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时间:2020-03-05

幼儿园大班讲故事教案大全集

提示:本文共有 181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7 分钟。

幼儿园大班语言案例: 大家一起讲故事 孩子们进入了大班, 开学初, 我对他们说: “这学期我们要举行评选故事大王的比赛, 要评到故事大王, 有两种情况: 或者选的故事特别好听, 或者故事讲得特别生动。 从下周开始,我们每天午餐前请三个幼儿来讲故事, 按照学号依次轮流。” 为了让幼儿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我特意把第一次比赛的时间安排在下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简称《纲要》) 中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 敢说、 喜欢说、 有机会说, 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结合大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大班幼儿好胜心强的特点, 我选择了“评选故事大王” 这一形式, 旨在让每一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 考虑到幼儿语言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设定了评选故事大王的两个标准。 这样, 不管幼儿原有的能力如何, 只要认真准备, 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比赛的初衷就是让幼儿人人参与、 机会均等, 按照学号轮流不带有教师的任何倾向, 每一位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 是较为公正的形式。 每天请三位幼儿讲故事是考虑到一次讲的人太多了容易让听的人觉得累, 安排三个人讲, 听得人更易集中注意力, 讲的人相应地也会更加投入, 这样才能真正使这次活动发挥出最大效益。 第一轮比赛: 重幼儿全体参与和大方完整地讲述 经过一周的准备, 比赛终于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讲故事的是豪豪, “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尽管他上来时稍显紧张, 看样子还是作了一定的准备。 轮到包健豪了,他好象有些迫不及待了 , 一上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就急急忙忙地说: “我讲的故事名字叫……” 讲完故事, 他还不忘补充一句: “我这个故事是从电脑里听来的, 我还会讲很多故事。” 由于是第一次讲, 让幼儿对这个活动保持兴趣和信心最重要, 同时也要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更好。 所以, 每个幼儿讲完故事后, 我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表扬, 如第一个讲的豪豪, 虽然有些紧张, 但开场白较好, 清楚地介绍了自己要讲的故事的名字, 我对此给予了表扬, 并鼓励接下来的幼儿都要像他那样; 包健豪从电脑里学讲故事, 间接向其他幼儿拓展了更多的学讲故事的途径, 我也给予了表扬, 这可让幼儿知道, 除了可以向妈妈学讲故事,向录音机学讲故事, 还可以向电脑学讲故事……最后, 我作了小结: 希望以后讲故事的小朋友能在集体面前更加自然大方, 讲故事前能介绍清楚故事的名称, 讲故事时能注意速度, 让大家都能听清楚, 并请后面的幼儿作好准备。 第二天, 又有三个幼儿为大家讲了好听的故事。 第三天, 第四天……讲故事比赛顺利地进展着…… 轮到月月讲故事了。 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女孩, 平时话不多。 但这天一上来, 竟然声音非常响亮地说: “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 幼儿们听完故事, 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 看来, 月月为这次讲故事比赛作了充分的准备, 她这次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我当场宣布月月为 “故事大王”。 为了让她有更多的自信, 我又邀请她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中班的弟弟妹妹听。我想, 这对她来说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了。 果然, 当月月从别的班讲完故事回来时, 带着激动不已的眼神, 我仿佛也能体会到她的心情——她不仅得到了自己班幼儿的肯定和认可, 还得到了别的班同伴的肯定和认可, 这是多么光荣和自豪。 这次讲故事后, 月月渐渐地变得大胆自信了, 后来还代表幼儿园参加了讲故事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 她的表现也为幼儿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让幼儿知道怎么样讲故事才是最大方、 最受欢迎的的。 随后, 我让评选出的故事大王们一起到其他班级去, 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幼儿听, 作为对故事大王的奖励。 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让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尤为重要。 我想, 在第一轮的比赛中, 更重要的是每个幼儿都参与。 只要幼儿认真参与了, 就应该得到鼓励。 尤其是像月月这样平时不太愿意表现自己的幼儿, 能有这样的表现, 更应该得到表扬。 利用这样的契 机进行的表扬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自信。在第一轮比赛中, 只要能大方完整地讲故事的幼儿,最后都获得了“故事大王” 的荣誉。《纲要》 中指出: 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自信心。 让“故事大王” 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班的幼儿听, 这是我从月月身上得到的启发。 第二轮比赛: 重每个幼儿在自身基础上的进步, 重语言学习中的同伴共建 在幼儿的期待中, 第二轮故事大王比赛开始了。 我对幼儿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次讲故事要有趣、 新颖, 只要你比上次讲得有进步, 就能评到故事大王。 另外, 我们还要看看谁选的故事小朋友最喜欢听。” 《纲要》 中指出: 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 能力、 经验、 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所以在第二轮的讲故事比赛中, 我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只要幼儿与自己上次的表现相比有进步即可。 这样的要求是幼儿能够达到的, 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信心, 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看看谁选的故事小朋友最喜欢听”则可以促使每个幼儿认真地判断、 选择故事, 能提高幼儿对故事的鉴赏能力, 从另一方面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这次轮到东东了, 他讲了一个《小猫种鱼》 的故事, 故事虽然不长, 但情节比较有趣, 听完故事后幼儿都说这个故事很好听。 为了让幼儿知道到底谁的故事小朋友最喜欢听, 我在墙饰中布置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讲” 栏目, 我对幼儿说: “如果你觉得谁讲的故事最好听,也可以学一学, 学会以后可讲给老师听, 也可以讲给小朋友听, 这样老师就会把你的学号记录下来。 到最后我们看谁会讲的好听故事多, 他也可以成为故事大王。” 东东讲的《小猫种鱼》 的故事成了第一个布置在这个栏目里的故事。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 学讲这个故事, 我和幼儿一起讨论, 把故事用图谱画了出来, 并布置到了墙饰中。 我对幼儿说: “好听的故事已经藏在了这幅画中, 请你看着这幅画学讲这个好听的故事, 哪里有不懂的可以向东东请教。 看谁先学会这个好听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 幼儿看图讲述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 幼儿中掀起了学讲故事的高潮, 一到自由活动时间, 幼儿们就围到故事的图谱旁边, 学讲故事。 常会听到一位幼儿拉着另一位幼儿的手说: “我讲个故事给你听, 好吗? ” 有些幼儿忘记了下面怎么讲, 就连忙向提供这个故事的幼儿请教。 我则随时向幼儿通报哪个小朋友已经学会这个故事了, 激励更多的幼儿去学讲故事, 并把已经会讲这个故事的幼儿的学号记录到图旁边。 “好听故事大家讲” 的栏目不仅便于幼儿通过统计发现谁的故事最受欢迎, 还有利于使幼儿讲故事的热情一直保持下去, 通过“大家讲”, 还能使好故事(好的语言素材) 的功能最大化, 突破幼儿之间你讲我听的简单关系, 让幼儿互动起来, 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多方面语言能力的发展。 我帮幼儿绘制故事图谱, 主要是考虑到大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变抽象的听觉记忆为具体的视觉信息, 为幼儿在听、 学和讲之间搭设一个台阶, 帮助更多的幼儿理解并记住好听的故事。 怎样让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一直保持下去? 这需要有机会讲、 有人来听。 什么时候讲, 讲给谁听呢? 如果在餐前的非正式集体活动时间讲, 会占据大家很多时间反复听同一个故事, 难免厌烦。 所以我把给自由讲述安排在自由活动时间。 谁来当听众呢? 如果教师来当, 那么多幼儿都要讲给教师听的话, 教师根本来不及听。 所以我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讲故事给他听。因为这个故事大家已经听过, 重复听容易引起幼儿间的情感共鸣。 在听和讲的过程中, 幼儿还会互相交流, 相互纠正和修改, 共同提高。 这样一来, 不仅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看着自己的学号被记录下来, 幼儿感到非常自豪。 每到放学的时候, 他们就会拉着爸爸妈妈来看, 一起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 看到自己讲的故事被那么多同伴学习, 最初讲这个故事的 幼儿更是异常兴奋。 就这样, 幼儿讲的故事越来越好听, 他们在讲故事时表现得也越来越大胆, 他们会讲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实录: 班里有个叫刘承志的孩子, 一直让我很头疼。 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 而且, “罪状“也是十分齐全, 有打人, 骂人, 抢小朋友玩具, 弄小朋友衣服、 头发等, 我感觉, 每天在耳朵里, 都总是听着刘承志的名字。 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 谈心说服, 严厉批评, 让他转换角色, 体会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交流, 找出原因。 经过几次谈话, 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 而且基本已经放弃, 认为孩子是无可救要的。 我意识到, 原因就在于此。 家庭、 幼儿园, 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他也对自己放弃了。 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 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 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 开始关注他, 重新了解他。 发现一: 区域活动结束后, 刘承志收拾好玩具后, 看到地上有纸屑, 拾了起来。 我立刻在“小星星时刻”, 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他维护班级卫生的好行为, 让全班给他鼓掌。 在为他贴小星星时, 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做, 还亲切的抱抱他。 发现二: 早晨, 刘承志通常来园很早, 帮助老师整理图书, 从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条, 还照老师的样子, 把破损的图书全部粘好, 晾干, 然后摆放整齐, 很有耐心。 我决定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 以此为突破口, 改变他。 我选他做班级里的小小图书员, 负责班里所有的图书的整理、 发放和保护, 他干的可认真了。 而且通过图书的桥梁, 与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发现三: 区域活动中, 在智力魔珠游戏中, 刘承志拼的又快又好, 而且还帮助新来的小朋友叶照明, 教她怎么玩, 小老师做的十分好。 当天的评价活动, 叶照明就讲了刘承志帮助自己的事, 还有几个小朋友说刘承志改正了错误, 现在很棒。 我看到了刘承志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 我也看到了刘承志以后会越来越好。 分析与思考: 通过刘承志这件事, 我深深感受到, 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个孩子有多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而幼儿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启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儿教师身上。 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并根据孩子的特点, 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 要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增强自信, 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1 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 充满机遇, 充满竞争的世纪, 要 将孩子培养为社会的栋梁, 祖国的未来, 幼儿教育任重道远。 我们要努力探索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怎样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充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给他们以信心, 使他们茁壮成长, 早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案例四: 幼儿比我们想象的能干 实录: 9 月 20 日 外地新生入园, 我们班来了 一个叫 叶照明的小朋友, 她很乖很听话, 到园不久, 就与几名 小朋友熟悉起来, 并成为了 好朋友。 我认为, 这个孩子的适应性和交往能力比较强, 就没有特别关注她。 午餐时,她却大哭起来。 面对端上来的饭菜, 一口也不吃。 我走过去, 蹲下来亲切的问她: “你为什么哭牙? 幼儿园的饭菜可好吃了 , 老师刚才吃的饭菜和你的一样, 我吃的好香牙, 还吃了 很多呢! ” 可她根本听不进,哭的更厉害了 。 我无计可施, 决定走开, 让她自 己安静一下。 想不到, 我刚一走开, “呼” 的一下子围过 来一群小朋友, 纷纷劝慰她。 如: 李杨阳: “你是不是想妈妈了 , 别想, 妈妈很快就会来的。 我们吃好饭, 睡好觉, 妈妈就来接了 。 ” 李钰桑: “你别哭, 妈妈得上班挣钱, 所以不能看我们, 我们要上幼儿园, 妈妈就会来接的。 ” 沈晔: “幼儿园的玩具可多了 , 老师还带我们去玩大滑梯呢。 ” 孙陆逸: “这是我的玩具, 可好玩了 , 我们一起玩吧。 说着递上了 自 己最喜欢的奥特曼变形玩具。 ” 谢紫嫣端来自 己的饭菜, 对她说: “幼儿园的饭可好吃了 , 我们一起吃吧, 汤很香的。 ” 一边说一边拿起叶照明的汤勺, 舀了 一勺送到她嘴边, “你尝尝吧! ” 在大家的劝慰下, 叶照明很快就不哭了 , 开心的和大家吃了 起来。 反思: 在幼儿园, 类似叶照明这样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常出 现, 也往往弄的教师手足无措。 通过这个案例, 我认为, 教师之所以手足无措是因为教师总是从成人的角 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用成人的方式试图解决儿童世界的问题, 忽视了 幼儿作为特殊独立个体的思考方式和情感模式, 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儿童为本” 。 在解决问题时, 往往忽视幼儿间情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忽视了 幼儿间关爱、 互助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价值, 忽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 应该注意利用幼儿间这种儿童领域的感情教育资源, 应该相信幼儿, 放手幼儿, 把孩子的事交给孩子, 更多的让幼儿独立的解决问题。 幼儿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的多, 他们之间特有的交流方式就是人类交往的雏形,也是最为纯真、 丰富、 美丽的交往, 我们既应正视它、 尊重它, 更要运用它、 发展它。 个案分析 其实说老实话, 短短 2 个星期的见习时间, 要很深入地去观察研究一个小朋友是比较难的, 何况我这人提倡博爱, 觉得每一个小朋友都那么可爱而特别, 这个案分析一时还真有点难写。 说到古玲精怪, 我们班确实有那么两个, 其中较为抢眼的要数金洪霖, 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 偏瘦, 在班级里是最矮小的一个。 金洪霖小朋友总体发展属于中等水平吧, 爱跑、 爱动、 任性、 倔强、 闲不住。 另外, 我发现他认识发展也较差, 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 只会按事物一种明显特征分类, 不太喜欢画画、 做手工等, 每次绘画活动, 他都不能积极完成作业,不是往手、 脸上涂色, 便是玩弄绘画笔, 跟别人说话, 自制力较差。 他还有个毛病, 上课时,他会做些跟大家不同的事情。 例如上画画课, 他画的内容有时并非老师要求的主题, 而且表达得也不好, 颜色搭配不协调。 他好胜心很强, 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骄横霸道, 爱动手动脚,经常伤人、 毁物, 当受到控制时会表示改正,但过一会就又开始捣乱了 。 集体活动时, 总是在后面瞎跑, 碰到他感兴趣的活动, 他就拼命的举手抢答, 老师没有点到他回答, 他也会积极地站起来说, 甚至是冲到老师面前。 据我观察下来, 金洪霖无论上什么课都不集中精神,尤其是读书、 写字、 算术, 回答老师问题时总是答非所问。 但他对英语学习还是比较喜欢的,也许是英语老师的课比较活跃、 生动从而较为符合他的个性和喜好吧。 其实我感觉金洪霖还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 只要他想学的东西一般都能学会, 而他不想学的时候, 往往是因为被其它事情吸引。 现在大家都是独生子女, 家里的条件也都比较好, 父母更是把他们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 给予无限的体贴和关爱, 也许, 金洪霖妈妈懂得些教育知识, 所以只是在语言上对他有点控制, 可能讲道理不少, 行动却迁就他, 但这很空洞, 而且让孩子反感, 我认为这比不讲道理还糟.虽然不能打骂, 但是该惩罚的时候一定要惩罚, 不该让步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步。 每个班上其实都有像金洪霖这样让老师又爱又“恨”的小朋友, 他们的调皮捣蛋是让老师最受不了的, 而且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屡教不改型的, 所以要使他们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我认为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 应该仔细观察他的闪光点, 表扬或奖励他的点滴进步, 强化其良好行为, 让他在集体中找到自信, 让他慢慢融入集体之中, 感受到老师、 集体 的爱。 其次, 对他的的调皮捣乱的批评也要讲究方法, 不能打击孩子自尊心, 要采用委婉的方式, 让他明白事理, 要使他明白错在哪里、 今后应该怎样做, 不能否定他的全部, 不要让他感受到你是在严厉的批评他。 作为老师不能急于求成, 要看到孩子的进步, 及时的给予肯定,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金洪霖平时还是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每次轮到他做服务明星, 他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 他却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这一点我认为是老师和家长应该要引起重视的, 孩子年龄小, 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 而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 对于他将来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实要让金洪霖克服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 我们可以利用他喜欢帮助老师和小 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 创设教育情境。 当他监督小朋友洗手时, 老师可以特意请一位小朋友假装没洗好手然后向老师告发金洪霖没有做好他的本职工作, 而这时候老师不予理会, 这样反复 2、 3 次, 在金洪霖身上必定会产生强烈的反映。 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可是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 反而被小朋友冤枉, 金洪霖心里肯定会觉得很难过。老师就要抓住他此时的心理感受与他耐心地交流, 告诉他: “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 你做错了事, 从来都不愿承认, 还推到别人身上。 你想想看, 别人会难受吗? ”通过这种方式, 让金洪霖换位思考, 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 这样, 他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应该会渐渐得以改正。 金洪霖最让我头痛的还是午睡, 见习期间我们班整体午睡情况都比较好, 可就是有那么几个人不肯睡, 其他不肯睡的小朋友怎么说都还给点面子, 睡着过几天, 但金洪霖小朋友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一天都没睡着过。 每次午睡时间到了, 他总是不能从兴奋中摆脱出来, 因此每次午睡总是睡不着。但是他会遵守幼儿园的规则, 那就是每到睡觉时间他会乖乖地上床,但就算看到他眼睛是闭好的, 过不了几分钟也会不断的翻身, 比较好的是他不会影响其他的幼儿, 就躺在床上玩一中午, 这种玩不会影响任何一个孩子午睡, 只是他自己不睡而已。 也许金洪霖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或者他本身就不喜欢睡觉, 而在睡觉方面父母又没有给他更多的要求, 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他午睡习惯差的行为。 我认为孩子不想睡觉可能是因为没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但是我也发现, 就算守着他睡,他也只是很敷衍地把眼睛闭上, 一旦你稍有疏忽他便睁开眼睛乱看。 最让我感到委屈的是有次我看到他一直不肯睡, 我就索性搬了个小椅子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 他起初还像模像样的,可没多久就忍不住了, 睁开眼朝我看看, 还对着我笑笑, 我就叫他快点睡。 没想到放学后他竟然对他妈妈说今天有个男老师午睡的时候一直看着我, 还在和我说话。 他这么说固然没有什么恶意, 但他妈妈会认为是我让他睡不着的, 哎! 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金洪霖不喜欢睡也许是因为他睡不着, 而并不是真的不想睡, 其实他很无奈吧, 导致我也很无奈。 俗话说得好: “一口吃不成胖子。 ”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 我认为还是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对此, 在教育金洪霖时不能一下子要求他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 他开始时如果睡不着, 还是要坚持坐在他旁边, 但可以拍拍他, 甚至给他讲一首小故事, 帮助他睡眠。 慢慢地万一他能睡一会儿了, 但不一会儿就会醒的话, 就让他起来, 做一些安静地游戏, 如看看书, 做做手工等。 最主要、 最关键的是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 当然, 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 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 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 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为此, 要让家长和老师配合,使其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 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 教育,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我们那么重视孩子的午睡是因为睡眠对孩子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 包括生长发育, 甚至注意力的集中和情绪。 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一些措施和技巧来提高午睡的质量, 同时和家长交流一同配合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于金洪霖小朋友的观察其实还很不够, 他的很多方面我都还没来得及深入地研究。 但我们 之间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在下学期的见习中我还会去那里, 到时候真希望他的某些坏习惯能够得以改正, 尤其是午睡, 不再是困绕他, 乃至我的问题 大班案例描述: 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后先开窗通风, 再简单地清理卫生, 不大一会儿, 孩子们陆续的来到教室里, 赵郅龙突然大声叫起来: “潘老师, 快来看啊, 我们的小乌龟死了! ”, 他的声音刚落, 在各个活动区玩的孩子们都迅速的冲到了自然角, 他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 “我看看, 我看看, 小乌龟真的死了吗? ” “小乌龟是憋死的吧? ” “是饿死得吧? ” “昨天小乌龟还好好的, 还趴在石头上休息了呢! ” “小乌龟死了, 怎么办啊? 快把它捞上来埋了吧! ” “还是扔了吧? ” 孩子们关于乌龟之死的话题还是没有结束, 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也给了 我很大的启示, “小乌龟为什么会死? 死后怎么办? 应该怎样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能不能将这个内容产生出新的主题来? ” 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 明确指出: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教育时机, 积极引导。 这也为我们生成新的活动内容提供了重要条件和依据。 在这个活动中, 幼儿的兴趣一直很高, 这是开展新的生成活动的前提。 在活动中他们自发的提出很多问题, 在幼儿园里和同伴、 老师讨论交流,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通过各种方法来获取、 搜集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学到了很多有关于小乌龟的知识, 同时激发了幼儿爱护、 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激发了 幼儿的爱心。 大班自选游戏案例分析: 自选游戏开始了。 本次活动结构区主题是机器人, 增投材料: 螺旋积塑, 约有十几个小朋友举手要参与该活动。 当我提出只能有六个小朋友玩后, 九个小朋友开始协商了: “我们石头剪刀布吧! 谁赢谁参加! ”其中一个提议道。 他们猜了几次拳, 场面有些混乱, 谁也不肯先离开。 “我们还是黑白配, 不一样的人出去! ”又有人提议。 第一次, 每个小朋友都出白的, 只有许斌出黑的。 “你要出去! ”其他人喊道! “不算不算! 还要再来一次! ”许斌不肯走。 “不行! 只能一次的! ”大家都这么说。 第二次, 许斌还是偷偷的跟着出了白的,这回轮到炜杭得离开了 , 许斌开心的跟着起哄: “你要离开! 不能玩了! ”可是炜杭也不愿意走, 他建议再猜一次才算数。 这时, 第三、 四……次的猜拳, 每次大家都出白的一面。 最后, 这种局面僵持了很久, 小朋友看我走开了, 就蹲下开始玩, 我在远处看到, 只有许斌按照规则, (猜拳输后玩其他主题的游戏, ) 其他的幼儿仍继续留在结构区。 分析与反思: 本次活动重点观察幼儿的协商能力, 通过已有经验, 幼儿知道能用猜拳、 轮流或礼让等方法, 解决多人参与游戏或角色分配的问题, 在这次商量过程中: 1、 幼儿在遇到问题后能尝试主动商量解决, 并想出多种方法, 但只有个别幼儿能较好的遵守游戏的规则与要求, (猜拳“愿赌服输”), 今后要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 2、 师为了保护幼儿的兴趣, 没有采取解决措施, 这样下去会恶性循环。 师应在幼儿面前提出这件事, 与幼儿一起反思: 这样的行为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引导幼儿讨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 一个 quot;调皮 quot;孩子的转变 一、 案例现象 泉泉是我班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 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一身黝黑的健康肤色, 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运动选手, 都特别喜欢他。 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观察一: 早上进班级时, 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 见到门关着, 他会“咚咚咚” 的边踢门边喊“开门, 开门!”; 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 追逐打闹; 玩积木时, 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 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 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 手舞足蹈…… 观察二: 绘画活动开始了, 泉泉趁老师不注意, 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 桌布上乱涂乱画。 当老师走近他时, 他就对你笑嘻嘻的, 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 泉泉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 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 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 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二、 案例分析: 1、 好奇心很强。 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 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 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 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 他们总想弄个明白, 想个究竟, 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 甚至把玩具弄坏。 事实上, 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 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 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 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 并且缺少沟通。 由于泉泉的父母都是个体经营者, 由于工作比较忙, 很少照顾他, 更别说和他交流了。 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暴打一顿, 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是他的第一个学校, 没有良好的环境, 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这样的孩子, 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 宽容他, 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三、 措施与效果: 针对泉泉画画时的表现, 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 时常关心他, 照顾他。 画画的时候, 孩子绘画能力差, 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 教他涂色。 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 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 培养他的兴趣。 在日常活动中, 我发现泉泉对小汽车、 手枪等等的玩具特别感兴趣, 根据他的特点, 在区角活动时我为他准备了许多有关这样的图画, 让他也学着画, 他十分感兴趣。 每次我都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表扬他画得越来越好了。 另外, 自由活动时, 与他多交流, 多讲道理, 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口齿不清、 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 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 并时常找机会让泉泉在集体面前讲述。 另外, 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 多接触语言环境, 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 陪伴在他身边, 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 人们的活动, 让他复述别人的话, 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 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没来, 入园时他还将自己回老家的情景讲给我们听。 半年来, 泉泉已有了可喜的进步。 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 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 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 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 给小朋友讲故事…… 幼儿园个案分析: 我班的“大哥大” 教育策略 小宇是一个长得虎头虎脑, 聪明活泼, 让人又爱又头痛的孩子。 他非常好动,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什么事都想去尝试着做, 但又常常半途而废。 他上幼儿园之前上过托儿所, 性格也较外向, 一上幼儿园就成了我们班的“大哥大” , 无论走到哪里, 身后总会有一帮人跟随着, 大家也喜欢和他一起玩。 他生性好动, 小屁股老坐不住, 总喜欢拿着玩具四处跑,喊一下, 就安静一会会, 一会儿又开始了, 有的小朋友看他在玩, 也跟着一起跑来跑去, 很让人头痛。 老师在教育他的时候他倒挺规矩的, 很虚心的听你说, 问他以后还再这样做吗? 回答总是不了, 但每次不到五分钟又打回原样了。 真是个让老师又爱又头痛的孩子。 案例描述 1: 开学的第二天, 当其他小朋友还在抹眼泪的时候, 他已在教室里到处找好玩的了: “老师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汽车, 会唱歌的, 还要加电池的, 你看啊。” “恩, 真好看, 来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玩” 咦!转眼间人又到哪去了, 四处一巡视, 原来和一群小朋友在娃娃家那边玩玩具, 只听到, 这个不是这样玩的, 拿来我玩给你看, 这个我要玩的, 你玩这个, 说完拿着玩具玩了起来, 好像这个地盘属于他的 案例描述 2: 吃餐点了, 大部分小朋友都能拿到杯子放在桌子中间等待分牛奶, 他就拿着杯子放在嘴里吹吹, 或是把杯子叠起来, 动个不停, 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 上课时老拿他的椅子乱晃, 要不就是转过去和别的小朋友说话, 有时还要走出来, 老师提醒他, 让他坐好, 他也能挺直腰板,正儿八经的坐直, 但没多会儿, 他又是老样子。 案例描述 3: 中午睡觉, 别的小朋友都很安静地在自己脱衣服, 换鞋子, 只有他还在那学各种超人的形象,在午睡室里到处飞奔, 好不容易把他弄到床上, 还翻来覆去不肯睡, 等别的小朋友都起床的时候又起不来了。 案例分析: 针对小宇的行为, 我在他爸爸接送的时候也进行了简短的交谈, 了解到孩子上过托儿所, 在托儿所的时候就表现出较皮的一面, 老爱动, 老师也没有进行过多的限制, 久而久之孩子在学校越来越放纵, 再者平时父母也比较溺爱他, 家中就一个孩子要什么买什么, 也没有有效、科学的教育办法。 其实小宇挺聪明的, 很会察言观色, 对于严厉的老师他会较收敛, 看你不怎么凶则会变本加厉。 是个吃硬不吃软的小家伙。 教育策略: 树立教师的威信 针对小宇吃硬不吃软的特点, 我决定首先树立起作为教师的威信, 当他表现出安静听讲, 小动作少, 安心游戏, 与同伴合作完成某件事时, 我便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如乱跑、 乱喊、 恶作剧时则给予批评或取消某种权利。 让他清楚老师对此的态度, 效果还是不错的。 利用玩具与游戏, 转移注意力。 从兴趣中转移小宇好动的念头, 我采取讲故事或与他一同搭建玩具等方式参与到他的活动中去, 从而转移他的注意力, 改变他好动的行为。 我还经常采取做游戏的办法, 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如: 开火车游戏, 就让他接在老师身后的第一个位置, 渐渐地, 他的注意力集中了,能很好的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来。 创设情境, 为幼儿的心理需要提供支持。 活动课时, 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 老师喜欢他, 使他慢慢安静下来。 午睡时, 我会创设温馨安静的午睡环境, 然后像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的拍他入睡。 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重视他, 寻找他的优点 我尽量找机会与他接触, 有时也会交给他一些小任务, 小宇很喜欢当小老师, 而且做起来有模有样的, 小朋友也很听他的话, 于是我就对他说要当小老师首先自己先要做好, 这样别的小朋友才会让你当, 才服你, 说完后, 他就会表现好一些。 而且小宇也是个很爱助人的孩子,常常帮老师做些小事情, 于是我给他锻炼, 并让他感到老师很喜欢他, 树立他的信心, 慢慢地他进步了…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自尊心、 自信心, 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 多给孩子一些爱, 他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宇的案例, 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调皮好动是幼儿的天性, 动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现。只要把好动引到正确的方向, 孩子的缺点就会成为优点, 使他的一生受益无穷。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 研究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因材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从而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 作为幼教老师, 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爱心, 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 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 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 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 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会成功的! 个案分析: 是惩罚还是特权 最近, 笔者在一所示范幼儿园的中班观察到两个场景, 令人深思。 场景 场景一: 吃早餐 吃早餐时, 孩子们都很安静。 这时, 进来一名叫元元的小男孩。 带班的李老师马上安排他吃早餐。 元元乖巧温顺, 端着碗走到最后一排桌子边坐下来。 没过一会儿, 教室就传来刺耳的尖叫声。原来是元元将自己碗里的面条全倒在对面的小女孩菲菲的碗里了。 菲菲哭叫着奔向老师。 李老师十分气恼, 将元元拉过来, 大声吼道: “你不吃, 你就坐在老师身边, 老师看着你, 看你再敢倒面条。” 说完, 就拉着元元坐在自己身旁。 元元坦然地坐在老师旁边大口地吃起面条来。 让人奇怪的是, 他丝毫没有因老师的批评而觉得不安…… 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场景二: 东东打架 早餐后, 孩子们都搬起自己的小板凳到教室外的走廊围坐在一起。 当他们在兴致勃勃地交流对奥特曼的看法时, 一名叫东东的小男孩也出来了。 但没有人愿意和他坐一起, 他只好坐在走廊中间的位置上。 东东坐下来后, 马上用双手拼命地拉旁边小朋友的椅子, 企图和他的椅子靠在一起。 很快,小男孩们都起身离去了。 他站起来, 挥舞着奥特曼的招牌动作, 将拳头砸向另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哭了。 老师走过来安抚他:“老师不是说过了, 叫你们不要和东东玩嘛。” 很快, 另一位老师过来对东东说:“走, 东东, 和老师一起出去, 免得你又打别人。” 说完, 就牵着东东的手离开了。 东东脸上流露出得意的表情, 在小朋友羡慕的注视下与老师一起离开了, 一直到午餐时间才回来。 分析 从两个场景来看, 很显然, 在老师看来, 将元元安排在自己身旁, 不让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吃早餐是一种轻微的惩罚, 从而减轻或消除元元的错误行为; 而将东东带离教室环境, 不让他与其他小朋友玩, 也是对他的错误行为的惩罚。 但是, 从元元与东东的行为表现和其他小朋友的神情来看, 教师的惩罚似乎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分析一: 惩罚为什么没有引起孩子的焦虑感 我们知道, 受到惩罚的个体, 都会产生焦虑感。 惩罚对于焦虑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惩罚引起的焦虑是无条件反射。 假如某幼儿因未及时穿好衣服, 而受到教师的批评, 则该幼儿会产生焦虑感。 若该幼儿总是未能及时穿好衣服, 而教师一味地批评,“未及时穿好衣服” ——“老师批评” ——“焦虑” 三者之间的反复联结, 形成条件反射。 以后, 只要未穿好衣服, 即使还未受到批评, 也会感到焦虑。 在以上场景中, 元元没有因为老师的惩罚而产生焦虑; 东东也没有因为老师“将他带离教室” 的惩罚而觉得不安。 可见, 上述场景中的两位教师采用的 惩罚手段没有引起孩子的焦虑感, 因而他们的惩罚是无效的。 分析二: 不当的惩罚可能转化成特权 惩罚的目的是消除或制止不良行为, 引发正确行为。 特权意为特殊的权利, 它是一种奖励,奖励的目的是用来强化某种行为。 从元元的表现来看, 他似乎非常乐意坐在老师的身旁吃饭, 对他来说, 与老师的近距离接触是一种特权, 别的小朋友就没有享受到这种特权; 而东东的攻击行为的结果就是被老师领着离开教室, 可以跟随老师自由地活动, 这同样也不是所有小朋友能享受到的待遇。 因此, 两位老师给予的惩罚实质上起到了强化幼儿错误行为的作用。 另外, 在其他幼儿看来, 元元和东东的表现可以说是勇敢的。“惩罚” 显然被孩子理解为对勇敢行为的奖赏了。 不难断定, 不久之后他们会通过观察学习, 模仿元元与东东的“英雄壮举”。 教育建议 建议一: 惩罚要能对幼儿情绪产生影响 惩罚一定要引起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才有效。对于中班的幼儿, 可以采用暂时剥夺式的惩罚,即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后, 可以告知其某些权利将在一段时间内被取消或剥夺。 比如, 元元喜欢户外攀登游戏, 当他犯错时, 可以取消其攀登游戏的权利。 东东喜欢看动画片, 当他犯错时, 可以取消东东看动画片的权利。 通过取消权利, 引起幼儿的焦虑感可以有效消除或抑制其错误行为。 建议二: 防止惩罚转化成特权 惩罚的目的是消除或抑制错误行为。 教师在使用惩罚手段时, 不可千篇一律, 一定要分析幼儿的心理需要, 找出犯错的原因, 对症下药, 防止不当的惩罚转化成特权。 一旦发现幼儿并没有因为受到惩罚而减少或消除错误行为, 甚至错误行为还有增长的趋势, 就应及时变换惩罚的方式。 建议三: 惩罚的目的是消除错误行为 从以上两场景来看, 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 教师并没有向幼儿讲明其行为错在哪里, 应该怎样做, 而是简单地“将元元放在身边” “将东东带离教室”, 以避免其再次出错。 这样的做法,固然可以使幼儿暂时远离错误行为的诱发情境, 但很难保证幼儿不会产生其他类似的错误行为。 此类不当的惩罚反而给其他幼儿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行为模式, 即当他们出现一个错误行为时, 学会了“逃离现场” 的做法, 而不是改正错误行为。 教师一定要慎用惩罚、 用好惩罚, 惩罚与引导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不当的惩罚转化成为特权”, 最终达到惩罚的目的, 制止错误的行为。 幼儿园个案分析: 你能自己跟我说吗? 琪琪在我班是个比较特别的孩子。 她性格非常内向, 从小班到中班, 我很少听到她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与别人交流。 一次, 我发现她妈妈每次送她来幼儿园时, 总是替她说一些她想说的话, 比如盛豆浆时小盛点, 早点儿来接, 等等。 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因为这几句话正是琪琪最想说最需要说的话。 应该鼓励琪琪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从而增强她的自信心, 让她迈粗“自己说” 这关键的一步。 于是, 我与琪琪的妈妈商量说: “以后您还是让她自己说吧。”他妈妈说: “好。” 我又对琪琪说: “琪琪, 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就自己告诉我, 老师特别愿意听你说话。” 琪琪点点头。 第二天, 琪琪妈妈很早就送琪琪来到幼儿园。 这一次, 妈妈示意:“你自己跟老师说: ” 琪琪慢慢走过来, 捻着额衣服袖子小声对我说: “我中午不脱衬衣。” 我点点头说: “好, 琪琪说的话我记住了。 琪琪能自己说, 怎勇敢。” 以后, 我对琪琪自己提出的要求、 愿望都非常注 意倾听。 并尽量满足她。 一天早上, 她对我说:“老师, 我想当小旗手。” 能够勇敢提出愿望并在全园面前展示自己, 对于琪琪这样的小朋友是多么不容易呀! 我非常高兴地满足了她的要求。 这对她是个极大的鼓励。 一次上语言课, 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发现琪琪先把手举起来又把手慢慢地缩了回去。 我想: 他一定是想回答。 于是, 我就叫了她。 结果, 他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 虽然说的话很短,但声音很清楚。 我和全班小朋友一起为琪琪鼓起掌来。 琪琪脸上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慢慢地,我发现那个总是孤独地坐在图书角一个人看书的琪琪, 变成了经常在语言角讲故事的琪琪。她与小伙伴们一起高兴地讲着故事 评析: , 不时还发出格格的笑声。 琪琪逐渐树立了独自表达的自信。 同时我还注意多给她创造一些机会, 让她与小朋友交流。 如让她在小组游戏中介绍自己玩的内容, 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看书等。 从这件事上我体会到, 一次表扬鼓励并不能使琪琪克服心理障碍, 要想让琪琪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老师就应为她创造各种机会, 多鼓励她, 使她敢于和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当孩子不敢开口说话时, 教师应善于让他们感受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 面对琪琪这样一个“特别” 的孩子, 丁老师选择了“特别” 的教育方式: 1. 选择琪琪最有需要又最感到安全时, 鼓励她说出最容易, 最需要说的话 为使琪琪敢于开口说话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 在来园时鼓励她在家长的陪同下, 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请求与需要。 这一特定的环境, 特定的时机, 使琪琪少了一份压力和紧张, 多了一份安全与成功, 为琪琪开口说话提供了可能。 2. 选择多种方式, 让琪琪感受语言表达的意义 丁老师注意倾听琪琪的每一次表达, 每一个请求, 并用自己的语言、 神态、 行为, 多方面地满足琪琪的情感需要、 生活需要, 使琪琪在感受老师关爱与尊重的同时, 体会表达对自己的意义, 感受与人交流的快乐, 逐渐消除了障碍, 由不敢书逐渐走向了敢说。 保教活动中幼儿心理伤害的个案研析 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 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 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 因为心理上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 如果受到心理伤害, 就会整天郁郁寡欢, 烦躁不安, 时间长了容易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而对于外向的孩子而言, 如果他们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 就会以攻击性、 报复性、 破坏性、 恶作剧等心理问题行为来向外界发泄内心的不满。 做一线教师多年, 我们其实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教养行为, 有得当的, 亦有不妥的;有给孩子带来愉悦体验的, 也有挫伤孩子自尊心的……观摩同行们的一日活动, 自己心里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别人的保教行为加以评判。 近两年来, 我以保教活动中幼儿的心理伤害问题为研究的切入点, 对部分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个性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个案实录与分析, 目的是尽量减少保教人员不恰当的言行对幼儿心理造成的伤害。 在幼儿园的一日保教活动, 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环节的管理。 通过对保教人员在组织幼儿就餐、 午睡等环节中的一些言行进行个案跟踪及系统的观察发现, 保教人员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对孩子造成了“心灵伤害”, 即所谓的“冷暴力”。 镜头 1 离园前, 菁菁向保育老师报告: “老师, 陶陶打我的!” 保育老师阴着脸: “陶陶, 你又打人了?走, 到小班去!我们大班不要你了 !” 说完便拖着陶陶往外走。 陶陶不肯走。 正好这时, 菁菁的奶奶来接。 这名保育老师喊来菁菁和陶陶, 对菁菁说: “菁菁, 陶陶刚才打你的, 现在你也打他两巴掌, 这样就扯平了!” 现象解读 威胁恐吓, 缺乏耐心。 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幼儿, 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 而是施以恐吓,久而久之, 会形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 压抑其个性。 虽然教师暂时把他们管住了 , 但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教师们还根本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在对幼儿实施“心灵伤害”。 再说, 教育孩子互相打架,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教育行为。 镜头 2 中班的故事课上, 老师正在给大家讲太空人的故事。 讲到精彩处时, 小虎插了嘴。 老师瞪了他一眼, 没说话。 讲完故事的老师走到小虎面前: “你现在说吧, 我给你时间说!”“怎么不说?哑巴了 ?以后全班小朋友都不要理他, 让他一个人说好了。” 现象解读 武断夸大, 爱算旧帐。 有些教师在处理问题时, 往往运用头脑中已有的模式去武断评判, 可谓“对人不对事”。 又如,“你又骂人了, 上次你打小朋友的事还没跟你算帐呢”, 这种话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进取心, 使孩子自暴自弃, 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 不懂事, 忽视了幼儿也有独立的人格, 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不考虑后果。 镜头 3 庆庆今天好不容易得到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机会, 又激动, 又兴奋, 吭吭哧哧、 结结巴巴还没回答清楚,老师就打断他说: “好了, 你坐下吧。” 然后老师就自顾自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正确答案” 说了出来。 现象解读 缺乏鼓励, 故意贬低。“老师, 我来发碗。” 孩子兴高采烈地举手说。“不行!碗一拿到你手里就打翻了。” 孩子黯然地放下手。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幼儿不体罚, 没谩骂, 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无疑, 老师的这一言行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镜头 4 幼儿园里进行优课选拔, 一名小班老师组织孩子玩《小鸭和狐狸》 的游戏, 请了一位男教师扮演狡猾的狐狸。 谁知道这位高大的帅哥老师扮演的“狐狸” 刚一上场, 立刻吓坏了两个小女孩, 她们纷纷“趴” 到执教老师的身上不肯下来。 我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讲故事,故事,故事大王,比赛,大班,包健,豪豪,学号,形式,机会,电脑,能力,活动,为大家,名字叫,幼儿语言,有机会,次比,还可以,午餐,中指,个体差异,人人,倾向,全体,兴趣,初衷,名字,和信

2009-07-03 #长篇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讲故事,故事,故事大王,比赛,大班,包健,豪豪,学号,形式,机会,电脑,能力,活动,为大家,名字叫,幼儿语言,有机会,次比,还可以,午餐,中指,个体差异,人人,倾向,全体,兴趣,初衷,名字,和信

2013-10-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故事,老师,讲故事,小朋友,金洪,孩子,刘承志,故事大王,能力,幼儿园,教师,小朋,妈妈,好的,发展,比赛,照明,这个故事,教育,活动,小乌龟,图书,大班,学号,语言,时候,月月,闪光点,交往

2020-07-08 #长篇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老师,孩子,小朋友,故事,琪琪,讲故事,教师,金洪,行为,幼儿园,东东,教育,活动,刘承志,小朋,游戏,故事大王,能力,分析,时候,好的,泉泉,妈妈,案例,教室,个案,小宇,特权,玩具

2020-06-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老师,孩子,小朋友,故事,琪琪,讲故事,教师,金洪,行为,幼儿园,东东,教育,活动,刘承志,小朋,游戏,故事大王,能力,分析,时候,好的,泉泉,妈妈,案例,教室,个案,小宇,特权,玩具

2020-06-24 #故事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老师,孩子,小朋友,故事,琪琪,讲故事,教师,金洪,行为,幼儿园,东东,教育,活动,刘承志,小朋,游戏,故事大王,能力,分析,时候,好的,泉泉,妈妈,案例,教室,个案,小宇,特权,玩具

2020-07-08 #经典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老师,孩子,小朋友,故事,琪琪,讲故事,教师,金洪,行为,幼儿园,东东,教育,活动,刘承志,小朋,游戏,故事大王,能力,分析,时候,好的,泉泉,妈妈,案例,教室,个案,小宇,特权,玩具

2020-07-09 #故事会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老师,孩子,小朋友,故事,琪琪,讲故事,教师,金洪,行为,幼儿园,东东,教育,活动,刘承志,小朋,游戏,故事大王,能力,分析,时候,好的,泉泉,妈妈,案例,教室,个案,小宇,特权,玩具

2020-09-16 #经典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幼儿,老师,孩子,小朋友,故事,琪琪,讲故事,教师,金洪,行为,幼儿园,东东,教育,活动,刘承志,小朋,游戏,故事大王,能力,分析,时候,好的,泉泉,妈妈,案例,教室,个案,小宇,特权,玩具

2020-09-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