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区县故事荟·北碚篇|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

时间:2019-10-01

北碚,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生态是最亮眼的底色

提示:本文共有 54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缙云山下,嘉陵江心,一块古名白鱼石的地方,浪花点点如串串音符跳跃——渝州之北,水石盟约——《新华字典》独为一个地方留下一个字“碚”,这块会唱歌的石头,唱出的歌名叫“北碚”。

北碚,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生态是最亮眼的底色。

千里嘉陵江逶迤而来,在这里,明眸秋波似的一道美丽拐弯,山环水绕的城市诗意油然而生。

缙云山茂林修竹孕育缤纷四季,北温泉水暖生烟升腾云蒸霞蔚,“巴山夜雨”亦诗亦画涤荡心扉。

北碚,一座人文荟萃的城市,悠悠文脉历久弥新。

走进博物馆,重温“三千名流”汇聚北碚的故事,突然发现,这里蕴藏着城市的根脉和灵魂。还是那条石板路,百年金刚碑却正在蝶变和新生。

一山洗肺、一泉涤尘、一方文脉、一缕乡愁。山、水、林、泉、峡间,时光肆意激荡,文脉悠然回响。

好一个自在北碚!

巴山夜雨寄相思

缙云山,古称巴山。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记载:“缙云山在县西北百三十里,其山高耸,多林木……《方舆胜览》即谓之巴山矣。”因常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早晚霞云姹紫嫣红,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因此得名缙云山。“缙岭云霞”,是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

这是一座自带诗情的千年名山。这里奇峰耸立,林海茫茫,古刹清幽,虫鸟寂鸣,格外的静谧自然,一派“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的诗意景象。不仅如此,山中矗立着有美丽传说的相思岩、唐宣宗赐名的“相思寺”(即现在的缙云寺),更让人不由地想起远方、情生心底。历史上,多位文豪与缙云山“邂逅”,由景生情,挥毫泼墨,寓情一方山水,倾诉心中思念。

这样的“邂逅”中,就有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背影。公元851年,李商隐从徐州出发,沿江北上梓州赴任时,船过缙云山、温塘峡时,被山清水秀的旖旎景致所吸引,于是弃舟上岸,造访缙云山。沿着斜斜的石径,诗人一路上醉情于山水,早已忘记了相思寺中小僧“早归,防夜雨”的温馨提醒。回到嘉陵江边的旅店时,夜幕已降临,一场淅淅沥沥的夜雨如期而至。眺望着“小三峡”中滔滔而下的江水,烟雾飘渺、奇峰耸立的缙云山,嘉陵江边星星点点的渔火,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天籁声响,想起远在长安的亲友,诗人心中思绪万千,辗转难眠,借着一盏孤灯和屋外的夜雨声,提笔即兴写下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短短28字,纸短情长,羁旅之苦、思念之情跃然纸上,成为广为流传的千古名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首千古名诗,就是在那样一个雨夜,在人与物、景与情交织中,诗人胸臆的自然抒写。

数十年后,晚唐诗僧贯休沿着李商隐当年的足迹,游览缙云山、拜谒相思寺时,在《秋过相思寺》中也不忘与《夜雨寄北》遥相呼应:“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

好一个今来似有期。古往今来,人们与山水的情缘总是如此交融相通。在缙云山山麓,从一个叫金果园的地方,走出了一位叫傅天琳的著名当代女诗人,其诗集《柠檬叶子》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诗集中,这位“北碚的诗歌女儿”为缙云山留下了这样深情款款的诗行:

世界上有很多山

没有哪一座山能如此令我心动

这就是缙云山

亲爱的北碚

我老了

你永远年轻!

乡村建设百年回响

2019年3月12日,《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亮相英国伦敦国际书展,向来自全球的人们讲述中国百年乡村建设的故事。这本书的封面图,就是近100年前中国乡建运动的样板——重庆北碚老城图。

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大批仁人志士怀着“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梦想,以巨大的热情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发出了中国百年乡建的历史先声。

此时,在重庆北碚,一个叫卢作孚的爱国实业家,正在为“让民众皆有职业,皆受教育,皆能为公众服务,皆无不良嗜好”,让地方“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把世界建设成花园一样”的梦想而苦苦探索。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为北碚这座当时的偏僻乡场绘制了发展蓝图,第一次提出了“乡村现代化”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和实施了北碚乡村建设20年发展规划,成功创造了乡村建设的北碚样板。

在北碚,卢作孚先生兴办实业,让民生公司成长为长江航线最大的私营轮船公司,独占川江航运,这也为他的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以及后来的“宜昌大撤退”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广教育,于1930年创办兼善中学,倡导并践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教育理念;发展矿业,于1933年6月创办天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普及科学,于1930年9月,创建以“研究实用科学,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并在北碚成功举办中国科学社第十八次年会;发展交通,于1933年修建四川省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建设城市,邀请胶济铁路总工程师、丹麦人守尔慈为北碚进行最早的市政规划,建成北碚第一个街心花园,并从上海引种法国梧桐树对城市进行绿化美化……抗战期间,被后人推崇为“乡建四杰”的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齐聚北碚,晏阳初在歇马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梁漱溟在金刚碑创办勉仁书院,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也在北温泉开班,北碚大地迎来了乡建运动的高峰。行走在今天的北碚,透过一排排挺拔而立的法国梧桐,一座座静静矗立的馆、院旧址,人们还可以清晰地发现百年前那场乡建运动的印记。

受时代所限,“乡建四杰”们的美好愿景最终没能得以实现。一百年后的今天,一幅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在“乡建四杰”曾苦苦探索的这片土地上,一座座美丽乡村正繁花似锦,铁厂沟的李花如烟似云,五一村的樱花引来蜂飞蝶舞,静观的蜡梅清香四溢……鸟语花香之间,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正洋溢在脸上。当年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已经在西南大学恢复重建,在晏阳初先生旧居旁,第一个国家柑橘主题公园即将落成。时光穿越百年,梦想正照进现实。

千年温泉故里

北临嘉陵江,南倚缙云山,一片苍翠之中,一泓温泉已经静静流淌了数千年,从见诸文字记载到现在也已经有1600多年。这就是重庆北温泉,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定为全国首批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

2018年10月16日,中国首届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区举办,来自中、俄、意、日、匈、瑞、波等国的国际温泉专家和企业家350余人聚首北碚,开展了一场以“相聚世界温泉之都,共话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为主题的国际研讨,共同见证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重庆代表处、亚太(重庆)温泉与气候养生研究院、重庆温泉旅游行业协会和国家气候养生示范基地花落北碚,同时确定将北碚作为世界温泉论坛的永久会址。千年古泉再添风韵,世界温泉故里实至名归。

重庆是温泉之都,北温泉则是重庆温泉之冠,在清雍正年间就被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题名为“第一泉”,这也正是国际专家们对北温泉“情有独钟”的密码所在。

北温泉之美,美在水。北温泉水量丰富,现有泉眼20余处,日出水总量为6000—8636吨,水温常年保持在38摄氏度左右。泉水水质绝佳,清澈见底,无色无味,含有少量钾、钠、氯及微量铁、氟、锌、锂、硼、锶、铯、钒等元素,特别是含有微量元素氡,这在全国温泉中极为罕见。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副主席、世界温联首席技术专家古尔纳·乔瓦尼先生曾对北温泉水进行了中医“望闻问切”般的研究与体验,对其品质,他毫不吝啬地给出了“行业标杆”的评价。

北温泉之美,美在景。北温泉位于缙云山麓、嘉陵江岩壁之上,一山一江一泉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回首望奇峰林立、满目苍翠,凭栏观一江碧水、点点舟影,别有一番舒适与宁静。走进北温泉之内,曲径通幽,风光如画,寺、庙、山、水、林、泉、峡、洞布局精致,花草虫鸟生机勃勃,一派山水园林的美景,大有步移景异之奇妙、回归自然之静美。

北温泉之美,美在文化。北温泉历史文化悠久,传说轩辕黄帝曾在这里“温汤和药”救治民众。坐落其间的温泉寺建于公元423年,因温泉而得名,距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北温泉一带被民众自发开发利用。1927年,建成中国首个温泉主题公园。北温泉公园内现保存有宋代摩崖罗汉石刻、明代诗碑等历史遗迹,无数的文人墨客也曾在这里留下传世之作。抗战期间,郭沫若在此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等著名剧本,梁漱溟的巨著《中国文化要义》也在这里落笔。更为传奇的是,据说红色特工阎宝航就在北温泉里,利用一部电台成功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重大情报,40多年之后,美国时任总统乔治·布什下榻北温泉,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一段因缘。

千年古泉缓缓流淌,春风起处水生涟漪。今天的北温泉,正在谱写一段新的精彩传奇,北碚温泉谷两山生态文旅产业园建设启动,一个以北温泉为中心,辐射带动心景温泉、大众温泉等温泉群,融合缙云山、西山坪、金刚碑等景点,高水平规划建设的集旅游、文化、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核心区正加快建设。北温泉,这座千年古泉正迸发出新的活力。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1940年秋,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把在云南禄丰发掘到的三大卡车古爬行动物化石全部运抵位于北碚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又在北碚完成了对这批宝藏的研究鉴定,命名了许氏禄丰龙等一大批古生物新属种,从而震动科学界。由此,中国人第一次看见自己国土上产出的恐龙化石,许氏禄丰龙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这件“国宝”被珍藏在当年的中国西部博物馆里。馆里同时还珍藏着我国制作的第一件大熊猫标本、第一件地形浮雕、第一个地磁测点碑、第一批钒钛磁铁矿样品、第一批成系列的土壤标本……在今天,它们仍被科学界视为“宝贝”。

诞生于北碚的中国西部博物馆,是抗战期间建成的唯一一座大型博物馆,它是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源头还可追溯到更早建立的峡区博物馆,那是重庆历史上的第一座博物馆。1930年3月初的一个深夜,时任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局局长的卢作孚,派出局里士兵“突袭”北碚火焰山上的东岳庙。一夕之间,庙堂旧貌换新颜,各种标本和资料纷纷上架,峡区博物馆正式“上线”,今天的重庆自然博物馆也由此起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局变迁,峡区博物馆不断“升级”“变身”。1930年10月,峡区博物馆并入中国西部科学院,成为其附设的公共博物馆。1944年12月,中国西部科学院联合内迁北碚的12家著名学术机构,共同组建中国西部博物馆。馆内设6个陈列馆,陈列品1.3万余件,藏品最多达10万余件,成为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建成的第一家多学科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这里从事科学研究的,有翁文灏、钱崇澍、黄汲清、杨钟健、李春昱、王家楫、俞德峻、伍献文、赵九章等一长串响当当的名字,其中十余人日后成为了新中国的院士。彼时,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就如同一艘“诺亚方舟”,承载着人们科学强国的梦想。

2015年11月9日,在北碚缙云山麓,“根抱石”造型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该馆于1953年从北碚走出,“旅居”枇杷山,时隔一甲子岁月,又回到了自己诞生的地方。

今天,在这座西南地区最大的自然博物馆里,6大主题展厅、8000余件展品、11万余件馆藏品令人眼花缭乱,中国三大恐龙“明星”合川马门溪龙、上游永川龙、多棘沱江龙尤其引人瞩目,互动式的科学体验让青少年流连忘返。开馆首周,就创下了平均每秒1人进馆、周末两天游客破7万人次的记录。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游客760万人次。

近年来,重庆自然博物馆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十佳古生物博物馆等殊荣。今年5月25日,“环球自然日”活动重庆赛区决赛也将在这里举行。这座89岁的“老馆”正青春勃发,激励着人们探索自然科学奥秘。

金刚碑蝶变时光里

草长莺飞的季节,在绿树掩映的金刚碑老街,一部由好莱坞团队制作的动漫大片《精灵侠》正在紧张拍摄,镜头所及之处,一个再现光彩的金刚碑老街正呼之欲出。

“一条石板路,百年金刚碑。”金刚碑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与磁器口、湖广会馆、米市街齐名的重庆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走过今天的金刚碑老街,透过这里古香古色的一砖一瓦,蜿蜒曲折的石板老街,依稀可以看到几个世纪的岁月痕迹和这里曾经的繁华景象。

金刚碑位于“两面环山、两水交汇”的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古代的先民们遵循“枕山、环水、画屏”的原则来规划自己的家园,让金刚碑藏于山、隐于林,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与秀美山水浑然一体,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诗意境。金刚碑因作为嘉陵江上重要的运煤码头逐渐兴旺发达,兴盛于清代康熙年间,这里曾经陆运密集、船运发达,商号、客栈、茶楼、酒肆林立,川剧、评书、划龙舟、放花灯等各种民间活动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抗战时期,三千名流汇集北碚,傅抱石、于右任、吴宓、谢无量、孙伏园等一大批名人大家寓居金刚碑,在这里坚持研究与创作,用手中的笔开展“文化抗战”,而金刚碑下游的朝阳码头,煤炭等战略物资也源源不断运往抗战一线。一条小小的老街,危难之际,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饱经沧桑的老街,在今天正迎来蝶变和新生。2018年3月,一个保护修缮金刚碑历史街区的浩大工程悄然启动。这次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呈现当年的民居、茶馆、剧院,甚至连一块青苔也要保持原来的模样,孤寂了半个多世纪的金刚碑老街正重焕生机与光彩,并将在今年年底前惊艳亮相。那时,你可以在这里品茗看书、静享时光,与前贤先哲们来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过一段远离尘嚣的慢生活。也可以沿江而下,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赏一幅山水一体、半城半景的美丽画卷,体验一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惬意与舒适。

巴山夜雨,温泉故里,自在北碚。

文图/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区县故事荟·北碚篇|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区县故事荟·北碚篇|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

区县故事荟·北碚篇|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

北碚,温泉,金刚碑,缙云山,博物馆,世界,中国西部,中国,老街,重庆,重庆自然博物馆,人们,城市,气候,卢作孚,乡村建设,历史,地方,国际,时光,梦想,运动,古泉,梁漱溟,研究,蝶变,在北,嘉陵江,先生,奇峰

2008-11-29 #故事大全

有谁知道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有什么传奇故事?

有谁知道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有什么传奇故事?

师父 高僧 放牛娃 须弥寺 温泉寺 东阳 僧人 流民 佛堂 哀哉 孕妇 蒙哥 西山坪 峡口 沙弥 北碚东阳 天子庙 老和尚 钓鱼城 张飞 伙计 传奇 包裹 大师 妈妈 孩儿 寺庙 小孩子 少儿 师兄

2020-05-01 #小故事

59 北碚地名传说北碚车站的故事

59 北碚地名传说北碚车站的故事

老渔翁,彩带,北碚,白鱼,嘉陵江,渔民,巨石,江中,重庆,过溪,村姑,陪都,传说,人们,故名,江面,石梁,美女,观音,谐音,马鞍山,七月七,回头看,走了很久,一民,卢作孚,向东,石为坚,石屹,石堡

2020-06-25 #故事会

双重庆喜 居北碚佳 一座有故事的城

双重庆喜 居北碚佳 一座有故事的城

缙云,故事,城北,卢作孚,傅抱石,于一城,兰渝,兰海,嘉陵,可居,山合,来栖,老舍,秋池,金科,六号线,复旦大学,山水居,沿海赛洛城,绍龙观,蔡家,之城,东西,一览,主城,二环,交通,全境,公园,北碚

2008-07-18 #短篇故事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妻子,王氏,归期,巴山,共剪西窗烛,感情,夜雨,巴山夜雨,成员,时候,爱情故事,证据,山夜雨,王茂元,秋池,言可知,里巴,无家,一生,人们,令狐楚,光阴,势如水火,千百年来,实难,夫妻,宦游,床榻,幕府

2012-03-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北碚:手工匠人秀技艺 传承传统文化

北碚:手工匠人秀技艺 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刺绣,雕刻,北碚,田国良,技艺,绣品,剪纸艺术,传统,丝线,布艺,北碚区,印章,基地,年轻人,手工,机器,祖父,过程,生产,传统技艺,富贵,宣介,蓝华,南生,去哪儿,和发,好的,手工面,意再来

2020-07-02 #故事会

南江:呈现巴山夜雨的诗意栖居 讲述革命老区人的乡愁故事

南江:呈现巴山夜雨的诗意栖居 讲述革命老区人的乡愁故事

乡愁,文化,乡村文化,乡村,南江县,学院,建设,李善,米仓道,南江,全县,农业,记忆,美丽乡村,全国,人民,乡镇,品牌,禹王宫,文物,长赤镇,发展,革命,光雾山,历史文化,产业,巴山夜雨,名录,国家,巴山

2012-05-29 #故事大全

战疫:重庆北碚交巡警的一日三餐

战疫:重庆北碚交巡警的一日三餐

李昆,交巡警,检测点,刘靖,工作人员,北碚,大队,道口,工作,检测,金明星,大队长,双柏树,交委,党旗,北碚区,引擎盖,立交桥,疫情,摩托车,晚餐,稀饭,通宵,餐桌,骁骑,防控,队员们,卢作孚,守卡,陈远

2011-11-0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