物的性格发展。历史传奇注重描写全面的历史事件以及朝代的兴废,并且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托,而英雄传奇则关注于塑造具有传奇性的英雄人物,故事情节也突破了历史的限制,具有虚构的特点。并且将描写的目光从君王将相转向了普通的老百姓。而这些正是明朝时期,长篇小说转变的主要趋势。

关于作者的争论

《水浒传》描写的宋江起义的事从南宋开始,就在民间被广泛流传。这件事在书籍中的描写最早见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大宋宣和遗事》对宋江等人的记载比较详细,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大宋宣和遗事》内容

在明朝时期,有人说作者是施耐庵,一部分认为是罗贯中,最后一种说法认为前面的施耐庵写的,后面则是罗贯中续写的。现代的部分学者认为,其实施耐庵、罗贯中都是虚构的人物。

但是对于作者的资料,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唯一被大家信服的大概就是作者是杭州人。但是到了近现代,又有了作者是苏北兴化人的说法,这个说法没有证据,现代学者并不相信这个说法。

除了作者之外,《水浒传》的版本也十分地复杂,流传到现在共有7个版本,又分为了繁简两个大的分类。繁本的最早见于《忠义水浒传》,共有100回合,学者认为这是最完整的版本。但是流传到现在,这部书的内容已经不完整了现存的是被修改过的。

思想的进步性与矛盾性

《水浒传》在描写农民起义的情节时,还揭示了他们选择起义的原因。《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对皇权的拥护不同,这部长篇小说还表达了对起义的人物的赞美之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文人人文精神的觉醒。

《三国演义》

《水浒传》不仅赞美起义的影响,还深刻地揭露了导致农民起义的社会原因,本书的作者认为农民起义的真正原因在于政治黑暗,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

作品对于北宋末年社会的描写,令人十分信服,让人相信农民起义的原因就是统治集团对人民无休无止的压迫。而且这也是一百零八将中大部分人起义的原因,形象地写出了他们起义的实质就是官逼民反。

结局也证明了作者对于起义的思想具有矛盾性。一方面,这部小说揭露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他又将宋江投降的行为说成是忠义。但是赞美农民起义本来就是在歌颂造反,起义与忠义完全就是充满矛盾的两件事,这也就导致了这部英雄传奇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矛盾性。

《水浒传》中最具有价值的思想,就是对农民起义英雄人物的歌颂与赞美,歌颂他们敢于反抗封建统治。虽然作者对于农民起义的想法是矛盾的,但是也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

这部书中对暴力的描写也说明这部书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如李逵劫法场时,对平民举起了斧头,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十分残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认为这部长篇小说他是在宣扬强盗文学。

李逵劫法场剧照

如果我们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不难发现那个时期也是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正是因为时代的矛盾,也造成了《水浒传》思想的矛盾性。

出色的人物描写

《水浒传》中的人物塑造是十分成功的,尤其是对英雄好汉的描写,他们都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如鲁莽憨直的李逵、耿直刚正的林冲等。梁启超在《小说丛话》中表示,这部英雄传奇是我国小说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并且这些英雄人物的性格都各具特点,完全没有重复。

梁启超

《水浒传》的优秀之处,还不止在于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揭示了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作者在这部英雄传奇中描写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北宋社会的生活画面。

这部长篇小说还善于在动态中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行动与斗争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变化。在《三国演义》中,人物虽然个性鲜明但性格却是一成不变的,而《水浒传》中的人物,却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也是章回小说的一个突破。

如作者在描写林冲时,先是写了他安于现状的性格特点,直到被高俅陷害,忍不可忍才进行了反抗。作者对林冲性格变化的描写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林冲

此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还擅长人物出场时的描写,每一个英雄人物在出现的时候,都处于激烈的矛盾中,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鲁达一出场,就写了他打死镇关西的场景。

拳打镇关西

这部长篇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出色的细节描写,他不仅擅长叙述也擅长描写。如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时候,通过几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展现出来武松的勇猛,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水浒传》的细节描写与《三国演义》想比,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而这个特点也对后世的小说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红楼梦》和《金瓶梅》创作的影响。

《金瓶梅》插画

这部小说的结构也十分地奇特,《水浒传》是由各个独立、完整的小故事串联而成的大剧情。整本书又是由三个层次分明的大剧情组成,先是写了一百零八个英雄起义的原因,又写了他们与官军抗争的过程,最后写了宋江招安后的悲剧。

宋江

这部英雄传奇所使用的语言不再是文言文,而是通俗化的口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也证明了我国古代通俗小说开始走向成熟。但是《水浒传》的语言并不是完全的口语,而是经过了作者锤炼后的具有通俗性的语言。

《水浒传》的影响

当时甚至是后世的一些文人,曾用《水浒传》来抨击黑暗的社会,甚至有些造反者也曾用这部小说来宣扬他们造反的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小说被统治者所厌恶,统治者们将《水浒传》称为“贼书”。

《水浒传》在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现对古代很多长篇小说的创作都具有参考意义,如《红楼梦》等。不少中国古代的文人甚至认为《水浒传》取得的成就仅在《史记》之下。

《水浒传》中的故事也给其他的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如《金瓶梅》的故事情节就是取材于《水浒传》。《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也为我国人物塑造树立了典范。

《水浒传》电视剧

结语:

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最后再到《金瓶梅》,我们可以分析出古代小说的发展趋势,首先是从描写历史事件到关注人物塑造的转变,并且在描写人物时,人物的性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进过了变化发展的过程。

其次,小说的情节结构从单线的剧情模式,变成了网状的交叉式结构,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的故事构成了农民起义的整体剧情,主线与支线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最后小说语言也从文言文变成半文半白,最后走向了口语化。

参考书籍: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四大名著《水浒传》:明朝时期长篇小说的演变趋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朝四大名著之一的《金瓶梅》 为啥成了禁书?不是内容太露骨

明朝四大名著之一的《金瓶梅》 为啥成了禁书?不是内容太露骨

金瓶梅,红楼梦,四大名著,兰陵笑笑生,屠隆,禁书,时期,所作,有人说,哈姆雷特,曹雪芹,高鹗,红学家,内容,三国演义,一生,专家,作者,传奇,价值观,信息,全书,水浒传,奇书,大官,天才,官场,封禁,性格,成书

2019-08-20 #短篇故事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为何成明朝第一禁书?原是因为书中这个情节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为何成明朝第一禁书?原是因为书中这个情节

禁书,思想,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演义,佛教,四大名著,故事,水浒传,那个时候,被列为,这本书,孙悟空,下黄,年代,书画,中国,前卫,作品,原因,和文,国家,妖魔化,地方,大师,妖道,客观,师徒,市面上,广发

2009-12-18 #小故事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故事,宝黛,宋江,魏蜀,红楼梦,主线,三国演义,历史,传奇,云天,好汉,爱情,悲剧,必然趋势,暗线,政治,战争,水浒传,朝廷,西游记,西天,豪气,东汉末年,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军事斗争,唐僧师徒,政治集团,江湖上,由盛转

2020-07-13 #故事大全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故事,宝黛,宋江,魏蜀,红楼梦,主线,三国演义,历史,传奇,云天,好汉,爱情,悲剧,必然趋势,暗线,政治,战争,水浒传,朝廷,西游记,西天,豪气,东汉末年,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军事斗争,唐僧师徒,政治集团,江湖上,由盛转

2020-07-13 #短篇故事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故事,宝黛,宋江,魏蜀,红楼梦,主线,三国演义,历史,传奇,云天,好汉,爱情,悲剧,必然趋势,暗线,政治,战争,水浒传,朝廷,西游记,西天,豪气,东汉末年,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军事斗争,唐僧师徒,政治集团,江湖上,由盛转

2020-07-13 #故事阅读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故事,宝黛,宋江,魏蜀,红楼梦,主线,三国演义,历史,传奇,云天,好汉,爱情,悲剧,必然趋势,暗线,政治,战争,水浒传,朝廷,西游记,西天,豪气,东汉末年,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军事斗争,唐僧师徒,政治集团,江湖上,由盛转

2020-07-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

故事,宝黛,宋江,魏蜀,红楼梦,主线,三国演义,历史,传奇,云天,好汉,爱情,悲剧,必然趋势,暗线,政治,战争,水浒传,朝廷,西游记,西天,豪气,东汉末年,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军事斗争,唐僧师徒,政治集团,江湖上,由盛转

2020-07-14 #小故事

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

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

中国,闭关自守,特点,原因,后果,外因,我国,朝代,问题,分析,发展,明清时期,文化中心,中华文明,周边国家,亚非,使节,倭寇,内容,典型,关系,内因,商品经济,地位,外经,封建制度,政策,文化交流,方式,方面

2020-09-0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