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 成就最高

时间:2019-04-11

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和搜神记,南北朝较著名的是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拾遗记

提示:本文共有 2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志怪小说起于魏晋,魏时的著作可考者极少。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和《搜神记》,南北朝较著名的是《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拾遗记》。这些作品都对后世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博物志》10卷,是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属博物的琐闻一类。分述山、水、物产、异人、乐考、异闻、史补等类,涉及的方面很广,而主要内容为宣扬神仙、方术。所述大部分为零星琐碎的杂记,故事很少,而且有些故事是从古书上抄的。其中的有些故事和传说被后人引作典故,因而较为有名。《异苑》l0卷,大致完整,其中的神异鬼怪故事与魏晋志怪内容相近,故事没有多大新意。书中所记晋宋名人如陶侃、张华、温峤、郭澄之、谢灵运等的异闻,及一些古代传说,为后世文人和史书取材或引用。《幽明录》30卷,其内容有与《列异传》和《搜神记》等书相似的神怪故事,也有宣传佛教,和以前的志怪小说中所没有的攻击道教方术的内容。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民间传说,记载了一些好故事,成为后来流传颇广的美丽传说。《续齐谐记》l卷,记述神怪之说,颇受到南北朝佛经影响,其中著名的阳羡鹅笼篇,述一书生变法的故事,甚为奇异。采用了印度《旧杂譬喻经》的情节。鲁迅论道:“魏晋以来,渐泽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如晋人荀氏作《灵鬼志》亦记道人入笼子中事,尚云来自外国,至吴均记,乃为中国之书生。”(《中国小说史略》)吴均《续齐谐记》虽数量较少,但多有佳作,可谓六朝志怪小说的优秀之作。《拾遗记》l0卷,所记大多为神话传说,属于杂史体志怪小说。记述古起庖牺,近至东晋,远至昆仑山。多言鬼怪,因果报应极少,而叙述人事和社会生活是此书的特点。文字比较清丽。《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成就最高,是流传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本子,可以代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基本面貌,但今本并非原本面目,而是后人缀辑增益而成。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县)人,生卒年不详。据《晋书·干宝传》载,其祖统曾任吴奋武将军、都亭侯,其父莹曾任丹阳丞。干宝少时勤学,博览群书,以其才器召为著作郎。后以平杜弢有功,赐关内侯。中书监王导荐其为史官,以撰国史,于是领国史。因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其所著《晋纪》,自宣帝迄于愍帝53年,共20卷奏之。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可称良史。干宝又撰《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共数十篇,及杂文集一并传于世。干宝好阴阳术数,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之事,成《搜神记》30卷。《搜神记》今本为四库总目著录的20卷本,主要辑录神仙鬼怪的故事,也有一些没有故事性的琐碎记载。此书颇受《山海经》、《穆天子传》两书的影响,如其在《搜神记序》所言: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巫也。这里,他说明了作此书的目的,是相信神仙鬼怪真有,而发明此义。《搜神记》书中记录有民间传说,也采辑有史传及早出的志怪书中的材料。其中颇有价值的是一些古神话和民间传说,如《三王墓》: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已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故事在神秘、诡异的氛围中描写血亲复仇的过程,表现了人民群众反对残暴行为的共同愿望和顽强的反抗精神。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此踵事增华,更渲染出骇目惊心的效果。又如《韩凭妻》。故事对宋康王的残暴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对韩凭夫妇至死不渝的爱情用浪漫的幻想表示了支持和歌颂。又如《紫玉》,吴王的小女紫玉与书生韩重相恋,私订终身,吴王不许他们结婚,紫玉悲恨而死。后来韩重痛哭于墓前,紫玉魂显,与韩重在墓中结为夫妻。故事反映了封建制度和礼教摧残美好婚姻所造成的悲剧,赞扬了坚贞的爱情。这些故事各以不同的角度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是很具社会意义的篇章。《搜神记》的主要目的是宣扬鬼神真有,多记述神妖鬼怪、巫术、卜筮等,但其中也记有一些不怕鬼、捉鬼、杀鬼的故事,借此反映了人民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正义精神和智慧勇敢的性格。这些故事都具有好的思想内容和积极意义。

《搜神记》结构比较完整,描写较为生动,已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以《李寄斩蛇》为例: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先啖童女年十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超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糍,用蜜耖灌之,已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蹊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这个故事曲折而有悬念,将李寄小姑娘大义凛然的形象、勇敢机智的性格描写得极其鲜明。从这篇优秀之作,可略见《搜神记》语言朴素而又叙事生动的总体艺术风格。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不管在取材方面,还是在写作经验和技巧方面,都为唐传奇、宋笔记小说、宋元话本、戏曲、明清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 成就最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成就最好的谁?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成就最好的谁?

搜神记,故事,紫玉,鬼神,三王,作者,干宝,劝善惩恶,吴王,神仙,百姓,神话传说,这个故事,丁新,中干,史之学,宋康王,屈体相,河伯女,蒋侯,董永,莫邪,辛道度,钟繇,韩凭妻,和民,时期,佛法,专书,三教

2012-12-03 #故事阅读

魏晋南北朝小说 志怪和志人

魏晋南北朝小说 志怪和志人

故事,世说新语,志人小说,搜神记,人物,志怪小说,内容,思想,刘义庆,影响,原因,佛教,干宝,传说,后世,士大夫,小说,成就,鬼神,鬼怪,方术,神怪,语言,轶事,可以了解,魏晋,魏晋南北朝,于士族,文隽,简素

2007-01-01 #故事会

为什么干宝的《搜神记》被誉为志怪小说的代表?

为什么干宝的《搜神记》被誉为志怪小说的代表?

楚王,故事,夫妻,劳动人民,女子,干将莫邪,志怪小说,这样一个,干将,搜神记,生动地,三王,代其,奇奇,宋康王,康王,大蛇,里一,表达了,表现了,小说,分支,专指,三天三夜,事情,个头,两棵树,人民,人们,侠士

2009-09-03 #经典故事

古代志怪小说有哪些?

古代志怪小说有哪些?

鬼神,志怪小说,鲁迅,六朝,小说,托名,故事,内容,佛教,巫风,文人,班固,灵异,道教,中国小说史略,搜神记,魏晋南北朝,张华,张皇,晋干宝,方术之,曹丕,葛洪,陶潜,蒲松龄,郭宪,和实,来记,际面,东方朔

2020-09-16 #小故事

古代志怪小说有哪些?

古代志怪小说有哪些?

鬼神,志怪小说,鲁迅,六朝,小说,托名,故事,内容,佛教,巫风,文人,班固,灵异,道教,中国小说史略,搜神记,魏晋南北朝,张华,张皇,晋干宝,方术之,曹丕,葛洪,陶潜,蒲松龄,郭宪,和实,来记,际面,东方朔

2020-09-16 #故事阅读

志怪小说的鼻祖干宝

志怪小说的鼻祖干宝

干宝,搜神记,故事,作品,历史,色彩,鲁迅,鲁迅先生,传说,内容,史书,大部分,性质,想象力,文学,框架结构,民间传说,网络游戏,精神,部分,志怪小说,更接近,荒诞不经,关汉卿,晋武帝,蒲松龄,董永,郎干宝,朋友会,何方神圣

2011-09-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及其原因 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及其原因 志怪小说

小说,故事,志怪小说,宋定伯,魏晋南北朝,搜神记,人物,艺术,传说,人民,内容,时期,浪漫主义,鬼神,宗教迷信,志人小说,世族,人物性格,作声,原因,妖怪,幻想,思想,意义,愿望,风气,灵异,玄虚,粗具,神话传说

2013-10-21 #经典故事

为何说六朝志怪小说是“中国式哥特小说”?

为何说六朝志怪小说是“中国式哥特小说”?

故事,文学,弗兰肯斯坦,怪物,哥特式小说,安布罗斯,安东尼娅,搜神记,中国,主人,小说,作品,命运,城堡,悲剧,鬼神,哥特,辛道度,这个故事,上帝,六朝,吴越,女子,干将莫邪,特征,色彩,风格,音译,三王,奥特朗托

2008-09-12 #小故事