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0-04-25 03:24:01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 《伊索寓言三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 3.想象古诗情节,排成课本剧 4.扩写寓言,教育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抓住动作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寓言内容,理解寓意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电梯: 板书《伊索寓言三则》 狐狸和葡萄 ,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那什么是寓言呢? 1. 寓 是寄托的意思, 言 就是话。把深刻的道理和经验教训寄托在简短却很生动故事中,这就是寓言。 2.伊索:传说,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是位编造寓言故事的能手。 3.同学们所熟悉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最大》《狼和小羊》《狐狸与乌鸦》等寓言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集》里选出来的。 4.伊索寓言故事里的 人物 ,有不少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狼。每则寓言故事均有两部分组成:故事和道理。 (二)引入寓言《狐狸和葡萄》 师:说起狐狸,大家都很熟悉,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它,如:兔死狐悲、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等,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学生谈感受),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狐狸家族里的故事,(读课题),狐狸和葡萄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学生轻声读课文) 1.熟读课文,理解大意(出示图片) (1)你觉得葡萄长势怎么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葡萄成熟了?(形状的大小、颜色透亮) (3)你想到了哪些描写葡萄的词语和句子???又大又圆、又酸又甜、晶莹剔透、酸溜溜、甜津津。??颗颗葡萄像硕大的夜明珠、晶莹透亮 (4)看到这几串成熟的葡萄,你有什么感觉、想法? 2.出示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 (1)指名朗读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主人公出场。??狐狸很喜欢吃葡萄,从 馋得直流口水 可以看出来。??想象狐狸的馋样儿。) 3.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能通过想象说具体些吗? (1) 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 (2)踮起脚尖,拉直身子,伸长手臂,往上跳 4.结果怎样?他应该怎样想、怎么做? (1) 白费劲 (2)吃不到就算了,我不妨去找根竹竿来打 5.可狐狸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边走边回头说)为什么会这样?体会它什么心情:无可奈何、舍不得、窝火、不甘心 6.难道葡萄真的不好吃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狐狸这么馋着想吃葡萄最后却说葡萄不好吃呢? 虚荣心强、要面子、生怕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表里不一。 三、挖掘文本,理解寓意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狐狸这样的人很多,这些人 (引读文章结尾,揭示寓意),平时我们还习惯用另一句话来形容这些人,多媒体出示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试着填好这些句子 多媒体出示: ??丽丽今天穿了件很漂亮的连衣裙,同学都说好看,芳芳见了却撇撇嘴说: 有什么好看的,像只花蝴蝶似的,俗气! 真是 五、布置作业:熟读故事,说给小伙伴听 附板书: 狐狸和葡萄 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 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边走边回头 《牧童和狼》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二、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三、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 学法:读书感无法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内容: (一)、《牧童和狼》 1、《狼来了》这个故事原本的题目是《牧童和狼》,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 师出示《牧童和狼》的原文。 2、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3、牧童两次大叫,他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听听看,哪一次是狼真的来了? 师区别读。 狼来了!狼来了! 你觉得哪一次? 为什么? 4、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出示:好几次他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请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谁来试?指名读,学生评价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引读,并提醒要注意恐惧的神色。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 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 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 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 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 好几次 和 后来 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 大叫 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 大叫 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5、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指名说 6、小结 板书设计 牧童和狼 (一贯说谎 没人相信) 《蝉和狐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还记得吗?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狐狸是十分狡猾的,今天,我们的大忽悠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 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这个故事的名字是(板书课题)蝉 和 狐狸。 2、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蝉和狐狸》这则寓言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预期效果: 师:同学们,我们的老祖先有句名言: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老师认为读书还应该(手到)。就是说在读书、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动手把自己的收获、体会、疑问记录下来。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能做到这四到。这节课上就会有很多的收获。你们能做到吗? 二、民主导学 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蝉和狐狸》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狐狸用骗乌鸦的方法骗蝉,但是蝉没有上当。) 任务呈现(一):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策略: (1)、默读课文,用最简练的四字词来填空,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明原因,并做好批注。 ( )的蝉 ( )的狐狸 (2)、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先自学,再在小组内交流,并做好展示准备。 2、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预设: A、交流蝉的形象, (聪明机智)的蝉 (1)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察觉 思维缜密; 扔 试探,警惕性高 (相机板书:察觉有诈) (2) 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领悟:蝉善于观察,敏于分析;保持警觉,怀有戒心;善于从别人灾难中吸取教训。(相机板书:怀有戒心) (3)除了这些,蝉的机智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还体现在对待狐狸的态度上,即使知道狐狸险恶用心,它却没有破口大骂,面对要吃自己的狐狸。在生死一线之间,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 朋友 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理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这蝉可谓 真聪明 。 B、交流狐狸的形象 (贪婪奸诈)的狐狸 a、 您 尊重蝉, 多么美妙、真是天才歌唱家 能用的好词儿都用上了。 b、想象神态(满脸堆笑、虚情假意) c、试着练一练。指名读。 (2) 设下圈套(板书) 圈套 指什么?(使人上弹受骗的计策,阴谋诡计,坏主意,谋害人的主意;本文指将蝉从大树上骗下来,然后吃掉它。) (3) 在炎热的夏天中,你们觉得蝉声如何?(难听,叫人觉得烦躁)看出狐狸虚伪的夸奖 (4) 狐狸真的再赞叹蝉声吗?哪个词语一针见血的说出了 不 (故意赞叹 板书)它真正目的何在? ① 故意 赞叹蝉,醉翁之意不在酒,心里想的是坏主意,可以用什么成 语来形容它呢? (心怀鬼胎、居心叵测、居心不良、口蜜腹剑、黄鼠狼给鸡拜年) ② 目的 骗蝉先来好吃它 (愚蠢凶狠)的狐狸 狐狸以为是蝉,就猛的扑了过去。 理解: ① 树叶扔下去,狐狸一看,以为是蝉上当了,飞下来了,美餐送上门来了。 ② 猛扑 体会出什么了吗? a、迫不及待; b、扑 速度快,用力猛(生模拟动作); c、像饿极了的疯狗凶猛无比; d、若是真蝉,蝉在劫难逃,葬身狐狸腹中。 e、愚蠢 门缝里看人,以为蝉上当了,中了它的圈套,明明是树叶,它却看不清楚,猛扑说明它是愚蠢的,机关算尽,说了半天好话,只抓到一片树叶,可笑至极。(猛扑中计 板书)2、 C、分角色读课文,带着感情去读。男生读狐狸的话,女生读蝉的话,老师读旁白。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故意 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赞叹 是为吃蝉而设下的 圈套 。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D、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任务呈现(二)文白对读 初识古文 策略: 1、认真读读古文,再读读课文,想想古文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先自学,再在小组内交流。选一个代表发言。 (白板出示古文) 2、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哪位同学来交流 检测导结 1、 目标检测(见检测工具) 2、结果反馈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反思总结 我们已经学完课文了,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板书设计: 聪明机智 愚蠢凶狠 贪婪狡诈 蝉 和 狐狸 察觉有诈 设下圈套 怀有戒心 故意赞叹 扔叶试路 猛扑中计 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寓言故事,寓言,成语,通知,比喻,学生,词语,人物,道理,神态描写,中线,正文,间隔,一行,寓意,神态,禾苗,语文,竖中,含义,学会,组词,变化,指导,告诉我们,不一样,园地,单元,事件,事情

2020-09-24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通知,句子,学会,词语,一行,加点,成语,神态,交流,有什么特点,寓言故事,课文,距离,新校服,各班,语文,园地,单元,人员,全班同学,内容,博物馆,妈妈,地点,姐姐,成语故事,心情,弟弟,小组,故事

2020-09-24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生字,特点,小动物,贝壳,动物,小鸡,课文,有关,学生,样子,词语,故事,整体,螳螂,偏旁,局部,钱币,眼睛,钱财,指导,兴趣,同学们,外形,法布尔,句子,比喻,起源,重点,顺序,身体部位

2020-06-24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生字,特点,小动物,贝壳,动物,小鸡,课文,有关,学生,样子,词语,故事,整体,螳螂,偏旁,局部,钱币,眼睛,钱财,指导,兴趣,同学们,外形,法布尔,句子,比喻,起源,重点,顺序,身体部位

2020-06-25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习作,学生,探险故事,佳作,故事,过程,交流,引导学生,内容,教师,同学们,师生,意见,方法,兴趣,同学,小组,险情,东西,人物,全班,作文,困境,心情,场景,小队,情感,情况,想象力,所学

20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