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时间:2020-04-28 00:12:01

相关推荐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十点视频

04 1717:4402:50

这种病曾夺走 3 亿人生命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才带来希望

只有屠呦呦坚信青蒿提取物能够抗疟

为此她主动要求以身试药

来源 / DOCO热纪录

ID / docochina

BBC 新作《Icons 面孔:20 世纪传奇人物》邀请各领域专家制定了一份传奇人物名单,并介绍了他们的成就和影响。

这次,镜头对准了这么一群人——科学家、艺术家、演员、活动家、冒险家、体育明星、政治领袖。他们是既定规则的推翻者,在20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做了时代的弄潮儿,用思想和行动引领着人类社会前进。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同时他们的故事也表明,一个人也能够改变世界。

今天,我们从片中选取了 6 位女性,和大家来聊聊她们的传奇故事。

玛丽·居里

1891 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带着所有财产和一把折叠椅,坐上了波兰开往巴黎的火车。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坐在四等车厢里的普通乘客,日后能够动摇科学理论。

由于波兰的大学不接收女性,玛丽辗转欧洲各地,最后才到了索邦大学求学。她身无分文,用两年时间才积攒够学费,没钱买食物,冬天到了也没钱买煤炭来取暖。

读书期间,她爱上了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两人的结婚仪式很简单,骑着自行车去乡下转了一圈就算度蜜月了。

婚后,玛丽把研究放在了被多数男性同行忽略的领域——放射性物质。

很长时间以来,铀是人们唯一了解的放射性物质。然而有一天,居里发现了钋,这个物质只需要几毫克,就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仅仅过了六个月,她又发现了一种更为强大的物质——镭,这个发现把当时的科学界震了个底朝天,保守的科学家说:“你说有镭就有镭?在哪?你指给我们看。”

天晓得,当时要提炼出纯镭有多么难,想提炼必须要有大量矿物和大实验室!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花掉了所有积蓄,才买到了十几麻袋沥青铀矿的渣渣。

在一间破屋里,两人开始了试验。日子过得不分四季不分昼夜,24 小时恨不得掰成48小时来用。由于睡眠少、工作量大,皮埃尔全身疼痛,玛丽日渐消瘦。

但是他们坚持了 45 个月,经历了几万次提炼,最终获得了 10 克纯镭,同时还发现了镭抗击癌细胞的用途。

上万次的研究中,玛丽·居里得出了一个结论:物质内部的某种东西可以释放能量。这个想法前卫大胆,像一场革命,为日后卢瑟福分裂原子、恩里科·费米用原子能照亮世界铺平了道路。

1906 年,居里的生活遭遇了重大变故,丈夫皮埃尔·居里意外身亡。可想而知,这对一直把皮埃尔视为人生导师和灵魂伴侣的玛丽来说,打击有多大。

据说,她有时会给亡夫皮埃尔写发不出去的信,怀着这样悲痛的心情过了五年,直到皮埃尔的学生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出现,玛丽才渐渐从这段阴霾中走出来。

由于长期在一起工作,两人日久生情,然而这段美好的师生恋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当时的郎之万已经结婚了,还拥有一个四口之家。

保罗·朗之万

朗之万的妻子知道此事后,将居里写给郎之万的情书寄给了巴黎的一份小报,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玛丽陷入人生低谷。在巨大的舆论面前,两人不得不选择了分手。

当时,居里即将荣获第二个诺贝尔奖,但委员会认为她会让奖项蒙羞,所以禁止她参加颁奖典礼。对此,她提出了抗议:我的科学工作和我的私生活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此后,巴黎社会抛弃了她,媒体也对她进行诽谤,而居里的人生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一战期间,居里想去前线救治受伤的士兵,她报了放射线照相和解剖学的速成班,就整装待发奔赴前线了。战场上炮弹爆炸后,无数碎片刺入人体,居里需要帮助医生确定碎片的位置。

她本来是需要进入手术室的,但是一些外科医生不允许手术室里有女性,所以她只能站在门口提示他们:“你需要检查膝盖骨,你需要检查肋骨,你需要检查肩膀。”可以说,她为前线手术医生擦亮了眼睛。

1918 年,居里组装了一批移动式X光机,还培训了一群妇女使用它们,这台机器被称为“小居里”,拯救了约90万人的生命。至今,她的发明还在拯救数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

1934 年,居里夫人死于白血病,这可能与她进行的大量实验和在战场上多次暴露在X光下有关。

现在居里夫人的遗体被安葬在先贤祠,这里安息着众多风云人物,玛丽·居里是第一位以自己的名义享受这一待遇的女性。

屠呦呦

疟疾,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致死性仅次于天花。20 世纪,疟疾夺去了大约 3 亿人的生命,非洲兄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至今仍然占该病人数的 90%。

后来,出现了一种药物扭转了局面,挽救了数百万条生命。它是有史以来最有效的疟疾药物——青蒿素。

然而 40 多年来,人们始终不知道研发这个药物的科学家究竟是谁,只知道这个人来自中国政府的一个组织。

关于这个药物最早的记录来自 1979 年的一篇论文,然而论文却没有署名。难以想象啊,这么重大的发现竟然没有署名?

路易斯·米勒教授和苏新专博士一直在追查青蒿素神秘研发者的身份。2005 年两人曾受邀到中国参加疟疾研讨会,当时路易斯教授还曾问青蒿素的发明者是谁,但是现场没有一个人知道。

之后两人在网上找到了北京的一家研究院,对方寄来了一份与青蒿素发现有关的原始文件,从这些资料中他们拼凑出了一个名字——屠呦呦。

20 世纪 60 年代,越南有很多士兵在被蚊子叮咬后死于疟疾,越南领袖胡志明转向中国寻求援助,当时中国政府给北京中医研究院下了死命令,务必要研发出治疗疟疾的药物。

39 岁的研究员屠呦呦翻阅了成百上千的医学文献,在 2000 多种药材中寻找有效成分,测试了200 种化合物,但没有一种具有抗疟效果。

穷尽了所有方法之后,屠呦呦还是没有放弃。终于,她在一本公元 4 世纪中国学者葛洪撰写的一本古籍中发现了一种药剂——青蒿。

屠呦呦之前已经对青蒿做过测试,但并没有成功,而古书上这段记载让她恍然大悟。采用传统中药常用的热煎法,可能会破坏药物成分,因此她决定在低温下提取青蒿化合物。

随后她对一组疟疾细胞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所有疟疾细胞都被破坏了。然而当在动物身上测试时,效果却不太理想,它们有些得到了治愈,有些却中毒身亡。

没有人知道将这种药物用在人身上是否安全,只有屠呦呦坚信青蒿提取物能够抗疟,为此她主动要求以身试药。

明知有生命危险,但她还是住进了医院,服用了青蒿提取物。之后几天医生逐渐加大剂量,并密切监测她身体器官的变化,结果发现屠呦呦一切正常,测试获得了成功。

很少有人像屠呦呦一样,不惜牺牲自己来拯救他人。之后,屠呦呦和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改进,将青蒿素推广应用到世界各地。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添加到了基本药物清单,从此,由疟疾引发的死亡人数直线下降了约 50%。

2015年,在青蒿素被发现 40 年后,路易斯·米勒和苏新专发现了幕后英雄屠呦呦,并在《细胞》期刊上刊登了她的故事。

84 岁的屠呦呦,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打破了华人在诺贝尔自然科学领域零奖项的局面。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用毕生对于医学的热情,研究出了造福世界的成果。

比利·简·金

1973 年发生了一场史上最受关注的网球赛,一个男人挑战温网女单冠军,这场比赛被称为“性别之战”,吸引了全球 9000 万观众。

对于这场比赛的女选手比利·简·金(Billie Jean King)来说,这就意味着要为捍卫女性性别而战,如果失败就赔上了一切。

上世纪 50 年代,竞技体育被视为男人的天下,很少有女性会渴望在运动场上出人头地,但比利却早早就为自己定了目标,11 岁时她就对母亲说:“我想成为世界第一的网球选手。”

1996 年,愿望变成现实,她成为了世界头号女子网球运动员,并第一次获得了温布尔登单打冠军,那时她 22 岁。之后她又赢了多场单打、双打和混双的比赛,确立了在这项女子顶级比赛中的位置。

但当时的一些情况却让比利很愤慨,男选手要比女选手多拿 10 倍的奖金。

为了得到合理的报酬和公平的对待,比利和几位女运动员组成了一个 9 人小组,她们签订了名义上每年 1 美元的合约,以便能参加一系列奖金锦标赛,通过此举她们创建了女子职业网球。

在这一系列改变中,比利担任着领袖的角色,她想帮助女性,让女性运动员的职业能力和精神被世界关注。

回到 1973 年这场“性别之战”,比利·简·金之所以参加比赛,就是想代表女性争取平等。当时的比赛场面令人瞠目不已,双方的差距悬殊,比利连胜三局,囊获了 10 万美元奖金。

回想起那场比赛,比利说:“我在那场比赛中很害怕,如果输了怎么办?”

比利·简·金 1983 年退役之前,拿了 39 个大满贯冠军,之后,她一直为性别平等而战斗,还成为了同性恋权益活动家。

在比利的成长过程中,性取向一直是她最痛苦的梦魇,她的家庭很保守,使她很难诚实面对自己的心。

终于,她在 1971 年公开了性取向,成为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美国运动员。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想为同性恋群体发声。

她鼓励大家抛开一切做真实的自己,还说自己这一代人的任务就是支持年轻人去改变这个世界。

她是现代女子体育之母,是她让女性得到了认真公平的对待,这就是为什么她的影响力远远超出网球之外,以及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标志性面孔的原因。

坦妮·格雷·汤普森

这位女性运动员,不同于比利·简·金,她让残奥会从附带项目变成了主要赛事。她把残疾人运动变得更加主流;她让人们不再关注肢体残疾,而是关注真正的运动员。

她是坦妮·格雷·汤普森(Tanni Grey Thompson)。

患有先天脊柱裂的她,7 岁时不得不开始使用轮椅,当时的她在电视上看到了伦敦的一项新兴运动——轮椅竞速。

最初,这项运动开始的过程很艰难,组织者认为轮椅竞速很危险,结果没想到这项运动却大受欢迎,甚至成为伦敦马拉松赛中的热门。

在家中看到电视转播的的小坦妮发誓,以后一定要参加轮椅竞速比赛,并且要夺冠。

到了 1992 年,她实现了童年梦想,赢得了自己的第一场伦敦马拉松赛。之后的巴塞罗那残奥会上,她参加了 4 个比赛项目并且大获全胜。

越来越多的曝光是对坦妮作为运动员的认可,她的轮椅竞速生涯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直到 1996 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输了。

当时的主办方选择了村子里斜坡最多的地方举办残奥会,这对行动不便的坦妮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她第一次感到梦想破灭甚至打算放弃,很多人都在猜测她会就此一蹶不振。幸好,坦妮选择了奋勇直前,她比以前更加坚定自己对于轮椅竞速体育的梦想。

2007 年退役时,坦妮获得了 16 枚残奥会金牌,并创造了 30 项世界纪录。

2010 年,为纪念她的成就,她被册封为格雷·汤普森女爵士。人们开始认真讨论残疾人运动,而不只是惊讶于残疾人参赛。

她的伟大在于带给了年轻人,尤其是身患残疾的年轻人,追求梦想和努力达到最高水平的勇气。

直到现在,她也依然在为残疾人运动发声,呼吁人们改变对残疾的看法,鼓励残疾人去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

艾米琳·潘克赫斯特

20 世纪,普适性人权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法律中,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由一群卓越的活动家争取到的,而艾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也是在这样一位进步人士。

当时的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顺从的、被动的、乖巧的、谨慎的、体贴的,妇女被视为丈夫的财产,男人有权殴打自己的妻子,甚至强奸也不为过。

这时以艾米琳·潘克赫斯特为首的一群女性站了出来,勇敢表示“我们不是这样的”。

斗争比想象中更野蛮和艰苦,她们一次次掀起抗议声浪,却依然遭到排挤和轻视。

当时的内政大臣表示,女性永远不会发动大型集会,以证明她们渴望获得选举权。艾米琳看准了这个时机,向英国各地的妇女发出倡议,动员全国各地的妇女运动团体一同包车前往首都。

一时间,首都的大街小巷,都是穿着白色连衣裙参加游行的妇女,她们身披彩色佩带,手持700 条横幅,场面空前绝后。

虽然这场运动从政治角度来说并没有成功,因为政府不肯让步,但是它为 20 世纪的各种游行示威活动提供了样板。之后的日子里,数百万人走上街头,呼吁禁止核武器,呼吁结束战争。

直到今天,还有人认为艾米琳的方式过于激进,但鉴于当时妇女的地位,只有采取极端行动,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

后来英国政府关押了艾米琳在内的数百名妇女参政论者,她们中的许多人绝食抗议,监狱看守只能强行喂食。这是一种酷刑,英国当政者想通过这种手段让抗议者沉默。

1914 年一战爆发后,艾米琳在这场战争中看到了机会,她和妇女一起支援战事筹备,证明了妇女同样能胜任那些被认为只有男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这群勇敢的女性通过行动表示,如果不给女性选举权,战争结束后我们还会继续纠缠。

直到一战结束后,以艾米琳为首的妇女参政论者终于胜利。1918 年,部分 30 岁以上的女性被允许参与投票。十年后,就在艾米琳·潘克赫斯特去世几周后,所有英国女性都获得了选举权。

1931 年西班牙妇女获得选举权,1944 年法国、1950 年印度、1971 年瑞士、2011 年沙特阿拉伯……

距离艾米琳·潘克赫斯特组织的运动已过去了 100 多年,但是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依然没有结束。

在这场涉及全球半数人口的斗争中,艾米琳居功至伟,她为如今的男女平权运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海伦·凯勒

艾米琳·潘克赫斯特用运动为女性发声,还有一位社会活动家用文字为人类发声。她是我们从小写在文章的人,作家、奥斯卡奖获得者——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很多人都读过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再塑生命的人》《我的生活》等,也都知道她身残志坚努力成为作家的故事,但却不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社会活动家。

在写作同时,她不辞辛劳从事另一项工作,要求图书馆放置各种盲文书籍。这在当时是很难的事,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支持,她去了国会发表演说,美国政府因此修改了法律,这才使图书馆有了盲文书籍。

海伦 50 岁时,她极具社会意识的书籍已经在全球各地得以出版。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反对思想自由,下令焚烧了海伦的书籍。

海伦便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称:“你可以焚毁我的书籍,但这些书籍中的思想早已通过无数渠道渗透到了百姓中,并将继续加快其他思想的传播。”

二战硝烟四起时,海伦积极支持美国参战,到各地巡回演讲,要求美国接收所有逃离纳粹迫害的人。

海伦还想缩小贫富差距,她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公平公正享受食物、住房和医疗保健的待遇。

她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观点,为此成立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该组织至今仍在保护工人的权利。此外,她还写了有关种族隔离、妇女选举权、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的文章。

海伦的成功在于她没有因为残疾裹足不前,她向我们证明只要意志坚定,任何难关都可以克服。

这些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用实力占据着一席之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社会尚未完全开明的时候,她们就呼喊出女性被不公平对待的遭遇,并为女性摇旗呐喊。

十点视频

最近更新:04 1717:44

简介:十点视频,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作者最新文章陈乔恩一句话背后,藏着周迅的泪水,姚晨的心酸……04 1804:1704 1803:5404 1803:23相关文章梨花的开03 24天赐宝贝谈养生04 13李不言说旅游02 27铭泽的妈妈04 15手百小程序04 16??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女性,艾米琳,屠呦呦,居里,运动,比利,妇女,疟疾,斯特,潘克赫,青蒿,药物,比利·简·金,海伦,发现了,青蒿素,玛丽,世纪,人们,书籍,残疾人,运动员,选举权,比赛,轮椅竞速,科学家,领域,汤普森,皮埃尔,米琳

2020-05-11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女性,艾米琳,屠呦呦,居里,运动,比利,妇女,疟疾,斯特,潘克赫,青蒿,药物,比利·简·金,海伦,发现了,青蒿素,玛丽,世纪,人们,书籍,残疾人,运动员,选举权,比赛,轮椅竞速,科学家,领域,汤普森,皮埃尔,米琳

2020-05-12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女性,艾米琳,屠呦呦,居里,运动,比利,妇女,疟疾,斯特,潘克赫,青蒿,药物,比利·简·金,海伦,发现了,青蒿素,玛丽,世纪,人们,书籍,残疾人,运动员,选举权,比赛,轮椅竞速,科学家,领域,汤普森,皮埃尔,米琳

2020-05-11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20世纪最伟大的6位女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传奇

女性,艾米琳,屠呦呦,居里,运动,比利,妇女,疟疾,斯特,潘克赫,青蒿,药物,比利·简·金,海伦,发现了,青蒿素,玛丽,世纪,人们,书籍,残疾人,运动员,选举权,比赛,轮椅竞速,科学家,领域,汤普森,皮埃尔,米琳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