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第一次的离别》:好好的儿童剧情电影被拍成了伪纪录片

时间:2019-05-26

人群怀念影院的热度积攒了大半年,给本片带来了过高期望,失望之声不少

提示:本文共有 17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身处疫情时代,影院重开后上映的第一部新电影,幸也不幸。人群怀念影院的热度积攒了大半年,给本片带来了过高期望,失望之声不少。考虑到普通观众对文艺片的评价向来是“就这”的态度,倒也不必指望路人能给出多少好评。

于我而言,影片整体表现虽然平庸,部分段落仍有惊喜。所以最终只给三星,将将及格。影片的美术风格未能统一,部分镜头极具美感,但大部分镜头都是准纪录片风格的朴实和乡土。很遗憾,本来这应该成为加分项,最终变成了扣分项。

纪录片可以拍的很美,也可以很土。并不是说,美就好,土就不好。美和土是一对矛盾,各有各的表现特点,倘若美与土能在一部片子里和谐共存,说明导演下了功夫去安排和平衡各种镜头。如果美得很好看,土得很随便,整个影片就被割裂成块状,观影体验是比较差的。

吃一口意大利厨师专程飞来为你制作的提拉米苏,再趴到地上喝一口路边别人刚踩过的污泥水,怎么看都是某种行为艺术,而不是正常的人类行为。胡杨林、棉花地、万里沙,这些景色是提拉米苏。家庭和学校的大部分室内场景则是污泥水。二者真正的区别,不是单纯的景致好不好看,干不干净,而是镜头本身用不用心。

如果观众看得仔细,可以发现在展示提拉米苏时,镜头总是选取最好的角度和构图,完全奔着描绘美感而去。拍到污泥水时则漫不经心,随便给一些配角上大特写(好在他们并没有“演技”,因为本片几乎和纪录片一样“真实”),近景、中景、全景乱切。比如,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镜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几个字居然最后才入镜。面对这样的镜头,若非说有什么深意蕴含其中,不如直截了当的承认,这些段落就是拍得一点也不用心。

好在污泥水里也有几个不错的镜头,比如弟弟对生病母亲的拥抱和哥哥训斥弟弟等段落,整体感觉都是到位的。凯丽比努尔一家在家中的各种镜头堪称灾难,如果是纪录片,这些镜头真没什么值得批评的地方,可你是电影啊!怎么能搞得一些段落是又美又传神的剧情电影标配,另一些的段落则是完全可以减掉的多余纪录片镜头呢?

其实全片最值得称道的只有孩子。他们没有进行一次惺惺作态的表演,而是非常认真地展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影片没有拍好看,甚至显得异常沉闷,完全是制作人员的错。孩子的表现非常棒!三颗星里有两颗都是给孩子的。孩子们对家人的爱是真诚的,对小伙伴的友谊是真诚的,在课堂和运动中表现的努力、拼搏、懊悔、喜悦通通都是真诚的。

成人挂在脸上的无奈,远不如孩子的真诚动人。但是从成人演员脸上的麻木,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扶贫路漫漫的艰辛。因为做过很长时间的扶贫工作,之前也在影评里写过帮扶贫困户的故事(详见《隐秘的角落》:沉默地看着观众为朱朝阳的黑化而欢呼),所以见到影片里孩子们的生活情况,不自觉地就去套贫困户标准,计算他们能享受哪些政策。艾萨一家看样子是完全符合精准扶贫政策的贫困户,在“关押”艾萨母亲的房间中,我似乎看到了一张类似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责任公示的纸条。

像这样条件的贫困户,生病的母亲在“两不愁三保障(保证贫困户不愁吃穿,保障贫困户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的政策下,基本不用担心医疗费用问题。相信艾萨母亲最终进入养老院,也有帮扶干部出的一份力。影片完全没有去表现精准扶贫这一点,也是一个遗憾。既然是做新疆农村生活状态的记录,精准扶贫这样触及贫困户生活方方面面的大事还是应该放到镜头里谈一谈的。结果影片表现得有点像强制少数民族对政权歌功颂德,又不说为什么。

比如,“政府就像我们的父母,肯定会对我们好”这句台词出现得十分突兀。在完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观众要么觉得莫名其妙,要么觉得这是在为了过审故意加的“调味料”。若前面稍微提到过精准扶贫对这一地区人民的帮助,这样的台词就不会显得又“过”又“作”,而是自然而然带有朴素情感的台词。

影片名为离别,重点展示了孩子和母亲、孩子和孩子、孩子和羊的离别。但电影能获奖绝不是靠这些在影片中表达并不到位的人类情感,大胆猜测一下,高分也许来自于外国评委们对新疆生活状态的猎奇。真论叙事,本片还不如《火焰山来的鼓手》这样的老片。

如果是拍纪录片,就耐心做好剪辑的取舍。如果是拍剧情片,就认真打磨剧本和镜头。像本片这样虚也不虚、实又不实的怪胎成品,我只能说,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可能完全被制作方的获奖动机拖累了。孩子都是好孩子,童真童趣,可大人什么时候能不那么功利主义,把自己摆在艺术家的位置,专心一点做作品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第一次的离别》:好好的儿童剧情电影被拍成了伪纪录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吸血鬼生活:伪纪录片 真搞笑片 相当有趣!

吸血鬼生活:伪纪录片 真搞笑片 相当有趣!

吸血鬼,生活,故事,片子,室友,形式,很有趣,纪录片,吸血鬼电影,这片子,个人,僵尸,剧情,口音,新西兰,方式,片名,电影,网络,程序员,种族,英文,视角,部分,吸血鬼生活,人类社会,吸血鬼们,把摄影,张达明,文青

2010-01-11 #故事阅读

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来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失踪女孩》(下)

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来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失踪女孩》(下)

事件,女孩,影片,受害者,家庭,观众,主题,公众,动力,导演,角度,悬疑,心情,背景,民众,纪录片,或许是,从玛丽,乔乔,加布,和托,得多,朱厄尔,来强,理查德,艾米,高张力,马辛,麦肯齐,个人

2020-04-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5部假期必看的温情电影 吃着西瓜 好好享受你的假期

5部假期必看的温情电影 吃着西瓜 好好享受你的假期

影片,豆瓣,教授,朱莉,兄弟情,颜值,圭多,小马哥,车站,阿豪,温情,亲兄弟,儿子,学长,故事,电影,爱情,父爱,结局,离世,英雄本色,有多少人,校园青春,布莱斯,布莱,来保,言中,改变自己,最本质,看电影

2014-10-17 #故事阅读

八佰: 复工电影燃情引爆观影热潮

八佰: 复工电影燃情引爆观影热潮

票房,观众,中国电影,上座率,之躯,子弹,影片,电影,钢铁,工业化,管虎,产电,州河,第一时间,中国,两岸,巨制,产业,人杰,催泪,华东,势头,勇士,历史,可见一斑,图片,定心,大众,场景,地面

2024-02-01 #综合

燃情演绎女排精神 电影《夺冠》上映

燃情演绎女排精神 电影《夺冠》上映

中国女排,电影,郎平,影片,记者,比赛,巩俐,白浪,女排精神,体育赛事,党课,国家队,大战,影城,长沙,记忆,父母,里约,吴刚,惠若琪,母昔,朱婷,朱婕,肖瑶,连冠,陈可辛,领衔主演,长沙晚报,中饰,张常

2018-02-08 #长篇故事

一部剧情电影 讲述了两个孩子的兄弟情

一部剧情电影 讲述了两个孩子的兄弟情

弟弟,亲情,哥哥,时候,经历,兄弟情,两个孩子,有的时候,亲人,事情,信仰,孩子,父母,的哥,很多时候,长大后,大爱,方乐,快乐时光,学会了,讲述了,世间,不幸,人间,乱麻,人生,会长,从小到大,伤心落泪,作者

2018-1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情人节片单 那些电影里教会我的爱情

情人节片单 那些电影里教会我的爱情

爱情,杰克,这部电影,电影,内心,海角七号,都会,三部曲,学会,伊丽莎白,达西,傲慢与偏见,人生,大难,导演,才能,时刻,样子,泰坦尼克号,男生,真爱,话题,童话,穿越时空,缺点,过程,生活,不爱你,你喜欢,和露丝

2020-05-25 #长篇故事

中国电影业之倩影幽魂:人间情

中国电影业之倩影幽魂:人间情

书生,老版,妖怪,树妖,女妖,女鬼,道士,主人公,小妖,妖精,茶摊,黑山,个人,人家,地方,尸骨,逻辑,转世投胎,价值观,原版,傀儡,冥府,口号,梯子,祖先,老大,行为,色诱,荒郊野外,金刚经

2019-05-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