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时间:2020-04-14

窗的故事及感悟

提示:本文共有 107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这本书讲的是一所小学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女孩子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小豆豆:即本书作者——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本人,一个因调皮被其他学校“退学”的一年级女学生。她在巴学园学习的时间只有二年左右,却“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巴学园:是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一所小学。它创立于1937年,位于日本东京郊外,毁于1945年的战火。巴学园的教室是废弃的电车车厢,图书室也是,但是,巴学园有礼堂,礼堂中间是一个游泳池,礼堂台上有钢琴。巴学园一年级到六年级,总共“五十个学生”。巴学园有一位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书中提到两位老师,一位是丸山老师,“他在巴学园的地位相当于别的学校的教务主任”;一位是“小豆豆的班主任老师”,还提到一位“校工”阿良。书中还提到三位比较重要的成人,一位是校长夫人,她在厨房煮饭,常为没有带齐“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午餐的菜)的孩子添上“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一位是校长的儿子,“一位体操专家”,临时的“游泳老师”;一位是“旱田”老师——临时教孩子种地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于明治二十六年(1894年)六月十八日生于群马县的吾妻郡。先生从小爱好音乐,经常在能够望见榛名山的家附近的河边,手里挥动着指挥棒玩耍。因为先生家境并不富裕,又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所以先生在小学毕业之后,立刻当上了代课老师,并且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随后先生来到东京,在牛进小学担任教师,同时一边学习音乐,并且考入了一直向往的东京音乐学校(即现在的东京学艺大学)的师范系。毕业后,先生成为成蹊小学的音乐教师。”(《窗边的小豆豆》P273)他在(1924年)三十岁时,受资助去欧洲,考察那里的教育情况,并在巴黎开设的学校中,直接向当时“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道格拉斯先生”学习。两年后返回日本,创办了巴幼儿园。在1930年,他第二次去欧洲,再次回到道格拉斯先生那里学习,并“考察了好多学校”,“决定要真正地开始创办自己的小学,于一年后回国”。1937年,小林先生创办了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并且成立了日本韵律学协会。我的感悟: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对“大学,要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这句话,有自己的看法。“大学,要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我很早以前听过。我想把它改得准确一些,“学校(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小学),要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更准确一些,“学校,不仅要大楼,更要大师。”如果二者不能兼而有之,则“学校,宁可没有大楼,而有大师。”《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一·倾听我的问题:假如你是一所小学的校长(老师),一个与你从未见面的一年级的小女孩子,中途准备转到你的学校(班级)来,在小女孩子和她母亲敲开你的办公室的门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书中的故事(经我改写,下同):忐忑不安的妈妈带着刚被一所学校“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小豆豆和妈妈敲开校长先生的门,说明来意。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校长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小豆豆坐到椅了上,然后对小豆豆的妈妈说:“下面我想和小豆豆谈谈,您请回吧。”妈妈走出去了,并且把门也关上了。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着小豆豆坐了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在校长先生的不断鼓励下,一年级的小豆豆拼命地说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说就是四个小时——从上午八点钟到“已经是午饭时间啦”!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直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呵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我的感悟: “教育即培养人。”(刘铁芳 张伯邑《人·生活·教育》来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大支柱》余文森编)培养人从尊重人、关注人开始。尊重人和关注人的一个外在标志是倾听——哪怕倾听的对象是一个小孩子,甚至于一个因“怪怪”的而被其他学校退学的小孩子,而倾听者却是“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校长先生!你的专注地、耐心地、饶有兴趣地倾听给倾听的对象带来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看,小豆豆说,一开始还“有点儿担心”,一瞬间就觉得“放心”、就“开心”,还为没有话说感到“可惜”、感到“伤心”。仅仅“四个小时”,小豆豆就感觉到“和这所学校的校长先生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还有什么“教育”能够在短短的四个小时里,就让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子产生“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这样巨大的影响呢?唯有倾听!《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二·“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我的问题如果你的学校有寄午餐或者寄宿的学生,你对他们的午餐的菜会提什么要求?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你会怎么做?书中的故事巴学园的孩子都是寄午餐的。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对孩子午餐的菜提出了明确规定:每餐必须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指蔬菜啦、肉类啦;“海的味道”指鱼啦、紫菜啦。校长先生强调说,尽管要有海里和山上出产的东西,但千万“不要太勉强”、“不要太奢侈”,就是“紫菜和梅子干”也行。每次午餐,校长先生都要来检查,看大家是否带齐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没有怎么办呢?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因为,在过来看盒饭的校长先生身后,跟着校长夫人,夫人系着白色围裙,两只手里各拿着一个锅。每当校长先生看到没有带够菜的孩子,就说:“海!”于是校长夫人就从放海味的锅里,取出两个煮的鱼丸子,放在饭盒盖上。如果校长先生说的是:“山!”夫人就会从另一个放山味的锅里,取出一块煮山芋。这样,还有孩子会偏食吗,还有孩子会有“谁的菜很高级,谁的菜总是很寒酸”这样的想法吗?没有!小豆豆说“只要盒饭具备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这两样,孩子们就非常高兴,笑着闹着,吵吵嚷嚷。”那么,孩子们饭前要做什么呢?唱歌!校长先生写了一首《饭前之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嚼啊,嚼啊,嚼啊,嚼啊把吃的东西……这首歌的曲子则是用一个英国人写的《划船歌》。我的感悟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民以食为天。”吃理应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学生读什么书,是国家大事”一样。我忽然想起,我们政府规定,有学生寄午和寄宿的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热汤,汤里要有紫菜和蛋,政府也拨出一些款子补贴学校。这是了不起的事!但是学校落实得怎么样呢?据我的了解和观察,有检查时,有;没有检查时,难说。我是一个老住校生,从小学五年级(1982年)起到师范毕业,都住校,深切体会寄宿生之难之苦。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寄宿生又怎么样呢?我的回答是:除了被子软一点之外,基本没有变化!住的还是大教室、睡的还是大木床、吃的还是咸菜萝卜干、坐的还是超载车(我那时多数走路和挤火车,安全)、空闲时还是写作业……《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三·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我的问题如果你在上语文课,一位学生却在画画;你在上数学课,一位学生却在看小说……你会怎么对待呢?书中的故事巴学园的学生,没有固定的同桌,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坐位。巴学园的课堂,也不是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整齐划一,而是“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然后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算术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总之,教室里这样的风景随处可见。……”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完成了的话,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散步!这一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都是一样的。”上图书室——一节电车车箱读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五十来个学生,挤在一节电车车箱上,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读着,有的站、有的坐;有的静静地读、有的互相交流;有的圈圈点点、有的说说笑笑……好一幅自然读书图!我的感悟先听听小豆豆的评价:“这样上课的话,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够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因为在放学之前做就可以了,也都能够完成。所以,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不会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对于“散步”,小豆豆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散步’的时间是自由的,是可以尽情玩耍的时间,但实际上,散步时间却是可以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的时间,这一点,孩子们还没有察觉到。”你看孩子们路过油菜地,欣赏了黄黄的花海和翩翩的蝶舞后,老师问:“油菜为什么要开花呢,大家知道吗?”接着,老师讲起了雌蕊和雄蕊的知识。小学生们都蹲到了路上,观察油菜花。对于在图书室自由自在地读书,小豆豆认为,“由于巴学园的孩子们每天都是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如果觉得‘旁边太吵闹的话,自己就没法学习’,那就很麻烦了。要练习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我赞同。有一句名言:“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不识字的老师》梁国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余文森 编)是的,不识字的人尚且能在天地之中学习“真理”,识字的人就更需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真理了。但是对于班生数过大的班级,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小林宗作先生认为“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十人”。对于农村,特别是农村村级完小,学生数少,又置身大自然中,这样的上课方式值得尝试。不管怎样,这里面蕴含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相通的,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张扬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四·民主 我的问题你的学校(班级)有校歌(班歌)吗?若有,是谁创作的?是为谁创作的(孩子听得懂吗)?假如孩子不喜欢,你会怎么做呢?书中的故事有一天,小豆豆突然想起自己原来那所学校的校歌,并大声唱了起来:“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只记得这一句)同学们虽然听不懂,但是都显出很佩服的样子。他们又想,巴学园有校歌吗?为什么不去请校长先生写一首校歌呢?大伙儿一商量,就集体向校长办公室走去。校长先生听了小豆豆的歌,又听了大家的心愿,说道:“好的,明天早晨一定写好!”第二天早晨,校长先生通知全体师生到校园里集合。校长先生站在校园的正中央,拿出一块黑板,写下了巴学园的校歌:并且指挥大家唱起来。可是同学们觉得太简单,不肯接受这首校歌。“这么简单的歌,还不如没有呢!”同学们说。校长先生有点遗憾,但并没有生气,用黑板擦把校歌擦掉了。于是,巴学园最终依然没有校歌。我的感悟先看看小豆豆的感受吧,“实际上,那首简单的校歌,饱含着校长先生‘热爱学校、热爱孩子们’的感情,能把这种感情如此简练地表达出来的校歌,应该没有第二首了吧。”我非常赞同。校歌是唱给孩子听的,是孩子能够唱的,因此,校歌是用孩子的语言写成,是充满孩子气的。这使我联想到一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之类,又长又难,师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背下来,一两天就忘了,更不用说入心入行了。比如,我在某中学看到写在墙上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每“风”都是四言八句三十六个字,句与句之间又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谁能记住呢?再如一些学校的“教师誓词”,那么长,有多少老师能背下来呢?背都背不下来,又怎么能刻在心里、化为行动呢?如果让我来写教师誓词,就两句话:“我是一名教师!我爱自己,更爱学生!”另外,从故事中,我还读出了更为重要的信息——民主!你看,同学们要校歌,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就马上创作;同学们不喜欢,小林宗作校长先生也不坚持,这是何等的情怀!民主、自由,就是从这样的小事,从这样的小孩子开始的!《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五·信任 我的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位一年级的小女孩子,在学校厕所的掏口,用比她身高长两倍的长把舀子,一舀一舀地舀便池里的秽物,堆在身边像一座小山,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书中的故事小豆豆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完厕所以后,总是习惯往下面看一看,从小就这样。这天上课前,小豆豆去了一次厕所,终于忍不住又往下看了看。就在这时候,“啪”,自己的宝贝钱包掉了进去,被水冲到了黑黑乎的洞里,不见了。小豆豆立刻跑到校工阿良叔叔放工具的库房里,扛了洒水用的长把舀子出来。然后在校园深处转来转去,寻找厕所的掏口。终于在离外墙有一米左右的地面上,找到了厕所的掏口。小豆豆使劲移开圆形的混凝土盖子,把长把舀子伸进深深的洞口,开始向外面舀起来。在舀出来的东西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的时候,校长先生路过,看到小豆豆正在忙活着,问:“你在干什么呢?”小豆豆顾不得停下手里的活儿,一边舀一边答道:“我的钱包掉到池子里面了。”“是吗?”说着,校长先生把手背在身后,就像平时散步那样,又走开了。又过了一会儿,钱包还是没有出现,地上的小山却越来越高。这时,校长先生又走了过来,问:“找到了吗?”小豆豆满头大汗,脸上也红彤彤的,被围在小山当中,回答说:“没有”。校长先生稍微凑近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说完,他又像刚才那样走开了。“嗯——”小豆豆精神十足地回答,又继续干起活儿来。最后,小豆豆没有找到钱包。按照和校长先生约好的那样,小豆豆把那座小山完全放回了原来的便池中,还用舀子铲下一层渗进了水分的泥土,也送进便池里,把地面弄平整,盖上混凝土盖子,把舀子送回工具房里。我的感悟信任,是一种高贵的“传染病”。老师信任学生,学生就实现老师的“信任”;校长信任老师,老师就实现校长的“信任”;领导信任员工,员工就实现领导的“信任”;朋友信任朋友,朋友就实现朋友的“信任”……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信任更令人愉悦的呢?哪怕是一年级的小女孩!小豆豆说,这时的小豆豆已经觉得“即便钱包没有了也挺满意的”,因为自己干了这么多的活儿,更重要的是因为“校长先生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生气,很信任自己,把自己当做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经过这件事之后,小豆豆上厕所的时候,再也不往下看了。《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六·体验我的问题假如,你的学校将在下半夜发生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看起来与学习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拆除学校某一建筑),但是,学生对这件事却很感兴趣,要来观看,你会答应学生带着“睡衣和毛毯”来学校露宿,然后叫醒他们观看事情发生的全过程吗?书中的故事巴学园的教室,都是废弃的电车车箱。一天午休的时候,校长先生的三女儿、和小豆豆同班的美代告诉大家,晚上会有一辆新的电车,到学校来当图书室用。听美代一说,大家立刻兴奋起来,对电车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了兴趣。他们纷纷猜测电车的来法,但谁也不能肯定。最后,大家决定:“今晚不回家了吧,我们就在这里看电车是怎么来的。”美代被推举为代表,让她去问她爸爸——校长先生,大家可不可以晚上一直呆在学校里?校长先生答复:电车要到深夜才能来,因为要等到会跑的电车全部都下班了才行。不过,要是有人实在想看的话,要先回家问一问家长,如果家里人说“可以”,就可以在晚饭后,带了毛毯和睡衣到学校来!“哇——”大家更加兴奋了。与家长商量的结果,有十个学生带了睡衣和毛毯聚集在学校。校长先生把学生安排到礼堂里,裹着毛毯睡觉。“等电车来了,我会叫你们的。”校长先生说。“来了!来了!”耳边刚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小豆豆他们就一骨碌爬起来,向学校的大门外跑去。这时候,电车正好在蒙蒙晨雾中显露出它那巨大的轮廓。电车由牵引车运来了。于是,小豆豆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比拖车大得多的巨大的牵引车;看到了运送电车过来的大哥哥们,怎样在电车下面垫上好几根粗大的圆木,让电车在圆木上一点儿一点儿滚动,慢慢地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到了校园里;看到了合着大哥哥们“嗨哟嗨哟”的节拍,冉冉升起来的朝阳……我的感悟知识,错过了,可补上;体验,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小豆豆他们也许可以通过书本、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电车是怎样来的、知道电车是怎样卸下来的,但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在一年级就有露宿的体验、不会有亲眼见到巨大的牵引车的体验、不会有亲历电车从牵引车上利用“滚轴”滚动的事实……这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多么美好的记忆啊!小豆豆说:“孩子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里,能够站在这里看到这幅情景,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幸福。他们实在是太高兴了,欢呼雀跃,一个个地扑到校长先生身上,搂住他的肩膀和胳膊。”“大家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快乐的一刻。”我想:美好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美好的记忆” 营造的、由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快乐的一刻”融会的!《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我的问题假如你的学校(班级)有一两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或永远也长不高的、或智力有问题的孩子,你将怎样对待他们呢?是不是每项教育、每项活动都考虑他们的特殊需要、都在乎他们的感受呢?书中的故事光着身子游泳巴学园的礼堂的正中间,有一个游泳池。游泳池并不是普通的四方形,而是顺着地势建造的,像一艘船的模样。天气热了,游泳池放上水,大家游泳;天气凉了,游泳池放干水,大家游戏。天气突然热起来了,校长先生宣布把游泳池里放上水,午休的时候,先做一套体操,然后游泳。小豆豆心想:校长先生临时通知,大家没有带游泳衣怎么办呢?不用担心!巴学园的孩子游泳,一是不用穿游泳衣,“瘦弱的孩子也好,胖胖的孩子也好,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全都像刚生下来时那样光着身子,大家笑着闹着,吵着叫着,在水里尽情地嬉戏。”二是有专门的游泳老师指导,游泳老师是校长先生的儿子,一位体操专家,但他并不是巴学园的老师,而是一所大学里的游泳队的选手。校长先生让孩子们不穿泳衣也可以游泳,并不是一条规定,就是说如果有人带了泳衣来,当然可以穿上泳衣再游。为什么要光着身体呢?校长先生说:“如果男孩和女孩觉得对方和自己的身体不一样,是很奇怪的事,那就不好了。”校长先生反复告诉孩子们:“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因为在巴学园的孩子们之中,有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如泰明;有身体极为矮小永远长不高的孩子,如高桥君,像这样身体有障碍的孩子有好几个。但是大家都光着身子一起玩耍的时候,这些孩子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的念头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消除了,这样就不会使他们抱有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特别的运动会巴学园的运动会定在十一月三日举行,这是校长先生四处询问的结果。据说秋天里下雨最少的日子就是十一月三日。巴学园运动会的项目别有用心,全是校长先生设计的。这些项目并不需要使用特别的用具,也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节目,只要利用学校原有的设备,都可以完成。比如说拔河(老师也参与其中)、二人三脚、钻鲤鱼、找妈妈(家长也参与其中)、全校接力赛等等。最后的全校接力赛最富有巴学园的特色,虽然说是接力赛,但跑得并不长,决胜负的地方是在学校的中央、正对着大门通向礼堂的扇形台阶上。要跑上台阶,然后再跑下来,这真是独一无二的接力赛。乍一看好像是一项莫名其妙的接力赛,不过这个台阶的一级,比一般的台阶要低得多,坡度也非常缓。接力赛的时候,不允许一步迈上好几级台阶,只能一级一级地上去,再一级一级地下来。这样一来,对腿长个子高的孩子来说,反而更难了。所以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拿走了!巴学园运动会的奖品,也是富有校长先生的特色。一等奖是“一根萝卜”,二等奖是“两根牛蒡”,三等奖是“一束菠菜”之类。拿到奖品的学生,挺难为情的。校长先生好像知道大家的心思,乐哈哈地说:“怎么啦?不想带回去吗?今天晚上,请妈妈把这些做成菜,用你们的努力得来的蔬菜,做全家晚饭的菜肴,不是很好吗?肯定很好吃!”校长先生希望学生们在一家人吃晚饭时,一边吃着得来的蔬菜奖品做的菜肴,一边高高兴兴地谈论白天运动会的事情,更希望,在饭桌上摆满了自己赢的一等奖的高桥君,能够记住这个时刻的喜悦心情。虽然高桥君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了,但在他怀有这种肉体上的自卑心理之前,先生希望他“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尾巴事件小豆豆的班主任,在给大家讲关于进化论的初步知识。老师说:“古时候,人是有尾巴的……”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趣,当老师说到“……所以,现在我们都有尾骨,这是尾巴退化后留下来的”时,大家开始互相摸哪一个是尾骨,教室里乱成一团。老师突然开玩笑似的问:“有没有人还有尾巴呢?高桥君,你有没有呢?”高桥君急忙站了起来,摇着小小的手,认真地说:“我没有。”当时校长先生正在教室后面“参观课堂”,以为这是一件实在欠考虑的严重的事情。下午下课之后,校长先生把班主任叫到厨房,严厉地批评道:“到底为什么,您要那样随便地问高桥君‘有没有尾巴’?”班主任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只是看到了高桥君,觉得很可爱,就随口说了一句。”“您难道不知道这有多严重吗?我对高桥君费了多少心思,这一点,您怎么才能理解呢?”校长先生的声音,充满了悲伤,“您有没有想过,高桥君被您问‘有没有尾巴’,会是什么心情呢?”班主任哭了起来,说道:“确实是我做错了。我怎么向高桥君道歉才好呢?”校长先生沉默了。的确如此,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身体上没有任何缺陷,所以,即便老师问“没有没尾巴”,也一点不会不意。但是,高桥君的个子,已经不可能再长高了,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校长先生在开运动会的时候,特意设计了适合高桥君的项目,让他可以取得好成绩;而且为了去掉身体上有障碍的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大家都不穿泳衣,一起到池子里游泳。我的感悟残疾人的最大敌人不是残疾本身,而是残疾在心里留下的阴影。阴影遮蔽了眼睛、阴影蒙蔽了心灵,进而丧失了人的尊严。这个阴影是谁制造的呢?是旁人的目光和冷漠!“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卢梭语)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对健康人最大的尊重和关爱。这种尊重和关爱,是真诚的、出自天性的、自然而然的,则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温暖如春、在任何地方都春光明媚。这是天下父母的情怀!父母亲总是对弱小的、困难的、不如意的那个孩子特别操心、特别疼爱。《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八·理解我的问题假如你是校长(老师),你希望学生们穿什么样的服装来学校呢?书中的故事小林宗作校长先生要求学生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他总是对巴学园的学生们的家长说:“请让他们穿上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校长先生认为如果孩子们担心“弄脏了衣服,妈妈要骂的”或者“会弄破衣服的,所以不能和大家一起玩”,那对于孩子们来说,就会减少很多乐趣。所以就让他们穿上最差的衣服,无论弄得怎么脏,或者弄碎了都没有关系。我的感悟孩子天性好动。但是,有多少束缚,紧紧捆绑了孩子的双手和双脚啊!规则、作业、书本、环境、安全、甚至于衣服,都在不断地奴役着孩子自由的心灵,使孩子不断失去乐趣、失去本真。服装也是一祸!如果不必在意衣服的事情,能够尽情地玩耍,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这才是童年吧!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是最能理解童年的成年人!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九·生命我的问题如果你的学校(班级)有一位同学不幸死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你会怎么做呢?你知道他的同学对他的死怀有怎样的情怀吗?书中的故事泰明(患小儿麻痹症的小豆豆的同学)死了。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把全校的师生集中在校园,像平时那样,两只手放在上衣口袋里,但他一直默默地站着,一动一动。过了一会儿,先生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看着孩子们,脸色肃穆,好像哭过一样,缓缓地说道:“泰明……死了。今天,我们去参加他的葬礼。泰明是大家的好朋友。真是可惜,老师们也都难过极了……”说到这里,小林先生的眼圈通红,泪水落了下来。学生们都惊呆了,谁也不说一句话,大家的心里,浮现出泰明的音容笑貌和有关泰明的种种回忆。巴学园被一种悲哀的寂静笼罩着,巴学园的空气中第一次充满了悲伤……我的感悟生命是最可贵的。教育是使人从了解生命开始,到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到完善生命,到敬畏生命,最后到善待生命为止。这里的“生命”,理所当然地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自然界一切生命。生命与生命和谐相处、相济相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一个学生死了,全校师生都去参加葬礼,为他的最后一次远行相送,这是最难得的(但愿永远不要得)一次生命教育啊!《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之十·童心我的问题如果你是校长(老师),你的女儿喜欢某个同学头上戴的蝴蝶结,但是转遍了整个城市都买不到,你会怎么办呢?书中的故事校长先生的女儿美代(小豆豆的同班同学),看中了小豆豆戴的蝴蝶结,缠着要一个,但是,校长先生转遍了自由之丘的蝴蝶结店,都找不到同样的。于是,校长先生找到小豆豆,问她是哪里买的。小豆豆告诉校长先生,这个蝴蝶结是“姑姑过去的裙子上的蝴蝶结”,还是“外国货”,自己是多么得爱不释手。校长先生显出很为难的样子,说:“小豆豆,美代总是吵着要这样的蝴蝶结,你上学的时候,可不可以不戴这个蝴蝶结呢?如果这样,就太谢谢你了。实在对不起,拜托了!”小豆豆抱着胳膊,站在那里思索着。但只过了一会儿,她爽快地说:“好啊。从明天起,我就不戴这个了。”先生说:“是吗,太谢谢你了。”我的感悟读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是一位孩子,永远葆有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童心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校长先生那颗天真可爱的童心,使得巴学园的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正是校长先生那颗天真可爱的童心,使得巴学园的每一位孩子都释放了最大的热情和最深的潜能;正是校长先生那颗天真可爱的童心,使得巴学园充满了孩子的欢歌笑语和希望梦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先生,校长,小豆豆,巴学园,孩子,老师,学校,学生,电车,高桥,小林宗作,味道,时候,校歌,问题,故事,孩子们,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生命,小学,小豆,中的故事,经典教育,游泳,身体,事情,午餐,妈妈,尾巴

2020-05-12 #长篇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先生,校长,小豆豆,巴学园,孩子,老师,学校,学生,电车,高桥,小林宗作,味道,时候,校歌,问题,故事,孩子们,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生命,小学,小豆,中的故事,经典教育,游泳,身体,事情,午餐,妈妈,尾巴

2020-06-24 #小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先生,校长,小豆豆,巴学园,孩子,老师,学校,学生,电车,高桥,小林宗作,味道,时候,校歌,问题,故事,孩子们,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生命,小学,小豆,中的故事,经典教育,游泳,身体,事情,午餐,妈妈,尾巴

2020-06-23 #故事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先生,校长,小豆豆,巴学园,孩子,老师,学校,学生,电车,高桥,小林宗作,味道,时候,校歌,问题,故事,孩子们,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生命,小学,小豆,中的故事,经典教育,游泳,身体,事情,午餐,妈妈,尾巴

2019-04-04 #故事大全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窗边的小豆豆》中10个经典教育故事及感悟

先生,校长,小豆豆,巴学园,孩子,老师,学校,学生,电车,高桥,小林宗作,味道,时候,校歌,问题,故事,孩子们,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生命,小学,小豆,中的故事,经典教育,游泳,身体,事情,午餐,妈妈,尾巴

2018-05-15 #短篇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校长,小豆豆,先生,孩子,学生,网友,老师,学校,巴学园,校歌,小林,黄国才,小林宗作,电车,教育,味道,时候,盖子,问题,故事,小豆,孩子们,东西,事情,小时,班级,经典教育,中的故事,自己喜欢,书桌

2020-04-14 #故事大全

《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校长,小豆豆,先生,孩子,学生,网友,老师,学校,巴学园,校歌,小林,黄国才,小林宗作,电车,教育,味道,时候,盖子,问题,故事,小豆,孩子们,东西,事情,小时,班级,经典教育,中的故事,自己喜欢,书桌

2020-05-12 #长篇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孩子,小豆豆,先生,校长,妈妈,小时,大人,学校,网友,老师,小林,桌子,教育,巴学园,事情,天才,头发,对象,小豆,感觉,所学,时候,样子,盖子,母亲,父母,影响,专注地,做不到,这四个

2008-09-3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