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

时间:2020-04-26

一分钟简短演讲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引导语:成语不仅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一分钟成语故事中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不屈不挠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准备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见,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能力排众议很赞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侥。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不名一钱

汉文帝当政的时候,有个名叫邓通的善于划船,被选到宫里当御船的水手。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想升天,却怎么也上不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头戴黄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终于使他上了天。他回过头来看推他的人,发现那人的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

第二天,文帝来到建在宫西苍池中的渐台,见到有个御船水手头戴黄帽,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正是他梦中遇见的人。召来一询问,那人名叫邓通。文帝想,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个奇才,便非常宠爱他。邓通也老实谨慎,不随便和外人交往。文帝多次赏赐他的钱财,总数上亿之多,还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职。其实,邓通并没有什么才能。他自己处事谨慎,也不能推荐贤士,只是谄媚文帝而已。有一次,文帝命一个善于算命的人去给邓通相面,那人相面反对文帝说:“邓通这个人将来要贫饿而死。”

汉文帝忧虑地说:“能让邓通富起来的只有我,我怎么会叫他受穷呢?”

于是,文帝下令把蜀郡严道的一座铜山赐给邓通,允许他自已铸钱。从此邓通发了大财,他铸造的铜钱布满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邓氏钱”。有一天,文帝背上生了个疮,脓血流个不停。邓通觉得孝顺皇帝的机会到了,便天天进宫去,用嘴巴替文帝吮吸脓血。不过,文帝心中还是不高兴。一天他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

邓通恭顺地回答:“应该说没有谁比太子更爱陛下的了。”

一次太子刘启来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要他吮脓血。太子见疮口脓血模糊,腥臭难闻,禁不住一阵恶心,但又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吮吸,可是脸色很难看。后来他听说,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感到惭愧,也因此而忌恨邓通。

文帝死后,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景帝免去邓通的官职,让他回家闲居。不久,有人告发邓通偷盗境外的铸钱。景帝派人调查,结果确有此事,便把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邓通顿时变成了穷光蛋,还欠下好几亿钱的债。还是景帝的姐姐长公主记住文帝不让他饿死的遗言,赐给他一些钱财。但是,官吏马上把这些钱财用来抵债,连一根簪子都不让他留下。长公主知道后,就让手下人借给他些衣食和钱。这样,邓通不能占有一个钱,只能寄食在别人家里直到死去。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不伦不类

有一次,薛蟠从江南带来了两大箱东西,送给母亲薛姨妈和妹妹薛宝钗。一箱是绸缎绫罗、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是笔、墨、纸、砚和各种小工艺品。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份一份地打点清楚,叫人送给贾母并王夫人等处。

宝钗回到房中,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份一份配合妥当,分送给贾府的姊妹们,就是贾环那里,她也没有忘记。林黛玉的比别人不同,而且又加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叫人送往各处。

赵姨娘见宝钗送了贾环如此东西,心里很喜欢,想道:“怪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来?她挨门送,一处也不遗漏,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这样没时运的,她都想到了。要是那林黛玉,她对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赵姨娘一面想,一面摆弄那些东西。忽然,她又想起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那里去卖个好呢?于是她拿了东西走进王夫人的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送给环哥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得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呢,多大方,怎么不叫人敬奉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天夸她、疼她。我也不敢自主就收起来,特地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

王夫人听了,早知道赵姨娘的来意。又见她说的话不像这类,也不像那一类,但又不便不理她,就说:“你只管收了去拿给环哥玩罢。”

赵姨娘来时很高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心中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地走了。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出处,诸葛亮,三国志,比喻,刘备,三国演义,魏志,曹操,吴志,曹植,曹丕,吴下阿蒙,赵云,成语,初出茅庐,谋士,刘帧,吕蒙,文帝,释源,前出师表,七步成诗,众人,天下,学识,局面,文选,浊水,清尘浊水,荆州

2020-09-07 #经典故事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孔子,时间,成语故事,故事,音乐,论语,不停地,侃侃而谈,下大夫,一去不复返,光阴,出处,后人,同级,地位,周礼,君主,国君,场合,声明,尽善,官员,缺陷,情况,弟子,昼夜,等级制,河流,河水,齐国

2020-05-26 #经典故事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孔子,时间,成语故事,故事,音乐,论语,不停地,侃侃而谈,下大夫,一去不复返,光阴,出处,后人,同级,地位,周礼,君主,国君,场合,声明,尽善,官员,缺陷,情况,弟子,昼夜,等级制,河流,河水,齐国

2020-06-08 #故事会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孔子,时间,成语故事,故事,音乐,论语,不停地,侃侃而谈,下大夫,一去不复返,光阴,出处,后人,同级,地位,周礼,君主,国君,场合,声明,尽善,官员,缺陷,情况,弟子,昼夜,等级制,河流,河水,齐国

2020-06-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 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声

孔子,时间,成语故事,故事,音乐,论语,不停地,侃侃而谈,下大夫,一去不复返,光阴,出处,后人,同级,地位,周礼,君主,国君,场合,声明,尽善,官员,缺陷,情况,弟子,昼夜,等级制,河流,河水,齐国

2020-09-03 #故事大全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出处,诸葛亮,三国志,比喻,三国演义,刘备,释源,魏志,曹植,曹操,吴志,曹丕,司马昭之心,吴下阿蒙,赵云,阮籍,成语,太祖,初出茅庐,天下,秋叶,荆州,谋士,刘帧,文帝,裴松之,裴注,谢灵运,前出师表,才高八斗

2020-05-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出处,诸葛亮,三国志,比喻,三国演义,刘备,释源,魏志,曹植,曹操,吴志,曹丕,司马昭之心,吴下阿蒙,赵云,阮籍,成语,太祖,初出茅庐,天下,秋叶,荆州,谋士,刘帧,文帝,裴松之,裴注,谢灵运,前出师表,才高八斗

2020-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中的成语中的人物及故事?

出处,诸葛亮,三国志,比喻,三国演义,刘备,释源,魏志,曹植,曹操,吴志,曹丕,司马昭之心,吴下阿蒙,赵云,阮籍,成语,太祖,初出茅庐,天下,秋叶,荆州,谋士,刘帧,文帝,裴松之,裴注,谢灵运,前出师表,才高八斗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

一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中的故事

邓通,文帝,王商,王凤,东西,王夫人,成语故事,赵姨娘,中的故事,成帝,景帝,汉成帝,脓血,杨肜,太子,丞相,太太,姑娘,官职,宝钗,文档,钱财,刘启,薛姨妈,贾环,一面,传言,亲戚,大水,意见

2020-04-2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