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时间:2020-04-11

睡前小故事儿童有声书

提示:本文共有 44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中国搜索

百家号06 0615:55

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想听就听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

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想听就听——经历了过去两年快速增长的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进入2018年以来表现依然抢眼。

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在音频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或将逼近45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对内容付费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未来有声阅读付费空间潜力巨大。

有迹象显示,一场有关全民阅读的新市场正在打开。

“有声读物”成为国民阅读新宠 有声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时用耳朵代替眼睛,通过有声方式,包括录音带、CD、有声读书机、广播、移动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能拿出专门的时间捧起书本阅读,成为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在此条件下,“有声读物”成为国民阅读新宠。

在上海工作的“80后”王志权多年来就一直有坚持睡前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而如今,他更喜欢在每天上下班乘车和睡前通过手机APP听听书。“劳累了一天,配着舒缓的音乐,听听书真是一种享受。”

和王志权一样,随着智能设备、移动音频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将听书变成了一种习惯。

在很多读书爱好者看来,有声读物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想听就听”的特点为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也逐渐成为阅读新宠。此外,有声读物还能充分呈现声音的魅力,将优秀作品以绘声绘色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读者。

来自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不少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有声阅读已经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从用户角度来看,有声阅读相比知识付费胜在没有焦虑,更具娱乐性,也不必担心时效性,阅读长短任意抉择,适合在任何碎片化时间里消费。从行业层面来看,声音经济迎来了风口,布局有声阅读也能作为音频内容的补充,同时满足知识求知者和文艺青年的喜好。

在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上,有声书已成为平台上最热门的收听品类,流量能占到整个平台总流量的50%。热门有声书的累计收听人次一般能达到2000万以上,最畅销的能达到8000万至1.5亿人次收听量。该平台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上的活跃用户每天的听书平均时长能达到3个小时,高频用户一年听书15本以上。

而在有声阅读的垂直APP中,最受欢迎的懒人听书APP数据一样惊人。其自2012年上线以来,平台用户量逐年成倍增长,目前用户量已突破2.6亿,“听书”这一新的阅读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阅读新趋势。

“声”态环境渐趋规范

在有声阅读市场发展初期,行业混乱尤其是版权问题频发,以及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以来成为有声阅读市场的发展的瓶颈和阻力。

可喜的是,与我国视频网站发展相似,一直备受内容授权方、内容制作方、渠道商、读者等多方关注的版权问题,以及内容优化等问题,随着国民知识付费意识的逐渐增强,如今正逐步向规范转变。

过去几年,互联网上的内容付费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消费者教育。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42.3%的受访在线音频用户表示:未来有对平台内容付费的打算。用户对于优质内容需求日渐提升,同时内容付费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以视频网站爱奇艺为例,2017年爱奇艺的视频付费用户超过了1000万,今年前5个月已经突破了2000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互联网上好的内容是需要付费的。基于此,有声书的有偿消费也成了可能。

这也使得各路人马伺机而动,有声书及内容付费成为过去一年行业热点。除了懒人听书、氧气听书等老牌听书平台,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知识付费玩家在有声书市场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新入场者还有当当阅读、京东阅读、知乎等。

作为有声阅读行业最早一批开拓者之一,懒人听书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精品书籍付费模式,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海量的精品有声内容和优质的精英主播,获得了可观的收听量和用户付费。而为了保障内容制作者的产出权益,提升有声内容的质量,懒人听书专门为内容制作者制定了多种收益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生产者的经济收入。

同时,较为成熟的付费听书模式,也打通了传统出版社、音频生产机构、传统故事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等渠道,根据不同渠道特点实现版权采购、内容制作、发行等不同业务模式的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不仅会促进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励内容创作者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内容,这是有声阅读市场“声”态环境渐趋规范的表现,有利于推动有声阅读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正走向“细分”

梳理目前国内具有听书功能的移动应用多达数百款,产品内容各有差异:懒人听书提供有声小说、戏曲、评书、儿歌、广播剧等有声读物和网络电台节目免费收听;酷我听书作为酷我音乐旗下产品,内容海量,包括有声小说、评书、戏曲、相声小品、笑话、儿童、人文科学等;氧气听书拥有国内最大的免费正版有声小说书库,汇聚有声小说、文史经典、经管励志、育儿宝典、评书相声、综艺搞笑等。

不难看出,这些听书平台在发展初期走的都是大综合的路子,与成熟的产业市场相比,仍待细分。

在业界看来,经历过跑马圈地、版权争夺乃至恶意刷榜等无序竞争后,有声阅读市场有望步入精细化内容主导的内容竞争阶段。且与视频网站发展历程相似,从网站购买版权到用户自制节目和内容自制,版权将成为决定有声阅读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随着有声阅读市场的快速发展,不少平台已经有意识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求突破,开始在细分市场中找存在感。而打造优质内容、加强平台付费内容布局成为各音频平台实现差异化品牌、吸引用户、拓展盈利渠道的重要之举。

以懒人听书为例,目前已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海量文学资源的最大音频出口,拥有覆盖国内85%以上的原创文学内容的有声改编权,海量的平台资源,直接确立了平台在网络文学资源方面的优势。

而凯叔讲故事从2014年至今,从微信公众平台延展到独立APP,专注于给孩子讲故事这一小市场,目前已成功打造了国内最大的儿童有声故事品牌,0~10岁各年龄段宝宝喜欢的故事应有尽有,量突破两千万。

另一款专注于儿童有声读物生产者的老墨家族以老墨爷爷、墨叔叔和小墨一家三代一起讲故事的形式,坚持演播优秀儿童作品原作,不乱改编的同时,注重个性化内容策划,希望做最纯粹的有声读物。截至目前,老墨家族在各大听书平台上的总点击量已经有4000万余次,粉丝数更是达到百万。

“作为一个内容提供者,做得越细越好。能满足细分的受众需求,是越稳当的。”老墨家族创始人冷炳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听书平台会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谁最早分化,谁将最早占到先机。(工人日报)

相关

从留声机到数字,有声读物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自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后,人们就试图用它来录制、播放文学作品。爱迪生自己就建议录制狄更斯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

“留声机在家朗读小说”,《每日图画》

一幅1895年的素描,一位淑女在巴黎寓所里听书。From Octave Uzanne and Albert Robida, Contes pour les bibliophiles. Paris: Ancienne Maison Quantin, 1895。

但是,用早期的留声机技术录制整部小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蜡筒只能播放几分钟。

直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英国为盲人制作“说话书”,长篇有声小说才出现。

1931年,美国盲人基金会。

1932年,美国盲人基金会创建了一个录音棚,试验在黑胶唱片上录音,每面可录制15分钟左右的讲话。第一个“说话书”测试录音包括海伦·凯勒的自传《中流》里的一章和埃德加·爱伦·坡的《乌鸦》。

1934年,第一批“说话书”问世,包括《圣经》、《独立宣言》和莎士比亚戏剧的部分内容。

1935年,英国皇家国家盲人研究所制作了第一批“说话书”,包括约瑟夫·康拉德的《台风》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阿克罗伊德谋杀案》。

1935年英国国家盲人研究所制作的说话书

听“说话书”,1939年。

盲人学生在纽约听说话书。

在战争中失明的士兵收听“说话书”。

在上世纪30~40年代,黑胶唱片技术尚不足录制音乐,几乎完全用于录制“说话书”,而且,根据盲人基金会与出版商和作者工会达成的许可协议,这些“说话书”仅供盲人使用,从1934年直到1948年,“非盲人”听黑胶有声读物是违法行为。

1960年代,留声机播放“说话书”

第一代说话书磁带播放器

1952年,卡得蒙唱片公司在纽约成立,它是有声读物行业的先驱。

1955年,听书图书馆成立,尝试向图书馆和学校发行有声书。

1963年,盒式磁带问世。

20世纪70年代,图书馆开始提供有声图书。

1985年,《出版商周刊》公布了21家有声读物出版商,包括卡得蒙,Recorded Books,Books on Tape,哈珀与罗,兰登书屋。

20世纪80年代,书店开始在书架上陈列有声读物,不再将有声读物单独展示。

1986年,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成立。

1986年,每月图书俱乐部开始向会员提供有声读物。

1987年,《出版商周刊》开始定期刊登有声书行业专栏。

1994年,音频出版商协会将“有声书”定义为行业标准。

1996年,第一届有声书大奖“奥迪奖”颁奖典礼在芝加哥凯悦酒店举行。

1996年,第一届音频出版商协会大会举行。

1997年,Audible推出首款专门听书的便携式数字音频播放器,售价200美元,仅有两小时容量。

2003 2004年,光盘取代磁带成为听书的首选媒介。

2008年,数字取代CD,成为最受欢迎的有声读物格式。

2013年,《纽约时报书评》推出有声读物专版,每年两期。

2014年,德岩声乐和技术学院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教授有声图书艺术和技术的学校。

根据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2016年年度报告,2016年,美国有声书的销售总额达到2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2%。相比之下,同年美国出版商协会2000名会员的纸质精装书销售额为28亿美元。

有声书的出版数量也在增加。2016年,美国出版了51000部有声图书,而2011年为7200部。

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称,有声书听众达5500万人,而且逐年增加,其中一半人的年龄在35岁以下。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搜索

百家号最近更新:06 0615:55

简介:全球视角,全新视野,全面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女子出国查出癌症花62万打抗癌针 回国后癌没了06 0717:0406 0716:5406 0716:48相关文章澎湃06 04宝宝知道06 04搜狐母婴05 28光明网06 04先森说社会05 31??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内容,听书,平台,市场,用户,音频,有声读物,懒人听书,时间,国民,有声书,习惯,空间,海量,版权,知识,发展,有声小说,地点,儿童,家族,形式,新宠,渠道,行业,评书,讲故事,资源,移动,突破

2012-02-23 #故事阅读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内容,听书,平台,市场,有声读物,有声书,出版商,音频,用户,盲人,美国,百家号,协会,懒人听书,作者,国民,时间,留声机,行业,有声小说,习惯,海量,版权,空间,知识,发展,地点,儿童,图书馆,基金会

2020-05-14 #故事阅读

疫情之下别样清明:“云祭祀”“代祭祀”悄然兴起

疫情之下别样清明:“云祭祀”“代祭祀”悄然兴起

疫情,方式,烈士,陵园,服务,中国,机构,民众,影响,中新社,殡葬服务,人员,墓碑,网络,记者,话题,张小北,王植,范瑜,肺炎,大力推广,形式,爷爷,石家庄,多种方式,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非现场,富田,李茜,柯棣华

2016-04-11 #故事会

春节外出自家宠物咋办?“家庭寄养”悄然兴起 但背后隐患是……

春节外出自家宠物咋办?“家庭寄养”悄然兴起 但背后隐患是……

家庭寄养,宠物店,宠物,猫咪,高先生,双方,时候,记者,狗狗,赵小姐,小赵,河南商报,笼子里,上门服务,个人,感觉,弊端,散养,朋友,责任,问题,郑州,隐患,刘女士,更加人性化,刘鹤,乐迪,吕瑞,商家能,戴森

2007-07-31 #小故事

春节外出自家宠物咋办?“家庭寄养”悄然兴起 但背后隐患是……

春节外出自家宠物咋办?“家庭寄养”悄然兴起 但背后隐患是……

家庭寄养,宠物店,宠物,猫咪,高先生,双方,时候,记者,狗狗,赵小姐,小赵,河南商报,笼子里,上门服务,个人,感觉,弊端,散养,朋友,责任,问题,郑州,隐患,刘女士,更加人性化,刘鹤,乐迪,吕瑞,商家能,戴森

2007-07-31 #小故事

疫情拉动韩国有声读物市场

疫情拉动韩国有声读物市场

有声读物,韩国,市场,领航员,新华社,全球,规模,韩语,元人民币,乔颖,金晶,服务公司,人们,互联网,先驱报,份额,代言人,人士,企业,作品,作者,兄弟,公交车,占领市场,基础,合法权益,女白领,声明,小说,市场潜力

2013-07-02 #故事阅读

中美日三个不同“味道”的有声市场

中美日三个不同“味道”的有声市场

平台,市场,日本,声优,美国,声音,喜马拉雅,品类,内容,中国,苹果,用户,广播,音乐,美国市场,媒体,版权,知识,脉络,规模,场景,汽车,节目,深夜食堂,听众,喜马拉,差异,新闻,板块,表现为

2013-07-09 #故事大全

新风口?有声读物市场连续5年保持30%以上增长

新风口?有声读物市场连续5年保持30%以上增长

内容,知识,市场,节目,平台,韩宁,有声书,方式,木兰,用户,博集天,中国史,蜻蜓,音频,出版机构,产品,传统,场景,声音,时代,模式,编辑,讲书,课程,领域,极简,平凡的世界,习惯,专业,书籍

2012-08-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