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时间:2020-04-24

唐代有趣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小明的奇思妙想

百家号11 1915:56

说起魏征,可能大家都不陌生,隋唐时期的人,也是唐朝最有名的政治家,是一个汉人。在唐朝贞观之治时期,主要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的职位。魏征因为直言敢谏能言善辩的才华,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谏臣。“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是唐太宗说的,其中的以人为鉴,对于唐太宗来说这个人就是魏征,所以说魏征对于唐太宗有着很大的影响。唐朝时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唐太宗的虚心纳谏,所以能够全面的了解国家的状况,使得当时的政治清明,国家全方位的进行开往,整个社会非常的稳定,以至于当时夜不闭户,家家过的富足。根据史料统计来看,魏征先后一共劝谏了200多次,是劝谏最多的大臣,以至于在他死后,悲痛的唐太宗为魏征立下碑文。魏征能够得到皇帝对自己的如此评价,非浪得虚名。魏征的勇气也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能够触犯龙鳞数次而无事,同时还能得到赏识。因为敢于直谏,对整个唐朝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奠基作用,后人做官时期。最出名的一次,魏征告诉李世民自己要去祭祖上坟,回来以后对李世民说:“听说皇上准备去南山,去南山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可是最后却又放弃了,这中间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皇上于是笑着说:“一开始确实是想这样做,就但是怕你嗔怪,所以就没去。”其实当时皇上得到了一直鹞鹰,在他没来之前是架在自己胳膊上的,但是大老远看到了魏征的到来,于是赶紧藏在自己怀里,知道这件事的魏征故意拖延之间启奏事项,使鹞鹰直接闷死在自己怀里。魏征这一生都用来纳谏了,他和李世民两个人除了是君臣关系,还是知己好友。没有李世民的贤良,魏征的谏言没有作用,没有魏征,唐朝不会繁荣。二者相互映衬。按理说他们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却亲自毁了为他写的碑文,甚至砸烂墓碑,这是为什么呢?下边,我就来为你们解说一下事情的缘由。

一、举荐了不该举荐的人

根据历史记载,魏征当时为李世民推荐了几个官员,分别是侯君集还有杜正伦,这两个人都和太子李承乾关系匪浅,这样就牵扯到了将来的立储问题了。在历朝历代,立谁为储君都是皇帝们最不想提到的事情,只要有官员提前站队,被皇帝知道那都是自寻死路啊。就拿三国时期的陆逊来说,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牵扯到过孙权继承人的事情,被孙权责备,自尊心极重的陆逊最后恼羞而死。其实就算是普通百姓家,家事一般也是不希望外人掺手的,更何况是皇帝,继承人一般是皇帝亲自挑选,如果有臣子插手,难免有篡位的可能。就像是魏征这样的忠臣,名声很大,协助某个皇子进行争权,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而魏征进行举荐的人,涉及皇帝的家事,也是李世民最忌讳的,使皇帝非常生气,是让李世民砸了碑文最大的原因之一。

二、不该将纳谏的资料给史官

李世民这一生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玄武门之变了,他这个皇位可不是名正言顺继承来的,所以这一点对他影响不小。唐太宗因为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想要塑造明君的形象,这也是其可以虚心纳谏的重要原因。可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系数交给了当时的史官褚遂良,这是明显的揭李世民老底。李世民自然是十分不爽的。毕竟劝谏的材料一旦是有什么影响不好的东西,不利于唐太宗形象的塑造,皇帝可是非常重视名声的。

三、逆反嫌疑

魏征不仅推荐的人中有逆反的嫌疑,能够推荐他们,对于他本身来说也是有问题的。根据史书里面的记载,魏征活着的时候,就经常在李建成的耳边嘀咕,催促他干掉李世民!魏征年轻的时候做过道士,还干过强盗,当时他亲眼目睹过瓦岗首领与李密之间的争斗,非常明白政治是非常残酷的,一直在怂恿李建成下手。魏征能够什么都敢说,或许早就揣摩透了皇帝的心思。

四、《西游记》所写

可能大家不知道,西游记中,就有魏征。魏征一共出来两次,一个是因为要帮助李世民还魂,一个是要除去龙王。这两件事都是跟太宗有很大关系的。而魏征是唐太宗的臣子。于是太宗与魏征约了一盘棋,希望能够错过斩杀时间。但是还是因为疏忽使魏征睡去,斩杀了泾河龙王。本来这件事是跟太宗无关的,最后因为泾河龙王的魂魄未散,反而找上了太宗,这让太宗觉得很吃亏,觉得莫名其妙背了一次臣子的锅。魏征后来带了太宗到了地府,太宗好说歹说才使得地府里的人放了自己一命。魏征活着的时候太宗不敢咋样,死了以后怒气大发。有人说李世民朝着碑砸了260 ,正好是李世民的寿命。不过这些都是西游记中的记载,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纷争,毕竟神话故事也是根据现实改编的。总的来说,魏征与唐太宗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命运,配合的也是非常的好,很难得的一对臣子。李世民这个人十分有度量,能够允许魏征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这是他最为理智的地方。而魏征的直言进谏,这种勇气,值得后世的臣子学习,如果多一些这种臣子,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种福分。虽然砸了墓碑,可是后来讨伐高丽的时候,李世民又想起了魏征。李世民最终重新修葺了魏征的墓碑,宽厚善待了魏征家的后人,说明自己鼓励进谏的政治态度。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小明的奇思妙想

百家号最近更新:11 1915:56

简介:“未来”是青年人的一个天堂。

作者最新文章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11 1915:5611 1818:0311 1717:10相关文章新浪11 19界面11 1921经济网11 19环球网11 19澎湃11 19??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臣子,事情,关系,影响,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以人为鉴,勇气,作用,南山,史官,后人,地府,官员,家事,形象,时期,是非

2019-0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4-19 #短篇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4-20 #小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4-24 #经典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5-06 #故事大全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5-05 #故事会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5-06 #长篇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有趣的唐朝史: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唐太宗,皇帝,太宗,百家号,臣子,事情,作者,关系,影响,故事,名声,墓碑,时候,碑文,皇上,西游记,孙权,李建成,陆逊,小明,奇思妙想,以人为鉴,作用,勇气,南山,史官,后人,地府

2020-05-0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