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聊杜甫 忧国忧民 心系天下百姓

时间:2019-05-01

他于乾元二年759年7月携家离开华州,前往秦州

提示:本文共有 16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当时杜甫在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他从此对仕途心灰意冷,心里怀着满腔悲愤之情,他慢慢发现了这时唐朝的事态,并没有他当年所想的那样美好,反倒是让他失望极了。

他于乾元二年(759年)7月携家离开华州,前往秦州。杜甫举家来陇,起初住在城里,后来因无法支付高昂的生活费用而举家迁居到秦州的乡下。一方面,杜甫靠采药晒药换点银两补贴家用,以缓解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他也不忘抽点时间徜徉于山水之间,与自然亲近。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了些,但这里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远离了政界的尔虞我诈,是居家生活、作诗赋文的绝佳之所,因此杜甫喜欢上了这怡然自得的塞上生活。

杜甫游览仇池时就对这里喜不自禁,不觉有终老此地的想法。 为了表达自己对仇池的喜爱,杜甫在其所作的《秦州杂诗》的第十四首中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要是真能如愿,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桩幸事啊,杜甫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除了仇池,杜甫还游览了秦州城南六十里的东柯谷,并在这里探望了族侄杜佐。 东柯谷里居住着十多户人家,他们都过着美好的田园生活。这里有盖瓦的房屋,有竹林和小桥流水,更有一片富饶的田地,可种瓜种粟,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在《秦州杂诗》的第十三首中这样写了,杜甫在秦州还结交了一个名叫赞上人的好友,他们常一起外出郊游。 有一次,赞上人对杜甫大讲栖息山岩之趣,杜甫听了很感兴趣,于是他应了赞上人之约,来到赞上人居住的寺院。杜甫邀赞上人一起去选一块好的隐居之地,赞上人是位好静之人,杜甫的想法令他十分赞同。于是他们一同前往东柯谷西枝村一带寻找适合搭建隐居之所的地方。 他们登上了山巅,恣意游赏,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杜甫想要隐居世外的愿望遂暂时告一段落。 就在杜甫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的时候,唐朝廷却发生了一件羞愧无比的事。

唐朝与回纥的关系破裂后,嫁到回纥的宁国公主被回纥遗弃归唐。当年宁国公主一心为国,远嫁回纥。后来回纥可汗死了,回纥想要宁国公主殉葬。宁国公主说:“回纥因为爱慕中国的风俗文化,所以才愿娶中国的女子为妻,如果依着你们的风俗,那么何必要到万里之外去寻个女子来结婚呢?” 宁国公主凭着自己的机智,逃脱了被殉葬的命运,不过她却被送回了唐朝。本以为回归到了亲人身边,她可以找回往日的娇贵与尊严了,可没想到朝廷却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由,不许她回到宫里,硬逼着她重返回纥。宁国公主不甘受辱,投井自尽。

杜甫得知此事后,心中悲愤无比。他原本就对朝廷实行的这种妥协的“和亲”持反对态度,现在公主被回纥遗弃,大唐不但不反思“和亲”政策,反而要宁国公主重返回纥,逼得公主投井自尽,实乃自取其辱。他挥毫写下了《即事》这首诗,详细记录了宁国公主因“和亲”而饱受屈辱回唐一事,并对以政治为目的的“和亲”进行了有力的谴责。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抛云髻,腰只剩宝衣。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杜甫除了反对以政治为目的的“和亲”外,还心系少数民族百姓,倡导民族平等。 杜甫在秦州时,尊重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而唐朝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持的态度恰好与杜甫截然相反,安史之乱表面上看是安禄山、史思明之辈作祟,实际上就是唐王朝统治者歧视和压迫少数民族而造成的。

杜甫站在秦州的寒山上,遥望马邑州,脑子里浮现着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在战争中成排倒下的场景,顿时对他们充满了怜悯之情,并对唐朝廷的变相镇压表示了愤怒。以下这首诗就是见证:

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建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这首诗是杜甫对朝廷战争的批判,也极大地表达了他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与唐朝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表示谴责。

杜甫忧国忧民,为天下百姓们着想,从他的诗词里面就能看出这些来,杜甫的很多诗词都表达了他对当今事态的看法,以及谴责当时的政治腐败,文化腐朽,天下的百姓为此都受着苦,为这些人打抱不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聊杜甫 忧国忧民 心系天下百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圣杜甫心系苍生 忧国忧民。后半生却艰难困苦 最后病逝舟中

诗圣杜甫心系苍生 忧国忧民。后半生却艰难困苦 最后病逝舟中

杜甫,战乱,生活,唐军,大历,心系,潭州,苍生,诗人,遭遇,不容易,感慨万千,诗中,小时候,家境,官场,上层社会,危机,人民,个人,华州,安史之乱,国事,叛军,史诗,后半生,图片,安史,奋笔,娇儿

2012-05-19 #故事阅读

中国诗坛伟大的诗圣 唐朝著名诗人 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

中国诗坛伟大的诗圣 唐朝著名诗人 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

杜甫,李白,是非,一个叫,妻子,诗圣,诗人,杜审言,陶渊明,和家,有记,个人,内心世界,安史之乱,官兵,家庭,情况,感觉,战争,时代,时候,疾苦,现实,百姓,祖父,要人,诗坛,对人民,将自己,百姓苦

2012-09-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走进“三吏” “三别” 看“忧国忧民”的仁爱杜甫

走进“三吏” “三别” 看“忧国忧民”的仁爱杜甫

杜甫,和仁,老翁,思想,精神,百姓,忧国忧民,作者,战争,唐王,现实主义,命运,中男,仁爱,国家,现实,诗风,潼关吏,人生,天地,战乱,李白,新安吏,人民,天下,妻子,情怀,相州,石壕吏,衣裳

2009-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代诗圣杜甫 忧国忧民 写诗为万千贫苦百姓发声

一代诗圣杜甫 忧国忧民 写诗为万千贫苦百姓发声

杜甫,孩子,生活,姑姑家,男丁,老百姓,老妇人,一首诗,军队,命运,姑姑,百姓,时候,态度,战场,爷爷,诗人,皇帝,老农,过程,长安,只剩下,有一次,了学,才让,去世了,人民,一家人,人们,兵力

2019-07-06 #故事大全

杜甫一生都在忧国忧民 这一组绝句 是他难得的小清新作品

杜甫一生都在忧国忧民 这一组绝句 是他难得的小清新作品

杜甫,春光,李白,步寻花,生活,作品,江畔,美酒,战乱,唤取,天下,时候,百姓,红花,绝句,草堂,高楼,不再是,和他一样,严武,富贵,子都,如花,江深,贡禄,连儿,唐诗,一生,一家,一体

2019-02-06 #小故事

杜甫: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历史,诗人,家书,那一段,战争,百姓,荷马,生活,文化,史诗,人民,叛军,战乱,白头,诗史,长安,生活在,初唐四杰,唐肃宗,李白,诗中,了头,来记,都会,唐诗,万金,人称,中国,主人

2010-12-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印象新媒体历史:杜甫与“忧国忧民”

印象新媒体历史:杜甫与“忧国忧民”

杜甫,忧国忧民,人生,生活,作品,印象,安史之乱,诗人,长安,个人,思想,时期,疾苦,百姓,诗史,创作,李白,高适,新媒体,一生,人心,内心,创意,史实,友谊,忧思,情感,才能,深度,经历

2015-10-05 #故事阅读

杜甫:忧国忧民没有国界 也从不过时

杜甫:忧国忧民没有国界 也从不过时

杜甫,诗人,国界,一生,文化,盛世,精神,逆境,顺境,诗中,忧国忧民,世界,光明,初心,力量,天下,情怀,理想,这一生,能改变,代一,明志,家国,能安,仕途,世家子弟,不变,中华文明,中华,乱世

2007-09-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