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分钟演讲哲理故事

时间:2020-04-25

一分钟演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分钟演讲可以准备一些哲理故事。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分钟演讲哲理故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分钟演讲哲理小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豪爽,很有正义感。

有一年夏天,下了很多场暴雨,子路担心会引发洪水。于是,子路一马当先,带领当地的老百姓和军队,一起疏浚河道、修理沟渠。

当时是大夏天,老百姓顶着烈日,泡在污浊的河水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自然非常辛苦。心地善良的子路,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他拿出自己的俸禄,给老百姓买来了许多食物。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听后十分着急,连忙派了另外一个弟子子贡去制止子路。

子贡赶到后,向子路说明老师的劝告。子路听完,十分生气。他那犟脾气又上来,一股劲就冲到孔子那里去,怒气冲冲地说: 我是因为下了大雨,担心会出现水灾,才带领百姓修筑这些水利工程的。我看到他们一个个的十分劳苦,有的甚至都饿得没有力气,我才给他们弄了一点粥喝。谁知,老师您却让子贡来制止我,那岂不是要让我不去做仁义的事情吗?您经常教导我们,为人要做到仁爱,您今天这样来阻止我,岂不是不让我实行仁义?我今后再也不听你的话。 发完这通脾气,子路转身就要走。

孔子赶忙叫住他,说: 我知道你是在实行仁义,可你要真是可怜这些老百姓,那你为何不去向国君报告,让国君用国家的库粮来帮助他们呢?

你知道吗?你现在用自己的粮食来帮助老百姓,是在向百姓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的国君还不如你对他们好呢。也就是说,老百姓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大好人,国君却不管人民的死活。

你仔细想想,假如你的国君知道老百姓这样看待他,他会怎样对你呢?

听完老师的话,子路恍然大悟:原来老师阻止自己,是在劝告自己做事不要越位。

于是,子路就停止了向老百姓提供食物,也因此避过灾祸。

短尾猴的机会

智利高山地区有一种短尾猴,群居生活。但这个种群和与其他种群不太一样,别的种群的猴子非常团结,任何群落里的成员都相互照顾和帮助,而它们群落如果有伤了或是病了的,只能被群落无情地抛弃。

被抛弃的短尾猴也要生存,可伤病已无法让它们在树上穿行,有时,它们就蹲守在猴群经常活动的地方,捡群里扔出来的食物,有的则等在树底下,期待果实能掉下来。一段时间过后,这些短尾猴的命运便发生了变化,有的在饥饿中死去,而有的则在伤病中坚持过来,重新加入群落当中。

为什么有的死了,有的重新焕发了活力呢?这还得从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起。被抛弃的猴子里,有一些经常呆在果树下,等着果子掉下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而有一些则不然,它们等不到果实的时候,便会在猴群休息时叽叽喳喳乱叫,猴群瞬间便会骚乱起来,纷纷爬上果树,一会向这只伤猴呲牙咧嘴,一会愤怒地冲向树枝顶端,因为众多猴子在果树上发怒而上窜下跳,树上的果实一个接着一个掉在地上,这时,伤猴便会快速地捡起掉在地上的果实,然后放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些果实足够它吃很长一段时间,也正是这些果实,让他们慢慢地好了起来。

同样是伤猴,为了得到饱腹的食物,有的在树下傻等,而有的则主动想办法寻找机会,最终获得新生。这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启示,有些时候,为了生存,我们千万不要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创造机会。

临事而惧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刘墉赴任安徽学政,这时刘墉初入仕途。临行前,其父刘统勋赠墨一幅:临事而惧。为官期间,刘墉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肃和变革,为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因为官清正廉洁、处事缜密,后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当时和珅受宠于乾隆,在皇宫里,和珅蒙上骗下、中饱私囊。刘墉委蛇其间,临事而惧,以滑稽模棱取容。和珅恨之入骨,但又奈何不得。刘墉从左右,皆肘之,并最终将其查办,绳之以法。

无论是在做地方小官,还是官至宰相,刘墉一直牢记父亲的嘱托:临事而惧。从不骄横,始终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臣。

《论语》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请教孔子,如果您能统率三军,您将会选择谁来充当助手?孔子答道,那种空手与虎搏斗,徒步跋涉急流,纵然身死也无悔意的勇猛之人,并不值得去赞赏。而那些遇事谨慎冷静,考虑周详,善谋良策去成就事业之人,则可以共事。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在总统府青瓦台期间,曾用毛笔写下 临事而惧 四个字,作为他执政期间的座右铭。

临事而惧 出自《论语 述而》,意为遇到事情,应谨慎对待,做事要认真分析、考虑,谋划充分才能成功。

临事而惧,不是瞻前顾后、胆小怕事,而是三思而后行,言必信、行必果、战必胜。

相关文章:

1.

2.

3.

4.

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分钟演讲哲理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哲理故事:换位思考经典哲理 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换位思考经典哲理 哲理故事

儿子,小明,哲理,父亲,爸爸,张三,爱迪生,哲理故事,事情,丈夫,乘客,妈妈,大门,妻子,态度,导游,经典,摇下,炒菜,老师,车窗,钥匙,人的心,换位思考,妈妈说,元开,得多,那爱,不一样,美丽风景

2020-04-21 #小故事

哲理故事:换位思考经典哲理 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换位思考经典哲理 哲理故事

儿子,小明,哲理,父亲,爸爸,张三,爱迪生,哲理故事,事情,丈夫,乘客,妈妈,大门,妻子,态度,导游,经典,摇下,炒菜,老师,车窗,钥匙,人的心,换位思考,妈妈说,元开,得多,那爱,不一样,美丽风景

2020-04-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 好评 田忌 孔子 孟尝君 齐国 孙膑 庄子 楚丘 将军 战国时期 乐广 毛栗子 田婴 索靖 辽圣宗 萧朴 齐威 齐威王 中马 伐木工人 先生 国家 大树 大臣 弟子 宰相 官吏 盗贼 不合适

2020-04-30 #短篇故事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好评,田忌,孔子,孟尝君,齐国,孙膑,庄子,楚丘,将军,战国时期,乐广,毛栗子,田婴,索靖,辽圣宗,萧朴,齐威,齐威王,中马,伐木工人,先生,国家,大树,大臣,弟子,宰相,官吏,盗贼,不合适

2020-06-14 #小故事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好评,田忌,孔子,孟尝君,齐国,孙膑,庄子,楚丘,将军,战国时期,乐广,毛栗子,田婴,索靖,辽圣宗,萧朴,齐威,齐威王,中马,伐木工人,先生,国家,大树,大臣,弟子,宰相,官吏,盗贼,不合适

2020-06-22 #故事阅读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好评,田忌,孔子,孟尝君,齐国,孙膑,庄子,楚丘,将军,战国时期,乐广,毛栗子,田婴,索靖,辽圣宗,萧朴,齐威,齐威王,中马,伐木工人,先生,国家,大树,大臣,弟子,宰相,官吏,盗贼,不合适

2020-07-03 #故事大全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好评,田忌,孔子,孟尝君,齐国,孙膑,庄子,楚丘,将军,战国时期,乐广,毛栗子,田婴,索靖,辽圣宗,萧朴,齐威,齐威王,中马,伐木工人,先生,国家,大树,大臣,弟子,宰相,官吏,盗贼,不合适

2020-07-17 #小故事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好评,田忌,孔子,孟尝君,齐国,孙膑,庄子,楚丘,将军,战国时期,乐广,毛栗子,田婴,索靖,辽圣宗,萧朴,齐威,齐威王,中马,伐木工人,先生,国家,大树,大臣,弟子,宰相,官吏,盗贼,不合适

2020-07-22 #长篇故事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 哲理小故事 哲理名言

日期,好评,田忌,孔子,孟尝君,齐国,孙膑,庄子,楚丘,将军,战国时期,乐广,毛栗子,田婴,索靖,辽圣宗,萧朴,齐威,齐威王,中马,伐木工人,先生,国家,大树,大臣,弟子,宰相,官吏,盗贼,不合适

2020-08-0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