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关于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时间:2020-04-25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4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

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

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

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

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

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

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

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

“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

第二天,宋太祖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部解除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2.赵普收礼

从宋太祖取得政权开始,到平定南方,赵普是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赵普为宰相,事无大小,都跟赵普商量。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一部《论语》。于是人们就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信任赵普,赵普也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意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成两半,扔在地上。

赵普趴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宋太祖见赵普态度这样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

再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不批准。赵普就像前次一样坚持自己意见。宋太祖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

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

宋太祖听了,气得脸色变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赵普紧紧跟在后面。宋太祖进了内宫,赵普站在宫门外不走。

宫门前的卫士见宰相站在门口不走,只好向宋太祖回报。这时候宋太祖气已经平了,就叫太监通知他,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叫他回家。

赵普做了十年宰相,权力很大。日子久了,就有人想走他的门路,不时有人给他送礼物来。

宋太祖经常到赵普家里去,事先也不派人通知。有一次,吴越王钱俶音chù派个使者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十坛“海产”。赵普把十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拆信,正好宋太祖到了。

宋太祖在厅堂里坐下,看到这十只坛,就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是吴越送来的海产。”

宋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送来的海产,一定不错,把它打开来看看吧!”

赵普吩咐仆人,打开坛盖,在场的人一看都傻了眼。原来坛里放的不是什么海产,竟是一块块金子。

宋太祖向来怕官员接收人贿赂赂,滥用权力,看到这情况。心里窝了一肚子火,脸色也就沉了下来。

赵普满头大汗,惶恐地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实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请陛下恕罪。”

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以为国家大事都由你们书生决定的呢。”

打这以后,宋太祖对赵普就有点猜疑起来;不久,又有官员告发赵普违反禁令,贩运木料。原来,当时朝廷禁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大木。赵普曾经到那里运木料为自己造住宅。他的部下趁机冒用赵普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到东京贩卖。这件事牵连到赵普。宋太祖大怒,要治赵普的罪,尽管其他大臣为他说情,宋太祖还是撤了赵普的宰相职位。

3.赵匡胤的出生颇有神秘色彩,据说他出生的时候赤光冲天,且室内有异香,三日不断,并因此得了个小名叫“香孩儿”。

他出生的地方,洛阳甲马营(夹马营)后来被称为“火烧街”,又因为出过两个皇帝(赵匡胤、赵匡义)也称作“双龙巷”。赵匡胤在对待臣子的时候,算是相当宽容的。

4.某次御宴,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开始耍酒疯。

赵匡胤让人把他拉下去,他还死赖着不走,在宫门口嚎啕大哭。

第二天有人上章弹劾他,说这家伙昨日大哭,是在哭世宗呢(前朝皇帝周世宗柴荣),请求治他的罪。

赵匡胤说,此人不过一个酒鬼罢了。他以前是世宗臣子,这事我也是知道的。况且他一个书生,哭两声世宗,又能如何?

5.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

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而且南宋内部问题多多,士风日下,吏治腐败。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税,又使农民造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重新拜张浚为相。并且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

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乾淳之治”,史称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 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宋代的历史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4-20 #短篇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4-25 #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06 #故事大全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27 #故事大全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26 #经典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26 #经典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26 #故事阅读

宋代历史小故事

宋代历史小故事

赵匡胤,赵京娘,范仲淹,赵光义,包拯,端砚,王继恩,一把手,中央,太祖,朝廷,晋王,数量,端州,苦读,雷州,宋开宝,宋皇后,宋皇,富贵,王光义,贡砚,赵德芳,道川,雅器,一渡,兄妹,临渊,任期,人民

2020-05-2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