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宋朝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是什么造就了宋军的“孱弱”?

时间:2020-04-24

宋朝恐怖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9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宋朝,在现在的网络上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贬损者称其为“挫宋”,意为宋朝军队战斗力很挫,被辽、西夏、金、蒙古各路北方民族轮番暴虐,不但要送上岁币,甚至还要称臣称侄,也算是中国主要王朝里的一个奇葩。而吹捧者则给宋朝冠上“铁血强宋”的称号,号称“宋朝是中国古代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一个王朝”,抗辽抗金不在话下,对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都能抵抗上四十多年,战斗力堪称强悍。其实,应该说,这两种过于极端的评价都是不够客观的,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在中国古代主要王朝中确实是属于比较低下的,宋人自己评价宋朝是“积贫积弱”,这里的“积弱”主要就是指军队战斗力弱,在对外战争中确实表现比较糟糕。不过,在大伊万看来,这主要是宋朝不合理的军事制度造成的,宋军在很多时候也能表现得很有韧性,并不是不堪一击的菜鸟。那么,宋朝的军事制度不合理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这就是本文要为您分析的了。大家都知道,宋朝开国的时候正是五代十国时期,天下那叫一个乱。任何一路藩镇军阀,只要手上有精兵强将,就有可能夺取皇位,改朝换代。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为了稳固自己的位子,就对军制进行了改革,把各个藩镇的精兵都收拢到中央,组成所谓“禁军”,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里咱们要澄清一个概念,宋朝的所谓“禁军”,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传统上的拱卫皇帝的近卫军,而是指归宋朝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国家正规军,可以说是宋朝的“中央军”。宋朝的“禁军”虽然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开封,但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部署,并不是只用来拱卫皇帝。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各路精兵都收归中央所有宋朝禁军的数量在开国之处是比较少的,赵匡胤刚建立宋朝的时候,禁军数量只有数万人。后来随着宋朝统一战争的进行,被灭亡的南方各国军队中的精锐将士也被不断编入宋朝禁军之中,这样一来,宋朝禁军数量就开始迅速扩大了。到赵匡胤执政末期的时候,宋朝禁军的数量已经达到十九万人了。到了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执政的时候,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与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宋军两次北伐燕云,都被辽国打得惨败而归,宋太祖留下的精兵强将几乎被辽国杀了个干净,宋朝禁军质量直线下滑。为了抗衡咄咄逼人的契丹铁骑,宋太宗只好以数量来弥补质量,宋朝禁军在短短二十年间数量就猛增到了三十五万人。到了宋真宗宋仁宗时期,宋朝的形势就更囧了。除了北方强大的辽国,西北地区的西夏又开始崛起,几次交战,打得宋军屁滚尿流。宋朝为了对付北、西两路强敌,只好继续扩大禁军数量。宋真宗时期,禁军数量达到了四十三万,宋仁宗时期,禁军数量更膨胀到了骇人听闻的八十二万!《水浒》中的所谓“八十万禁军”的说法,指的就是宋仁宗时期的禁军数字,还真不是夸大其词!宋人画作中的北宋禁军精锐骑兵粗看起来,宋朝统治者的建军思路似乎非常奇葩,不断扩大军队数量,以求抗衡强敌。但是细究起来,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必然选择。因为宋朝自太宗年间两次北伐惨败以后,开国的精兵几乎丧尽,对辽只能采取守势。而由于燕云十六州不在手上,宋朝无法利用燕山山脉的地形构筑长城防线。在宽阔平坦的华北平原上,以步兵为主的宋军要想防御以骑兵为主的辽军,只有以兵为城,处处设防,靠巨大的数量来弥补机动性和地形的不足。而西夏崛起以后,西北有利于防御的地形也尽被西夏占领,宋军也只好处处设防,以军队数量来加以弥补。所以,宋朝禁军的数量也就只好不断膨胀下去了。西夏地形图,可见夏宋边境最利于防御的山脉都在西夏控制下,这让宋朝的防御产生了极大的困难但是,宋朝军队的膨胀并不只限于禁军,作为宋朝国家正规军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厢兵”的数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膨胀。所谓“厢兵”,意思就是“辅助兵”。按宋朝开国的制度设计,能打的精锐士卒都编入中央直辖的禁军,淘汰下来的老弱士兵就编入厢兵。禁军战斗力强,战斗任务基本都由禁军承担,而厢兵则充当禁军的辅助兵,负责搞搞后勤运输、修桥铺路之类的任务,基本上不参与战斗。到了后来,随着禁军规模的扩大,作为辅助兵的厢兵自然也就跟着规模扩大了。厢兵的来源,一部分是年纪大了淘汰下来的禁军,一部分是因犯罪被充军的犯人,《水浒》里被发配充军的林冲就属于这种,还有一部分就是招募来的没饭吃的农民。宋朝的国策,是“化盗为兵”,每逢地方上遇到自然灾害,大批受灾农民没饭吃了,宋朝官府怕他们造反,就大批招募他们充当厢兵。按照宋朝制度,厢兵六十一岁才退役,但是水旱蝗灾年年都有,年年都要招募一批灾民当厢兵。进的人多,退的人少,自然厢兵规模就越来越大了。宋太祖末期的时候,厢兵人数为十八万人,到了宋太宗时就达到了三十万人,到了宋仁宗时膨胀到了四十三万人。加上八十二万禁军,宋朝国家正规军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人,可谓规模惊人!《水浒》中林冲被发配充军,当了一名看守草料场的厢兵军队人多了,开销自然就大了。宋朝的禁军和厢兵都属于招募来的志愿兵,都是需要付工资的。按宋朝的薪酬标准,禁军士兵一人一年工资是五十贯铜钱,厢兵一人一年工资是三十贯铜钱。由此计算,到了宋仁宗时期,禁军一年工资就需要四千一百万贯,厢兵需要一千三百万贯,合计五千四百万贯。这还只是士兵工资,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各级军官将领的俸禄,以及武器装备生产、维护的费用、训练的费用、四季置装费、士兵退役一次性补贴、逢年过节的例行赏赐等等。全口径计算起来,宋朝的军费开支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按宋人自己的说法,是“一岁所用养兵之数,常居六七,国用无几矣”,“养兵之费,在天下十之七八”,“八分是养兵,其他用度只在二分之中”。可见,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都要花在军队开支上,再加上宋朝固有的“冗官”、 “冗员”的俸禄开支,每年的财政收入开完工资基本分文不剩,而宋朝每年还要给辽和西夏巨额的“岁币”,结果财政年年都是亏空状态。如此囧的财政状况,你说宋朝是“富宋”,那估计宋朝人自己也要笑了。北宋发行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其实是宋朝用于弥补财政亏空的重要手段钱花了这么多,照理说宋朝军队应该战斗力也还可以了。然而事与愿违,这么多钱砸下去,宋朝军队的状况却是一塌糊涂。首先看禁军。宋朝八十万禁军,由于一旦入伍就是终身服役,一直到六十一岁才退役,“铁饭碗”一端就是几十年,大部分人都成了混日子的兵油子,谁也不会上了战场拿命去拼。再加上宋朝皇帝又不信任将领,不敢让将领长期带兵,都是临打仗了才东拼西凑搞一支军队交给将领,导致了兵将之间根本不熟悉,也不信任,上了战场根本没法指挥。如此一来,宋朝禁军的战斗力就相当堪忧了。在同西夏的战争中,西夏人一听说对手是宋朝禁军,无不欢欣鼓舞,而听说对手是当地的乡兵即民兵,反而担忧起来。正规军战斗力还不如地方上的民兵,这也就确实够尴尬了。北宋画作《大驾卤簿图》中的北宋禁军,衣甲华丽,但其实战斗力一塌糊涂禁军如此不堪,厢兵就更完蛋了。上面说了,宋朝的厢兵基本没有战斗能力,干的全是杂役苦力的活儿——修城墙的叫壮城军,造兵器的叫作院军,疏浚河道的叫清河军,造战船的叫船坊军,等等等等。厢兵不但活重、钱少,而且地位特别低下,宋朝官府基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一定要把他们的血汗榨干为止。比如宋朝实行茶叶专卖,四川作为茶叶主产区之一,四川的厢兵就要负担向陕西运输茶叶的任务。秦蜀之间,重山峻岭,极其难走。但是官府根本不管厢兵死活,只要运输误期一天就要判一年的徒刑,结果厢兵们只好拼命赶路,死于路上的不计其数。除了官府差遣,管理厢兵的官吏们也可以任意差使厢兵为他们个人服务,反正工资国家出了,他们都是白用劳力。《水浒》里沧州牢城营的施恩,就是一个管厢兵的小头目,居然也可以差遣厢兵为他的“快活林”酒店服务。所以宋人对此常有诟病:“今自一州守贰,下至官观、里居之士,皆破兵为白直,冗占私役。诡名重叠,其弊百出,皆原于厢军。”《水浒》里的沧州牢城营里有很多被发配充当厢兵的罪犯眼看着如此庞大的军队开支就要拖垮宋朝,宋朝的有识之士们也在积极寻找改革的办法。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宋神宗继位以后,重用王安石,开始实行变法。这次变法的重点就是要减少冗兵,压缩军费开支。首先,王安石把宋军士兵退役的年龄从六十一岁提早到了五十岁,这样一来,就把一大批年纪太大的老兵淘汰了出去。接着又对禁军和厢兵编制进行核定,对不满员的编制进行合并,裁撤了一大批军官。经过几年努力,宋朝禁军数量被裁减到了五十六万人,厢兵数量被裁减到了二十二万人,合计不到八十万人,比一百二十五万人的最高峰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这样就节省下了大量军费。且由于汰弱留强,狠抓训练,也使宋军战斗力有所提高。王安石在主持裁军的同时,又推行保甲法,企图恢复古代的兵民合一制度,改募兵制为征兵制,这样将能够彻底扭转宋朝的财政状况。王安石变法,重要内容就是对宋朝军队进行精简优化应该说,王安石进行的军事制度改革还是颇有成效的。经过改革以后的宋军战斗力有了显著增强,取得了“熙河开边”的重大胜利,收复了青唐六州,大大改善了西北的战略态势。然而,对于积重难返的宋朝来说,这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随着王安石被反对派逼得下台,宋神宗又轻率发动五路攻西夏之战遭到空前惨败,宋朝的军事制度改革也随着王安石变法一起,宣告无疾而终,大宋王朝一切又恢复了原样。此后数十年,围绕着变法问题,宋朝内部党争不断,政策变化不停,却始终没有解决“冗兵”问题。直到女真铁骑南下,被“三冗”拖垮的宋朝终于演出了“靖康之变”的悲剧……位于陕西榆林的北宋永乐城遗址,宋军在这里遭到了空前惨败,宣告了五路攻西夏之战的彻底失败,宋神宗的变法事业也就此夭折。 责任编辑:admi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宋朝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是什么造就了宋军的“孱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朝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是什么造就了宋军的“孱弱”?

宋朝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是什么造就了宋军的“孱弱”?

禁军,数量,军队,战斗力,宋军,工资,西夏,宋仁宗,王安石,赵匡胤,士兵,时候,时期,水浒,改革,国家,宋人,官府,将领,惨败,正规军,皇帝,宋神宗,年年,开国,军事制度,中央,地形,开支,王朝

2020-04-20 #故事会

同样是农民起义 强硬的明朝灭亡 懦弱的宋朝却能镇压所有起义?

同样是农民起义 强硬的明朝灭亡 懦弱的宋朝却能镇压所有起义?

朝代,宋军,工匠,军队,老百姓,李自成,义军,时期,方腊起义,战斗力,明军,积极性,百姓,问题,生活,是古代,力强,孙传庭,方腊,朱元璋,天子,不一样,都会,中国,世世,历史,偏远地区,俸禄,代代,农民

2011-11-23 #故事阅读

二战时 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二战时 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意大利,意大利军队,墨索里尼,战斗力,英军,军队,托布鲁克,埃塞俄比亚,德国,法西斯,法国,吕海峰,希特,隆美尔,人们,前辈,人家,国家,德国人,时候,法西斯党,盟友,精锐部队,装甲旅,装甲师,队友,领导,有的人,卡雷,卡普措

2007-03-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军队如何才能战斗力极强 胜率极高?明代元帅戚继光告诉你答案!

军队如何才能战斗力极强 胜率极高?明代元帅戚继光告诉你答案!

戚继光,品德,才能,戚家军,伤亡,思想,训练,士兵们,个人,战斗力,本事,胜率,三个方面,表现为,力强,常胜,家军,要忠,当兵的人,法学会,要得,主帅,先决条件,兵法,载入史册,和信,古籍,和平,团体,将才

2017-01-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明朝最强悍的军队 战斗力堪比斯巴达300勇士 打得日本不敢还手

明朝最强悍的军队 战斗力堪比斯巴达300勇士 打得日本不敢还手

日本,朝鲜,李如松,士兵,日军,明军,平壤,宋应昌,李如,城池,大炮,平壤之战,火器,火铳,进攻,小西行长,明神宗,丰臣秀吉,力之,如松,总兵,年间,上城,势必会,关系,侦察兵,军事,兵器,军队,勇士

2018-11-24 #故事会

《水浒传》作者隐藏了宋朝最强军队 宋江主导的招安是最正确选择

《水浒传》作者隐藏了宋朝最强军队 宋江主导的招安是最正确选择

西军,梁山,宋江,鲁智深,水浒传,梁山好汉,童贯,兵马都监,军队,方腊,作者,宋徽宗,施耐庵,同志,集团,王庆,在西,枢密使,好汉,历史,小说,水平,禁军,西夏,领导,左羽,田虎,高俅,地方部队,军里

2008-02-08 #短篇故事

军队励志故事演讲

军队励志故事演讲

军人 军营 演讲稿 励志 军队 部队 励志故事 军装 人生 人民 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 建设 您们 新世纪 祖国 生活 为我们 壮志 岗位 征途 战斗力 机会 梦想 男儿 能力 军旅生涯 战友们 有人会 给了我

2020-04-28 #短篇故事

军队励志故事演讲

军队励志故事演讲

军人,军营,演讲稿,励志,军队,部队,励志故事,军装,人生,人民,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建设,您们,新世纪,祖国,生活,为我们,壮志,岗位,征途,战斗力,机会,梦想,男儿,能力,军旅生涯,战友们,有人会,给了我

2020-05-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