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时间:2020-04-24

隋唐历史小故事300字左右

提示:本文共有 36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1.请君入瓮 释义: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它揭露了酷吏的残忍,也教会人们一种以牙还牙的斗法;同时告诫人们不要作法自毙。 出处:①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②《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2.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意思:指的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程咬金档案: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3.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4.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1] 《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附:《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君子行》:此首无作者名,《文选》卷二七作《古辞》,《艺文》卷四一、《诗纪》卷一三作《曹植》,又见《曹子建集》卷六,无“嫂叔不亲授”四句,注称“古乐府作古辞,冠字下有四句云云”,恐编者有误,故附此。 5.成语词条: 百折不挠 成语发音: 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释疑: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成语示例: 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百折不挠) 成语故事: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6.成语词条: 博古通今 成语发音: bó gǔ tōng jīn 成语释疑: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成语示例: 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博古通今) 7.成语词条: 得天独厚 成语发音: dé tiān dú hòu 成语释疑: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 他有一副好嗓子,学唱歌是~。 (其中~代表本词条:得天独厚) 8.成语词条: 海市蜃楼 成语发音: hǎi shì shèn lóu 成语释疑: 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成语出处: 《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成语示例: 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好不热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海市蜃楼) 9.成语词条: 深思熟虑 成语发音: shēn sī shú lǜ 成语释疑: 反复深入地考虑。 成语出处: 《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穰侯列传》:“愿君熟虑之。” 成语示例: 而其人亦得~,周旋于是,不过十年,将必有卓然可观者也。(宋·苏轼《策别第九》) (其中~代表本词条:深思熟虑 10.成语词条: 病入膏肓 成语发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语释疑: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成语示例: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病入膏肓) 11.成语词条: 千载难逢 成语发音: qiān zǎi nán féng 成语释疑: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成语出处: 《南齐书·瘐杲之传》:“臣以凡庸,谬徼(侥)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成语示例: 天下竟有如此奇事!怪不得叔叔说是我们闺中~际遇,真是旷古少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千载难逢 12.成语词条: 妙手回春 成语发音: miào shǒu huí chūn 成语释疑: 指医生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13.成语词条: 神机妙算 成语发音: shén jī miào suàn 成语释疑: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成语示例: (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吾不如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神机妙算) 14.成语词条: 一刻千金 成语释疑: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成语出处: 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成语示例: 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15.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16.熟能生巧 释读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周兴,武则天,来俊臣,比喻,郑谷,用法,释义,李白,例句,成语故事,李林甫,狄仁杰,韩信,正音,褒义,张僧繇,王羲之,书法,反义,犯人,作谓语,定语,结构,老婆婆,多用于,俊臣,司空,韩愈,齐已,炭火

2020-05-06 #故事大全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4-20 #故事大全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4-20 #故事大全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4-25 #小故事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5-06 #经典故事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5-26 #故事阅读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5-29 #经典故事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急啊!寒假作业啊!求隋唐时期的成语故事 历史老师要我们写的 每个300字共3个

成语,词条,李白,发音,示例,成语出处,代表,桥玄,比喻,事情,程咬金,嫌疑,绣花针,老婆婆,儿子,铁杵,百折不挠,人们,强盗,李汝珍,罗贯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君子行,千载难逢,海市蜃楼,三国演义,亲授,人家,古人,史记

2020-07-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